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比特幣超級循環
02比特幣減半到底是什麼?
比特幣供給上限為2,100萬枚
想要了解隱藏在比特幣中的祕密,我們得先了解什麼是比特幣減半。減半?光聽就覺得很艱深難懂。想理解「減半」這個概念,必須要有一些關於比特幣基本結構的程式設計知識。但這本書並不是專為程式設計師所寫的書,而是為投資者寫的書。讀者們會讀這本書應該也是為了獲取投資資訊,而不是為了學程式設計。因此我會盡可能淺顯易懂地為各位說明。
比特幣挖礦簡單來說就是「用電腦解開複雜的數學問題」。這些問題難度非常高,就算使用高性能電腦也會需要花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在這個過程中,電腦會去確認比特幣交易內容有沒有問題。例如,當有人將比特幣發送給其他人時,電腦會去確認這筆交易是否為真實交易,這個人是否真的持有這些比特幣,並將完成確認的交易加到名為「區塊」的交易紀錄裡。
區塊?沒錯,就是我們稱比特幣為區塊鏈時會提到的那個區塊。讓我來簡單說明一下什麼是「區塊鏈」。區塊鏈就像一個巨大的紀錄簿,裡面有多個區塊(交易紀錄)像鏈條一樣連接在一起。每個區塊裡都有大量的交易資訊,這些資訊連接在一起,形成了比特幣交易紀錄。
簡單地說,區塊鏈就是一個寫有交易紀錄的帳本,它會像堆積木一樣越疊越高。那為什麼比特幣會被設計成這樣呢?這是為了避免有人偽造。如果要在好幾個帳本疊在一起的情況下,更改帳本裡的所有紀錄,就得清掉上面的所有帳本。可見要改掉所有的帳本紀錄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
讓我們再回到「挖礦」這個主題。最先利用電腦成功破解難題的礦工會獲得寫區塊(交易紀錄/帳本)的機會,並獲得比特幣作為獎勵。我們稱這整個過程為「比特幣挖礦」。
2009 年1 月3 日挖出第一枚比特幣時,系統被設定成每10 分鐘產生50 枚比特幣。這個規則會持續到比特幣被開採21 萬次。比特幣一天可挖144 次,如果要挖完21 萬次,那大概會需要1,458 天,也就是將近四年。
那如果挖完21 萬次比特幣,會產生什麼變化呢?答案是會迎來「減半」。減半指挖礦時產生的比特幣數量減少成一半。2012 年比特幣第一次減半時,每挖一次礦產生的比特幣數量減少成25 枚,2016 年減少成12.5 枚,2020 年減少成6.25 枚,2024 年減少成3.125 枚。如果這個趨勢持續下去,估計到了2028 年會減少成1.5625 枚。
之後這個過程會不斷重複,系統產生的比特幣數量會持續減少。在產生完2,100 萬枚比特幣後,系統將不再產生新的比特幣。也就是說,比特幣的供給上限被設定成了2,100萬枚,而這個時間點預計是2140 年。
像這樣,新產生的比特幣數量會變成之前的一半,因此我們稱其為「減半」。減半週期約為四年。但由於挖礦速度並不固定,減半週期並不是剛好四年。從過去的紀錄來看,減半事件每次都會比四年提前一點開始。
揭開四年週期這個祕密!
大家有沒有發現什麼呢?新產生的比特幣數量會減少,不就意味著供應量會減少嗎?而且每隔四年就會發生這種情況……剛剛好像還有提到,比特幣的價格每隔幾年就會波動一次來著?沒錯!如果各位想到了這裡,那這個祕密可以說已經解開了一半。
俗話說打鐵要趁熱,炸雞要趁靈魂渴望的時候買來吃,既然大家都推論到了這裡,就讓我們接著推論下去。礦工在市場賣出新開採的比特幣,代表新的比特幣被投放到了市場。反過來說,新開採的比特幣供應量減少,意味著投放到市場的比特幣在減少。
讓我們來回想一下經濟學基礎原理。如果需求不變但供給減少,市場會發生什麼變化呢?讓我們利用高中時學過的基礎經濟學知識來推論一下。只要有這點程度的常識,就能推論出答案。
大家都知道如果需求不變時供給減少,那想買的人會變得比想賣的人多,因此價格會上漲。大家還記得我在前面曾提過,比特幣的價格每四年會大幅上漲一次嗎?我想,各位現在應該能猜到答案了。比特幣價格每四年會暴漲一次絕非偶然,這是受到供應量每隔四年會大幅減少的影響,自然而然發生的現象。「減半」正是每隔四年導致比特幣價格波動的原因!
