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幕
真奇怪,我們老把重大消息告訴昏迷的親朋好友,彷彿那人是因為生活缺乏刺激才會陷入昏迷。
媽正在醫院的加護病房裡。醫生告訴我們,她只剩四十八小時的壽命。外婆、外公和爸都在家屬休息室,打電話給親戚,吃著販賣機裡買來的零食,外婆說花生醬夾心餅乾能安撫她焦慮的情緒。
我和三個哥哥--馬庫斯(成熟懂事的那個)、達斯汀(聰明機靈的那個)和史考特(敏感細膩的那個)一起站在我媽不省人事的瘦小身軀旁。我用塊碎布擦了擦她結痂的眼角,然後準備開始。
「媽,」成熟懂事的哥哥俯身,趴在媽耳旁低語:「我就快搬回加州了。」
我們重拾希望,興奮地看媽是否會突然醒轉。什麼反應也沒有,然後換機靈鬼上前。
「媽,呃,凱特和我要結婚了。」我們再次滿懷希望,但還是沒有反應。
敏感細膩的哥哥上前。
「媽咪……」
我沒注意聽敏感細膩的傢伙說了什麼來讓媽清醒,因為我正忙著想,輪到我時,該說些什麼。
現在換我了。我等到其他人都下樓去找些食物填飽肚子,這樣我就能和她獨處。我嘎吱響地拖來一張椅子,在她床邊坐下。我微笑。我要祭出非常手段了。婚禮,搬家,全都閃邊。我有大招可放。我百分百確定這才是我媽此生最最在意的事。
「媽咪,我……我現在真的很瘦,我終於瘦到四十公斤了。」
我在加護病房,和我垂死的母親一起,我確信這是唯一能讓她醒轉的事。打從媽住院以來,我的恐懼和悲傷交互疊加,逐漸演變成完美的厭食動機,最後終於,我達到媽為我設定的理想體重標準,四十公斤。我是如此確定,這件事一定會奏效,我不慌不忙地靠坐在椅子裡,還傲慢地蹺起二郎腿。我等著她醒來。等了又等。
但她沒有,完全沒有醒來的跡象。我不懂。假如我的體重都不足以讓媽清醒,那麼這世上就沒別的事情可以了。假如沒有任何事情可以讓她醒來,就表示她真的要死了。假如她真的會死,那我該怎麼辦?我的人生一直以讓媽快樂為目標,成為她想要我成為的人。而如果媽不在了,我又該變成誰呢?
1
雖然現在是六月底,我面前的禮物卻仍用聖誕節的包裝紙包裝。聖誕節後,我們還剩下這麼多的包裝紙,因為外公從山姆會員商店買了一整組十二捲,儘管媽已經跟他說了上百萬次,那一點都不划算。
我剝開──不是撕開──包裝,因為我知道媽喜歡保留每份禮物的包裝紙,如果我用撕的,包裝紙就不能如她所喜歡的完好無損。達斯汀說媽是囤積狂,但媽卻說,她只是喜歡保存物品的回憶。所以我小心剝開禮物。
我抬眼望向正看著我的每個人。外婆是其一,她頂著一頭蓬鬆的捲髮,小巧的鼻子,一臉認真,她每次看別人打開禮物時,都會流露出這種認真的神情。她對禮物是誰送來的、多少錢、是否正特價如此關注,她得知道這些細節。
外公也在看,邊看邊拍照。我討厭照相,但外公喜歡拍。沒有人阻擋得了一個對某事充滿熱情的外公。就像無論媽怎麼跟他說,不要在睡前吃滿滿一大碗的蒂拉穆克(Tillamook)香草冰淇淋,對他衰弱的心臟不好,但他從來不聽。他不會停止吃他的蒂拉穆克,也不會停止拍他的相片。要不是我這麼愛他,我都要生他的氣了。
爸也在,一如往常地昏昏欲睡。媽不斷用手肘輕推他,並悄聲對他說她真的不信他甲狀腺沒問題,然後爸會惱怒地回答「我甲狀腺很好」,但五秒鐘後,又回到昏昏欲睡的狀態。這是他們的日常互動。不是這樣就是火力全開地大吵大鬧。我比較喜歡前者。
馬庫斯、達斯汀、史考蒂也在。我因為不同的理由愛他們每個人。馬庫斯非常有責任感、非常可靠。我想這很合理,因為他基本上算是個成年人──他十五歲──但即使如此,他身上似乎有種堅毅,我在身邊許多成年人身上都不曾見過。
