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電梯前
他只知道,這是最糟的時代。
他已經在電梯前站了三個小時。這是他第五根菸,他思緒飄蕩。
臉孔、姓名、回憶。切割下的泥炭在他手裡沉甸甸的。瑞典水鳥從他頭頂飛過。向日葵田。康乃馨乳液的氣味。妮塔離開網球場時,身上溫暖甜蜜的香氣。寡婦乳峰滲出的汗水。臉孔、姓名。
還有,死者的臉孔和姓名。
他是可以從公寓裡拿張椅子來,但神經緊張只會讓他坐不住。而且坐在椅子上等電梯只會讓他看起來很古怪。
他的處境來得突然,卻又完全合理。人生其他事情也一樣,例如性欲。性欲也是來得突然,卻又完全合理。
*
他試著專心想著妮塔,但心就是不聽話,像隻綠頭蒼蠅嗡嗡亂飛,結果自然又落在塔妮婭身上。然後又嗡嗡飛向另一個女孩,那個羅莎莉婭。他想起她時會臉紅嗎?或者他會偷偷為了那次反常的事件而自豪嗎?
元帥的贊助——那也是來得突然,卻又完全合理。元帥的命運也能那樣說嗎?
尤根森滿臉鬍鬚的和藹臉孔;隨之而來的,還有記憶中他母親氣狠狠地捉住他手腕的手指。還有他父親,他那心地善良、討人喜歡又不切實際的父親,站在鋼琴邊唱著〈園裡的菊花早已凋零〉 。
各種聲音在他腦中喧嘩。父親的聲音、他追求妮塔時彈奏的華爾滋與波卡舞曲、升F大調的四響工廠警報聲、狗對著缺乏自信的低音管樂手狂吠、以鋼板加固的官員包廂下方喧騰的打擊樂器與銅管樂器。
這些聲響被一個來自現實世界的聲音給打斷:電梯忽然啟動的吱嘎轟鳴。現在換成他的腳在輕抖,不停敲著靠在他小腿上的小提箱。他等待著,腦中忽然一片空白,只充滿恐懼。電梯停在較低樓層,他回過神來。他拎起提箱,感覺裡頭的東西微微滑動,讓他的思緒瞬間跳到了普羅高菲夫睡衣的故事。
不對,不像綠頭蒼蠅,更是像阿納帕的蚊子。拖畫著血,到處停。
他原以為,站在那裡就能掌控自己的心。但夜裡獨自一人時,感覺是心主掌了他。唉,就像詩人告誡過的,人逃不過自己的命運。人還逃不過自己的心。
他想起那晚他們要切除他的闌尾前的痛苦。他吐了廿二次,朝護士罵光自己知道的所有髒話,然後哀求朋友找個民兵過來一槍斃了他好了結痛苦。你叫他來把我殺了,別再讓我痛苦,他哀求道。但朋友拒絕協助。
他現在不需要朋友或民兵了。志願者多得是。
他告訴自己的心,一切的一切,恰恰都是從一九三六年元月廿八日早上,從阿爾漢格爾斯克車站開始的。不對,他的心回答,沒有事情是那樣的,沒有事情是從某個日期、某個地點開始的。所有事情都是從許多地方、許多日期起頭,有些甚至早在你出生之前、在國外、在其他人心裡就開始了。
*
而後,不論將會發生什麼,一切都會以同樣的方式,在其他地方、在其他人心裡繼續下去。
他想起香菸:整包整包的卡茲別克、貝拉莫爾、赫塞哥維納弗洛。想起那個男人將半打紙捲菸裡的菸草弄碎塞進菸斗,留下滿桌紙管和碎紙片。
即使到了這個節骨眼,還有可能彌補、恢復與反轉嗎?他已經知道答案:醫生對修復鼻子是怎麼說的。「我當然可以把它擺回去,但我向你保證,你只會變得更糟。」
他想起扎克列夫斯基,想起大房子,還有誰可能接替那裡的扎克列夫斯基。反正一定有人。這個世界照它現在的模樣,永遠不會短缺扎克列夫斯基的。或許等到天堂降臨時吧,那大概是兩千億年後,就不再需要扎克列夫斯基了。
有時,他的心拒絕相信正在發生的一切。就像少校見到長頸鹿時說的那樣,不可能,因為根本不可能。但就是可能,而且就是發生了。
