烘焙度:便宜的咖啡豆要選「中焙或深焙」
有時候我們買咖啡豆回家,泡來喝發現味道還不錯。
可是下次再去店裡消費,卻忘了上次是買什麼咖啡豆,而且永遠學不乖。
我就是這種人,真不曉得自己有啥毛病。
確實,咖啡包裝上註明的資訊太難懂了,也不知道那是商品名稱?還是國家名稱?所以一般人往往記不住。
有鑑於此,我們先來了解「烘焙度」吧。
那麼,我們先回頭談一下「好喝咖啡」的定義。
咖啡的風味主要是由「苦味」、「酸味」、「芳醇口感」、「回甘滋味」構成的。這
幾種風味的比例有掌握好,各位就會覺得好喝。
而「烘焙度」對這種風味的平衡也大有影響。
烘焙是要帶出咖啡的風味和香氣,作法是加熱生豆,也就是所謂的炒豆。
淺焙和深焙的差異,在於加熱的時間和溫度的不同。
淺焙的酸味較強,深焙的則有濃厚的苦味和芳醇口感。
淺焙又稱為果香風味,而深焙的口感更值得玩味。
咖啡豆的包裝上大致有標示八個等級,以便消費者了解烘焙的程度。
●酸味風:適合喜歡酸味的人。
極淺焙/淺焙/酸味極強,口感清淡
肉桂烘焙/淺焙/果香味極強
●均衡風:適合一般人的選擇。
中度烘焙/中淺焙/順口
深度烘焙/中焙/口感更為濃厚
城市烘焙/中深焙/口感較苦
●深焙風:給喜歡重口味的人。
深城市烘焙/深焙/口感又苦又濃郁
法式烘焙/深焙/口感超苦超濃郁
義式烘焙/深焙/超乎常理的苦味和濃郁
淺焙的滋味偏向果香,酸味較強,也帶有果香的甘甜滋味。
深焙,有明顯的苦味和濃郁口感,具有烘焙帶來的焦糖般甜味。
中焙,則介於這兩種之間。
便宜的咖啡豆(一百公克三百日圓左右)最好選中焙或深焙。喜歡苦味的人就選深焙的種類。採用深焙的咖啡豆,都具有一定程度的滋味。
相對地,品質較好的咖啡豆(一百公克五百日圓以上),不管選「淺焙」或「深焙」都很好喝。喜歡酸味的就選「淺焙」,淺焙豆可以享受到「咖啡豆原本的風味」。
了解自己喜歡的「烘焙度」以後,再來看看自己喜歡哪種「產地」的咖啡豆吧。
商品種類較為齊全的店鋪,定會有「巴西咖啡」、「哥倫比亞咖啡」、「衣索比亞咖啡」、「瓜地馬拉咖啡」、「肯亞咖啡」、「曼特寧咖啡」(印尼咖啡)等種類。這些都是咖啡豆的主要產地,也各有特色。通常配方咖啡也都會混用這些咖啡豆,建議各位先喝單一種類,可以品嘗出每一種咖啡豆的特性。
那麼,這些咖啡豆到底有何特性呢?一般來說常用酸味苦味,或是用某某風味來形容咖啡的滋味,至於我在享用咖啡時,則會自然聯想起自己接觸過的某些意象。
首先來介紹巴西咖啡,它是最均衡的苦味咖啡。
巴西咖啡身強體健,很值得依靠。酸味抑制得恰到好處,有種堅果般的溫和口感。很符合一般人對咖啡風味的印象。
接下來是溫和的哥倫比亞咖啡。 感覺就像個瀟灑的運動健將,味道十分溫和,基本上配方咖啡都用這種咖啡豆。大概也只有咖啡這種飲品,會用到「溫和」一詞來形容吧?