我愛達斯汀,就算他大部分時間似乎都對我有點不耐煩。我喜歡他繪畫、歷史和地理都很厲害,而這三樣都是我不擅長的。我試著在他拿手的事上多加稱讚,但他總叫我馬屁精。我不太確定那到底是什麼意思,但我可以從他說的語氣感覺那是種侮辱。即便如此,我十分確定他在心裡對這些稱讚暗自高興。
我愛史考蒂,因為他念舊。我從媽每天讀給我們聽的《詞彙漫畫》(Vocabulary Cartoons)裡學到這個詞,她讓我們在家自學,而現在我試著至少每天講一次,以免我忘記。這個詞用來描述史考蒂真的很貼切,「對過去抱持懷舊的情感」講的絕對就是他,雖然他只有九歲,還沒有太多的過去。聖誕節、他生日和萬聖節過完時,史考蒂都會哭,有時候,尋常的一天結束時他也會哭。他哭是因為結束令他感到悲傷,儘管事情才剛結束,他就已經開始渴盼著再體驗一次。「渴盼」是我從《詞彙漫畫》裡學到的另一個詞。
媽也在看我。哦,媽媽,她是如此美麗。她自己不這麼認為,這可能是她每天花一小時整理她的髮型和妝容的原因,就算她只是出門去趟雜貨店。我完全不理解。我發誓,沒有那些額外的修飾,她會更美,顯得更自然。你可以看見她的肌膚,她的眼睛,她這個人。但她卻把這些完全遮掩住了。她在臉上塗滿古銅色液體,又用鉛筆沿著淚溝描畫,並在雙頰塗抹大量乳霜,最後再敷上厚粉。她挽起頭髮,弄得蓬鬆。穿上高跟鞋,如此一來就有一五七點五公分高,因為她說一五〇──她的實際身高──根本不夠。這些全都是多餘的,我希望她不要用,但我還是可以看見藏在底下的她,那個很美的她。
媽正看著我,我也看著她,總是如此。我們向來親近,密不可分,成為一體。她以那種帶有催促意味的微笑望著我,於是我照辦。我加快手上的動作,成功剝下禮物的包裝紙。
看到我的六歲生日禮物時,我當下感到很失望,甚至有點震驚。我當然喜歡《尿布一族》(Rugrats),但這套兩件式的服裝──T恤加短褲──正面是安潔莉卡(我最不喜歡的角色),她身邊環繞著小雛菊(我討厭衣服上有花),而且袖口和褲腳鑲滿荷葉邊。如果要我說出這世上有哪樣東西與我的靈魂相剋,那絕對是荷葉邊。
「我好喜歡!」我興奮地大叫。「這是我收過最愛的禮物!」
我拋出我最棒的假笑。媽沒發現那笑容是假的。她認為我真心喜歡這個禮物。她要我穿上這套衣服去參加我的生日派對,同時開始動手脫下我的睡衣。在她脫我的衣服時,感覺更像是撕開而非剝除。
派對在兩小時後舉行。我穿著我的「安潔莉卡戲服」站在東門公園,身邊站著我的朋友,更確切地說,是我人生中僅有的其他同齡人。他們全都是我教會主日學的初級班同學。其中有卡莉.萊澤爾,戴著她的鋸齒形髮箍。梅德蓀.托默也在,說話結巴,我真希望我能像她一樣,因為那實在酷到不行。還有泰倫.佩吉,在那裡聊著粉紅色──他過度喜歡而且只喜歡這個顏色,令他身邊的大人沮喪不已。(起初我不明白這些大人幹嘛要如此在意泰倫的粉紅偏執,但後來我綜合所見所聞,推斷出一個結果:他們認為他是同性戀。我們是摩門教徒,基於某種理由,你不能同時是同性戀又是摩門教徒。)
蛋糕和冰淇淋擺上桌,我興奮極了。我從一開始決定好要許什麼願時,等待這一刻來臨已經等了整整兩星期。生日許願是我現在生活中最大的權力,也是我能掌控的最佳機會。我不會將這個機會視為理所當然,我要充分利用,絕不浪費。
每個人都走音地唱起生日快樂歌,梅德蓀、泰倫和卡莉還在每行歌詞後面加上「恰恰恰」──這實在太令我生氣了。我看得出他們都覺得配上「恰恰恰」很酷,但我卻認為這麼做反而破壞了生日快樂歌的純粹。他們為什麼就是不能讓一件好事維持原樣呢?
