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首段描寫
落筆寫下石破天驚第一段
作文第一段的地位處境,屬於「片段作文」的分段之首。第一段開頭,是致勝關鍵點,最需要生動、醒目、強而有力的文采,重點說明敘述,掌握先機,以便於讓審閱者、讀者因為讀過精湛的第一段,而有想要繼續往下讀的動力。
第一段最宜開門見山,打開天窗說亮話,依邏輯敘述,進而逐步引導出第二段、第三段的內容旨意與過程描寫,最後進行收尾結論。
國中會考寫作測試時間五十分鐘。高中指考國文科包含作文只有八十分鐘作答時間,建議指考生應在十五至二十五分鐘內完成測驗題,花五十五至六十五分鐘寫完兩篇長短作文。
如此說來,考生必須先看清題目是什麼?再下筆為文。寫作時,先用兩、三分鐘構思分段流程,第一段破題,第二段說明,第三段探討引申,第四段綜合與呼應內文提到的案例,落下結語。
若不知道如何破題,建議採用「闡釋入題法」(有組織的拆解詮釋題目),例如題目是「逆境」,就先說出你心目中的逆境是什麼?到底為何?曾經遭遇逆境嗎?如何面對?對生活有何影響?如此思索之後,便以強而有力的文字寫下破題的第一段。
作文第一段寫作要領
文章開頭是為了引發動機,主要作用在於吸引閱讀者的注意。因此,利用佳句置於開頭或結尾是不錯的寫作法。
利用佳句置於文章開頭,好比棒球賽事,只要比賽一開始就能揮出全壘打,一方面可穩定軍心,另方面創造激勵作用,影響後續,必然是好的開始。
同時,文章的開頭,若能做到簡單明瞭、扼要清晰,也是不錯的寫作法。千萬別在開頭時加足馬力,一起頭就洋洋灑灑的把主要內容全寫光,導致第一段篇幅過長、內容過多,到了本文則顯得欲振乏力,難以表現特性了。
文章開頭寫作法千變萬化,如何應用最好方式,創作出吸引人的作品,大致可歸類下列幾種原則:
1.破題法:即「開門見山」法,一開頭便直截了當說明題目意思和意義,點出主題重心。
例如:「母親」→我的母親是個有潔癖的好媽媽,每天一起床即……。
2.喻題法:若為抽象題目,一時不易整理思緒,可用易懂的事物或比喻做比擬解釋。
例如:「時間」→時間像流水,向前奔流不回頭,使人不知所措……。 3.解題法:如果題目的意思較深奧,可把題目的意義重新解釋一番。
例如:「信義」→「信義」是做人的基本原則,也是做事的基本態度……。
4.舉例法:舉出具體事例,用來做自己理論或意見的佐證。
例如:「英雄」→岳飛是宋朝傑出的武將,他心繫國事,無時無刻不以國家安危為已任,他出生入
死的在沙場殺敵,英勇有為,是我心目中最佳的英雄榜樣……。
5.引述法:文章開頭先引述古人、名人的名言佳句或成語典故做為先鋒,然後引申闡述。
例如:「寧靜」→古話說:「會心之語,當以不解解之;無稽之言,是在不聽聽耳。」深居遠俗,懷古人之風,淡泊名利,即可體會寧靜的真意……。
6.倒敘法:先說出結果,再談原因。
例如:「家變」→我們家終於破產了,這個使全家人陷入生活慘境的原因,竟是父親識人不清引來的禍端……。
7.對話法:以對話為開頭,再引出事件重點。
例如:「遠足」→某天上課,老師神祕的問同學:「同學們對今年春季遠足有沒有興趣?」「超級有興趣。」同學們異口同聲回答說……。
8.原因法:把原由說在先,然後一步一步把細節說分明。
例如:「生病」→我因為一早感冒著涼,身體感到不適,所以今天請假在家休息……。
9.設問法:先提出疑問,再加以解答。
例如:「讀書」→「讀書」是用來做什麼?「讀書」的好處在哪裡?讀書是讓人用來學習和充實知識、道德和認識人生的……。
10.襯托法:先以非主題的事物為前言,再把真正的主題引導出來。
例如:「夏天」→陽光炙熱的曝曬,海邊吹來一陣陣涼風,手上拿著飲料邊走邊喝的年輕人,神情愉悅的在金色太陽下跳起街舞,彷彿夏日的腳步已經接近了……。
各類文體第一段寫作要點
(1)抒情文的第一段描寫:
1、直接俐落的把情緒心事述說出來,繼而引導讀者進入情節中。
2、透過景或物,間接傳遞情緒心事,以意會方式進入作品的實質內涵。
3、簡明表白想說的話是喜?怒?還是哀樂?
