好書試閱

第二章 創造超男的機緣

◆詹斯敦/人生從雲端墜落◆
無論再怎麼艱難,即便心中已有迷惘,「成功男人」這樣的身分,仍是我唯一的奮鬥目標與身分認同。

那時,我擁有一個外貌姣好的老婆;創立了一個前景無限、正要高速發展的事業;還有一個可愛的女兒,並準備迎接兒子的出生。在他人面前,我開名車、住豪宅,符合一切「成功男人」的定義。他人眼中的羨慕與認同,是我的自信泉源。

從來沒有想過,這些支撐我身為一個成功男人的要件,同時也是我生命的支柱,將要一根、一根接連傾倒……

世界安靜,心願崩坍
二○一六年,我與老婆亞曼達的第二個小孩衛斯理(Wesley)出生了。抱著軟綿綿的他,我心中充滿著對這個小男人,以及我們父子未來相處的想像:

要讓你上什麼大學呢?我們以後一起學樂器?
你從小必然雙語起跳,第二外語學什麼好?
身為我兒子,你一定會是比我更成功的男人。多期待以你為傲的那天!

兒子出生的喜悅,這一切美好期待,很快被命運毫不留情地摧毀。

「衛斯理患有嚴重先天性聽力受損。」在詳細檢查後,醫師面色凝重地開口:「他雙耳僅能聽到一百分貝以上的聲音。也就是說,除非是一架飛機從他耳邊呼嘯而過,否則他的世界,全然安靜無聲。」

我的世界也瞬間安靜,而且天旋地轉。我看了一眼亞曼達,發現她哭了,我的眼眶也湧出淚水,心中充滿疑問與不甘。

是開玩笑吧,醫生不要鬧好嗎?會不會是誤診?
是該怪我嗎?是我的基因有缺陷,導致他變這樣?
我為什麼決定多生個孩子,卻讓你到世界上來受苦?
將來他要如何在社會上立足?他要如何成為一名成功的男人?

從那天起,孩子的聽損,成為我和亞曼達肩上的重負、心中的痛楚。我們四處打聽專治聽損兒的醫師、哪間醫院經驗比較豐富、要選用哪個廠牌的電子耳…。

每一天都讓我心力交瘁。

衛斯理失聰的事,我無法跟任何人提起。那個「完美家庭」的表象從此失去了。這件事我無法接受。我不能忍受旁人看到我人生中的瑕疵時露出的表情。那種帶著同情的眼神,好似想著「還好沒發生在我身上」,我光想就受不了。

在那時候,我人生的支柱崩毀了一根,第二根也搖搖欲墜……

三十六樓到地面的距離
我們找遍了各地聽損兒醫療、復健資源,最後考量台灣雅文基金會是全亞洲聽損兒關懷、復健方面最完整、先進的機構,加上台灣電子耳手術技術先進,於是決定讓衛斯理回到台灣接受治療。

這時,有個選擇無法迴避。

我該讓亞曼達帶著孩子回台北治療,我留在上海繼續打拚我的事業?還是我們全家一起回台北生活?若是回台灣,我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事業該怎麼辦?

這個事業,可能改變大中華區的產業運作,可能成為和阿里巴巴、甲骨文一樣世界知名的大公司。經過五年奠定基礎,我已經爭取到可口可樂、京東、海爾這樣的指標性客戶,每年營業額都會翻倍飛升……。

在這個時刻,我難道要放下這間我一手創建、前景無窮的公司?

我在上海一手創立的公司辦公室,看著窗外熙熙攘攘的景像,以及遠處我們一家四口生活的高級住宅。突然間,腦中浮現了兒子的可愛臉蛋。我知道我不能丟下他,我必須跟老婆一起照顧他,陪伴他度過術後的復健之路。

但是,當我卸下了執行長的頭銜,我算什麼?我放棄了畢生追尋的成功,不會再有第二次這麼好的機會。

懷抱著複雜的心情,我在衛斯理聽損確診後的一個月內,把一手建立的公司賣掉,也脫手了上海新天地的房子,帶著妻小搬回台灣。

那時的我以為,只要全家人在一起,一切都會變好。我內心僅剩的一根支柱,支持著我的自信與自尊。

曾經的美好,已無可救藥
我始終認定,美滿婚姻是成功男人的標配。看看美國前五百強企業的執行長就知道,幾乎每個男性執行長都有一張這樣的照片在網路流傳:老婆依偎在事業有成的老公身旁,露出幸福洋溢的笑容,孩子牽著父母親的手也笑得好不開心。