我把視線鎖在媽身上,這樣她才會知道我在乎她,她是我最重要的人。她沒有唱「恰恰恰」,這點我尊敬她。她皺起鼻子,向我拋來她的招牌大微笑,那能讓我放心,彷彿一切都不會有問題。我回她一個微笑,試著盡可能一點不落地將這瞬間收在心底,感覺雙眼開始湧出淚水。
我兩歲大的時候,媽被診斷罹患乳癌第四期。我對這件事幾乎毫無記憶,不過卻有些零星印象。
有個片段是媽織了一條白綠相間的毛線毯給我,說她在醫院時,這條毯子可以陪伴我。我討厭這條毯子,或者我討厭她交給我的態度,或者我討厭她拿給我時我所接收到的情緒──我不記得我到底討厭什麼,但在那一刻,絕對有什麼令我討厭的東西。
還有個外公牽著我橫越應該是醫院草坪的片段。我們本來要摘些蒲公英送給媽,結果卻撿了這些細瘦的野草,因為我比較喜歡它們。媽把它們收在電視櫃上的一個繪兒樂(Crayola)塑膠蠟筆杯裡好幾年,為了保存回憶。(或許史考特的懷舊本能就是從這裡來的?)
另外還有個片段發生在教堂大樓的邊角房間裡,我坐在起毛球的藍色地毯上,看著兩名年輕英俊的傳教士把手放在媽的光頭上,給予聖職祝福,而家裡其他人都坐在沿著房間邊緣擺放的冰冷折疊椅上。一名傳教士以橄欖油祝聖,使油成為全然神聖之物或類似的東西,然後倒在我媽頭上,讓頭顯得更光亮了。隨後另一名傳教士念誦祝福禱文,祈求媽的生命得以延長,如果那符合上帝旨意的話。外婆從她的座位上跳起來說:「就算不符合上帝的旨意也得要,他媽的!」她的行為干擾了聖靈,所以傳教士必須重念一次禱文。
雖然我幾乎不記得那段時光,好像也沒必要記得,但麥考迪家總念著那些事,你甚至不必在現場,那些經驗也會刻入你的記憶中。
媽很喜歡講述她的罹癌故事──化療、放射性治療、骨髓移植、乳房切除、義乳植入、癌症第四期,以及她在年僅三十五歲時就得了病。她講述的對象包括任何固定上教堂的教友、鄰居或在艾伯森超市巧遇的客人,只要對方正好願意聆聽。雖然這件事如此哀傷,但我感覺到這故事的存在讓媽深感自豪。一切不是無端發生的。她,黛伯拉.麥考迪,來到人世成為一名癌症倖存者,就是為了要對每個人述說這個故事……至少五到十次。
媽用大多數人懷念假期的方式來懷念癌症。她甚至每週主持一次家庭感恩聚會,定期重看她得知診斷結果後不久所拍攝的家庭錄影帶。每週日上教堂後,她會叫其中一個哥哥把VHS錄影帶放入錄影機,因為她不知道如何操作機器。
「好啦,大家,噓――保持安靜。讓我們開始觀賞,並且對媽咪現在人在這裡心存感激。」媽說。
雖然媽說我們看著這錄影帶,就會覺得她現在沒事了,真是令人感謝,但不知為何我就是不喜歡看這個影片。我看得出哥哥們覺得很不舒服,我也一樣。我不認為有誰想重溫自己母親光頭、悲傷、垂死的記憶,但我們誰都沒說出口。
錄影帶開始播放。媽在沙發上對著我們四個蘿蔔頭唱搖籃曲,我們全都圍坐在她身邊。如同每次播放的錄影帶內容,媽的評語也千篇一律。每次我們重看這捲錄影帶時,媽都會評論說:這份沉重的負擔「對馬庫斯來說實在太難以負荷」,所以他必須不斷離開到走廊上恢復鎮定再回來。她說這句話的語氣讓我們感覺這是最高的讚揚。媽的絕症讓馬庫斯心痛不安,這也證明了他是一個多棒的人。然後她評論我真是個「淘氣鬼」,但她說「淘氣鬼」三個字的口吻,夾帶著強烈的惡意,像是罵我的髒話。她接著說,她不敢置信我在這麼哀傷的氣氛裡,還不停扯著嗓門大唱「叮叮噹,叮叮噹,鈴聲多響亮」。她無法相信我怎麼一點都不明白,在明顯凝重的氛圍中,我怎麼還能如此輕鬆歡快?那時我才兩歲。
