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電子書】民主政治原理

特價1190
電子書
下次再買

第一部分:「人民統治」的神話

第一章 民主是什麼?
「民主」一詞源自古希臘語 demokratia(demos 指人民;kratos指統治或權力)。因此「民主」原意為「人民的統治」(rule by the people)或「人民掌控權力」(the people hold power)。中國1919年「五四運動」以來的百年間,民主(democracy)與科學(science),即「德先生」與「賽先生」,一直是中國知識分子高舉的兩面旗幟與為之奮鬥的偉大理想。二戰以來,無論是口頭上還是實際上,民主價值觀超越了種族、民族、宗教、文化、國界,成為全人類共同擁有的政治信仰與道德底線。從象牙塔中的學者教授到街頭販夫走卒,從自由選舉產生的政治領袖到惡名昭彰的獨夫民賊,無不對「民主」頂禮膜拜。「民主」如今已成為所有國家統治者喜愛的政治標籤。「不民主」在世人眼裡亦已成為一切社會弊端、乃至人類一切罪惡之根源。總而言之,民主既然是「人民的統治」,而「人民」既然如上帝般神聖,民主就成為當今世界至高無上的統治原則,是真理與正義的象徵。
民主又被世人視為一劑神丹妙藥。它法力無邊、觸手生春,有了它就有一切,沒有它就一切沒有。然而,民主作為一種理念的勝利不等於民主作為一種政治制度的勝利。在「民主」辭藻氾濫成災、誰都能自稱代表人民的年代,「人民的統治」只是一個高度抽象以至於沒有任何實質意義的概念。它如同「人民萬歲」、「捍衛人民利益」、「執行人民意志」之類,講起來激動人心、大義凜然、氣壯山河,其實只不過是廢話、空話、大話。這些話政治上絕對正確、永遠正確,誰都能說,誰都能任意詮釋。反對民主就是反對人民,反對人民就是反對自己,反對自己就是神經錯亂。按此邏輯,凡神經正常者都應該擁護民主。
現實政治中民主詞語被濫用到如此地步,民主定義如此五花八門,世人的民主認知如此混亂不堪,使民主理念如同數學公式一般人畜無害而成為時代寵兒,以致於迫使世界上最殘暴的統治者妝扮成民主的崇拜者。虛無縹緲、不著邊際的「人民的統治」之所以無法成為「民主」的有效定義,是因為它未說明「誰是人民」、「如何統治」。人類社會自誕生以來,從來就沒有一個統一而具體的民主標準。在西方自由主義、馬克思 - 列寧主義、中華儒家學說、亞洲價值觀、伊斯蘭教義等東西方政治文化中,對於「民主」的詮釋千差萬別、大相徑庭。如果人們連「民主是什麼、不是什麼」都無法統一思想,難怪關於「民主」的論戰如同聾子對話,爭論不出名堂。
有鑒於此,我必須開宗明義告知讀者,本書所討論的「民主」(democracy)完全根據西方主流學術界的定義。這並不是說我無條件接受西方定義。西方民主定義的歷史與地域局限性顯而易見。西方民主理論是養尊處優的理論家們坐在明窗淨几的辦公室,根據西方經驗制定的。他們對第三世界的底層社會了解不夠,對其與西方全然不同的歷史與社會條件缺乏充分考慮。儘管如此,我仍然承認西方定義是唯一相對合理、科學的民主定義,因為它沒有任何可信的替代物。因此,即使所有國家都標榜民主,只有符合西方民主定義的政治制度才是唯一真實的民主制度。
我的立場絕非盲目崇拜西方。近代科學與工業文明發源自西方,它原本是西方的東西,然後成為全人類的共同財富。西方科學理論與技術發明寫進了世界各國教科書,成為人類科學理論與技術發明。以物理學為例,世上從不存在西方物理學與東方物理學、基督教物理學與伊斯蘭物理學之分。不能說西方科學家發現的萬有引力定律、質量守恆定律、相對論等僅適用於西方。西方文明擴展為世界文明的歷史進程中,確實曾有過武力征服與殖民統治。然而西方文明能否成為照耀人類社會進步的燈塔,最終只能取決於世界各國人民自由的選擇,非暴力強制所能實現。相比之下,諸如傳統東方巫術之類的偽科學早已被世人唾棄,成為無人問津的垃圾。出於同樣原理,民主政治起源於西方,原本也是西方的東西,然後成為全人類的共同財富。西方民主標準代表世界民主標準,如同西方科學標準代表世界科學標準。當代第三世界人民應以博大胸懷承認這一事實。這一局面是歷史形成的,不隨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也不隨人的喜惡而改變。
民主到底是什麼?根據對「民主」的一般性解釋,「人民實行統治。最高權力為人民所擁有,由人民直接行使或由他們選舉的代理人行使」。亞伯拉罕.林肯(Abraham Lincoln)稱民主為「民有、民治、民享政府」(government of the people, by the people, for the people)。這些解釋朗朗上口,易於記憶、引用方便,但失之於簡單化,只是粗線條陳述。「人民實行統治」在複雜的現實政治中往往具有極大的誤導性和欺騙性。它的語言清晰,語義不明。「誰是人民?」「誰能代表人民?」「人民對誰實行統治?」「人民如何實行統治?」
許多人說民主就是人民決定一切、人民意志高於一切,即謂「人民主權」(popular sovereignty)。許多人說民主就是多黨制、政治競爭與自由選舉,即人民選擇代理人統治國家,選票象徵人民的國家主人地位。許多人說民主就是捍衛人民利益,讓人民過好日子,只要人民擁護就是民主。也有許多人說民主就是一場簡單的數字遊戲。人民中的多數統治少數、少數服從多數。這些民主定義都有道理,可是往往自相矛盾。如果多黨制、政治競爭與自由選舉造成災難性後果、人民要求廢除它怎麼辦?如果實行統治的多數鎮壓少數、剝奪少數合法權益怎麼辦?如果多數被少數操縱,名義上的多數統治異化為實際上的少數統治怎麼辦?如果人民要過上好日子就必須服從專制統治者意志、讓他決定一切怎麼辦?如果專制統治者剝奪人民的自由與政治權利,卻能讓人民物質生活過得舒坦、得到人民真誠擁護怎麼辦?既然民主就是人民意志高於一切,而人民擁護專制,那麼專制豈不成了民主嗎?
如此咄咄怪事、自相矛盾在現實世界可能發生嗎?它不僅可能發生而且無時無刻不在發生。設想有兩個國家。A國實行政治競爭與自由選舉,一人一票,可是民選政客爭權奪利、以權謀私,導致社會秩序崩潰、人民饑寒交迫。B國禁止政治競爭與自由選舉,統治者非人民所選擇,亦非人民所授權。可是在他的統治下人民生活富裕、社會秩序井然。讓你選擇國籍,你會選哪一國呢?在巨大的物質利益誘惑面前,你真的很在乎自由選舉與自己的國家主人地位嗎?如你選擇B國,多數人也做此選擇,那麼禁止自由選舉、建立獨裁政權便成為人民意志,至少為人民所接受。希特勒在納粹德國廢除自由選舉、大肆鎮壓政治反對派、剝奪人民的政治自由與政治權利、屠殺猶太人,可是他的民間聲望卻如日中天,獲得千百萬德國民眾的擁護。那麼希特勒的統治到底是專制還是民主?此外,人民不是一個人而是一大群人。他們之間意見不一、利益衝突,乃至不共戴天、你死我活。如果人民自己與自己打起來怎麼辦?誰的意志算「人民意志」?如果人民有統一意志,他們為何在民主選舉中投票支持政治理念與施政綱領背道而馳的政黨?凡此種種,說明「民主是什麼」絕非簡單問題,亦無簡單答案。