4、說喜,要有喜樣;談怒,要有怒的氣勢;訴哀,要有哀的憂傷;講樂,要有樂的歡愉。總不能說喜不喜、談怒不怒、訴哀不哀、講樂不樂,如此一來,便是一篇失敗作品。 (2)記述文的第一段描寫:
1、書寫第一段即要開宗明義表白想記述的主題是什麼?
2、隱藏主題特色,先用相關次題慢慢導引主題出現。
3、用讀者的角度自問:你想表達什麼?你將如何表達?你表達得夠透徹嗎?
(3)論說文的第一段描寫:
1、論說文說理、說原則、說事件、說思想,所以適宜直說無妨,不需拐彎抹角。
2、論說文最怕言之無物、言而無理,說不出所以然來,因此第一段(引言)即必須鏗鏘有力的將思維與犀利的文字意念,毫不吝惜的表達出來;好話說在前,不要藏在後頭,讀者會等不及想看你最主要的論點何在。
第一段參考文
●中國現代著名小說家、散文家和考古學專家沈從文的小說《邊城》,描寫一段簡單卻委婉真摯,發生在二、三○年代,中國川湘黔三省交界,一個寧靜鄉村裡,孤雛翠翠和爺爺在溪邊以渡船為生,相依為命的故事。
全文對邊境小城鎮「茶峒」及其居民有相當詩情畫意的描寫。小說一開頭,作者便投下一顆魅惑人心的迷霧彈,吸引人臆測「茶峒」究竟是個怎樣特別的地方?人煙稀疏的邊境會有什麼奇異的事情發生?作者又是如何表現他自己所言:「一個聰明的作家寫人類痛苦,是用微笑來表現。」的文學思維?
由四川過湖南去,靠東有一條官路。這官路將近湘西邊境,到了一個地方名為「茶峒」的小山城時,有一小溪,溪邊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戶單獨的人家。這人家只一個老人,一個女孩子,一隻黃狗。
●華人文壇第一位研究莎士比亞的權威作家梁實秋,許多學生都讀過他被收錄在國文教科本的作品〈鳥〉,文章寫來得趣不凡。他另一篇題名〈麥當勞〉的小品,開頭第一段就破題,直截了當對「麥當勞」三字的翻譯質疑,使人很想往下繼續讀,知道作者批評的原因究竟為何?
麥當勞乃MacDonald的譯音。麥,有人讀如馬,猶可說也。勞字胡為乎來哉?N與L不分,令人聽起來好別扭。 ●日本小說家三島由紀夫在他著名的長篇小說《假面的告白》,展現他企圖擺脫道德、價值、倫理的束縛,以求疏遠社會、游離現實的精神狀態和文學觀念。作者透過性倒錯的內向型自白,進行內心與理智的探索,從社會心理的壓抑出發,意圖對抗傳統道德、秩序和價值的束縛。小說首段敘述主角「我」的出生和家庭狀況,再將錯就錯把讀者引入「我」五歲時光怪陸離的內心世界。
因為「直接玄妙」的表達手法,加上華麗的文采,的確能夠吸引讀者閱讀下去的目光。
長時間以來,我總是堅持確認我看到過自己出生的情景。每每說起這事,大人們就笑。最終感到自己似乎是被嘲弄了,就以一種略帶憎惡的眼神,盯著這個面色蒼白得不像個孩童的孩子。偶爾在一些不太熟的客人面前提起此事,祖母擔心人家會認為我是個白癡,就厲聲止住我的話,讓我到一邊玩去。
●海明威是美國小說家、戰地記者。出生鄉村醫生家庭,從小喜歡釣魚、打獵、音樂與繪畫,一九五四年榮獲諾貝爾文學獎。三○、四○年代,他塑造了擺脫迷惘、悲觀,為人民利益而英勇戰鬥和無畏犧牲的反法西斯戰士形象,並以代表作中篇小說《老人與海》示意「可以把他消滅,但就是打不敗他」的「硬漢性格」。文學藝術上,他那簡約有力的文體和多種現代派手法的出色運用,曾引發美國文學發展過程,一場寧靜的「文學革命」,許多歐美作家的作品風格都深受他的影響。
《老人與海》書中第一段,他用「看來像是一面標幟著永遠失敗的旗子」彰顯老人沉靜的心理,以及「可能」如何面對失敗?作者運用第一段必須充滿魅力的書寫方式,營造了讀者急欲閱讀的濃厚興趣。
