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第五章 神殿的新管理體制 

 

【實際上必須解決的問題,是民主社會中極其重要的問責制與貨幣政策有效性間的平衡。任何自認對這種平衡有無可爭議答案的人,都沒有深入解決過這個主題。】

── 艾倫‧葛林斯班,一九九三年十月在國會的證詞

 

 

「我們不應假裝聯準會作為一個政府機構是絕不會犯錯的。」德州民主黨的眾議院銀行委員會主席亨利‧岡薩雷斯(Henry Gonzalez)在一九九三年十月十三日的聽證會上如此表示。這位七十七歲的眾議員坐在高背椅、身體前傾,俯視著戴眼鏡的聯準會主席彎腰駝背地坐在下面的證人席。

 

留著側梳頭髮、戴著數字表的葛林斯班在等待回應時的表情介於無聊和禮貌的憤怒,他用手托著下巴,微微拱起眉毛。雖然他在華盛頓經常獲得像征服者般的待遇,但這種地位偶爾也會遭到挑戰,而且往往是來自岡薩雷斯。這位眾議員訓斥聯準會的語氣相當友善,但他傳達的訊息卻絕非如此。岡薩雷斯已經提出幾項要讓聯準會承擔更多責任的提案,他想審查貨幣政策的操作和支出,他曾建議聯準會開始錄影會議過程,並且在一段時間後向公眾公布影片。最後,他希望聯準會的僱用更多樣化,並對聯準會高層官員主要由白人男性支配這點提出質疑。

 

「我希望把『銀行家和他們的朋友』這個標誌從這個會員俱樂部的大門拿下,並對所有有能力的美國人開放。」他在那個秋日告訴葛林斯班。

 

聯準會主席強烈反對這些批評,以及岡薩雷斯先生想解決這些問題的想法。當輪到他發言時,他警告說,「如果為了達成問責的目的,而使貨幣政策制訂受制於受短期選舉周期壓力的政治人物」,將導致經濟管理不善。通貨膨脹將是可能的結果。這個邏輯已成為央行的金科玉律:伏克爾的通膨戰爭證明,有時候總體經濟管理需要極其艱難的短期決策,那是理性的政治人物無法勝任的事。儘管葛林斯班同意多樣化極其重要,但他堅稱聯準會已經有進步(這個說詞被誇大了。幾十年後,央行仍然是一個以白人和男性為主的機構)。

 

不過,在一九九○年代初,葛林斯班有理由希望外部強加的改革不會構成任何威脅。國會仍然是聯準會的老闆,但聯準會得到柯林頓政府和其他參眾兩院議員的支持。它有能力抗拒改變的呼聲,岡薩雷斯本人也承認這個現實。

 

岡薩雷斯在聽證會上表示:「這不是激進的改革,聯準會沒有理由繼續認為好像野蠻人已打到門口和西方文明即將終結。」他引用了另一位議員的話說:「如果你討論要修理聯準會的門框,他們會指控你是拆除大隊。」

 

不過,聯準會無法完全不受到國會干預的影響,而且聯準會注定要進行某些現代化。聯準會設定利率的閉門會議的會議紀錄,已成為岡薩雷斯注意的目標。回顧一九七五年銀行委員會的主席是另一位德州民主黨人,也是聯準會的批評者賴特‧帕特曼(Wright Patman)。他曾質詢聯準會主席伯恩斯聯準會會議的詳細情況,但伯恩斯只提供了經過編輯的會議概要。有點令人驚訝的是,水門事件後任何與政府祕密有關的事都會引起關注,但這件事卻不了了之。然而在一九九三年,民主黨人再次呼籲提供聯準會會議的詳細說明,部分原因是一連串引人注目的洩密事件。聯準會的慣例是在做出決定六週後公布,但《華爾街日報》在幾天內就準確報導了這些決定。這種情況使訂閱該報紙的老練市場觀察家比公眾更有優勢,可以了解聯準會想怎麼做。

 

提高透明度的努力獲得了新動力。然而當國會議員詢問葛林斯班聯準會是否保留詳細的會議紀錄或錄音時,主席卻含糊其詞。他解釋說,雖然會議都被錄音下來,但錄音帶被轉譯成一般筆記,然後錄音紀錄即被消除。

 

「沒有永久的電子紀錄,沒有錯。我們顯然有粗略的筆記。」他在一九九三年十月十九日的聽證會上說。

 

問題是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的會議紀錄是存在的,而這個事實很快就被公開。在葛林斯班作證一週多後發布的一篇分析中,克里斯多福‧華倫(Christopher Whalen)寫道:「岡薩雷斯和他的資深幕僚從內部來源得到越來越多訊息,與華盛頓聯準會官僚遵循黨派路線的官話相反,一套近乎完整書面拷貝的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祕密會議內容確實存在。」後來有消息傳出,聽證會的四天前(即十月十五日),葛林斯班和他的政策制訂者同僚召開了一次特別電話會議,為十月十九日的聽證會做準備,專門討論會議紀錄該如何處理。在介紹電話會議主題時,主席指出「就在最近(我們發現)我們有原始、未經編輯的筆錄」,可以追溯到一九七六年。他本人已經知道有這些文件已經一年,而其他理事知道的時間更長,雖然有幾位聯準銀行總裁(令他們驚訝的)完全不知道。

 

葛林斯班有理由希望保守這些會議紀錄的祕密。當談到較舊的粗略紀錄時,他擔心其中可能包含不精確的內容,因為是由祕書而非專家所記錄,也擔心現在都已作古的前理事會成員沒有機會糾正這些紀錄;當談到新會議紀錄時,他則擔心公布新紀錄變成先例。如果讓大眾看到會議紀錄,隨心所欲的內部辯論將難以持續。聯準會會議可能淪為朗讀事先準備好的證詞,而不是意見的交流。

 

葛林斯班並沒有向國會老實說明有關歷史紀錄的存在,更嚴格地說,他完全是誤導國會,此舉把這個問題推上了報紙的頭版。岡薩雷斯施壓要求公布全套歷史筆記。聯準會知道國會可能要求提供舊紀錄,並擔心司法部最近對政府資訊自由法的積極解讀意味如果官員不揭開神祕面紗,司法部將不會支持聯準會,因此央行同意在會議召開五年後必須公開會議紀錄。

 

聯準會也開始公布與其政策決定有關的細節,以消除老練的投資人在了解政策變化上相對於公眾的優勢。從一九九四年二月起,由葛林斯班領導的聯準會開始宣布聯邦資金利率的改變,雖然剛開始只決定公布那一次。當時聯準會即將多年來首度升息,因此解釋正在發生的情況似乎很有價值。第一次的聲明指出:「葛林斯班主席決定立即宣布這項行動,以避免對委員會的目的產生任何誤解,因為這是從一九八九年初以來委員會首次緊縮準備金市場的條件。」。這個作法一直沿襲下來,而且到了五月,委員會全體會議公布了率決定。一九九九年聯準會開始在每次會議後發表聲明,不管有沒有改變利率。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