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大人物請進荒園
長山縣的秀才徐遠公喜歡尋仙問道,學習過畫符念咒和驅魔除妖的敕勒之術,頗有些名氣。
某縣一位有錢有勢的大人物準備了豐厚的禮金,寫了一封誠懇的信,派僕人帶著馬匹去邀請徐秀才。
徐秀才問:「你家主人請我去做什麼?」
僕人回答:「小人不清楚。主人只囑咐我務必恭敬小心的請先生大駕光臨。」
徐秀才答應了他的請求,收拾好行裝便出發了。
到了大人物府上,大人物表現得對徐秀才十分尊敬,在中庭擺下宴席,請他喝酒。宴席十分豐盛,大人物卻始終不說邀請徐秀才到家裡的原因。
徐秀才忍不住問:「你請我來到底做什麼?請說明白,好消除我心頭疑惑。」
大人物顧左右而言他,說:「沒事,就是請先生喝酒!」
徐秀才見大人物含糊其詞,心裡很納悶。他們聊了一會兒,天色漸漸暗了,大人物又對徐秀才說:「咱們到花園裡繼續飲酒吧。」
大人物家的花園建造得很美,布局相當清雅,但是步入園中卻有一種陰森森的感覺。高高的樹木遮天蔽日,大片竹林橫七豎八的伸展,葉子蒙上灰塵;雜亂的花卉一叢又一叢,多半掩藏在野草中。這座園子顯然荒廢已久。
大人物領著徐秀才來到一座樓閣前,徐秀才看到樓上布滿縱橫交錯的蜘蛛網。
這麼漂亮的花園和樓閣怎麼帶著恐怖氣息?徐秀才有點兒驚訝,但沒有多想。
大人物又勸了徐秀才幾杯酒。天色昏暗,他命令僕人點上蠟燭,要繼續喝酒。
徐秀才推辭道:「我喝得夠多了,不能再喝了。」
大人物說:「撤酒席,上茶!」
幾個僕人慌慌張張的把餐具收走,將剩菜放到樓閣左側的房間裡,接著手忙腳亂的端上茶。
徐秀才喝沒幾口,大人物又說:「抱歉,我家裡有點兒急事得馬上去處理,你繼續喝茶!」說完便匆匆忙忙的走了。
徐秀才想休息,僕人端著蠟燭引他到樓閣左側的臥室,將蠟燭放在桌上後,扭頭就走,待客態度十分敷衍。
徐秀才心想:「僕人一定是急著回去抱被子,等會兒要來跟我做伴,那就等他一會兒吧!」
沒想到徐秀才等了許久,始終不見僕人回來。四處靜悄悄的,一點兒動靜也沒有,他只好關上門準備睡覺。
「就地取材」戰妖怪
皎潔的月光穿過窗戶,照在床上。花園裡夜鳥秋蟲「唧唧啾啾」的叫聲此起彼落。因為僕人一直沒有回來,徐秀才忐忑不安,始終睡不著。
過了一會兒,天花板上發出「咚咚」的聲音,像巨人的腳步聲,非常嚇人。
不久,腳步聲沿著樓梯傳下來,似乎有人走近徐秀才睡覺的房間。徐秀才非常害怕,頭髮和汗毛像刺蝟的刺針一般豎立了起來,他急忙把被子蒙在頭上。
房門「匡噹」一聲,被用力推開了。
徐秀才掀起被角悄悄的觀察,借著月光看到了一隻大怪物:全身長著馬鬃般的深黑色長毛,張著大口,露出兩排尖峭的牙齒,眼睛裡閃爍著火把般明亮的光。
那怪物走到桌子前,發現了剩飯,低下頭用舌頭舔舐,幾個菜盤被他舔得像洗過一樣。吃完剩飯,怪物走近睡榻,嗅了嗅徐秀才的被子。
徐秀才出其不意,突然躍起,翻過被子蒙住怪物的頭,用力按壓,厲聲叫喊。
怪物大吃一驚,驚慌的掙脫被子,狼狽逃竄。
見怪物逃走,徐秀才鬆了一口氣,立刻披上衣服,想馬上離開這裡,卻發現進出花園的門被人從外邊鎖上,出不去。他只好沿著牆根疾走,總算找到一段矮牆,翻了過去。牆的另一邊是馬廄。馬夫見到徐秀才,大吃一驚。徐秀才把事情的原委告訴了馬夫,請求留宿。馬夫連忙照顧他住下。