他是個獨自在灣流中一條小船上釣魚的老人,至今已去了八十四天,一條魚也沒逮到。頭四十天,有個男孩跟他在一起。可是,過了四十天還沒捉到一條魚,孩子的父母對他說,老人如今必定是十足地「倒了血黴」,也就是說,倒楣到了極點,於是孩子聽從他們的吩咐,上了另外一條船,頭一個禮拜就捕到三條好魚。孩子看見老人每天回來時,船都是空的,感到很難受,他總是走下岸去,幫老人拿捲起的釣索,或者魚鉤和魚叉,還有繞在桅杆上的帆。帆上用麵粉袋片打了些補丁,收攏後看來像是一面標幟著永遠失敗的旗子。 ●以《挪威的森林》獲得野間文藝新人獎和谷崎潤一郎獎的作家村上春樹,一九四九年出生日本兵庫縣,早稻田大學戲劇系畢業,一九七九年以第一部創作小說《聽風的歌》獲得日本文壇新人獎。
著名的《挪威的森林》迄今賣了超過一千萬冊,使他成為日本最暢銷的作家。這篇短文是《挪威的森林》第一章〈永遠記得我〉的首段,寫出主角兼敘述者「渡邊徹」,搭乘飛機到達德國漢堡機場,回憶起十八年前魂歸九泉的某位女性的故事。首段隱然見到作者鋪陳寂靜、哀傷的故事開端,別具吸力。
我今年三十七歲。現在,正坐在波音七四七的機艙裡。這架碩大無比的飛機正穿過厚厚的烏雲層往下俯衝,準備降落在漢堡機場。十一月冷冽的雨湮得大地一片霧濛濛。穿著雨衣的修護工、整齊劃一的機場大廈上豎立的旗子、BMW的大型廣告牌,這一切的一切看來都像是法蘭德斯派畫裡陰鬱的背景。唉!又來到德國了。
首段寫作叮嚀
學生作文測試礙於時間限制,很難有時間搖頭晃腦、通盤長考。最有利的方法是氣定神閒的「開門見山」,直截了當,一開始就進入正題,不談與主題無關的廢話。
作文考試時間有限,拐彎抹角或娓娓道來,都是浪費時間、徒勞無功的作法。
落筆寫下石破天驚第一段
作文第一段的地位處境,屬於「片段作文」的分段之首。第一段開頭,是致勝關鍵點,最需要生動、醒目、強而有力的文采,重點說明敘述,掌握先機,以便於讓審閱者、讀者因為讀過精湛的第一段,而有想要繼續往下讀的動力。
第一段最宜開門見山,打開天窗說亮話,依邏輯敘述,進而逐步引導出第二段、第三段的內容旨意與過程描寫,最後進行收尾結論。
國中會考寫作測試時間五十分鐘。高中指考國文科包含作文只有八十分鐘作答時間,建議指考生應在十五至二十五分鐘內完成測驗題,花五十五至六十五分鐘寫完兩篇長短作文。
如此說來,考生必須先看清題目是什麼?再下筆為文。寫作時,先用兩、三分鐘構思分段流程,第一段破題,第二段說明,第三段探討引申,第四段綜合與呼應內文提到的案例,落下結語。
若不知道如何破題,建議採用「闡釋入題法」(有組織的拆解詮釋題目),例如題目是「逆境」,就先說出你心目中的逆境是什麼?到底為何?曾經遭遇逆境嗎?如何面對?對生活有何影響?如此思索之後,便以強而有力的文字寫下破題的第一段。
作文第一段寫作要領
文章開頭是為了引發動機,主要作用在於吸引閱讀者的注意。因此,利用佳句置於開頭或結尾是不錯的寫作法。
利用佳句置於文章開頭,好比棒球賽事,只要比賽一開始就能揮出全壘打,一方面可穩定軍心,另方面創造激勵作用,影響後續,必然是好的開始。
同時,文章的開頭,若能做到簡單明瞭、扼要清晰,也是不錯的寫作法。千萬別在開頭時加足馬力,一起頭就洋洋灑灑的把主要內容全寫光,導致第一段篇幅過長、內容過多,到了本文則顯得欲振乏力,難以表現特性了。
文章開頭寫作法千變萬化,如何應用最好方式,創作出吸引人的作品,大致可歸類下列幾種原則:
1.破題法:即「開門見山」法,一開頭便直截了當說明題目意思和意義,點出主題重心。
例如:「母親」→我的母親是個有潔癖的好媽媽,每天一起床即……。
2.喻題法:若為抽象題目,一時不易整理思緒,可用易懂的事物或比喻做比擬解釋。
例如:「時間」→時間像流水,向前奔流不回頭,使人不知所措……。 3.解題法:如果題目的意思較深奧,可把題目的意義重新解釋一番。