命運。那只是冠冕堂皇的說詞,用來掩飾你的無能為力。當人生告訴你「就這樣」,你點點頭,然後稱之為命運。就這樣,命運給了他狄米屈.狄米屈耶維奇這個名字。對此他無能為力。他當然不記得大人是怎麼幫他取名的,也沒有理由懷疑故事的真實性。那天家人齊聚在他父親的書房裡,圍在領洗盆前。神父來了,問他父母想給新生兒取什麼名字。雅羅斯拉夫,他們說。雅羅斯拉夫?神父不是很喜歡。他說這名字太不尋常了。小孩名字與眾不同,在學校會被取笑和捉弄的。不,不行,他們不能叫這男孩雅羅斯拉夫。他父母沒想到神父如此直率地反對,一時不知所措,但又不想冒犯對方。那您有什麼建議?他們問。幫他取個普通名字,神父回答,例如狄米屈。他父親指出,他自己就叫狄米屈了,而且雅羅斯拉夫.狄米屈耶維奇比狄米屈.狄米屈耶維奇好聽得多。但神父不贊同,於是他就成了狄米屈.狄米屈耶維奇。
名字有什麼要緊嗎?就像他在聖彼得堡出生,在彼得格勒長大,在列寧格勒成年——或他有時也叫它聖列寧堡。名字有什麼要緊?
他卅一歲。幾公尺外是他妻子妮塔,就躺在他們女兒嘉琳娜旁邊。嘉琳婭 一歲。最近他的生活似乎穩定了下來。但他始終覺得事情的這一面不是那麼容易。他內心充滿強烈的情緒,卻從來不擅於表達。就算去看足球賽,他也很少和其他人一樣失控放聲大喊,而是默默在心裡評論球員的球技,或缺乏球技。有些人覺得,這是列寧格勒人的拘謹禮節作祟。此外——或說在內心深處——他很清楚自己是個害羞且焦慮的人。而面對女人,當他擺脫害羞時,就會在過度熱情與突然絕望之間左右搖擺。彷彿他的節拍器永遠設錯拍子似的。
儘管如此,他的生活似乎終於有了一些規律,打出正確的節拍。只是現在一切又變得不穩定起來。不穩定:這可不只是個委婉的說法。
靠在他小腿上的過夜提箱,令他想起那次的離家出走。那時他幾歲?七、或八歲吧。他有帶小手提箱嗎?可能沒有——他母親會當場暴怒。那是在伊里諾夫卡的一個夏天。他父親在那裡當總經理,尤根森是莊園裡的雜工,他做東西、修東西,用小孩可以懂的方式解決問題。他從來沒有教他做什麼,只是讓他在一旁,看他如何將一塊木頭變成匕首或哨子,或是遞給他一塊剛切割下來的泥炭,讓他聞一聞。
他變得很依賴尤根森。只要事情惹他不高興——這種事經常發生,他就會說:「好吧,那我去跟尤根森一起住。」有天早上他還沒下床,就又這樣開口威脅,或發誓要這麼做。雖然那天是第一次這麼說,可是對他母親而言,一次就夠了。穿好衣服,我就帶你過去,他母親說道。他沒有示弱——不行,沒空收行李了——索菲亞.瓦西里耶夫娜(Sofya Vasilyevna)牢牢捉著他的手腕,兩人開始穿過田野朝尤根森住的地方走去。起先他很勇敢,堅持自己的威嚇,大搖大擺走在母親身邊。但慢慢地,他開始拖著腳步,接著先是手腕,然後整隻手從母親緊握的手裡滑落。他當時以為是自己掙脫的,但現在明白是他母親鬆開的,一根手指接著一根手指,直到他重獲自由。不是和尤根森一起住的自由,而是能夠轉身、大哭、跑回家的自由。
手,鬆脫的手,緊捉的手。小時候,他很怕死人,怕他們從墓裡爬起來捉住他,將他拽進冰冷黑暗的地底,眼裡嘴裡都是泥土。後來,這份恐懼緩緩消失了,因為他發現活人的手變得更可怕。彼得格勒的妓女對他的天真無知沒有半點尊重。時局愈艱難,手就要捉得愈緊。伸手去捉你的屌、你的麵包、你的朋友、你的家人、你的生計、你的存在。他不只怕妓女,也怕門房、還怕警察,不論他們管自己叫什麼。
但還有一種相反的恐懼:怕從那些罩你安全的手裡滑落。
圖哈切夫斯基元帥罩他安全,罩了許多年。直到他看見汗水從元帥髮際線邊滾下來。白色大手帕顫抖著、輕揩著。他知道自己再也不安全了。
*
元帥是他遇過的人裡最見多識廣的,也是俄國最有名的軍事戰略家,報紙稱他「紅色拿破崙」。元帥還喜歡音樂,是個業餘的小提琴工匠,有一顆開明好問的心,很愛討論小說。他認識圖哈切夫斯基十多年裡,時常看見他天黑後穿著元帥服在莫斯科和列寧格勒四處走動,半是工作、半是好玩,將享樂和政治融為一體。他談天爭論、吃飯喝酒,總是不忘表現出自己對芭蕾舞孃的鑒賞力,也很愛講解法國人曾經教他怎麼喝香檳不會宿醉的祕訣。