第二天一早,大人物讓僕人來查看徐秀才的狀況。僕人一時沒找到徐秀才,非常害怕,後來才在馬廄找到他。
徐秀才從馬廄出來,憤怒的對大人物說:「你請我來驅怪,卻又祕而不宣。我的背包裡放著捉妖怪的如意鉤,又不送到我住的地方,你這是想讓我送死啊!」
大人物聞言,連忙謝罪道:「我本來打算說實話的,又怕先生感到為難。我也不知道你還有驅怪的如意鉤,請原諒我的罪過!」
徐秀才怏怏不樂,要了匹馬就回家了。
從此,大人物的花園不再有妖怪出現。
後來大人物在花園裡招待賓客時,總是得意的對客人說:「我絕對不會忘記徐秀才的功勞。」
【原典精讀】
異史氏曰:「『黃狸黑狸,得竄者雄。』此非空言也。假令翻被狂喊之後,隱其所駭懼,而公然以怪之遁為己能,天下必將謂徐生真神人不可及。」
【文化史常識】敕勒術
畫符驅邪的法術。道士為了制止鬼怪作亂,會書寫「敕令」二字的符咒來加以約束。
【哲理金句】貪天之功,以為己力
將自然天成的功績,占據為自己的功勞。語出《左傳》:「竊人之財猶謂之盜,況貪天之功以為己力乎!」後來意指將別人的功勞占為己有。
【《聊齋》裡的祕密】
大人物隱瞞真實情況,讓徐秀才陷入「被動驅怪」的尷尬境地。徐秀才若稍有不慎,將危及性命。結果妖怪弄不清蒙頭的被子是什麼「先進武器」,嚇得不敢再出現。
徐秀才雖然誤打誤撞成功驅怪,卻沒有故弄玄虛或者居功自傲。他憨直真誠,不「炒作」。
大人物「吃了泰山不謝土」,設好局令人上鉤,讓別人驅怪,他則坐享其成,實在是老奸巨猾!
在蒲松齡筆下,徐秀才和大人物這兩個形象相互映襯,至於他們孰是孰非,相信讀者讀完後自有公論。
(摘錄自〈徐秀才驅怪〉)
長山縣的秀才徐遠公喜歡尋仙問道,學習過畫符念咒和驅魔除妖的敕勒之術,頗有些名氣。
某縣一位有錢有勢的大人物準備了豐厚的禮金,寫了一封誠懇的信,派僕人帶著馬匹去邀請徐秀才。
徐秀才問:「你家主人請我去做什麼?」
僕人回答:「小人不清楚。主人只囑咐我務必恭敬小心的請先生大駕光臨。」
徐秀才答應了他的請求,收拾好行裝便出發了。
到了大人物府上,大人物表現得對徐秀才十分尊敬,在中庭擺下宴席,請他喝酒。宴席十分豐盛,大人物卻始終不說邀請徐秀才到家裡的原因。
徐秀才忍不住問:「你請我來到底做什麼?請說明白,好消除我心頭疑惑。」
大人物顧左右而言他,說:「沒事,就是請先生喝酒!」
徐秀才見大人物含糊其詞,心裡很納悶。他們聊了一會兒,天色漸漸暗了,大人物又對徐秀才說:「咱們到花園裡繼續飲酒吧。」
大人物家的花園建造得很美,布局相當清雅,但是步入園中卻有一種陰森森的感覺。高高的樹木遮天蔽日,大片竹林橫七豎八的伸展,葉子蒙上灰塵;雜亂的花卉一叢又一叢,多半掩藏在野草中。這座園子顯然荒廢已久。
大人物領著徐秀才來到一座樓閣前,徐秀才看到樓上布滿縱橫交錯的蜘蛛網。
這麼漂亮的花園和樓閣怎麼帶著恐怖氣息?徐秀才有點兒驚訝,但沒有多想。
大人物又勸了徐秀才幾杯酒。天色昏暗,他命令僕人點上蠟燭,要繼續喝酒。
徐秀才推辭道:「我喝得夠多了,不能再喝了。」
大人物說:「撤酒席,上茶!」
幾個僕人慌慌張張的把餐具收走,將剩菜放到樓閣左側的房間裡,接著手忙腳亂的端上茶。
徐秀才喝沒幾口,大人物又說:「抱歉,我家裡有點兒急事得馬上去處理,你繼續喝茶!」說完便匆匆忙忙的走了。