例如:「信義」→「信義」是做人的基本原則,也是做事的基本態度……。
4.舉例法:舉出具體事例,用來做自己理論或意見的佐證。
例如:「英雄」→岳飛是宋朝傑出的武將,他心繫國事,無時無刻不以國家安危為已任,他出生入
死的在沙場殺敵,英勇有為,是我心目中最佳的英雄榜樣……。
5.引述法:文章開頭先引述古人、名人的名言佳句或成語典故做為先鋒,然後引申闡述。
例如:「寧靜」→古話說:「會心之語,當以不解解之;無稽之言,是在不聽聽耳。」深居遠俗,懷古人之風,淡泊名利,即可體會寧靜的真意……。
6.倒敘法:先說出結果,再談原因。
例如:「家變」→我們家終於破產了,這個使全家人陷入生活慘境的原因,竟是父親識人不清引來的禍端……。
7.對話法:以對話為開頭,再引出事件重點。
例如:「遠足」→某天上課,老師神祕的問同學:「同學們對今年春季遠足有沒有興趣?」「超級有興趣。」同學們異口同聲回答說……。
8.原因法:把原由說在先,然後一步一步把細節說分明。
例如:「生病」→我因為一早感冒著涼,身體感到不適,所以今天請假在家休息……。
9.設問法:先提出疑問,再加以解答。
例如:「讀書」→「讀書」是用來做什麼?「讀書」的好處在哪裡?讀書是讓人用來學習和充實知識、道德和認識人生的……。
10.襯托法:先以非主題的事物為前言,再把真正的主題引導出來。
例如:「夏天」→陽光炙熱的曝曬,海邊吹來一陣陣涼風,手上拿著飲料邊走邊喝的年輕人,神情愉悅的在金色太陽下跳起街舞,彷彿夏日的腳步已經接近了……。
各類文體第一段寫作要點
(1)抒情文的第一段描寫:
1、直接俐落的把情緒心事述說出來,繼而引導讀者進入情節中。
2、透過景或物,間接傳遞情緒心事,以意會方式進入作品的實質內涵。
3、簡明表白想說的話是喜?怒?還是哀樂?
4、說喜,要有喜樣;談怒,要有怒的氣勢;訴哀,要有哀的憂傷;講樂,要有樂的歡愉。總不能說喜不喜、談怒不怒、訴哀不哀、講樂不樂,如此一來,便是一篇失敗作品。 (2)記述文的第一段描寫:
1、書寫第一段即要開宗明義表白想記述的主題是什麼?
2、隱藏主題特色,先用相關次題慢慢導引主題出現。
3、用讀者的角度自問:你想表達什麼?你將如何表達?你表達得夠透徹嗎?
(3)論說文的第一段描寫:
1、論說文說理、說原則、說事件、說思想,所以適宜直說無妨,不需拐彎抹角。
2、論說文最怕言之無物、言而無理,說不出所以然來,因此第一段(引言)即必須鏗鏘有力的將思維與犀利的文字意念,毫不吝惜的表達出來;好話說在前,不要藏在後頭,讀者會等不及想看你最主要的論點何在。
第一段參考文
●中國現代著名小說家、散文家和考古學專家沈從文的小說《邊城》,描寫一段簡單卻委婉真摯,發生在二、三○年代,中國川湘黔三省交界,一個寧靜鄉村裡,孤雛翠翠和爺爺在溪邊以渡船為生,相依為命的故事。
全文對邊境小城鎮「茶峒」及其居民有相當詩情畫意的描寫。小說一開頭,作者便投下一顆魅惑人心的迷霧彈,吸引人臆測「茶峒」究竟是個怎樣特別的地方?人煙稀疏的邊境會有什麼奇異的事情發生?作者又是如何表現他自己所言:「一個聰明的作家寫人類痛苦,是用微笑來表現。」的文學思維?
由四川過湖南去,靠東有一條官路。這官路將近湘西邊境,到了一個地方名為「茶峒」的小山城時,有一小溪,溪邊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戶單獨的人家。這人家只一個老人,一個女孩子,一隻黃狗。
●華人文壇第一位研究莎士比亞的權威作家梁實秋,許多學生都讀過他被收錄在國文教科本的作品〈鳥〉,文章寫來得趣不凡。他另一篇題名〈麥當勞〉的小品,開頭第一段就破題,直截了當對「麥當勞」三字的翻譯質疑,使人很想往下繼續讀,知道作者批評的原因究竟為何?