他自己就從來沒見過什麼世面。他缺乏自信,可能也缺乏興致。他不愛複雜的食物,只要喝酒就會頭暈。學生時期,在那個一切重新思考、重新塑造、黨還沒有澈底掌權的年代,他也曾經和大多數學生一樣,裝出一副見過世面的模樣。例如,性的問題必須重新思考,因為老方法已經不管用了。有人提出「一杯水」的理論:性行為,那群無所不知的年輕人宣稱,就像一杯水,你渴了就會拿起來喝,感受到性欲就去做。他不反對這套說法,即使這取決於女人的欲望是否為她心之所欲——而這有時是如此,有時非也。但類比終究是類比,一杯水並不能打動你的心。
再說,塔妮婭那時已經走進他生命裡了。
小時候,他三天兩頭就宣稱自己想和尤根森一起住,他的父母可能覺得他只是不滿家裡的規矩——甚至是不滿童年的限制。現在回想起來,他卻不那麼肯定了。他們家在伊里諾夫卡的避暑小屋似乎有哪裡不對勁,有什麼錯得很離譜。他就和天底下所有小孩一樣,以為一切都很正常,直到有人告訴他並非如此。因此,當他聽見大人談起,聽見他們在笑,他才察覺那棟房子所有比例都不對。房間很大,窗子卻很小。十五坪大的房間可能只有一扇小窗。大人認為建築師肯定搞錯尺寸了,有些地方將公尺當成公分,有些地方則相反。但對小孩來說,一旦他察覺這點,效果是很恐怖的,彷彿這是一間為了最可怕的夢魘而準備的房子。或許這就是他想逃的原因。
他們總是大半夜來捉你。所以,與其穿著睡衣被人從公寓拽出來,或被迫在某個滿臉輕蔑冷漠的內務人民委員面前穿衣服,他寧可衣著整齊地上床,躺在毯子上面,小手提箱打包好放在床邊地板上。他幾乎整晚沒闔眼,躺在床上想像一個人所能想得到的最糟情況。他翻來覆去,搞得妮塔也沒辦法睡。兩人都躺在床上裝睡,假裝沒有聽見或聞到對方的恐懼。最常讓他驚醒的厄夢,就是內務人民委員把嘉琳婭捉走,將她(幸運的話)送到專收國家公敵子女的孤兒院。在那裡她會獲得一個新名字、新身分,在那裡她將成為蘇聯的模範公民,一朵小向日葵,臉龐朝向名叫史達林的大紅太陽。因此,他才會提議每天晚上待在電梯前,度過那些注定失眠的夜晚。妮塔很堅持兩人應該待在一起,因為那有可能是他倆的最後一晚。但他難得地爭贏了這一回。
待在電梯前的第一晚,他決定不抽菸。他提箱裡有三包卡茲別克。要是到時他接受審訊,還有萬一被拘留時會需要。頭兩晚,他都堅持住了。然後第三天他突然想到:要是一到大房子,他們就把他的菸給沒收了呢?或者要是沒有審訊,甚至審訊很簡短呢?或許他們只會遞一張紙到他面前,要他簽名。要是……他沒有再往下想。但不論是哪種情況,他留的菸都會被浪費掉。
就這樣,他想不到有什麼理由不抽菸。
於是他就抽了。
他只知道,這是最糟的時代。
他已經在電梯前站了三個小時。這是他第五根菸,他思緒飄蕩。
臉孔、姓名、回憶。切割下的泥炭在他手裡沉甸甸的。瑞典水鳥從他頭頂飛過。向日葵田。康乃馨乳液的氣味。妮塔離開網球場時,身上溫暖甜蜜的香氣。寡婦乳峰滲出的汗水。臉孔、姓名。
還有,死者的臉孔和姓名。
他是可以從公寓裡拿張椅子來,但神經緊張只會讓他坐不住。而且坐在椅子上等電梯只會讓他看起來很古怪。
他的處境來得突然,卻又完全合理。人生其他事情也一樣,例如性欲。性欲也是來得突然,卻又完全合理。
*
他試著專心想著妮塔,但心就是不聽話,像隻綠頭蒼蠅嗡嗡亂飛,結果自然又落在塔妮婭身上。然後又嗡嗡飛向另一個女孩,那個羅莎莉婭。他想起她時會臉紅嗎?或者他會偷偷為了那次反常的事件而自豪嗎?