我們家也有一張那樣的照片,曾擺在上海高樓的辦公室桌上。

為了照顧衛斯理,我與亞曼達都已筋疲力盡,到後來,我開始逃避。我以當時職務需要頻繁出差為藉口,把兒子丟給亞曼達或是我的父母親照顧。每個月三、四次,我飛到世界另一個地方,躲進會議、美食、美景中。台灣家中的問題就暫時與我無關。

回到家,我也選擇無視亞曼達的憤怒與冷眼。我們彼此都知道,我們的婚姻早就亮了紅燈,而我的逃避,正是摧毀我們婚姻的絕佳催化劑。

「你覺得照顧小孩是我一個人的責任嗎?」某天我出差回到家,她坐在沙發上冷冷地問我:「每天無止境地哄睡、泡奶、安撫、接送、睡覺被打斷……你知道一個人當全職家庭主婦是什麼感受嗎?這是你當初和我結婚時承諾的生活嗎?」

我無力、也無法反駁,鬆開領帶,放下公事包。她接著質問:「你全世界到處開會,我卻放下工作,配合你的事業。這公平嗎?你以為我都不知道你在外面幹什麼嗎?」

我又無法反駁。我想再次承諾她一切會好轉,但我說不出口。

當她遞給我一份文件:離婚協議書,我才驚覺太遲了。人生的最後一根支柱,在那時完全斷裂、坍塌,而且是我自己推倒的。

遇見人生的教練
小孩聽力受損、事業歸零、婚姻破碎,頓時間,我的人生就像沒了舵的船,不知漂向何方。

我知道我得負起身為父親的責任,養育、照顧好兩個孩子;也知道我得重新建立起我的事業,才能給孩子更好的生活品質;更知道我不應輕言放棄婚姻,而要努力跟亞曼達溝通,讓我們的婚姻有延續下去的可能。

但,我什麼都做不到。

那時候的我,已經可以明顯感覺自己的人生出了問題。於是我開始找尋專業協助。前前後後,我找了兩個心理醫師、請教過牧師,試圖從他們口中找到我人生的解答。

他們給的建議都很好,但我沒有力量去實行。各種鼓勵都起不了作用,我的人生依舊糟糕無比。

我所不知道的是,我那糟糕到極點的狀態,全都被我爸媽看在眼裡。我爸甚至在鄰居面前悲傷泣下,因為他知道我的家庭碰到困境,卻不知道如何幫我。鄰居聽聞,介紹了一位「人生教練」麥克斯(Max)給我爸,說他可以幫助我。

當我爸跟我提及時,我連什麼是人生教練(Life Coach)都不知道,只知道死馬當活馬醫,如果對方的方法真的有那對鄰居夫婦說的那麼有用,我何不試試看?

沒有想到,我的人生真的在教練的指導下,發生徹底的變化,生命中的一切事物開始走向正軌……

◆劉軒/人生駛進亂流◆
一直以來,我對於「成功」的定義非常模糊。所謂的成功,是要成為年收數千萬的大老闆?成為專業領域中聞名的學者?還是像我父親成為一名家喻戶曉的作家?或者像我的哈佛同學,各自在華爾街賺進大把鈔票?

我從來無法給自己一個答案。

從哈佛畢業,曾經試著落腳紐約,當我正視自己對未來的迷惘時我回到台灣,決定從我的出生地出發,打造我的人生。

但是多年過去了,經歷許多嘗試、各種闖蕩,我仍沒有真正的方向感。我總無法得到一個能說服自己的答案:

究竟,什麼是我要追求的成功?

冠蓋雲集,我在哪裡?
因為工作、學歷、成長背景,我在台灣有機會接觸到社會上不同圈子的人。

哈佛台灣校友會,是個非常活躍的社群。我回到台灣之後,也多年參與其中。不知我是何德何能,十度擔任年度晚會的主持人。

每次身著正裝,走進校友晚會現場,我總能清晰地看出,會場中雲集的人們,油水不融地分成兩大類型。

第一類人是企業二代,他們家裡資源豐沛,許多是從小就被送到美國寄宿學校讀書。他們在學習之路上得到大量支持,人也聰明,也肯付出努力,成為優秀的才俊。從學校畢業後,他們無須擔憂就業,因為多數可以承接家中事業。他們會聚在一起聊天,討論彼此事業間的合作,打聽節稅方法,或是新興旅遊與休閒選項。

他們通常有努力的目標:增加企業營收、投報率、數位轉型、擴廠策略……。聽著他們對話,我有時也感到嚮往:我是否也該追求這樣的成功?