讓我們就像在過第二輪人生般進行投資!
假設我們正在看一部已經知道結局的電影。由於我們知道最後會是美好結局,所以無論主角中間遇到什麼樣的危機,我們都能安心地把電影看下去。同樣的道理,如果仔細觀察減半的祕密,就會發現同樣的歷史不斷在重演,因此我們能夠輕鬆地推論出未來,找出比特幣價格的規律。如果我們知道了規律,會發生什麼事呢?答案是我們在投資比特幣時,會變得相對輕鬆容易,就像在看一部已經知道結局的電影。
投資時,什麼時候最難熬呢?答案是當我們購入的資產價值下跌的時候。要是虧損了該怎麼辦?要不要寧可虧本,也要趁現在趕緊賣掉呢?但要是之後上漲的話怎麼辦?這些煩惱是最讓投資者感到頭疼並覺得投資很難的原因。但如果我們能在投資前,事先知道未來會發生什麼事的話,會變得怎麼樣呢?我們會因為知道結局,所以無論中途發生什麼事都不會動搖。如果價格下跌,我們反而會很高興有機會能再多購入一些、錢滾錢。各位可能會覺得這一切聽起來很美好,但又懷疑這到底有沒有可能成真。別擔心。各位會起疑心是件好事。投資者必須時時刻刻都抱持懷疑。而本書將會一一消除各位心中的疑慮。
***
第2章 比特幣減半引起蝴蝶效應,風暴來襲!
07減半的模式有跡可循
重複出現的減半模式
我們在前面幾小節中回顧了比特幣的減半歷史。過去一共發生過三次減半,而且每次都呈現出了相似的模式。
減半前後比特幣價格都沒有出現明顯的波動,但之後會逐漸上升,並在經過一段時間後暴漲、見頂,接著下跌、疲軟,最後觸底反彈,邁向下一次減半,然後重複上述過程。這個過程至今已經發生了三次。
(1)減半之前:價格小幅上漲,但漲幅無明顯變化。
(2)減半前期:價格逐漸上漲,但漲幅並不大。通常會持續好幾個月。
(3)減半中期:減半後6~12 個月開始快速上漲。通常會持續一年以上,漲幅明顯 。
(4)減半後期:價格見頂後逐漸下跌,開始疲軟並進入熊市。
(5)下一次減半準備期:減半後約2年半~3年價格觸底後緩慢反彈,走向下一輪減半。
從上圖可見,隨著市場規模擴大,價格波動正逐漸減少。2020 ~ 2022 年發生的第三次減半週期,由於受到各種因素影響,而沒能維持模式到最後(這部分之後會進一步說明)。比特幣也是一種資產,因此當然會因為周圍環境而產生各種變數。不過第三次減半週期還是走到了底。綜觀來看,比特幣減半並非偶然,而此刻,我們迎來了第四次減半。
***
第4章 為比特幣超級循環做好準備!
12不只是新一輪循環,還是超級循環?
為什麼會迎來「超級」循環?
我們在前面章節確認了隱藏在比特幣四年價格循環中的祕密和這個週期對比特幣價格造成的影響,也確認了前三次減半週期都正常運作、沒有任何異常。那麼,我們可以推測第四次減半也將有效運作,比特幣價格將再次大幅上漲。但這次會遇到前三次沒有的特殊條件,因此即將到來的第四次
減半週期預計會變成一個極為強大、在一般情況下不會出現的超級循環。
海浪的高度取決於海風、海底地形、與陸地的距離、潮流、氣壓等各種條件。當海浪遇上超級強風、急劇的氣壓變化和各種其他條件時,可能會形成巨大的海嘯。決定資產價格的過程與其相似。資產的價格絕不是只由單一因素決定的,它會受到各種內生性原因和外部條件影響。無論海浪打得再怎麼高,如果距離陸地太遠或遇到超強逆風,海浪會在到達陸地之前轉弱。同樣地,比特幣的價格不是百分之百由比特幣本身的內生性原因決定的,比特幣價格也會受到宏觀經濟狀況、貨幣政策等外部條件影響。
但就像巨大的海浪加上其他條件時可能會形成海嘯一樣,資產價格可能會因為內生性原因加上外部條件而迅速飆升。第四次減半到來之際,有機會使價格飆升的條件正在形成。如果這些條件中大部分的條件真的在第四次減半期間成立,那第四次減半週期將有可能成為「超級循環」,出現前所未有的飆升趨勢。
超級循環,各位不覺得光是聽到這個詞,就讓人感到興奮嗎?現在開始,讓我們來看看第四次減半週期變成超級循環的可能性。
02比特幣減半到底是什麼?
