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電子書】大疫之夜

特價525
電子書
下次再買

前言

  本書是歷史小說,也是以小說形式書寫的歷史。書中內容是關於有「東地中海明珠」之稱的明格里亞島(Mingheria)風起雲湧的六個月裡發生的多起重大事件,此外也加入了我深愛的這個國家歷史上的多則故事。

  在我開始研究一九○一年島上爆發瘟疫後發生的事件,我意識到僅僅透過歷史學的方法,無從理解人物在這段為時不長但極為戲劇化的時期所做的主觀決定,但是小說的藝術或許會有幫助,所以我決定將歷史與小說相互結合。

  不過諸位讀者切莫誤會,我的初衷與複雜難解的文學課題無關。一切皆始於我有機會接觸到的一系列書信,而我希冀藉由本書反映信中豐富寶貴的內容。我受邀編著出版一百一十三封由帕琦瑟公主於一九○一到一九一三年之間寫給姊姊哈緹絲公主的信件,帕琦瑟公主是鄂圖曼帝國第三十三任蘇丹穆拉德五世的三女。諸位讀者準備翻閱的這本書,最初其實是這部書信集的「編者引言」。

  這篇引言愈寫愈長,且隨著進一步的研究涵蓋更多面向,最後造就諸位讀者手中的這本書。我必須承認,成書關鍵在於帕琦瑟公主的文筆和聰慧讓我心醉神迷。帕琦瑟公主迷人討喜、觀察敏銳,擅長覺察種種細節,敘事技巧渾然天成且獨樹一格,擁有極少數歷史學者和小說家有幸具備的天賦。多年來我在英國和法國的檔案庫研讀發送自鄂圖曼帝國港口城市的領事專函,我的博士論文即以此為題,後續也出版數本相關題材的學術專書。但是關於霍亂和瘟疫爆發時期以及期間種種事件,沒有任何領事的記述能像公主的書信一樣,既優雅又能達致深刻的理解,將鄂圖曼港口城市街道和市集的氣氛和色彩、海鷗的嘎嘎叫聲和馬車車輪的吱呀聲響刻畫得栩栩如生。帶給我最大啟發,引領我將編者引言寫成小說的,或許就是對人、事、物觀察入微的帕琦瑟公主。

  閱讀信件的過程中,我自問:是否因為帕琦瑟公主和我同樣身為「女人」,因此比一般歷史學者或駐外領事更能將這些事件描述得生動而且「鉅細靡遺」?有一點我們必須謹記在心,在瘟疫爆發期間,書信作者帕琦瑟公主幾乎一直待在總督府附設賓館內,完全從她的醫師丈夫口中得知市內發生的大小事!帕琦瑟公主在信中不僅描述了男性政治家、政府官僚和醫師的世界,她也試著同理這些男人。在我的小說暨歷史中,我也努力讓這個世界躍然紙上,但要和帕琦瑟公主一樣聰穎慧黠、敏銳善感而且熱愛生命,確實相當困難。

  這批獨特非凡的信件編纂成書後會有至少六百頁,而我之所以深受撼動,當然還有另一個原因:我是明格里亞的孩子。從小無論是在課本、報紙專欄,還有最重要的是發行全國、刊載連環漫畫和名人故事的兒童週刊如《明島學友》和《兒童學歷史》,我都會讀到帕琦瑟公主的事蹟。公主於我而言,一直有特別親切熟悉的感覺。就如同其他人將明格里亞島視為神話和童話之地,帕琦瑟公主在我心目中就是童話故事的主角。突然獲得這批信件,從中發現童話裡的公主在日常生活中的煩惱、真實的情感,還有最重要的,領略公主在信件中展露的真誠正直和非凡特質,確實是很神奇的體驗。讀者若耐心讀到本書最後就會知道──我見過帕琦瑟公主本人。

  藉由查閱伊斯坦堡、明格里亞、英國和法國檔案庫的資料,以及對照同一時期的歷史文件和相關回憶錄,我得以確認公主在信中描述的世界真實無誤。但在撰寫這部歷史小說的過程中,我在某些時刻不由自主地認同帕琦瑟公主,感覺自己好像在書寫自己的個人史。

  小說藝術的基礎,是彷彿化身局外人講述自身故事,以及彷彿化身當事人講述他人故事的技藝。因此每當我開始覺得自己化身蘇丹的女兒,化身鄂圖曼帝國的公主,我打從心底知道自己在做的正是小說家應該做的。最困難的部分是與所有帕夏、醫師等等位高權重、負責制定隔離措施和監控對抗瘟疫之戰的男人同情共感。

  如果小說是要在精神和形式上超越個人故事的範疇,近似某種能夠涵納所有人生命故事的歷史,那麼小說最好採用許多不同的敘事觀點。另一方面,我贊同所有男性小說家中最女性的亨利.詹姆斯,他相信一部小說若要真正令人信服,所有細節和事件都必須以單一角色的視角為出發點。

  但由於我同時在撰寫歷史,因此經常偏離甚至打破單一視角的原則。我在書中情感激昂的場景打岔,為讀者提供史實、數字以及政府機構的發展史。在描述完一個角色深藏內心的感覺之後,我會大膽快速地接著描述另一個角色的想法,即使前一個角色完全不可能得悉這些想法。雖然我堅信遭罷黜的蘇丹阿卜杜勒阿濟茲後來是遭暗殺而死,但我也注明某些人認為他是自殺。換言之,我也試著從其他見證者的視角觀看帕琦瑟公主在信中所記述多采多姿的世界,藉此讓本書更接近歷史。

  至於過去多年來時常有人向我提起的那些問題,例如我是如何取得那批信件,我認為該件謀殺案的重要性如何,以及我為何不先將書信集結出版,在此我僅針對上述第二個問題回覆。支持我寫成小說的,除了聽我提到信件中所述謀殺案的同行學者,還有蘇丹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的文學偏好。此外,像劍橋大學出版社這樣聲譽卓著的出版社,對明格里亞這座小島的歷史以及寫成謀殺推理小說的切入角度很感興趣,也讓我感到大受鼓勵。我長年記錄這個神奇的世界並且樂此不疲,而比起誰是凶手這個單純的問題,這個世界的意義和奧祕自然更加深邃廣博。凶手的身分充其量只是個徵兆。但是從引用最偉大的歷史小說家托爾斯泰之言以及此篇前言開始,本書偏向謀殺推理小說的特質,將使書中每一頁都充滿象徵意義。

  有些人指控我的說法與當代某些著名史學家和正史學者(在此姑隱其名)的說法有非常大的出入,他們或許言之有理。但若真是如此,那只是因為我撰寫本書時,將他們喜愛推崇的著作也酌情列入考量。

  關於東方文明和黎凡特、東方和東地中海歷史等主題書籍的引言中,必定會談到音譯轉寫的問題,並且說明當地的古代文獻所用字母如何改以羅馬拼音拼寫。我很慶幸不用再寫一本如此沉悶乏味的書。無論如何,明格里亞的字母和語言堪稱無與倫比!有些地名我採用當地的原始拼法,其他我則照發音方式拼寫。在喬治亞(Georgia)有一個城市的名稱與明格里亞的拼法相似,此點純屬巧合。然而,諸位讀者若是覺得書中許多事物似曾相識,勾起許多幾乎遺忘的陳年回憶,那麼絕非巧合,完全是刻意為之。

──米娜.明格,二○一七年於伊斯坦堡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