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電子書】金錢魔法

特價315
電子書
下次再買

導言

  大家都想要錢,而某些人甚至想錢想到了危險的地步。邁達斯國王(King Midas)向狄奧尼索斯(Dionysus)許願能夠點石成金,如願以償後卻餓死了,因為連他碰到的食物都變成黃金。臭名昭彰的菲律賓前第一夫人伊美黛.馬可仕(Imelda Marcos)成長時期幾乎一無所有。當她丈夫掌權並開始掠奪這個國家時,鞋子成為她購物清單上的首要物品。經過二十一年,她也買了將近三千雙鞋,人民開始起義反抗。這對夫婦逃過一劫,但伊美黛沒有把鞋子帶在身邊。在馬尼拉附近的馬里基納鞋博物館(Marikina Shoe Museum),她的鞋子收藏依然品味十足地擺放陳列在裡頭。

    邁達斯和馬可仕夫婦是異類,他們沉迷於財富,我們絕大多數人並不是因為純粹的貪婪而渴望金錢。我們想要錢是有原因的:我們需要它。許多美國勞工已經好幾年沒有加薪了,而多數退休人員在斷氣之前就會耗盡錢財。

    幸好,我們能透過一些簡單有效的方式來獲取更多金錢,而不用拿自己辛苦賺來的積蓄當賭注。也有一些方法能夠降低你的風險;還有一些方法能用一定數量的金錢換到更多幸福快樂。

 

基於經濟學財務規劃的魔力

  每種職業都有其專屬的魔法。生物學家能治療瘟疫;工程師建造摩天大樓;物理學家分裂原子;地質學家判斷岩石的年代;天文學家發現行星;化學家分解物質。

    像我這樣的經濟學家呢?你知道的,經濟學家無法預測股市,錯過了大蕭條和大衰退,而且每次說話起手式都是:「如果你假設⋯⋯。」雖然經濟領域挑戰重重,經濟學家還是創造了令人讚嘆的奇蹟。經濟學界的首席大法師亞當.史密斯(Adam Smith)創造出所謂的「看不見的手」(invisible hand),將個人貪婪轉化為集體利益。大衛.李嘉圖(David Ricardo)用「四個神祕數字」解釋了國家貿易的原因、內涵以及時間。阿爾弗雷德.馬歇爾(Alfred Marshall)提出主導所有市場的神聖供需曲線。而遲來的偉大巫師保羅.薩繆森(Paul Samuelson)將古老的經濟規範轉變成數學符文。

    史密斯、李嘉圖、馬歇爾和薩繆森是史上最頂尖的經濟魔術師。但是,每位經濟學家經過訓練,都能用我們這行的把戲妙招解開謎團。這就說明經濟學何以如此迷人、令人驚嘆、重要且有用。無論是用來理解全球市場、徵收排放稅,還是拯救我們的工作,經濟學都派得上用場。

    雖然民眾普遍認為經濟學主要是用來解決龐大、全球性的議題,事實上,經濟學家已經花了一個世紀的時間來研究個人財務。但從歷史上看,他們一直在公眾視野之外行動:撰寫研究論文、舉辦研討會,並在學術期刊上發表文章。可以肯定的是,經濟學家會時不時從學術殿堂裡走出來,擁護一些基本的常識性原則:「為退休儲蓄!」、「多元分配個人資產!」、「購買保險!」但是,在鄰居的聖誕派對上被問到一些看似簡單的問題時,經濟學家向來都會尷尬臉紅、趕緊轉移話題,比方說:「唸研究所有意義嗎?」、「我負擔得起退休生活嗎?」、「我要先還學貸還是存退休基金?」

    我曾經也屬於那群會臉紅、喜歡轉移話題的經濟學家。就像其他被問題轟炸夾擊的人一樣,我知道如何去思考民眾的金錢問題。我能夠列出所有相關因素,並建構出一個數學模型來提供答案。但我不曉得該如何解決這個模型。有太多相互依存、極其複雜、看起來很棘手煩人的方程式在運作。即使我們能想出一套軟體程式來對應無數的碎片,使用早期的電腦尋找答案也得花上很長一段時間。

    近年來,電腦演算與運算技術有驚人進展,再加上雲端運算的使用,以及基本上毫不受限的電腦處理能力,情況已經徹底改變。如果你今天在雞尾酒派對上碰到我,我會滔滔不絕地跟你分享重複動態規劃、自適應稀疏網格(adaptive sparse grids)、非凸性(non-convexities)、內差偏誤(interpolation bias)、確定等值(certainty equivalence)、平行計算(parallel processing)等東西。

    多虧這些進展,經濟學家基本上已經可以解決各式各樣的金錢問題。沒錯,基於經濟學的財務規劃有望徹底改變個人財務的方式與觀點。傳統的財務「建議」—各種粗略的經驗法則、誘騙家庭購買昂貴且危險的金融產品—這些都會被計算而非猜測的財務規劃所取代。閱讀這本書就是在見證這段過程。

 

核心重點:你的生活水準

  我們所有的財務決策,無論是關於教育、職業、工作、生活方式、婚姻、退休年齡、稅賦、社會福利還是投資,全都涉及到我們的生活水準。這個詞泛指我們一生中可負擔的每位家庭成員支出。然而,多數民眾在做出財務決策時,並不清楚上述因素對生活水準的影響,更遑論其招致的經濟危機。相反地,我們依靠的竟然是金融產業自我圖利的詮釋,或朋友和家人未必可靠的建議。因為這些原因,我們失去大把金錢,幸福感大打折扣,還讓自己置身風險當中。

    以下有十個關乎人生不同階段的問題,這些問題能夠說明財務決策如何協助你確定自己的生活水準:

 

1.如果我辭掉工作回去唸書,是否還付得起餐費和房租?

