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德勝 卓嶽設計Xcellent Design創意總監
◎掌握材料,實現主動的設計力
在材料使用與材料知識的面向上,相信很多設計師與我有相同的經驗:大部分的材料選定方式都是依靠設計過程中與工程師討論及參考供應商提供的規格資料所決定的;筆者在從事工業設計30年的歷程中了解到,設計師對於材料的使用一直處於「被運用」的模式中,以致「設計」缺乏材料運用的原創性;當然,很多的「設計」也被侷限在現有材料工藝與「不知其所以然」的「指定運用」的盲點中。
當代設計思維中,創新的材料運用思維,不但可以創造原有產品品項的與眾不同,也大大增加設計的創新內涵。例如筆者所設計的Ader Chair,就是為了達到有韌性回彈的椅背支撐效果,協同材料廠商開發出一種具有韌性回彈的PA(尼龍),創造出全新的椅背支撐模式,並一舉獲得2014年IDEA獎的肯定。在我從業設計領域多年,深刻體悟設計師對於材料運用是一種基本職能,也是可以不斷創新的源泉。
材料的認識與運用對於工業設計師與其設計作品的品質影響巨大,筆者在閱讀完《圖解加工材料》之後,有感而發:用組織圖圖解說明材料的物理化學特性、加工處理過程與運用範疇,這樣的「一目了然」,對於大多數以圖像增加思考能力的設計師們,具有非常深遠的影響與價值。這也讓我在閱讀完這本書後更有感觸。雖然是「硬知識」的說明,卻有「軟置入」的使用者體驗,將生硬的理工知識轉化成為視覺溝通的記憶,這是「工業設計」職人的一項福音,也是我們可以期待工業設計學生或設計師不可或缺的參考資料。
◎掌握材料,實現主動的設計力
在材料使用與材料知識的面向上,相信很多設計師與我有相同的經驗:大部分的材料選定方式都是依靠設計過程中與工程師討論及參考供應商提供的規格資料所決定的;筆者在從事工業設計30年的歷程中了解到,設計師對於材料的使用一直處於「被運用」的模式中,以致「設計」缺乏材料運用的原創性;當然,很多的「設計」也被侷限在現有材料工藝與「不知其所以然」的「指定運用」的盲點中。
當代設計思維中,創新的材料運用思維,不但可以創造原有產品品項的與眾不同,也大大增加設計的創新內涵。例如筆者所設計的Ader Chair,就是為了達到有韌性回彈的椅背支撐效果,協同材料廠商開發出一種具有韌性回彈的PA(尼龍),創造出全新的椅背支撐模式,並一舉獲得2014年IDEA獎的肯定。在我從業設計領域多年,深刻體悟設計師對於材料運用是一種基本職能,也是可以不斷創新的源泉。
材料的認識與運用對於工業設計師與其設計作品的品質影響巨大,筆者在閱讀完《圖解加工材料》之後,有感而發:用組織圖圖解說明材料的物理化學特性、加工處理過程與運用範疇,這樣的「一目了然」,對於大多數以圖像增加思考能力的設計師們,具有非常深遠的影響與價值。這也讓我在閱讀完這本書後更有感觸。雖然是「硬知識」的說明,卻有「軟置入」的使用者體驗,將生硬的理工知識轉化成為視覺溝通的記憶,這是「工業設計」職人的一項福音,也是我們可以期待工業設計學生或設計師不可或缺的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