年紀不是藉口。每次我們重看家庭錄影帶時,我都背負著極大的罪惡感。我怎麼就不能懂事一點?真是個愚蠢的白癡啊。我為什麼都感覺不到媽的需要?她需要我們每個人都嚴肅以待,盡可能認真地看待這個狀況,她需要我們被痛苦擊垮。她需要我們沒有她就一無是處。
即使我知道媽罹癌故事的細節──化療、骨髓移植、放射治療──全是些舉凡聽見的人,無不感覺震驚的詞彙,彷彿他們無法相信媽曾熬過這麼艱難的歷程,但對我來說,這些就是細節,不具備任何意義。
讓我真正有感的是麥考迪家的整體氛圍。就我記憶所及,我能做出最貼切的描述是,當時家裡的氣氛就像暫時停止呼吸,我們都處在待機模式,靜候媽的癌症再次登門。在不斷重演媽第一次癌症發作的情形,以及頻繁地找醫生報到、做後續追蹤之間,家裡的沉默氣氛相當沉重。媽媽生命的脆弱成了我人生的核心。
而我認為我可以藉由生日許願,為那脆弱做點什麼。
生日快樂歌終於唱完,那一刻到來了,我的重大時刻。我閉上雙眼,深吸口氣,同時在心中許下我的願望。
我希望媽媽能再多活一年。
真奇怪,我們老把重大消息告訴昏迷的親朋好友,彷彿那人是因為生活缺乏刺激才會陷入昏迷。
媽正在醫院的加護病房裡。醫生告訴我們,她只剩四十八小時的壽命。外婆、外公和爸都在家屬休息室,打電話給親戚,吃著販賣機裡買來的零食,外婆說花生醬夾心餅乾能安撫她焦慮的情緒。
我和三個哥哥--馬庫斯(成熟懂事的那個)、達斯汀(聰明機靈的那個)和史考特(敏感細膩的那個)一起站在我媽不省人事的瘦小身軀旁。我用塊碎布擦了擦她結痂的眼角,然後準備開始。
「媽,」成熟懂事的哥哥俯身,趴在媽耳旁低語:「我就快搬回加州了。」
我們重拾希望,興奮地看媽是否會突然醒轉。什麼反應也沒有,然後換機靈鬼上前。
「媽,呃,凱特和我要結婚了。」我們再次滿懷希望,但還是沒有反應。
敏感細膩的哥哥上前。
「媽咪……」
我沒注意聽敏感細膩的傢伙說了什麼來讓媽清醒,因為我正忙著想,輪到我時,該說些什麼。
現在換我了。我等到其他人都下樓去找些食物填飽肚子,這樣我就能和她獨處。我嘎吱響地拖來一張椅子,在她床邊坐下。我微笑。我要祭出非常手段了。婚禮,搬家,全都閃邊。我有大招可放。我百分百確定這才是我媽此生最最在意的事。
「媽咪,我……我現在真的很瘦,我終於瘦到四十公斤了。」
我在加護病房,和我垂死的母親一起,我確信這是唯一能讓她醒轉的事。打從媽住院以來,我的恐懼和悲傷交互疊加,逐漸演變成完美的厭食動機,最後終於,我達到媽為我設定的理想體重標準,四十公斤。我是如此確定,這件事一定會奏效,我不慌不忙地靠坐在椅子裡,還傲慢地蹺起二郎腿。我等著她醒來。等了又等。
但她沒有,完全沒有醒來的跡象。我不懂。假如我的體重都不足以讓媽清醒,那麼這世上就沒別的事情可以了。假如沒有任何事情可以讓她醒來,就表示她真的要死了。假如她真的會死,那我該怎麼辦?我的人生一直以讓媽快樂為目標,成為她想要我成為的人。而如果媽不在了,我又該變成誰呢?