麥當勞乃MacDonald的譯音。麥,有人讀如馬,猶可說也。勞字胡為乎來哉?N與L不分,令人聽起來好別扭。 ●日本小說家三島由紀夫在他著名的長篇小說《假面的告白》,展現他企圖擺脫道德、價值、倫理的束縛,以求疏遠社會、游離現實的精神狀態和文學觀念。作者透過性倒錯的內向型自白,進行內心與理智的探索,從社會心理的壓抑出發,意圖對抗傳統道德、秩序和價值的束縛。小說首段敘述主角「我」的出生和家庭狀況,再將錯就錯把讀者引入「我」五歲時光怪陸離的內心世界。
因為「直接玄妙」的表達手法,加上華麗的文采,的確能夠吸引讀者閱讀下去的目光。
長時間以來,我總是堅持確認我看到過自己出生的情景。每每說起這事,大人們就笑。最終感到自己似乎是被嘲弄了,就以一種略帶憎惡的眼神,盯著這個面色蒼白得不像個孩童的孩子。偶爾在一些不太熟的客人面前提起此事,祖母擔心人家會認為我是個白癡,就厲聲止住我的話,讓我到一邊玩去。
●海明威是美國小說家、戰地記者。出生鄉村醫生家庭,從小喜歡釣魚、打獵、音樂與繪畫,一九五四年榮獲諾貝爾文學獎。三○、四○年代,他塑造了擺脫迷惘、悲觀,為人民利益而英勇戰鬥和無畏犧牲的反法西斯戰士形象,並以代表作中篇小說《老人與海》示意「可以把他消滅,但就是打不敗他」的「硬漢性格」。文學藝術上,他那簡約有力的文體和多種現代派手法的出色運用,曾引發美國文學發展過程,一場寧靜的「文學革命」,許多歐美作家的作品風格都深受他的影響。
《老人與海》書中第一段,他用「看來像是一面標幟著永遠失敗的旗子」彰顯老人沉靜的心理,以及「可能」如何面對失敗?作者運用第一段必須充滿魅力的書寫方式,營造了讀者急欲閱讀的濃厚興趣。
他是個獨自在灣流中一條小船上釣魚的老人,至今已去了八十四天,一條魚也沒逮到。頭四十天,有個男孩跟他在一起。可是,過了四十天還沒捉到一條魚,孩子的父母對他說,老人如今必定是十足地「倒了血黴」,也就是說,倒楣到了極點,於是孩子聽從他們的吩咐,上了另外一條船,頭一個禮拜就捕到三條好魚。孩子看見老人每天回來時,船都是空的,感到很難受,他總是走下岸去,幫老人拿捲起的釣索,或者魚鉤和魚叉,還有繞在桅杆上的帆。帆上用麵粉袋片打了些補丁,收攏後看來像是一面標幟著永遠失敗的旗子。 ●以《挪威的森林》獲得野間文藝新人獎和谷崎潤一郎獎的作家村上春樹,一九四九年出生日本兵庫縣,早稻田大學戲劇系畢業,一九七九年以第一部創作小說《聽風的歌》獲得日本文壇新人獎。
著名的《挪威的森林》迄今賣了超過一千萬冊,使他成為日本最暢銷的作家。這篇短文是《挪威的森林》第一章〈永遠記得我〉的首段,寫出主角兼敘述者「渡邊徹」,搭乘飛機到達德國漢堡機場,回憶起十八年前魂歸九泉的某位女性的故事。首段隱然見到作者鋪陳寂靜、哀傷的故事開端,別具吸力。
我今年三十七歲。現在,正坐在波音七四七的機艙裡。這架碩大無比的飛機正穿過厚厚的烏雲層往下俯衝,準備降落在漢堡機場。十一月冷冽的雨湮得大地一片霧濛濛。穿著雨衣的修護工、整齊劃一的機場大廈上豎立的旗子、BMW的大型廣告牌,這一切的一切看來都像是法蘭德斯派畫裡陰鬱的背景。唉!又來到德國了。
首段寫作叮嚀
學生作文測試礙於時間限制,很難有時間搖頭晃腦、通盤長考。最有利的方法是氣定神閒的「開門見山」,直截了當,一開始就進入正題,不談與主題無關的廢話。
作文考試時間有限,拐彎抹角或娓娓道來,都是浪費時間、徒勞無功的作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