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平靜而穩定的身心狀態,是一切活動的基礎
有一次,我前往一所學校對學生演講,談到情緒安頓與自我照顧。會後有一位全程聆聽的老師拉著我說:「志恆心理師,你今天分享的主題,實在是太重要了!」
「我發現,現今的孩子情緒管控能力不佳,要不是容易沮喪低落、擺爛放棄,不然就是暴怒之下做出衝動破壞的行為。」我很同意他說的,但年輕學子情緒控管不佳的問題,不只出現在今日,過去也有。
也就是說,情緒教育一直是學校教育過程中,被忽略的一環。
很多大人對孩子的課業學習感到憂心忡忡,特別是學習動機低落的學生。孩子為什麼學不好、學不來或者放棄學習呢?背後的原因複雜且多元,包括,孩子對學習是否感興趣?是否認可學習的重要性?以及,是否相信自己能完成學習任務?
還有一個時常被忽略的因素,就是孩子在讀書學習時的身心狀態如何。
一個經常情緒緊繃、焦躁不安,或身體不適的孩子,是不可能專注學習,也不可能會有良好的學習表現。如果大人提早發現這些生理或心理上的問題,予以協助,而不是緊逼著孩子大量練習;或者,設法營造一個讓孩子能放鬆、穩定與專注的學習環境,這對改善孩子的學習成就,通常很有幫助。
我們也發現,同樣在高強度的課業壓力下,有些學生就是特別能夠應對。他們能樂觀的面對自己的學習挫敗,從考試失常中再站起來;他們有能力安撫自己的焦躁情緒,也知道如何在考前緊繃時讓自己放鬆下來。
這些學生懂得對自己的身心狀態進行自我調整,也能採用多元的因應策略穩定自己的學習心情。因此,他們能夠適應高強度的課業壓力,也能夠更快從挫敗中復原。
同樣的狀況,也發生在人際關係中。一個能夠自我安頓並適當表達內心情緒與想法的人,比較不會與人發生嚴重衝突,更能有智慧的化解人際關係中的危機;當然,也會比較受歡迎。
我很認同日本身心科醫師樺澤紫苑提出的「幸福的三層理論」。一個人要先有最底層的身心健康(血清素幸福),才有可能追求中層的關係連結與歸屬感(催產素幸福),最後才是進入到最上層企圖獲取成功與財富(多巴胺幸福)。
換句話說,先讓自己的身心狀態經常處在平和、穩定、愉悅且放鬆的狀態中,接下來才有可能逐步擴張個人幸福的版圖。
在「情緒安定」這一主題中,我為讀者挑選了五篇探討與身心安頓及壓力調適的文章,帶你一起反思自己的日常生活,進而調整自我照顧的方式與習慣。
只要你願意,情緒安定是可以練習的!
平靜而穩定的身心狀態,是一切活動的基礎
有一次,我前往一所學校對學生演講,談到情緒安頓與自我照顧。會後有一位全程聆聽的老師拉著我說:「志恆心理師,你今天分享的主題,實在是太重要了!」
「我發現,現今的孩子情緒管控能力不佳,要不是容易沮喪低落、擺爛放棄,不然就是暴怒之下做出衝動破壞的行為。」我很同意他說的,但年輕學子情緒控管不佳的問題,不只出現在今日,過去也有。
也就是說,情緒教育一直是學校教育過程中,被忽略的一環。
很多大人對孩子的課業學習感到憂心忡忡,特別是學習動機低落的學生。孩子為什麼學不好、學不來或者放棄學習呢?背後的原因複雜且多元,包括,孩子對學習是否感興趣?是否認可學習的重要性?以及,是否相信自己能完成學習任務?
還有一個時常被忽略的因素,就是孩子在讀書學習時的身心狀態如何。
一個經常情緒緊繃、焦躁不安,或身體不適的孩子,是不可能專注學習,也不可能會有良好的學習表現。如果大人提早發現這些生理或心理上的問題,予以協助,而不是緊逼著孩子大量練習;或者,設法營造一個讓孩子能放鬆、穩定與專注的學習環境,這對改善孩子的學習成就,通常很有幫助。
我們也發現,同樣在高強度的課業壓力下,有些學生就是特別能夠應對。他們能樂觀的面對自己的學習挫敗,從考試失常中再站起來;他們有能力安撫自己的焦躁情緒,也知道如何在考前緊繃時讓自己放鬆下來。
這些學生懂得對自己的身心狀態進行自我調整,也能採用多元的因應策略穩定自己的學習心情。因此,他們能夠適應高強度的課業壓力,也能夠更快從挫敗中復原。
同樣的狀況,也發生在人際關係中。一個能夠自我安頓並適當表達內心情緒與想法的人,比較不會與人發生嚴重衝突,更能有智慧的化解人際關係中的危機;當然,也會比較受歡迎。
我很認同日本身心科醫師樺澤紫苑提出的「幸福的三層理論」。一個人要先有最底層的身心健康(血清素幸福),才有可能追求中層的關係連結與歸屬感(催產素幸福),最後才是進入到最上層企圖獲取成功與財富(多巴胺幸福)。
換句話說,先讓自己的身心狀態經常處在平和、穩定、愉悅且放鬆的狀態中,接下來才有可能逐步擴張個人幸福的版圖。
在「情緒安定」這一主題中,我為讀者挑選了五篇探討與身心安頓及壓力調適的文章,帶你一起反思自己的日常生活,進而調整自我照顧的方式與習慣。
只要你願意,情緒安定是可以練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