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節在人體中所扮演的角色
關節是讓身體能夠自由活動的齒輪
人體有二百個以上的骨頭。負責將這些骨頭連結起來的部位就叫做關節。數算起來,人體當中約有四百個以上的關節。
總的來說,關節在人體中所扮演的角色,既是作為骨頭與骨頭相連的鉸鏈,也是幫助身體能夠自由活動的齒輪。
像是手肘的屈伸動作,正因為有像鉸鏈一般的關節存在,我們才有辦法做出「彎曲」的動作。從頭頂到腳趾頭,各種大小不同的鉸鏈彼此互相咬合(連合),在共同合作之下,我們才能順暢地做出日常生活中各種必要的動作。
譬如說,如果現在想要把掉在地上的東西撿起來,需要哪些步驟。
首先,我們必須先彎曲膝蓋、彎下腰,再伸出手抓取掉在地上的東西。這一連串的動作,就必須要膝關節、髖關節、腰椎的關節、肩關節、手肘關節、手關節以及手指頭的關節一起連動,才能夠團結一致地完成「把地上的東西撿起來」這一項大型的動作。
同樣的,無論是走路、彎腰、蹲下、上下樓梯或者使用雙手,只要想做出任何動作,身體各處的關節都會適時做出不同行動,扮演不同的角色,幫助我們做出適切並且毫無多餘步驟的動作。如此一來,我們才有辦法進行各樣活動。
持續惡化會讓骨頭變形
話雖如此,平常生活中,我們甚至完全沒有意識到有關節這種東西的存在,自顧自地過著自己的日子。這是因為既是鉸鏈也是齒輪的關節,無時無刻都理所當然似地順暢活動著。
正是因為我們把關節能夠順暢活動視為理所當然,因此,大多數的人通常都是等到身體的齒輪也就是關節出問題,無法順暢活動時,才初次體會關節能夠順暢活動是一件多麼值得令人感恩的事。
只要身體中某一個關節生銹了,開始無法順暢活動,馬上就無法輕鬆做出平時很簡單的日常動作,並且會妨礙到其他各樣活動。不僅如此,要是關節的活動變差,甚至會引起身體的疼痛、僵硬、不適和生病。
覺得膝蓋會痛,或者總覺得髖關節的部位好像哪裡痛痛的,這種類型的關節疼痛,我猜大家應該都有求助骨科治療的經驗。但是,照了X光之後,若沒看出有任何異常,醫生通常都只會開止痛藥或痠痛貼布給你。
你們是不是也有這樣的經驗呢?由於「看不出骨頭有變形」,就告訴你們「可能是年紀大了喔」「應該是關節疼痛吧」然後只拿了止痛藥或痠痛貼布就回家休息。
吃了止痛藥或貼了痠痛貼布,或許一時之間確實有緩解疼痛的效果,但這樣的方式說到底也不過是對症下藥,並不是從根本治療。
即使解決得了疼痛,也不代表這樣就能解除關節所承受的壓力。如果使用關節的方式沒有改變,之後還是會再復發。而且,會在你不知不覺當中開始惡化、發展,到最後,骨頭就會變形。
要是到了這一步,之後等著你的就是漫長的復健生活。因此,要在「怎麼覺得關節好像有點卡卡的」「開始會痛」的階段,就要開始正確使用身體,並且做出適切的照護,不舒服就盡早治療,比什麼都重要。
早期的關節疼痛都能靠自己治療。反而不要交給醫生,要有自己的疼痛自己治療的態度。
自己的疼痛只有自己了解。在理解關節構造的前提之下,去了解「為何會痛」,隨著自己治療關節疼痛的過程,今後才會懂得好好善待自己的關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