哈佛晚會上,另一類主流是群從小到大的績優生。多數來自中產家庭,父母不特別富裕,他們幾乎純粹是靠自己才智與努力,從全球競爭中脫穎拔尖,進入哈佛讀書。他們之中,有人回台灣擔任教授、律師,或是進入台灣最優秀的顧問公司、跨國企業。

他們也在為目標不斷努力著,幾人一小群地交流專業術語:開創性的研究主題、打贏業界矚目的官司、突破產品研發技術瓶頸、為自己服務的企業再爭取幾張大訂單……。聽著他們對話,我有時也感到嚮往:我是否也該追求這樣的成功?

聚光燈下,市井街邊
哈佛人際圈之外,我還有很多各色各樣的朋友。他們不是商場與知識界的菁英,但各擁一片天。

在我擔任電視、廣播節目主持人時,所認識的一些演藝圈前輩還有明星。身為名人,他們身上永遠是潮流精品。他們沒有拍戲、巡演時,會出席精品的品牌派對活動,或是三五好友聚在高檔酒吧。

他們也在為目標不斷努力著:爭取拍一部好戲、下一首單曲點閱破千萬、IG再增加一百萬粉絲,或是拿下華語界的演藝大獎……。聽著他們對話,我有時也感到嚮往:我是否也該追求這樣的成功?

最後一類人是我從事DJ工作時認識的。有些是到夜店打工的年輕人,有些是來台灣工作的外籍人士。每週末,他們固定在夜店出現。

他們多半秉持波希米亞式的人生觀,活在當下。他們不關心股市漲跌,不追求官位升遷。他們教英文、接演出,週末徹夜派對後直接去衝浪,只求活得快樂、瀟灑自在。其中許多人甚至是博學多聞、知識閱歷極廣,富有哲學深思,是我非常喜愛的朋友。

他們也在為目標不斷努力著:今年讀完十部小說名著、到大堡礁潛水、到瑞典看極光、創作新曲子……。聽著他們對話,我有時也感到嚮往:這好像也是我所羨慕的成功?

人生百態。每一類人都有自己的成功想像,我好像都可以欣賞與羨慕。但我自己呢?我是哪類人?我要追求什麼樣的成功?

我日益發現,遊走在各種群體之間,我原來是童話中非獸非鳥的蝙蝠!

接,我都接!
因為沒想法,所以什麼都做。

我回台灣後,遇到了做DJ的機會。太好了,我接!十多年來的DJ生涯很有趣,也闖出一番名號,但隨著成家、年齡增長,我也不可能常常在夜店台上跟大家一起嗨吧?

先後屢有出版社邀我出書。可以,我寫!雖然先後寫了十幾本書,有幾本賣得還不錯,但我真的寫出了什麼具代表性的作品嗎?我心裡也一直不踏實。

有電視、廣播節目邀我當主持人。可以,我試試看!那段時間,曾經曝光率很高,走在路上越來越多人會認出我。但只要在公眾面前,我都覺得好累。其實我真實的人格並不活潑,在他人的注視下,我必須戴上一副面具,扮大家想像中的「劉軒人設」。

我的個性不適合台灣演藝圈生態。我台語不好,也不擅長挖苦、開黃腔;綜藝感差的我,在演藝圈並非像大家看到的那麼如魚得水。

也有時尚雜誌邀我當總編輯,這正是我感興趣的,我來!但不久就發現,看似風風光光的雜誌總編輯工作,也隱藏著我無法接受的職場生態。我的每日行事曆塞滿無止盡的應酬。時不時必須出席某某品牌記者會,或是下班被公司高層邀請去跟陌生客戶吃松露大餐。有許多收不完的公關禮品、宴會招待,卻沒有我所期待的議題設定、文稿編審……。為何如此?

如果找不到一個讓我可以全心投入的志業,那我就多接幾個工作項目吧。

為故宮博物院的動畫片編曲?我行!
中國大陸的演講節目來邀?我去!
當談話綜藝節目主持人?我做!
去校園社團演講?我接!
去墾丁春浪萬人派對放歌?我衝!