第一節|對於民主的理解
二戰之後民主之所以成為一切統治者爭先恐後宣誓效忠的對象,是因為它象徵統治合法性。民主選舉取代了歷史上西方的「君權神授」與東方的「受命於天」,成為當代國家政權合法性之唯一源泉。然而,民主的神聖光環並非自古已然。古希臘人2,500多年前創造了「民主」一詞,以形容雅典城邦民主制。從那以後直到18世紀的漫長歷史歲月裡,「民主」或「人民的統治」不論是作為政治制度還是政治理念都惡名昭彰,是兇惡殘暴、缺乏理性的「暴民政治」同義詞,令西方社會上層統治精英聞之喪膽。時至19世紀,美國與歐洲已在朝著以普選制為目標的全面民主化邁進,可是「雅典民主」產生的可怕聯想仍未消散。西方主流社會寧可大力推崇以「憲政自由」(constitutional liberalism)、法治、政治競爭與權力制衡、精英統治為特徵的「共和制」(republicanism),而對政治平等、普通民眾參與統治國家的「民主制」疑慮重重。
其實「雅典民主」之實質也是精英統治,並不符合民主的政治平等原則。它剝奪了占人口絕大多數的城邦下層民眾的選舉權,不允許他們參與城邦治理。只不過在對當時的時代與地域背景所知有限的後人眼裡,雅典統治精英的所作所為層次太低,以至於淪為「暴民」,殊為可悲。現代「民主」概念不僅模糊不清、似是而非、大而化之,而且易被偷換。定義照理比概念精確。「民主」定義尚且無法統一,「民主」概念更是超越了政治層面而被應用於一切社會、經濟、文化等人際關係領域,乃至完全偏離了「人民的統治」原意。
在討論民主作為政治制度之前,我們有必要釐清社會科學界乃至日常生活中人們對它的各種理解。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