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序
我們正在跨越的時代中攝影
一直以來,我們在這個行業或許算是比較「特立獨行」的存在。當初,我們是透過「百飲募集」這項計畫,開始進入到美食攝影的產業。由於我們有設計背景,所以在畫面的執行上,不自覺地加入一些更有創意的表達方式。隨著公司的成立,我將公司命名為「面白創意」,希望能夠創作出一些有趣好玩的事情,無論是在執行案件或與人互動上。這逐漸成為我們重要的形象。
回想當初,從2016年開始的「百飲募集」計畫,一路來到2024年出版這本書的過程中,我們經歷了非常多的變化。不少餐飲的朋友面臨了各式各樣的挑戰,疫情、電商崛起、外送平台需求明朗化,進而影響成本結構等,這些變化或多或少也影響了我們。店家和品牌在拍攝的需求變得更加靈活,也可以說更多元與挑戰。
在早期,我們花非常多功夫和時間,只為了好好拍攝一張照片,到後來為了滿足社群和短影音的需求,畫面表達的目的性也變得複雜許多。就以我們擅長拍攝的飄浮風格來說,由於人力和時間成本關係,在美食攝影中比較少見,但這樣的表達在社群平台非常受歡迎,因為這樣的作品在現場執行有一定的門檻,會引起大家的好奇和討論。因此,拍攝飄浮的美食照,我們需要許多誇張的表現方式,因為大數據告訴我們,這是吸睛的方式。客觀來說,工作量變多了,不過對我來說,這也代表有更多的可能性可以嘗試,不完全是壞事。例如這些年,我們也嘗試了許多餐飲烹調的解構過程短影片,嘗試玩了串燒翻轉的特效等,這些都是過去傳統拍攝經驗比較少碰到的。
說到這裡,就不能不提到自2022年起,ChatGPT掀起的AI大浪潮。最初從文字生成,接著有了圖片甚至影片、音樂的生成。不能否認,AI在視覺藝術創作上,可以做到和我們的飄浮風格高度重疊。或許有人會問,這樣我們的拍攝工作會不會被AI所取代呢?我目前的看法是:「還不會」。眼下AI做的不會是直接給我們最終的「結果」,因為食物的樣貌非常多樣,即便是相同的菜名,在不同的地區、不同的店家,也有不同的樣貌,目前帶來的改變是簡化我們產生圖片的「過程」。
雖然AI目前還無法取代人類拍攝精細的作品,但它的出現不得不讓我們開始省思,並試圖從中找到可以協助我們創作的利基。以我們擅長的、製作成本高的飄浮攝影來說,AI可以輕易且低成本地就生成出我們實務上可能拍不出來的照片。然而,除了上方我們提到AI無法生成各別化的食物、食材樣貌外,AI快速生成的畫面,也就只是停留在表象的感知層面,也就是說,雖然畫面讓人驚艷,但也僅此而已。真正能賦予「產出或作品」的意義的,只有人類才能做得到,也必須由人類來定義。
作品是透過人類的體驗,產生投射。一位創作者的作品會與他的生命經歷息息相關,更精準地說,會與他的痛苦有著強連結。這裡所謂的痛苦未必是負面的意思,對我來說,更像是一種煉金的過程。
為了了解AI的進展和技術,並將其融入我們的工作流程,提高提案效率,我特地在IG開了一個AI創作的帳號「鍵盤上的攝影師」,與「舌尖上的攝影師」相呼應。相信在不遠的未來,AI一定會改變我們的工作模式。正確來說,我們已經在不知不覺中被影響了。
趁這機會,我想鼓勵所有新進攝影師,不要只埋頭於傳統攝影的學習,基礎技巧固然重要,但同時也要了解大環境和科技的趨勢。你現在積極學習的基本技巧,很可能下個月只需一個按鍵,就能完成了。
正因為如此,對我來說,這本書反而有著跨時代的意義。說不定十年、二十年後的孩子讀到這本書,會驚訝地說:「天啊,原來以前要產生這樣的畫面需要費這麼大的功夫!我還以為只要輸入簡單的Prompt[提示詞]就可以出現畫面了。」
我對視覺傳達的熱情一直都在,不管是透過設計、攝影乃至於使用AI,我都非常樂在其中。我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是:「我們的願景,是要讓餐飲價值被更多的人看見。」很高興也很榮幸,自己仍走在這條道路上,未來我們會繼續努力,創作更多「面白い」(即「有趣的」)的作品!
