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05 眼淚的浪漫曲,鋼琴女皇,克拉拉(節錄)
 
史上頭一遭背譜演奏!
克拉拉風潮
克拉拉十一歲時在萊比錫布商大廈成功舉辦出道演奏會,維克立刻帶她到歐洲各個城市巡演,終點站是巴黎。克拉拉在歌德的威瑪家中演奏過兩次,被她的演奏深深打動的歌德大力稱讚說:「像六個小男孩在彈琴的演奏充滿力道。」他把畫了本人肖像畫的獎章送給克拉拉,上面刻了「致繼承優秀才能的藝術家克拉拉‧維克」。
走到哪都能造成轟動的克拉拉,在巴黎遇到兩個重要的人,那就是帕格尼尼和蕭邦。克拉拉先是見到剛好在巴黎的小提琴家帕格尼尼,帕格尼尼提議一起合奏,但由於他生病,合奏的事泡湯。心細如髮的維克也聯絡了蕭邦,克拉拉在大她九歲的蕭邦面前彈了《唐‧喬凡尼變奏曲》,蕭邦被她的演奏迷倒,將自己的E小調鋼琴協奏曲手抄本拿給她,並留言說:「希望像妳這種天賦異稟的鋼琴家可以演奏此曲。」蕭邦也寫信跟李斯特分享了克拉拉帶給他的震驚和驚嘆。
克拉拉的演奏天天颳起旋風般的人氣。演奏會門票場場售罄,人們為了求票發生爭執已是家常便飯。聽眾在演奏會上瘋狂歡呼,有一次克拉拉更是謝幕多達十三次。年輕的少女克拉拉常常嫻熟地綑綁聽眾丟上台的花,做成花束又丟回觀眾席。而且十八歲的克拉拉創下鋼琴演奏的新歷史。那個時代的演奏家習慣看譜演奏,假如音樂家不看譜演奏,會被視為欺瞞作曲家,無視音樂的行為。然而,克拉拉勇敢地背下貝多芬的第二十三號鋼琴奏鳴曲《熱情》,不看譜演奏。雖然人們大為震驚,但是這對從小接受訓練,熟悉用耳朵聆聽背譜再彈出來的克拉拉來說,是相當正常的事。奧地利詩人法蘭茲‧格里爾帕策(Franz Seraphicus Grillparzer)聽完這場演奏會後,在《維也納藝術期刊》刊登文章,標題是「克拉拉‧維克與貝多芬」。驚人之處在於年輕克拉拉的名字就擺在偉大的貝多芬旁邊,並列於文章標題。兩個月後,奧地利皇帝授予克拉拉最高榮譽的「皇室演奏大師」稱號。此稱號從未授予十八歲以下者、外國人、新教徒或女性。克拉拉創下新紀錄,諸侯稱讚克拉拉為「驚奇」。與此同時,維克勤奮地廣發新聞宣傳克拉拉的耀眼活動成就。
克拉拉之所以造成轟動,有一部分原因也是因為年輕少女的氣質外貌和態度。貴族夫人贈送珠寶飾品給十一歲的克拉拉,搶著要替她裝扮,爭先恐後邀請她到宮廷,但維克時時刻刻提防,不讓克拉拉沉迷於這種俗物。
 
克拉拉與舒曼
愛情的其他面貌
愛情不渝,但人是會變的。當兩人之間的信任動搖,愛情有時候也會改變模樣。克拉拉和舒曼雖然約定好要結婚,但是他們的堅定愛情碰到驚險挑戰。舒曼在《新音樂雜誌》中對高人氣的鋼琴家美女瑪麗亞.普萊耶爾的演奏讚不絕口,克拉拉因此第一次對瑪麗亞嫉妒心大爆發,還認為舒曼對瑪麗亞有好感。舒曼說自己是清白的,並說當時他正在創作藝術歌曲要寫給克拉拉,但克拉拉愈來愈懷疑。後來也輪到舒曼發生同樣的事,舒曼對克拉拉和孟德爾頌的多年友情起疑,開始吃醋。嫉妒是毀掉堅定愛情的另一種愛。克拉拉和舒曼在完整融為一體之前面臨的挑戰,讓他們再次確定了自己的愛意。經過漫長的一年,法院終於判決兩人的婚姻合法。經歷滿是淚水的曲折後,兩人終於要結婚了。
另一方面,敗訴的維克結束萊比錫的生活,搬到德勒斯登,擔任聲樂和鋼琴老師。而且他終於把克拉拉用過的鋼琴寄到她的新婚房子,後來克拉拉也要了運費。
舒曼和克拉拉的婚姻生活過得怎樣?就像我們隨手打電話,他們會透過信件交流。就像我們在社群平台記錄感受、想法和日常,他們兩個會寫日記。克拉拉從小連日記本也被父親掌控,但是婚禮當天,在舒曼的提議之下,她和舒曼一起寫了結婚日記。他們隔週輪流寫下作曲筆記、對周遭人的看法和態度,還有家庭收支等等。從這些日記當中尤其能看出舒曼的細心。比起口頭說話,舒曼更善於用文字交流,因此這本結婚日記毫不保留地展現出兩名藝術家共結連理的結果,對研究者來說是很好的紀錄。但是舒曼忙起來的時候,寫日記的事就都落到克拉拉身上了。
克拉拉從小只專注在音樂教育上,沒有接受過足夠的正規教育,在人文學和文學方面的無知使她感到自卑。為了彌補不足,舒曼會陪她一起讀莎士比亞和歌德,聊了很多。他也會鼓勵克拉拉繼續作曲,但是兩名音樂家一起生活工作也不全然都是好處。
 