我好像什麼都能做,做什麼都能成,開掛斜槓到天邊。一直到現在,很多人都還視我為斜槓代表 (雖然一直以來我從不這樣認知自己)。

但許多年來,我的工作和生活只能用一句話形容:
「忙到快沒了自己。」

遇見人生的教練
二○一六年某天,我在台北松山機場貴賓室巧遇演藝圈的前輩──王偉忠,他將身旁另一位在等飛機的男士介紹給我認識:「軒,這位是詹斯敦。」我們留下對方的聯絡方式後,卻多年沒有聯繫。

闊別多年之後,我們與共同朋友相約聚餐,辦在詹斯敦家。餐會快結束時,我稱讚詹斯敦三歲大的小兒子:「你知道嗎?你兒子是我見過最乖巧的小孩,都不哭鬧!」那時我並不知道他兒子其實聽不見,而詹斯敦就只是笑笑地說謝謝,也看不出他有什麼異狀。

二○二○年底,我接到詹斯敦的電話:「約吃個飯好嗎?」

見到面的時候,我原本以為他開口會說他最近在臉書上的那些精采生活,像是打拳擊、開心地全家出遊……。沒想到,他第一句話竟是:「我離婚了。」

正當我驚訝的時候,他說明了希望我幫的忙:他新書《千分之三的意義》將要出版,請我幫忙寫推薦序。為了讓我了解這本書,他娓娓道來過去五年的人生變化。

從事業頂峰跌落地面,孩子的困難與婚姻的破碎──他的人生轉折是多麼急遽,他的語氣卻是輕鬆淡然,神情溫和開朗。從他奕奕的神采,我真無法想像他經歷了這一切的打擊。

詹斯敦看出我疑惑好奇:「你知道我為什麼現在狀態這麼好,甚至可以很平靜地跟你說這些事情嗎?」我搖了搖頭,他接著講:「是一位人生教練幫助我重回人生軌道。」

「這就有意思了。」我心裡想:「人生教練竟然有辦法在短短不到半年時間內,幫助他從全然破碎的人生低谷,重新走上常軌,甚至比以前更好。他還因此跑去上課,考了人生教練證照。這簡直不可思議。」想到我當時正處於極度混亂當中,我一直發問,請詹斯敦告訴我更多細節。

原來,人生教練方法論,和我多年來研究的正向心理學有大量重疊之處。可以說是把學理化為了一套實踐系統。加上我很清楚知道,雖然我有心理學的專業,但再厲害的心理醫師也會需要心理諮商,如同運動員需要定期接受運動治療、按摩,幫助肌肉放鬆、恢復活力。我相信每個人都會需要另一個人來幫助自己變得更好。

思前想後一整晚上,隔天早上八點半,我打給詹斯敦:「要不,你來當我的人生教練吧!」

★男人,你要成為超男★
我們兩個,一個歷經事業歸零、婚姻破裂、兒子聽力受損等重大打擊;一個忙到不可開交,卻少了時間釐清自己,從容地面對事業和生活。

我們先後都因為人生教練的幫助,而重新找回生命的主控權。

我們的身體變得更加健康,更有活力,外在形象也更上一層樓,對自己更加自信。

我們的事業變得更上軌道,清楚理解自己奮鬥的目標,還有事業帶給自己、社會的價值。

我們的家庭變得更圓滿,能夠以互相尊重的方式向家人表達自己的感受,也懂得聆聽、回應家人的需求與期望。

我們的社交變得更有價值,身邊的朋友都是我們認真想要深交且具有同樣價值觀的人。

我們的內心變得更充實,拾起久未彈的吉他、主動學習新知、找到自我認同,讓自己成為更好的人。

我們正視內在靈性需要的啟發,找回信仰的意義,保持對大我的敬仰與追求,活出自我價值與天命。

我們受到人生教練的幫助,由裡到外,有了全面性的正向改變。因為親身經歷,我們明白,每個男人都需要一位人生教練。教練的角色不是直接給我們指導、干涉我們的決定,而是協助我們正視自己的處境,為自己的人生擘劃願望與目標,陪伴我們找到合適的方法,協助我們打造各方面平衡的優質人生。

我們從中受益極深,並一步步接受人生教練的養成訓練,結合我們的學識背景、過往經驗,成為他人的人生教練。

我們將在本書分享我們兩人因為人生教練的幫助,在生命的各個層面獲得顯著改善、優化的經驗。同時也會藉由我們實際輔導過的例子,說明人生教練帶給許多男人哪些領域的正向幫助。

如果你對自己不滿意、覺得自己深陷困境許久,或是期許自己成為一個更好的男人。我們相信,這本書、我們要分享的事,對你將有莫大的幫助。每個男人都有超越自己的可能,只要你願意,透過本書,你也能成為「超男」:一個超越自己的男人。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