比特幣供給上限為2,100萬枚
想要了解隱藏在比特幣中的祕密,我們得先了解什麼是比特幣減半。減半?光聽就覺得很艱深難懂。想理解「減半」這個概念,必須要有一些關於比特幣基本結構的程式設計知識。但這本書並不是專為程式設計師所寫的書,而是為投資者寫的書。讀者們會讀這本書應該也是為了獲取投資資訊,而不是為了學程式設計。因此我會盡可能淺顯易懂地為各位說明。
比特幣挖礦簡單來說就是「用電腦解開複雜的數學問題」。這些問題難度非常高,就算使用高性能電腦也會需要花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在這個過程中,電腦會去確認比特幣交易內容有沒有問題。例如,當有人將比特幣發送給其他人時,電腦會去確認這筆交易是否為真實交易,這個人是否真的持有這些比特幣,並將完成確認的交易加到名為「區塊」的交易紀錄裡。
區塊?沒錯,就是我們稱比特幣為區塊鏈時會提到的那個區塊。讓我來簡單說明一下什麼是「區塊鏈」。區塊鏈就像一個巨大的紀錄簿,裡面有多個區塊(交易紀錄)像鏈條一樣連接在一起。每個區塊裡都有大量的交易資訊,這些資訊連接在一起,形成了比特幣交易紀錄。
簡單地說,區塊鏈就是一個寫有交易紀錄的帳本,它會像堆積木一樣越疊越高。那為什麼比特幣會被設計成這樣呢?這是為了避免有人偽造。如果要在好幾個帳本疊在一起的情況下,更改帳本裡的所有紀錄,就得清掉上面的所有帳本。可見要改掉所有的帳本紀錄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
讓我們再回到「挖礦」這個主題。最先利用電腦成功破解難題的礦工會獲得寫區塊(交易紀錄/帳本)的機會,並獲得比特幣作為獎勵。我們稱這整個過程為「比特幣挖礦」。
2009 年1 月3 日挖出第一枚比特幣時,系統被設定成每10 分鐘產生50 枚比特幣。這個規則會持續到比特幣被開採21 萬次。比特幣一天可挖144 次,如果要挖完21 萬次,那大概會需要1,458 天,也就是將近四年。
那如果挖完21 萬次比特幣,會產生什麼變化呢?答案是會迎來「減半」。減半指挖礦時產生的比特幣數量減少成一半。2012 年比特幣第一次減半時,每挖一次礦產生的比特幣數量減少成25 枚,2016 年減少成12.5 枚,2020 年減少成6.25 枚,2024 年減少成3.125 枚。如果這個趨勢持續下去,估計到了2028 年會減少成1.5625 枚。
之後這個過程會不斷重複,系統產生的比特幣數量會持續減少。在產生完2,100 萬枚比特幣後,系統將不再產生新的比特幣。也就是說,比特幣的供給上限被設定成了2,100萬枚,而這個時間點預計是2140 年。
像這樣,新產生的比特幣數量會變成之前的一半,因此我們稱其為「減半」。減半週期約為四年。但由於挖礦速度並不固定,減半週期並不是剛好四年。從過去的紀錄來看,減半事件每次都會比四年提前一點開始。
揭開四年週期這個祕密!
大家有沒有發現什麼呢?新產生的比特幣數量會減少,不就意味著供應量會減少嗎?而且每隔四年就會發生這種情況……剛剛好像還有提到,比特幣的價格每隔幾年就會波動一次來著?沒錯!如果各位想到了這裡,那這個祕密可以說已經解開了一半。
俗話說打鐵要趁熱,炸雞要趁靈魂渴望的時候買來吃,既然大家都推論到了這裡,就讓我們接著推論下去。礦工在市場賣出新開採的比特幣,代表新的比特幣被投放到了市場。反過來說,新開採的比特幣供應量減少,意味著投放到市場的比特幣在減少。
讓我們來回想一下經濟學基礎原理。如果需求不變但供給減少,市場會發生什麼變化呢?讓我們利用高中時學過的基礎經濟學知識來推論一下。只要有這點程度的常識,就能推論出答案。
大家都知道如果需求不變時供給減少,那想買的人會變得比想賣的人多,因此價格會上漲。大家還記得我在前面曾提過,比特幣的價格每四年會大幅上漲一次嗎?我想,各位現在應該能猜到答案了。比特幣價格每四年會暴漲一次絕非偶然,這是受到供應量每隔四年會大幅減少的影響,自然而然發生的現象。「減半」正是每隔四年導致比特幣價格波動的原因!
