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作者序 一本差點無法被書寫的痛苦

這本書本來幾乎沒辦法誕生。

因為回顧這些痛苦與混亂,真的差點把我逼到絕境。這段過程充斥著對這一切撕心裂肺的質疑,以及許多令人捏把冷汗的糾結,我從中見證,而且無法忽視。創傷讓人脆弱,羞恥亦如影隨形,我變得像是心理健康糾察隊之類的角色,拚命想要辨識與排解任何可能導致發病的瑣事,小心翼翼地呵護著脆弱的平衡。書寫自己的產後憂鬱歷程,就像蒙著眼睛走進地雷區一樣。

也許妳當媽媽的第一年,就跟預期中一樣,但我不然──生孩子幾乎毀了我的人生。但,我很快就發現自己並不孤單,很多女性都多少有過類似經歷,許多媽媽覺得自己的人格跟著孩子一起被推出體外了,她們因此失落徬徨,試著努力把過去的自己找回來。

關於這些,從來沒人警告過我們。

成為媽媽這段路,有太多超出我能經歷的事,流產、早夭、因醫療原因終止妊娠、領養、代理孕母、不孕症、試管嬰兒……。我認為自己是幸運的。能擁有一個孩子是幸運的事,我知道自己是站在這樣的幸運條件上寫作這本書。我不是要故作清高,只是希望利用自己的身分與狀況,呼籲大家關注產後精神疾病:我是一個中產階級、健康的白人女性,伴侶支持自己,家人住得不遠,而且英國的醫療照護系統比世界多數國家好很多,在這裡懷孕與生產一般來說都很安全。我們該問的是,讓妳成為媽媽的關鍵到底是什麼?至少我知道,並不是只要懷孕生子就是當媽媽。我花了很長的時間才理解到自己是媽媽了──事實上,我到現在都一直還在試著理解。
產後精神疾病背負汙名,所以許多人怯於發聲。這種女性的健康經歷應該引起更多廣泛的討論,所以我分享自己的故事,希望在這些討論中加入我的聲音。

為了康復,我需要各種幫助:藥物、精神科醫師、心理治療師、助產士、英國國家健保局(NHS),以及親友的大力支持。我的另一半雨果說,如果要他對我們這段經歷給一個建議,他的建議就是:說出來。把自己現在的遭遇說出來。所有心理問題面臨的難題,都是如何尋找正確字眼來描述妳所經歷的一切。所以,請相信妳親愛的親友,與他們談談──他們比誰都更了解妳,知道妳是什麼樣的人。

本書內容可能會觸動某些讀者的敏感神經,如我所說,這裡到處都是地雷!生下兒子之前,我從來沒經歷過任何精神問題或疾病,所以我非常清楚精神疾病不長眼睛,可能發生在任何人身上。沒人可以保證免疫。受害族群範圍寬廣又多元,我們全都無法置身其外。

如果妳覺得本書讀起來很痛苦,請尋求協助,為自己的健康負責並不是示弱。一個人能做的最勇敢的事,就是求助。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