我們正在跨越的時代中攝影
一直以來,我們在這個行業或許算是比較「特立獨行」的存在。當初,我們是透過「百飲募集」這項計畫,開始進入到美食攝影的產業。由於我們有設計背景,所以在畫面的執行上,不自覺地加入一些更有創意的表達方式。隨著公司的成立,我將公司命名為「面白創意」,希望能夠創作出一些有趣好玩的事情,無論是在執行案件或與人互動上。這逐漸成為我們重要的形象。
回想當初,從2016年開始的「百飲募集」計畫,一路來到2024年出版這本書的過程中,我們經歷了非常多的變化。不少餐飲的朋友面臨了各式各樣的挑戰,疫情、電商崛起、外送平台需求明朗化,進而影響成本結構等,這些變化或多或少也影響了我們。店家和品牌在拍攝的需求變得更加靈活,也可以說更多元與挑戰。
在早期,我們花非常多功夫和時間,只為了好好拍攝一張照片,到後來為了滿足社群和短影音的需求,畫面表達的目的性也變得複雜許多。就以我們擅長拍攝的飄浮風格來說,由於人力和時間成本關係,在美食攝影中比較少見,但這樣的表達在社群平台非常受歡迎,因為這樣的作品在現場執行有一定的門檻,會引起大家的好奇和討論。因此,拍攝飄浮的美食照,我們需要許多誇張的表現方式,因為大數據告訴我們,這是吸睛的方式。客觀來說,工作量變多了,不過對我來說,這也代表有更多的可能性可以嘗試,不完全是壞事。例如這些年,我們也嘗試了許多餐飲烹調的解構過程短影片,嘗試玩了串燒翻轉的特效等,這些都是過去傳統拍攝經驗比較少碰到的。
說到這裡,就不能不提到自2022年起,ChatGPT掀起的AI大浪潮。最初從文字生成,接著有了圖片甚至影片、音樂的生成。不能否認,AI在視覺藝術創作上,可以做到和我們的飄浮風格高度重疊。或許有人會問,這樣我們的拍攝工作會不會被AI所取代呢?我目前的看法是:「還不會」。眼下AI做的不會是直接給我們最終的「結果」,因為食物的樣貌非常多樣,即便是相同的菜名,在不同的地區、不同的店家,也有不同的樣貌,目前帶來的改變是簡化我們產生圖片的「過程」。
雖然AI目前還無法取代人類拍攝精細的作品,但它的出現不得不讓我們開始省思,並試圖從中找到可以協助我們創作的利基。以我們擅長的、製作成本高的飄浮攝影來說,AI可以輕易且低成本地就生成出我們實務上可能拍不出來的照片。然而,除了上方我們提到AI無法生成各別化的食物、食材樣貌外,AI快速生成的畫面,也就只是停留在表象的感知層面,也就是說,雖然畫面讓人驚艷,但也僅此而已。真正能賦予「產出或作品」的意義的,只有人類才能做得到,也必須由人類來定義。
作品是透過人類的體驗,產生投射。一位創作者的作品會與他的生命經歷息息相關,更精準地說,會與他的痛苦有著強連結。這裡所謂的痛苦未必是負面的意思,對我來說,更像是一種煉金的過程。
為了了解AI的進展和技術,並將其融入我們的工作流程,提高提案效率,我特地在IG開了一個AI創作的帳號「鍵盤上的攝影師」,與「舌尖上的攝影師」相呼應。相信在不遠的未來,AI一定會改變我們的工作模式。正確來說,我們已經在不知不覺中被影響了。
趁這機會,我想鼓勵所有新進攝影師,不要只埋頭於傳統攝影的學習,基礎技巧固然重要,但同時也要了解大環境和科技的趨勢。你現在積極學習的基本技巧,很可能下個月只需一個按鍵,就能完成了。
正因為如此,對我來說,這本書反而有著跨時代的意義。說不定十年、二十年後的孩子讀到這本書,會驚訝地說:「天啊,原來以前要產生這樣的畫面需要費這麼大的功夫!我還以為只要輸入簡單的Prompt[提示詞]就可以出現畫面了。」
我對視覺傳達的熱情一直都在,不管是透過設計、攝影乃至於使用AI,我都非常樂在其中。我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是:「我們的願景,是要讓餐飲價值被更多的人看見。」很高興也很榮幸,自己仍走在這條道路上,未來我們會繼續努力,創作更多「面白い」(即「有趣的」)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