徐秀才想休息,僕人端著蠟燭引他到樓閣左側的臥室,將蠟燭放在桌上後,扭頭就走,待客態度十分敷衍。
徐秀才心想:「僕人一定是急著回去抱被子,等會兒要來跟我做伴,那就等他一會兒吧!」
沒想到徐秀才等了許久,始終不見僕人回來。四處靜悄悄的,一點兒動靜也沒有,他只好關上門準備睡覺。
「就地取材」戰妖怪
皎潔的月光穿過窗戶,照在床上。花園裡夜鳥秋蟲「唧唧啾啾」的叫聲此起彼落。因為僕人一直沒有回來,徐秀才忐忑不安,始終睡不著。
過了一會兒,天花板上發出「咚咚」的聲音,像巨人的腳步聲,非常嚇人。
不久,腳步聲沿著樓梯傳下來,似乎有人走近徐秀才睡覺的房間。徐秀才非常害怕,頭髮和汗毛像刺蝟的刺針一般豎立了起來,他急忙把被子蒙在頭上。
房門「匡噹」一聲,被用力推開了。
徐秀才掀起被角悄悄的觀察,借著月光看到了一隻大怪物:全身長著馬鬃般的深黑色長毛,張著大口,露出兩排尖峭的牙齒,眼睛裡閃爍著火把般明亮的光。
那怪物走到桌子前,發現了剩飯,低下頭用舌頭舔舐,幾個菜盤被他舔得像洗過一樣。吃完剩飯,怪物走近睡榻,嗅了嗅徐秀才的被子。
徐秀才出其不意,突然躍起,翻過被子蒙住怪物的頭,用力按壓,厲聲叫喊。
怪物大吃一驚,驚慌的掙脫被子,狼狽逃竄。
見怪物逃走,徐秀才鬆了一口氣,立刻披上衣服,想馬上離開這裡,卻發現進出花園的門被人從外邊鎖上,出不去。他只好沿著牆根疾走,總算找到一段矮牆,翻了過去。牆的另一邊是馬廄。馬夫見到徐秀才,大吃一驚。徐秀才把事情的原委告訴了馬夫,請求留宿。馬夫連忙照顧他住下。
第二天一早,大人物讓僕人來查看徐秀才的狀況。僕人一時沒找到徐秀才,非常害怕,後來才在馬廄找到他。
徐秀才從馬廄出來,憤怒的對大人物說:「你請我來驅怪,卻又祕而不宣。我的背包裡放著捉妖怪的如意鉤,又不送到我住的地方,你這是想讓我送死啊!」
大人物聞言,連忙謝罪道:「我本來打算說實話的,又怕先生感到為難。我也不知道你還有驅怪的如意鉤,請原諒我的罪過!」
徐秀才怏怏不樂,要了匹馬就回家了。
從此,大人物的花園不再有妖怪出現。
後來大人物在花園裡招待賓客時,總是得意的對客人說:「我絕對不會忘記徐秀才的功勞。」
【原典精讀】
異史氏曰:「『黃狸黑狸,得竄者雄。』此非空言也。假令翻被狂喊之後,隱其所駭懼,而公然以怪之遁為己能,天下必將謂徐生真神人不可及。」
【文化史常識】敕勒術
畫符驅邪的法術。道士為了制止鬼怪作亂,會書寫「敕令」二字的符咒來加以約束。
【哲理金句】貪天之功,以為己力
將自然天成的功績,占據為自己的功勞。語出《左傳》:「竊人之財猶謂之盜,況貪天之功以為己力乎!」後來意指將別人的功勞占為己有。
【《聊齋》裡的祕密】
大人物隱瞞真實情況,讓徐秀才陷入「被動驅怪」的尷尬境地。徐秀才若稍有不慎,將危及性命。結果妖怪弄不清蒙頭的被子是什麼「先進武器」,嚇得不敢再出現。
徐秀才雖然誤打誤撞成功驅怪,卻沒有故弄玄虛或者居功自傲。他憨直真誠,不「炒作」。
大人物「吃了泰山不謝土」,設好局令人上鉤,讓別人驅怪,他則坐享其成,實在是老奸巨猾!
在蒲松齡筆下,徐秀才和大人物這兩個形象相互映襯,至於他們孰是孰非,相信讀者讀完後自有公論。
(摘錄自〈徐秀才驅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