06 永恆之愛,秋天男子,布拉姆斯(節錄)
 
自由,但
孤獨
比起李斯特的實驗性音樂,舒曼有深度的音樂更吸引姚阿幸,剛好李斯特和舒曼的關係也不好。姚阿幸在兩人的音樂之間糾結,感到辛苦。舒曼想到跟其他作曲家共同作曲的妙計,創作小提琴奏鳴曲給姚阿幸當作安慰禮物。以姚阿幸的座右銘「F.A.E.奏鳴曲」(Frei Aber Einsam,自由但孤獨)當標題,舒曼負責創作第二樂章和第四樂章,舒曼的學生狄特里希負責第一樂章,還有布拉姆斯負責第三樂章。每個樂章採用以F─A─E(Fa─La─Mi)為基礎的旋律作曲,樂譜上寫了「致親愛的小提琴家姚阿幸,『自由但孤獨』」。姚阿幸和克拉拉首演這首曲子之後,作曲家們要姚阿幸猜猜看每個樂章是誰創作的,而姚阿幸全部都猜對了。姚阿幸非常了解各自的音樂,所以才有辦法猜對吧。在四個樂章之中,布拉姆斯創作的第三樂章「詼諧曲」常常被單獨演奏,布拉姆斯後來以F─A─E(Fa─La─Mi)為主題創作第二號弦樂四重奏(Op.51)的第一樂章。他在作品中描繪「自由但孤獨」的意象,人們都快要誤以為這是他的座右銘了。布拉姆斯很快又創作了第二號鋼琴奏鳴曲(Op.2),題獻給克拉拉,在第二樂章的樂譜寫了史特納(C. O. Sternau)的詩。
 
傍晚將近,月色照耀,
兩顆心因為愛合而為一,
幸福相擁。
─史特納,〈年少時期的愛〉
 
這首詩裡的「兩顆心」是指奏鳴曲的兩個主題嗎?布拉姆斯想說的兩顆心究竟是什麼?那就是他和克拉拉的心。克拉拉不僅長得漂亮,還是揚名歐洲的鋼琴家。在二十歲的布拉姆斯眼裡,她是擁有一切的女人,光是能待在她身邊就很榮幸。布拉姆斯對大他十四歲的克拉拉心懷愛慕。
 
奮不顧身地
去愛!
待在精神病院的舒曼狀況不見好轉,醫生們的說辭也令人絕望。布拉姆斯為了就近協助克拉拉和孩子們,寄宿在舒曼公寓的樓上房間。布拉姆斯守在絕望的克拉拉身邊,在最近的地方照顧她和家人,對他來說,這比什麼事都還讓他快樂激動。或許是因為布拉姆斯的母親也比父親大十七歲,所以他一點也不介意克拉拉的年紀。二十歲的他反而更加憐憫這個可憐的女子,更想好好照顧她,更熱烈地愛著她。
布拉姆斯拋下自己的音樂事業,親自料理家事,讓克拉拉重返舞台。如果她去巡演好幾個月不在家,他會幫忙看家,照顧她的家人。如今布拉姆斯和克拉拉之間出現共同的連結,尤其是布拉姆斯和姚阿幸、克拉拉一起舉辦祈求舒曼康復的演奏會,在這之後兩人的信件往來忽然變多。
在互相傾訴心意的信裡,布拉姆斯稱呼克拉拉時,以「妳」(Du)取代敬稱「您」(Sie),從「敬愛的夫人」變成「我的克拉拉」。尤其是在充滿「愛」、「戀人」等字詞的信件中,布拉姆斯對克拉拉說:「我會奮不顧身去愛妳。」不斷表白濃烈的愛意。
 
親愛的我的克拉拉!
我天天想著妳,給妳數千個飛吻。
如果沒有收到妳的信,我什麼曲子也彈不了,
什麼想法也沒有。
我對妳的愛無法言喻。
我想用愛這個字可以組成的任何修飾詞
來稱呼妳!
 
雖然布拉姆斯熱烈愛著克拉拉,但她同時也是老師舒曼的夫人,他感到辛苦,不知道該拿對她的心意怎麼辦。而且布拉姆斯視自己為歌德小說《少年維特的煩惱》中的維特,為無法實現的愛情受苦。
布拉姆斯對克拉拉的愛熾烈燃燒著,他的音樂也持續出現愛與悲傷的二重奏。布拉姆斯當時創作的鋼琴四重奏(Op.60)樂譜封面印了他特別拜託出版社畫的畫,畫中穿著藍色大衣配黃背心的男子正是少年維特,同時也是布拉姆斯本人。
後來克拉拉按照布拉姆斯的指示,燒光這個時期的往來信件,因此我們無法推測信件內容,但是銷毀信件本身就有很強的暗示性。克拉拉應該也被年輕有為又真心照顧自己的布拉姆斯所吸引,對他坦露心意過。然而,布拉姆斯是真實愛著克拉拉,克拉拉卻彷彿是為了逃避現實而愛上他。克拉拉一直在演奏會節目中加入布拉姆斯的作品,使作曲家布拉姆斯廣為人知,這應該是克拉拉為了愛自己、幫忙自己的布拉姆斯所能做的最大努力吧。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