再來是衣索比亞咖啡,帶有花香的酸味咖啡。她是一個溫柔婉約的大小姐,有花香和水果的滋味。一般人會愛上酸味咖啡,絕大多數都是喝了這種咖啡的關係。也被稱為「摩卡」,名字很可愛。
下一位是口感芳醇的瓜地馬拉咖啡。 他是個溫柔體貼的好學生,隨著烘焙程度的不同,口感也會變得完全不一樣。瓜地馬拉咖啡有巧克力般的豐厚香味,但味道又很穩定,喝起來很順口。
下一位是肯亞咖啡,散發清新滋味的超酸口感。她是元氣百倍的運動健將,淺焙的肯亞具有獨特的酸味,很接近莓 果或蜂蜜的味道。深焙則有濃厚的苦味,類似黑糖或巧克力。
最後是印尼咖啡,具有濃厚的古早味。 這位是體能強健的格鬥高手,兼具苦味和深厚的韻味,有種類似泥 土和野草的特殊滋味。蘇門答臘產的「曼特寧」和蘇拉威西的「托那加」,最廣為人知。
那麼,我們先來品嘗一下最受歡迎的巴西咖啡。
巴西咖啡的味道最中規中矩,適合各種不同的喜好和享用方法。
如果你喝了巴西咖啡,希望酸味再多一點的話,接著不妨品嘗衣索比亞咖啡。你會感受到明確的果香滋味。
喜歡上衣索比亞咖啡的人,想嘗試其他酸味咖啡的話,再來請試試肯亞咖啡。肯亞咖啡有強烈的酸味和清新口感。
想要咖啡酸味再更多一點的人,沖泡時「請選用研磨顆粒較大的咖啡粉,熱水溫度不 要太高(九十度以下)」,「沖泡速度稍快一些」,就能輕易泡出酸味了。
反之,喝完巴西咖啡以後,想品嘗更多苦味和濃郁口感的人,不妨試試印尼的曼特寧 咖啡吧。你會感受到很濃厚的咖啡滋味。
想要咖啡苦味再更多一點的人,沖泡時「請選用研磨顆粒較細的咖啡粉,熱水溫度不要太低」(九十度以上),「沖泡速度稍慢一些」,就能輕易泡出苦味了。
喝完巴西咖啡以後,想嘗試其他苦味咖啡的話,再來請試試哥倫比亞咖啡、瓜地馬拉咖啡。
喜歡芳醇口感的人,請選用法蘭絨濾布或法式濾壓壺。使用這一類的器材,可以萃取出咖啡的油脂。油脂,便是芳醇口感的來源。
以巴西咖啡為基準,就能輕易找到自己喜歡的風味,或是自己當下想喝的咖啡。當然,有些精品咖啡的味道比較特別,不見得能拿來相提並論。
不同店鋪賣的咖啡豆品質也不一樣,在嘗試不同產地的咖啡豆時,最好都去同一家店購買(或飲用)。
總之,這麼做不僅可以享受品嘗不同咖啡的樂趣,而且至少比腦袋空空只買配方豆強多了。
——更多精彩的內容,請詳閱《咖啡小學堂寶典》⋯⋯
有時候我們買咖啡豆回家,泡來喝發現味道還不錯。
可是下次再去店裡消費,卻忘了上次是買什麼咖啡豆,而且永遠學不乖。
我就是這種人,真不曉得自己有啥毛病。
確實,咖啡包裝上註明的資訊太難懂了,也不知道那是商品名稱?還是國家名稱?所以一般人往往記不住。
有鑑於此,我們先來了解「烘焙度」吧。
那麼,我們先回頭談一下「好喝咖啡」的定義。
咖啡的風味主要是由「苦味」、「酸味」、「芳醇口感」、「回甘滋味」構成的。這
幾種風味的比例有掌握好,各位就會覺得好喝。
而「烘焙度」對這種風味的平衡也大有影響。
烘焙是要帶出咖啡的風味和香氣,作法是加熱生豆,也就是所謂的炒豆。
淺焙和深焙的差異,在於加熱的時間和溫度的不同。
淺焙的酸味較強,深焙的則有濃厚的苦味和芳醇口感。
淺焙又稱為果香風味,而深焙的口感更值得玩味。
咖啡豆的包裝上大致有標示八個等級,以便消費者了解烘焙的程度。
●酸味風:適合喜歡酸味的人。
極淺焙/淺焙/酸味極強,口感清淡
肉桂烘焙/淺焙/果香味極強
●均衡風:適合一般人的選擇。
中度烘焙/中淺焙/順口
深度烘焙/中焙/口感更為濃厚
城市烘焙/中深焙/口感較苦
●深焙風:給喜歡重口味的人。
深城市烘焙/深焙/口感又苦又濃郁
法式烘焙/深焙/口感超苦超濃郁
義式烘焙/深焙/超乎常理的苦味和濃郁
淺焙的滋味偏向果香,酸味較強,也帶有果香的甘甜滋味。
深焙,有明顯的苦味和濃郁口感,具有烘焙帶來的焦糖般甜味。