讓我們就像在過第二輪人生般進行投資!
假設我們正在看一部已經知道結局的電影。由於我們知道最後會是美好結局,所以無論主角中間遇到什麼樣的危機,我們都能安心地把電影看下去。同樣的道理,如果仔細觀察減半的祕密,就會發現同樣的歷史不斷在重演,因此我們能夠輕鬆地推論出未來,找出比特幣價格的規律。如果我們知道了規律,會發生什麼事呢?答案是我們在投資比特幣時,會變得相對輕鬆容易,就像在看一部已經知道結局的電影。
投資時,什麼時候最難熬呢?答案是當我們購入的資產價值下跌的時候。要是虧損了該怎麼辦?要不要寧可虧本,也要趁現在趕緊賣掉呢?但要是之後上漲的話怎麼辦?這些煩惱是最讓投資者感到頭疼並覺得投資很難的原因。但如果我們能在投資前,事先知道未來會發生什麼事的話,會變得怎麼樣呢?我們會因為知道結局,所以無論中途發生什麼事都不會動搖。如果價格下跌,我們反而會很高興有機會能再多購入一些、錢滾錢。各位可能會覺得這一切聽起來很美好,但又懷疑這到底有沒有可能成真。別擔心。各位會起疑心是件好事。投資者必須時時刻刻都抱持懷疑。而本書將會一一消除各位心中的疑慮。
***
第2章 比特幣減半引起蝴蝶效應,風暴來襲!
07減半的模式有跡可循
重複出現的減半模式
我們在前面幾小節中回顧了比特幣的減半歷史。過去一共發生過三次減半,而且每次都呈現出了相似的模式。
減半前後比特幣價格都沒有出現明顯的波動,但之後會逐漸上升,並在經過一段時間後暴漲、見頂,接著下跌、疲軟,最後觸底反彈,邁向下一次減半,然後重複上述過程。這個過程至今已經發生了三次。
(1)減半之前:價格小幅上漲,但漲幅無明顯變化。
(2)減半前期:價格逐漸上漲,但漲幅並不大。通常會持續好幾個月。
(3)減半中期:減半後6~12 個月開始快速上漲。通常會持續一年以上,漲幅明顯 。
(4)減半後期:價格見頂後逐漸下跌,開始疲軟並進入熊市。
(5)下一次減半準備期:減半後約2年半~3年價格觸底後緩慢反彈,走向下一輪減半。
從上圖可見,隨著市場規模擴大,價格波動正逐漸減少。2020 ~ 2022 年發生的第三次減半週期,由於受到各種因素影響,而沒能維持模式到最後(這部分之後會進一步說明)。比特幣也是一種資產,因此當然會因為周圍環境而產生各種變數。不過第三次減半週期還是走到了底。綜觀來看,比特幣減半並非偶然,而此刻,我們迎來了第四次減半。
***
第4章 為比特幣超級循環做好準備!
12不只是新一輪循環,還是超級循環?
為什麼會迎來「超級」循環?
我們在前面章節確認了隱藏在比特幣四年價格循環中的祕密和這個週期對比特幣價格造成的影響,也確認了前三次減半週期都正常運作、沒有任何異常。那麼,我們可以推測第四次減半也將有效運作,比特幣價格將再次大幅上漲。但這次會遇到前三次沒有的特殊條件,因此即將到來的第四次
減半週期預計會變成一個極為強大、在一般情況下不會出現的超級循環。
海浪的高度取決於海風、海底地形、與陸地的距離、潮流、氣壓等各種條件。當海浪遇上超級強風、急劇的氣壓變化和各種其他條件時,可能會形成巨大的海嘯。決定資產價格的過程與其相似。資產的價格絕不是只由單一因素決定的,它會受到各種內生性原因和外部條件影響。無論海浪打得再怎麼高,如果距離陸地太遠或遇到超強逆風,海浪會在到達陸地之前轉弱。同樣地,比特幣的價格不是百分之百由比特幣本身的內生性原因決定的,比特幣價格也會受到宏觀經濟狀況、貨幣政策等外部條件影響。
但就像巨大的海浪加上其他條件時可能會形成海嘯一樣,資產價格可能會因為內生性原因加上外部條件而迅速飆升。第四次減半到來之際,有機會使價格飆升的條件正在形成。如果這些條件中大部分的條件真的在第四次減半期間成立,那第四次減半週期將有可能成為「超級循環」,出現前所未有的飆升趨勢。
超級循環,各位不覺得光是聽到這個詞,就讓人感到興奮嗎?現在開始,讓我們來看看第四次減半週期變成超級循環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