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電子書】金繕

特價300
電子書
下次再買
當痛苦是有毒的

有些人為了吸引他人目光,可能採取簡單但老掉牙手段:裝痛。這是屢見不鮮的情節。當有人在地鐵跟我們討錢,當足球員倒在地上痛苦掙扎,當孩子怕爸媽責罵,當另一半心情不好而拒絕行房,以及在日常生活中可見的許許多多狀況。
基本上,痛苦是受害者情結的主要元素,這種裝痛往往須要小心。受害者會跟身邊的人討安慰,比如希望他期待他的不幸能換取錢幣。當然,這種行為很常見,但有毒或殘酷的成分並不因此比較少,停下來仔細想想,你會發現你正在操弄身邊的人的情感和擔憂。
當一個心愛的人感到痛苦,我們會跟著他一起難過、哭泣,我們會為他的痛苦揪心揪肺。我們的鏡像神經元和感同身受能力不自覺拷貝了他的痛苦。確確實實。對,你沒看錯。或許痛感比當事人的程度少一點。或許感覺不同...或許只感覺一部分,但是不倫如何,這是無法估計的。

別忘了...
不要擔心怎麼獲得快樂,而是該讓自己更加堅強。
學會與逆境和痛苦共處,不要逃避,不要視而不見,不要排拒。
我們得做好準備,練習面對逆境和重建的技能。
如果能化逆境為挑戰,或許就能比較容易面對和應付。
痛苦因人而異。
最痛苦的人往往不是哭得呼天搶地的那一個;不要混淆痛苦與表達痛苦。

預支痛苦
有一種痛苦來自預支,也就是我們知道會發生,但是還沒發生。我們會為了還沒發生的事痛苦掙扎。比如我們提前鉅細靡遺地想像看牙醫或預定開刀的痛苦。或者提前好幾個月想像生產的疼痛。我們提前幾個月為了罹患癌症末期的心愛的人難過。我們為了還沒讓人真正感到痛苦的事難過,因此,當真正的痛苦來臨,我們已經身心俱疲。

我們前面提過,身體能知道發生什麼事。我們的身體和心智會企圖修復察覺到的傷害。當我們感到痛苦,便會觸發修復系統,以重拾失去的平衡。但是我們得小心這可不是《狼來了》的故事。謊報太多次狼來了,到了真的發生了,已經沒有人會相信。如果我們在痛苦還沒發生前,提前啟動警覺系統,當真的須要時,會沒有工具可以面對。

情感痛苦的來源
逆境
挫折
失望
意外的改變
判斷與想法
事實
想像
恐懼
預先假設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