元帥的贊助——那也是來得突然,卻又完全合理。元帥的命運也能那樣說嗎?
尤根森滿臉鬍鬚的和藹臉孔;隨之而來的,還有記憶中他母親氣狠狠地捉住他手腕的手指。還有他父親,他那心地善良、討人喜歡又不切實際的父親,站在鋼琴邊唱著〈園裡的菊花早已凋零〉 。
各種聲音在他腦中喧嘩。父親的聲音、他追求妮塔時彈奏的華爾滋與波卡舞曲、升F大調的四響工廠警報聲、狗對著缺乏自信的低音管樂手狂吠、以鋼板加固的官員包廂下方喧騰的打擊樂器與銅管樂器。
這些聲響被一個來自現實世界的聲音給打斷:電梯忽然啟動的吱嘎轟鳴。現在換成他的腳在輕抖,不停敲著靠在他小腿上的小提箱。他等待著,腦中忽然一片空白,只充滿恐懼。電梯停在較低樓層,他回過神來。他拎起提箱,感覺裡頭的東西微微滑動,讓他的思緒瞬間跳到了普羅高菲夫睡衣的故事。
不對,不像綠頭蒼蠅,更是像阿納帕的蚊子。拖畫著血,到處停。
他原以為,站在那裡就能掌控自己的心。但夜裡獨自一人時,感覺是心主掌了他。唉,就像詩人告誡過的,人逃不過自己的命運。人還逃不過自己的心。
他想起那晚他們要切除他的闌尾前的痛苦。他吐了廿二次,朝護士罵光自己知道的所有髒話,然後哀求朋友找個民兵過來一槍斃了他好了結痛苦。你叫他來把我殺了,別再讓我痛苦,他哀求道。但朋友拒絕協助。
他現在不需要朋友或民兵了。志願者多得是。
他告訴自己的心,一切的一切,恰恰都是從一九三六年元月廿八日早上,從阿爾漢格爾斯克車站開始的。不對,他的心回答,沒有事情是那樣的,沒有事情是從某個日期、某個地點開始的。所有事情都是從許多地方、許多日期起頭,有些甚至早在你出生之前、在國外、在其他人心裡就開始了。
*
而後,不論將會發生什麼,一切都會以同樣的方式,在其他地方、在其他人心裡繼續下去。
他想起香菸:整包整包的卡茲別克、貝拉莫爾、赫塞哥維納弗洛。想起那個男人將半打紙捲菸裡的菸草弄碎塞進菸斗,留下滿桌紙管和碎紙片。
即使到了這個節骨眼,還有可能彌補、恢復與反轉嗎?他已經知道答案:醫生對修復鼻子是怎麼說的。「我當然可以把它擺回去,但我向你保證,你只會變得更糟。」
他想起扎克列夫斯基,想起大房子,還有誰可能接替那裡的扎克列夫斯基。反正一定有人。這個世界照它現在的模樣,永遠不會短缺扎克列夫斯基的。或許等到天堂降臨時吧,那大概是兩千億年後,就不再需要扎克列夫斯基了。
有時,他的心拒絕相信正在發生的一切。就像少校見到長頸鹿時說的那樣,不可能,因為根本不可能。但就是可能,而且就是發生了。
命運。那只是冠冕堂皇的說詞,用來掩飾你的無能為力。當人生告訴你「就這樣」,你點點頭,然後稱之為命運。就這樣,命運給了他狄米屈.狄米屈耶維奇這個名字。對此他無能為力。他當然不記得大人是怎麼幫他取名的,也沒有理由懷疑故事的真實性。那天家人齊聚在他父親的書房裡,圍在領洗盆前。神父來了,問他父母想給新生兒取什麼名字。雅羅斯拉夫,他們說。雅羅斯拉夫?神父不是很喜歡。他說這名字太不尋常了。小孩名字與眾不同,在學校會被取笑和捉弄的。不,不行,他們不能叫這男孩雅羅斯拉夫。他父母沒想到神父如此直率地反對,一時不知所措,但又不想冒犯對方。那您有什麼建議?他們問。幫他取個普通名字,神父回答,例如狄米屈。他父親指出,他自己就叫狄米屈了,而且雅羅斯拉夫.狄米屈耶維奇比狄米屈.狄米屈耶維奇好聽得多。但神父不贊同,於是他就成了狄米屈.狄米屈耶維奇。