2.在生活成本低的城市做一份低薪工作,能花的錢會比在高生活成本城市做一份高薪工作還要多嗎?

3.選擇一份薪水更多、挑戰更高的工作,對我的可支配支出會有多大影響?

4.我們剛又有了一個孩子。我需要更多人壽保險來確保家庭生活水準不會出狀況嗎?

5.我們在工作期間應該存多少錢,退休後的生活水準才能維持原樣?

6.在降低個人終生稅賦方面,羅斯個人退休金帳戶(Roth IRA)會比傳統個人退休金帳戶更適合,並且讓我有更多錢可以長期支出嗎?

7.預繳貸款會提高我的生活水準嗎?

8.提前退休會對我的可持續生活水準有什麼負面影響?

9.孩子已經搬出去自住,我們能透過縮減生活規模與開銷來獲得多大消費力?

10.如果我主要投資股票,生活水準會面臨哪些風險?

 

  這些可能是你自己的問題,也可能是你親戚、同事或朋友的疑惑。你是來這裡替自己找解答的。不過,幫助別人,尤其是你的父母和孩子,現在或未來都有可能帶來回饋與收穫。我們都是手足的財務保管人,尤其在情勢迫不得已的時候。這就是為什麼本書中提到的一切都適用於你。沒錯,你已經退休,沒有要選擇職業了,但你的孫子卻需要選擇。沒錯,你還有三十年就可以領取社會保險金,但你的父母有可能會太早領取,難道你要坐視不管,說「這跟我沒關係」嗎?等你意識到他們從社會保險中領到的錢越少,而且要是他們在生命結束前就把錢花光了,你就越需要幫助他們,就曉得這其實也跟你有關。

 

生活水準機器

  想像一下,有台機器能回答你所有關於生活水準的問題,讓你更富有、更安穩、更快樂。這樣的機器真的存在!正如我在序言裡提到,我花了數年時間透過自己的財務規劃軟體公司打造這台機器。這台機器運用尖端科技,克服過去難以處理的技術障礙。這台機器充滿了各種細節,這些細節與我們的收入、工資和州稅系統相關,當然還包含美國最複雜的財政制度規定:社會安全福利(Social Security)。

    我的生活水準機器能完成四件事。首先,它計算出你應該花多少錢,也就是你的可持續生活水準。經濟學家稱之為消費平滑(consumption smoothing):將你的生活水準維持在一個平衡點上,或在你的現金流限制下儘可能達到這個狀態。第二,機器找出提高你的生活水準的安全方法。第三,它計算你生活水準的風險,並找出使其更安穩的方法,包含投資的最佳方式。第四,它在你實際做出各種人生抉擇之前,幫你計算這些決定的成本,讓你用手上的錢買到更多幸福。

    雖然我們的大腦不比電腦,但多年來的經濟學相關研究以及開發和操作這套軟體,讓我學到各種金融財務方面的經驗,我將在書中一一分享。本書的每一章都會透過經濟學原理,以及我的生活水準機器的發現,來研究你個人財務的其中一個面向,協助你逐漸建立一個完整的理解,了解創造屬於自己的金錢魔法的各種方式。在此過程中,我會跟軟體一樣把重點擺在以下三個優先事項上:讓你賺更多錢、減少風險、提高你從你花的錢當中得到的幸福感。

 

讓你賺更多錢

  我的首要任務很簡單:讓你賺更多錢。這裡有個例子能激起你的好奇。這個例子的主角是史密斯夫婦,他們來自波士頓,同一天生日,上週剛滿62歲。(史密斯夫婦是一個假設家庭,是本書中第一個假設的案例。書中還有很多其他實際存在的家庭人口實例,但為了保護隱私,我把他們的名字都改掉了。)

    史密斯夫婦從25歲起就從事非常辛苦、有挑戰性的工作。他們跟同齡人一樣操勞到不行,所以上週舉辦盛大的生日派對時,他們也同時宣布即將退休。不過,史密斯夫婦現在心碎了。他們終於坐下來審視自己的財務狀況,發現自己儲蓄太少,無法負擔有可能比工作時間還要長的退休生活。每年的歐洲之旅、夏季別墅、豪華汽車和波士頓塞爾提克隊(Celtics)季票的美夢在一個小時內全部化為泡影。