中焙,則介於這兩種之間。
便宜的咖啡豆(一百公克三百日圓左右)最好選中焙或深焙。喜歡苦味的人就選深焙的種類。採用深焙的咖啡豆,都具有一定程度的滋味。
相對地,品質較好的咖啡豆(一百公克五百日圓以上),不管選「淺焙」或「深焙」都很好喝。喜歡酸味的就選「淺焙」,淺焙豆可以享受到「咖啡豆原本的風味」。
了解自己喜歡的「烘焙度」以後,再來看看自己喜歡哪種「產地」的咖啡豆吧。
商品種類較為齊全的店鋪,定會有「巴西咖啡」、「哥倫比亞咖啡」、「衣索比亞咖啡」、「瓜地馬拉咖啡」、「肯亞咖啡」、「曼特寧咖啡」(印尼咖啡)等種類。這些都是咖啡豆的主要產地,也各有特色。通常配方咖啡也都會混用這些咖啡豆,建議各位先喝單一種類,可以品嘗出每一種咖啡豆的特性。
那麼,這些咖啡豆到底有何特性呢?一般來說常用酸味苦味,或是用某某風味來形容咖啡的滋味,至於我在享用咖啡時,則會自然聯想起自己接觸過的某些意象。
首先來介紹巴西咖啡,它是最均衡的苦味咖啡。
巴西咖啡身強體健,很值得依靠。酸味抑制得恰到好處,有種堅果般的溫和口感。很符合一般人對咖啡風味的印象。
接下來是溫和的哥倫比亞咖啡。 感覺就像個瀟灑的運動健將,味道十分溫和,基本上配方咖啡都用這種咖啡豆。大概也只有咖啡這種飲品,會用到「溫和」一詞來形容吧?
再來是衣索比亞咖啡,帶有花香的酸味咖啡。她是一個溫柔婉約的大小姐,有花香和水果的滋味。一般人會愛上酸味咖啡,絕大多數都是喝了這種咖啡的關係。也被稱為「摩卡」,名字很可愛。
下一位是口感芳醇的瓜地馬拉咖啡。 他是個溫柔體貼的好學生,隨著烘焙程度的不同,口感也會變得完全不一樣。瓜地馬拉咖啡有巧克力般的豐厚香味,但味道又很穩定,喝起來很順口。
下一位是肯亞咖啡,散發清新滋味的超酸口感。她是元氣百倍的運動健將,淺焙的肯亞具有獨特的酸味,很接近莓 果或蜂蜜的味道。深焙則有濃厚的苦味,類似黑糖或巧克力。
最後是印尼咖啡,具有濃厚的古早味。 這位是體能強健的格鬥高手,兼具苦味和深厚的韻味,有種類似泥 土和野草的特殊滋味。蘇門答臘產的「曼特寧」和蘇拉威西的「托那加」,最廣為人知。
那麼,我們先來品嘗一下最受歡迎的巴西咖啡。
巴西咖啡的味道最中規中矩,適合各種不同的喜好和享用方法。
如果你喝了巴西咖啡,希望酸味再多一點的話,接著不妨品嘗衣索比亞咖啡。你會感受到明確的果香滋味。
喜歡上衣索比亞咖啡的人,想嘗試其他酸味咖啡的話,再來請試試肯亞咖啡。肯亞咖啡有強烈的酸味和清新口感。
想要咖啡酸味再更多一點的人,沖泡時「請選用研磨顆粒較大的咖啡粉,熱水溫度不 要太高(九十度以下)」,「沖泡速度稍快一些」,就能輕易泡出酸味了。
反之,喝完巴西咖啡以後,想品嘗更多苦味和濃郁口感的人,不妨試試印尼的曼特寧 咖啡吧。你會感受到很濃厚的咖啡滋味。
想要咖啡苦味再更多一點的人,沖泡時「請選用研磨顆粒較細的咖啡粉,熱水溫度不要太低」(九十度以上),「沖泡速度稍慢一些」,就能輕易泡出苦味了。
喝完巴西咖啡以後,想嘗試其他苦味咖啡的話,再來請試試哥倫比亞咖啡、瓜地馬拉咖啡。
喜歡芳醇口感的人,請選用法蘭絨濾布或法式濾壓壺。使用這一類的器材,可以萃取出咖啡的油脂。油脂,便是芳醇口感的來源。
以巴西咖啡為基準,就能輕易找到自己喜歡的風味,或是自己當下想喝的咖啡。當然,有些精品咖啡的味道比較特別,不見得能拿來相提並論。
不同店鋪賣的咖啡豆品質也不一樣,在嘗試不同產地的咖啡豆時,最好都去同一家店購買(或飲用)。
總之,這麼做不僅可以享受品嘗不同咖啡的樂趣,而且至少比腦袋空空只買配方豆強多了。
——更多精彩的內容,請詳閱《咖啡小學堂寶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