名字有什麼要緊嗎?就像他在聖彼得堡出生,在彼得格勒長大,在列寧格勒成年——或他有時也叫它聖列寧堡。名字有什麼要緊?
他卅一歲。幾公尺外是他妻子妮塔,就躺在他們女兒嘉琳娜旁邊。嘉琳婭 一歲。最近他的生活似乎穩定了下來。但他始終覺得事情的這一面不是那麼容易。他內心充滿強烈的情緒,卻從來不擅於表達。就算去看足球賽,他也很少和其他人一樣失控放聲大喊,而是默默在心裡評論球員的球技,或缺乏球技。有些人覺得,這是列寧格勒人的拘謹禮節作祟。此外——或說在內心深處——他很清楚自己是個害羞且焦慮的人。而面對女人,當他擺脫害羞時,就會在過度熱情與突然絕望之間左右搖擺。彷彿他的節拍器永遠設錯拍子似的。
儘管如此,他的生活似乎終於有了一些規律,打出正確的節拍。只是現在一切又變得不穩定起來。不穩定:這可不只是個委婉的說法。
靠在他小腿上的過夜提箱,令他想起那次的離家出走。那時他幾歲?七、或八歲吧。他有帶小手提箱嗎?可能沒有——他母親會當場暴怒。那是在伊里諾夫卡的一個夏天。他父親在那裡當總經理,尤根森是莊園裡的雜工,他做東西、修東西,用小孩可以懂的方式解決問題。他從來沒有教他做什麼,只是讓他在一旁,看他如何將一塊木頭變成匕首或哨子,或是遞給他一塊剛切割下來的泥炭,讓他聞一聞。
他變得很依賴尤根森。只要事情惹他不高興——這種事經常發生,他就會說:「好吧,那我去跟尤根森一起住。」有天早上他還沒下床,就又這樣開口威脅,或發誓要這麼做。雖然那天是第一次這麼說,可是對他母親而言,一次就夠了。穿好衣服,我就帶你過去,他母親說道。他沒有示弱——不行,沒空收行李了——索菲亞.瓦西里耶夫娜(Sofya Vasilyevna)牢牢捉著他的手腕,兩人開始穿過田野朝尤根森住的地方走去。起先他很勇敢,堅持自己的威嚇,大搖大擺走在母親身邊。但慢慢地,他開始拖著腳步,接著先是手腕,然後整隻手從母親緊握的手裡滑落。他當時以為是自己掙脫的,但現在明白是他母親鬆開的,一根手指接著一根手指,直到他重獲自由。不是和尤根森一起住的自由,而是能夠轉身、大哭、跑回家的自由。
手,鬆脫的手,緊捉的手。小時候,他很怕死人,怕他們從墓裡爬起來捉住他,將他拽進冰冷黑暗的地底,眼裡嘴裡都是泥土。後來,這份恐懼緩緩消失了,因為他發現活人的手變得更可怕。彼得格勒的妓女對他的天真無知沒有半點尊重。時局愈艱難,手就要捉得愈緊。伸手去捉你的屌、你的麵包、你的朋友、你的家人、你的生計、你的存在。他不只怕妓女,也怕門房、還怕警察,不論他們管自己叫什麼。
但還有一種相反的恐懼:怕從那些罩你安全的手裡滑落。
圖哈切夫斯基元帥罩他安全,罩了許多年。直到他看見汗水從元帥髮際線邊滾下來。白色大手帕顫抖著、輕揩著。他知道自己再也不安全了。
*