    為什麼史密斯夫婦沒有在幾年前檢視自己的財務狀況呢?他們認為社會安全福利與401(k)退休福利計畫的最高額度繳款就夠了。跟多數人一樣,他們認為山姆大叔(Uncle Sam)和他們的雇主——引領我們財務行為的指標性人物——會把事情做對,會讓他們走上安全的財務道路。除了這種一廂情願的想法,史密斯夫婦也根本不敢檢視自己的財務狀況。

    幸好,史密斯夫婦有五種簡單和安全的方式,能夠拯救他們的退休生活。首先,他們應該等到70歲再開始領社會安全福利金,而不是在62歲時立即領取。再來,他們應該現在就開始從401(k)帳戶中提款,而不是等到70歲。他們還應該以連生及遺屬年金(joint survivor annuities)的形式來提領。接著,他們應該將格局為四房的房子規模縮小一半。最後,他們應該搬到新罕布夏(New Hampshire),那裡沒有州所得稅。

    這種退休大改造會帶來驚人的變化。事實上,這將使史密斯夫婦的可持續退休支出增加一倍以上!根據原本的計畫,史密斯夫婦除了支付住房費用和稅款之外,每月還能負擔5,337美元的支出。在新的計畫之下,他們每月可花費11,819美元的費用。這是個非常大的成長幅度。以現值計算,終生支出總共增加1,578,374美元。

    換句話說,新計畫等於給了史密斯夫婦一個裝滿約150萬美元現金的袋子。這就是金錢的魔法,純粹而簡單。

 

降低你的風險

  我的第二件優先事項是幫你降低風險。風險的定義是,你的生活水準能在多大程度上高於或低於平均值。上行風險指的是體驗到高於平均水準的生活水準,這是好事。但下行風險是個很大的問題,這裡的意思是指與你預期相比,生活水準可能會下降很多。

    我們都會面臨各式各樣的風險。有些我們能控制,有些則無法掌控。在這本書中,我會特別聚焦於以下幾種重要的不確定因素:

 

  • 收入風險(職業或工作期望無法達成的風險)
  • 死亡風險(英年早逝的風險)
  • 長壽風險(過了預期壽命後還活了很長一段時間的風險)
  • 通貨膨脹風險(高物價使你的收入和資產購買力下降的風險),
  • 投資風險(你在市場上遭受重大損失的風險)

 

  這些風險光想到就讓人害怕,但我們能用一些超級有效的方法來降低每一種風險。

    這裡有個親身實例。我媽活到88歲的時候,我發現我和我的兄弟姐妹面臨一個重大財務風險。正如我們所期望,她還能再活很多年—在這些年當中,我們需要以高於以往的水準來供應她的生活。我建議兄弟姐妹一起幫她買一份年金,這與人壽保險相反。人壽保險是在人死後給錢,年金則是在你活著的時候付錢。

    我的兄弟姐妹覺得我瘋了。我媽的健康狀況不是太好,預期壽命只剩四年。如果我們買年金,而她在四年或更短的時間內去世,投資在保單上的大部分金錢就會損失。我同意,但我認為我們更大的財務風險是媽媽有可能會活到100歲,這樣她需要我們撫養的時間會比預期要長得多。

    「她不可能再活超過五年,」他們說:「你看機率就知道。」

    我跟他們解釋說最重要的是她不符合機率的風險。談到風險時,我們看的是最壞的情況。從經濟學角度來看,最壞的情況是媽媽會比我們預期活得更久。

    我的兄弟姐妹不喜歡我這種不帶感情、分析式的語氣。但最後他們明白這點,不再堅持,我們一起買了年金。這確實是個很好的決定。媽媽在98歲時去世,我們都很想念她。

 

讓每一分錢發揮最大效益

  我的第三大目標是幫助你以更快樂的方式花錢。為了了解這項任務的奧祕,請跟我去一間古怪的超市購物。在這間超市裡,商品都沒有標價。你無法知道四公升牛奶的價格、六包素食香腸的價格、一瓶超級辣醬的價格、一罐魚嘴罐頭的價格(沒錯,這個地方也賣一些奇異美食),就連一條麵包的價格也是謎。儘管如此,你還是得穿越貨架走道,決定要將哪些雜貨放進購物車。只要你挑選的東西總價格超過200美元,連接感應器的購物車就會自動從你的信用卡收取你選擇的商品的費用,並祝你有美好的一天。

    如果你被迫在不知道價格的情況下購物,會有什麼感覺?應該會很不爽。如果你不知道任何商品的價格,就會購買比你心中價值還要高的東西。你也不會買那些價格比你心中價值還要低的商品。沒錯,你會帶著價值200多美元的商品離開商店,但肯定不會帶著價值200美元的快樂離開。

    當然,先擺脫思想實驗的設定,商店內的東西也都會標價。但是我們常在不知其真實價格的情況下,購買很多重要且昂貴的東西。其中包含個人與生活上的抉擇。以下有幾個例子:提前退休、選擇要去讀哪間大學、再生一個小孩、換工作、裝修房子、搬到別的州,還有離婚。這些決定當中的每一項都有一個精確的價格(還有可能是負數),這個價格的衡量標準是你的可持續生活水準。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