1
雖然現在是六月底,我面前的禮物卻仍用聖誕節的包裝紙包裝。聖誕節後,我們還剩下這麼多的包裝紙,因為外公從山姆會員商店買了一整組十二捲,儘管媽已經跟他說了上百萬次,那一點都不划算。
我剝開──不是撕開──包裝,因為我知道媽喜歡保留每份禮物的包裝紙,如果我用撕的,包裝紙就不能如她所喜歡的完好無損。達斯汀說媽是囤積狂,但媽卻說,她只是喜歡保存物品的回憶。所以我小心剝開禮物。
我抬眼望向正看著我的每個人。外婆是其一,她頂著一頭蓬鬆的捲髮,小巧的鼻子,一臉認真,她每次看別人打開禮物時,都會流露出這種認真的神情。她對禮物是誰送來的、多少錢、是否正特價如此關注,她得知道這些細節。
外公也在看,邊看邊拍照。我討厭照相,但外公喜歡拍。沒有人阻擋得了一個對某事充滿熱情的外公。就像無論媽怎麼跟他說,不要在睡前吃滿滿一大碗的蒂拉穆克(Tillamook)香草冰淇淋,對他衰弱的心臟不好,但他從來不聽。他不會停止吃他的蒂拉穆克,也不會停止拍他的相片。要不是我這麼愛他,我都要生他的氣了。
爸也在,一如往常地昏昏欲睡。媽不斷用手肘輕推他,並悄聲對他說她真的不信他甲狀腺沒問題,然後爸會惱怒地回答「我甲狀腺很好」,但五秒鐘後,又回到昏昏欲睡的狀態。這是他們的日常互動。不是這樣就是火力全開地大吵大鬧。我比較喜歡前者。
馬庫斯、達斯汀、史考蒂也在。我因為不同的理由愛他們每個人。馬庫斯非常有責任感、非常可靠。我想這很合理,因為他基本上算是個成年人──他十五歲──但即使如此,他身上似乎有種堅毅,我在身邊許多成年人身上都不曾見過。
我愛達斯汀,就算他大部分時間似乎都對我有點不耐煩。我喜歡他繪畫、歷史和地理都很厲害,而這三樣都是我不擅長的。我試著在他拿手的事上多加稱讚,但他總叫我馬屁精。我不太確定那到底是什麼意思,但我可以從他說的語氣感覺那是種侮辱。即便如此,我十分確定他在心裡對這些稱讚暗自高興。
我愛史考蒂,因為他念舊。我從媽每天讀給我們聽的《詞彙漫畫》(Vocabulary Cartoons)裡學到這個詞,她讓我們在家自學,而現在我試著至少每天講一次,以免我忘記。這個詞用來描述史考蒂真的很貼切,「對過去抱持懷舊的情感」講的絕對就是他,雖然他只有九歲,還沒有太多的過去。聖誕節、他生日和萬聖節過完時,史考蒂都會哭,有時候,尋常的一天結束時他也會哭。他哭是因為結束令他感到悲傷,儘管事情才剛結束,他就已經開始渴盼著再體驗一次。「渴盼」是我從《詞彙漫畫》裡學到的另一個詞。
媽也在看我。哦,媽媽,她是如此美麗。她自己不這麼認為,這可能是她每天花一小時整理她的髮型和妝容的原因,就算她只是出門去趟雜貨店。我完全不理解。我發誓,沒有那些額外的修飾,她會更美,顯得更自然。你可以看見她的肌膚,她的眼睛,她這個人。但她卻把這些完全遮掩住了。她在臉上塗滿古銅色液體,又用鉛筆沿著淚溝描畫,並在雙頰塗抹大量乳霜,最後再敷上厚粉。她挽起頭髮,弄得蓬鬆。穿上高跟鞋,如此一來就有一五七點五公分高,因為她說一五〇──她的實際身高──根本不夠。這些全都是多餘的,我希望她不要用,但我還是可以看見藏在底下的她,那個很美的她。