元帥是他遇過的人裡最見多識廣的,也是俄國最有名的軍事戰略家,報紙稱他「紅色拿破崙」。元帥還喜歡音樂,是個業餘的小提琴工匠,有一顆開明好問的心,很愛討論小說。他認識圖哈切夫斯基十多年裡,時常看見他天黑後穿著元帥服在莫斯科和列寧格勒四處走動,半是工作、半是好玩,將享樂和政治融為一體。他談天爭論、吃飯喝酒,總是不忘表現出自己對芭蕾舞孃的鑒賞力,也很愛講解法國人曾經教他怎麼喝香檳不會宿醉的祕訣。
他自己就從來沒見過什麼世面。他缺乏自信,可能也缺乏興致。他不愛複雜的食物,只要喝酒就會頭暈。學生時期,在那個一切重新思考、重新塑造、黨還沒有澈底掌權的年代,他也曾經和大多數學生一樣,裝出一副見過世面的模樣。例如,性的問題必須重新思考,因為老方法已經不管用了。有人提出「一杯水」的理論:性行為,那群無所不知的年輕人宣稱,就像一杯水,你渴了就會拿起來喝,感受到性欲就去做。他不反對這套說法,即使這取決於女人的欲望是否為她心之所欲——而這有時是如此,有時非也。但類比終究是類比,一杯水並不能打動你的心。
再說,塔妮婭那時已經走進他生命裡了。
小時候,他三天兩頭就宣稱自己想和尤根森一起住,他的父母可能覺得他只是不滿家裡的規矩——甚至是不滿童年的限制。現在回想起來,他卻不那麼肯定了。他們家在伊里諾夫卡的避暑小屋似乎有哪裡不對勁,有什麼錯得很離譜。他就和天底下所有小孩一樣,以為一切都很正常,直到有人告訴他並非如此。因此,當他聽見大人談起,聽見他們在笑,他才察覺那棟房子所有比例都不對。房間很大,窗子卻很小。十五坪大的房間可能只有一扇小窗。大人認為建築師肯定搞錯尺寸了,有些地方將公尺當成公分,有些地方則相反。但對小孩來說,一旦他察覺這點,效果是很恐怖的,彷彿這是一間為了最可怕的夢魘而準備的房子。或許這就是他想逃的原因。
他們總是大半夜來捉你。所以,與其穿著睡衣被人從公寓拽出來,或被迫在某個滿臉輕蔑冷漠的內務人民委員面前穿衣服,他寧可衣著整齊地上床,躺在毯子上面,小手提箱打包好放在床邊地板上。他幾乎整晚沒闔眼,躺在床上想像一個人所能想得到的最糟情況。他翻來覆去,搞得妮塔也沒辦法睡。兩人都躺在床上裝睡,假裝沒有聽見或聞到對方的恐懼。最常讓他驚醒的厄夢,就是內務人民委員把嘉琳婭捉走,將她(幸運的話)送到專收國家公敵子女的孤兒院。在那裡她會獲得一個新名字、新身分,在那裡她將成為蘇聯的模範公民,一朵小向日葵,臉龐朝向名叫史達林的大紅太陽。因此,他才會提議每天晚上待在電梯前,度過那些注定失眠的夜晚。妮塔很堅持兩人應該待在一起,因為那有可能是他倆的最後一晚。但他難得地爭贏了這一回。
待在電梯前的第一晚,他決定不抽菸。他提箱裡有三包卡茲別克。要是到時他接受審訊,還有萬一被拘留時會需要。頭兩晚,他都堅持住了。然後第三天他突然想到:要是一到大房子,他們就把他的菸給沒收了呢?或者要是沒有審訊,甚至審訊很簡短呢?或許他們只會遞一張紙到他面前,要他簽名。要是……他沒有再往下想。但不論是哪種情況,他留的菸都會被浪費掉。
就這樣,他想不到有什麼理由不抽菸。
於是他就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