媽正看著我,我也看著她,總是如此。我們向來親近,密不可分,成為一體。她以那種帶有催促意味的微笑望著我,於是我照辦。我加快手上的動作,成功剝下禮物的包裝紙。
看到我的六歲生日禮物時,我當下感到很失望,甚至有點震驚。我當然喜歡《尿布一族》(Rugrats),但這套兩件式的服裝──T恤加短褲──正面是安潔莉卡(我最不喜歡的角色),她身邊環繞著小雛菊(我討厭衣服上有花),而且袖口和褲腳鑲滿荷葉邊。如果要我說出這世上有哪樣東西與我的靈魂相剋,那絕對是荷葉邊。
「我好喜歡!」我興奮地大叫。「這是我收過最愛的禮物!」
我拋出我最棒的假笑。媽沒發現那笑容是假的。她認為我真心喜歡這個禮物。她要我穿上這套衣服去參加我的生日派對,同時開始動手脫下我的睡衣。在她脫我的衣服時,感覺更像是撕開而非剝除。
派對在兩小時後舉行。我穿著我的「安潔莉卡戲服」站在東門公園,身邊站著我的朋友,更確切地說,是我人生中僅有的其他同齡人。他們全都是我教會主日學的初級班同學。其中有卡莉.萊澤爾,戴著她的鋸齒形髮箍。梅德蓀.托默也在,說話結巴,我真希望我能像她一樣,因為那實在酷到不行。還有泰倫.佩吉,在那裡聊著粉紅色──他過度喜歡而且只喜歡這個顏色,令他身邊的大人沮喪不已。(起初我不明白這些大人幹嘛要如此在意泰倫的粉紅偏執,但後來我綜合所見所聞,推斷出一個結果:他們認為他是同性戀。我們是摩門教徒,基於某種理由,你不能同時是同性戀又是摩門教徒。)
蛋糕和冰淇淋擺上桌,我興奮極了。我從一開始決定好要許什麼願時,等待這一刻來臨已經等了整整兩星期。生日許願是我現在生活中最大的權力,也是我能掌控的最佳機會。我不會將這個機會視為理所當然,我要充分利用,絕不浪費。
每個人都走音地唱起生日快樂歌,梅德蓀、泰倫和卡莉還在每行歌詞後面加上「恰恰恰」──這實在太令我生氣了。我看得出他們都覺得配上「恰恰恰」很酷,但我卻認為這麼做反而破壞了生日快樂歌的純粹。他們為什麼就是不能讓一件好事維持原樣呢?
我把視線鎖在媽身上,這樣她才會知道我在乎她,她是我最重要的人。她沒有唱「恰恰恰」,這點我尊敬她。她皺起鼻子,向我拋來她的招牌大微笑,那能讓我放心,彷彿一切都不會有問題。我回她一個微笑,試著盡可能一點不落地將這瞬間收在心底,感覺雙眼開始湧出淚水。
我兩歲大的時候,媽被診斷罹患乳癌第四期。我對這件事幾乎毫無記憶,不過卻有些零星印象。
有個片段是媽織了一條白綠相間的毛線毯給我,說她在醫院時,這條毯子可以陪伴我。我討厭這條毯子,或者我討厭她交給我的態度,或者我討厭她拿給我時我所接收到的情緒──我不記得我到底討厭什麼,但在那一刻,絕對有什麼令我討厭的東西。
還有個外公牽著我橫越應該是醫院草坪的片段。我們本來要摘些蒲公英送給媽,結果卻撿了這些細瘦的野草,因為我比較喜歡它們。媽把它們收在電視櫃上的一個繪兒樂(Crayola)塑膠蠟筆杯裡好幾年,為了保存回憶。(或許史考特的懷舊本能就是從這裡來的?)
另外還有個片段發生在教堂大樓的邊角房間裡,我坐在起毛球的藍色地毯上,看著兩名年輕英俊的傳教士把手放在媽的光頭上,給予聖職祝福,而家裡其他人都坐在沿著房間邊緣擺放的冰冷折疊椅上。一名傳教士以橄欖油祝聖,使油成為全然神聖之物或類似的東西,然後倒在我媽頭上,讓頭顯得更光亮了。隨後另一名傳教士念誦祝福禱文,祈求媽的生命得以延長,如果那符合上帝旨意的話。外婆從她的座位上跳起來說:「就算不符合上帝的旨意也得要,他媽的!」她的行為干擾了聖靈,所以傳教士必須重念一次禱文。
雖然我幾乎不記得那段時光,好像也沒必要記得,但麥考迪家總念著那些事,你甚至不必在現場,那些經驗也會刻入你的記憶中。
媽很喜歡講述她的罹癌故事──化療、放射性治療、骨髓移植、乳房切除、義乳植入、癌症第四期,以及她在年僅三十五歲時就得了病。她講述的對象包括任何固定上教堂的教友、鄰居或在艾伯森超市巧遇的客人,只要對方正好願意聆聽。雖然這件事如此哀傷,但我感覺到這故事的存在讓媽深感自豪。一切不是無端發生的。她,黛伯拉.麥考迪,來到人世成為一名癌症倖存者,就是為了要對每個人述說這個故事……至少五到十次。
媽用大多數人懷念假期的方式來懷念癌症。她甚至每週主持一次家庭感恩聚會,定期重看她得知診斷結果後不久所拍攝的家庭錄影帶。每週日上教堂後,她會叫其中一個哥哥把VHS錄影帶放入錄影機,因為她不知道如何操作機器。
「好啦,大家,噓――保持安靜。讓我們開始觀賞,並且對媽咪現在人在這裡心存感激。」媽說。
雖然媽說我們看著這錄影帶,就會覺得她現在沒事了,真是令人感謝,但不知為何我就是不喜歡看這個影片。我看得出哥哥們覺得很不舒服,我也一樣。我不認為有誰想重溫自己母親光頭、悲傷、垂死的記憶,但我們誰都沒說出口。
錄影帶開始播放。媽在沙發上對著我們四個蘿蔔頭唱搖籃曲,我們全都圍坐在她身邊。如同每次播放的錄影帶內容,媽的評語也千篇一律。每次我們重看這捲錄影帶時,媽都會評論說:這份沉重的負擔「對馬庫斯來說實在太難以負荷」,所以他必須不斷離開到走廊上恢復鎮定再回來。她說這句話的語氣讓我們感覺這是最高的讚揚。媽的絕症讓馬庫斯心痛不安,這也證明了他是一個多棒的人。然後她評論我真是個「淘氣鬼」,但她說「淘氣鬼」三個字的口吻,夾帶著強烈的惡意,像是罵我的髒話。她接著說,她不敢置信我在這麼哀傷的氣氛裡,還不停扯著嗓門大唱「叮叮噹,叮叮噹,鈴聲多響亮」。她無法相信我怎麼一點都不明白,在明顯凝重的氛圍中,我怎麼還能如此輕鬆歡快?那時我才兩歲。
年紀不是藉口。每次我們重看家庭錄影帶時,我都背負著極大的罪惡感。我怎麼就不能懂事一點?真是個愚蠢的白癡啊。我為什麼都感覺不到媽的需要?她需要我們每個人都嚴肅以待,盡可能認真地看待這個狀況,她需要我們被痛苦擊垮。她需要我們沒有她就一無是處。
即使我知道媽罹癌故事的細節──化療、骨髓移植、放射治療──全是些舉凡聽見的人,無不感覺震驚的詞彙,彷彿他們無法相信媽曾熬過這麼艱難的歷程,但對我來說,這些就是細節,不具備任何意義。
讓我真正有感的是麥考迪家的整體氛圍。就我記憶所及,我能做出最貼切的描述是,當時家裡的氣氛就像暫時停止呼吸,我們都處在待機模式,靜候媽的癌症再次登門。在不斷重演媽第一次癌症發作的情形,以及頻繁地找醫生報到、做後續追蹤之間,家裡的沉默氣氛相當沉重。媽媽生命的脆弱成了我人生的核心。
而我認為我可以藉由生日許願,為那脆弱做點什麼。
生日快樂歌終於唱完,那一刻到來了,我的重大時刻。我閉上雙眼,深吸口氣,同時在心中許下我的願望。
我希望媽媽能再多活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