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世代的舍利子印象?
有一次在公車上赫然聽到「舍利子」三字從一位年約十五歲的高中生口中說出,我一心好奇,小小年紀竟已涉獵佛教文化?但是仔細一聽,他似乎正與同學在討論著一場戰役,他說:「佛子吃了極魔舍利子之後,一頁書跟他一對一兼用菩薩印第十式都打不贏⋯⋯」我方恍然大悟,原來他們正在討論布袋戲。
筆者也曾在一本電腦遊戲的攻略祕笈中看到:「回到大雄寶殿後,高僧又給了幾句五字箴言:『舍寒心不寒、利誘心不誘、子明心就明』;說完之後,五位高僧就揚長而去了!並說開啟藏經室的鑰匙(也就是「舍利子」),就在大雄寶殿內。」
從上面兩個例子,不難想像舍利子在這一代年輕人心目中的印象,不外乎來自布袋戲編劇對舍利子所下的定義,而這些編劇的編寫邏輯,又不外乎受到學校教育的影響,譬如達爾文的「物競天擇」論,再摻雜武俠小說中的奇特招術及練功祕訣,還有,自身對舍利子的想像(譬如會有魔舍利子的出現)。
對於舍利子,一般多停留在類似道家鍊丹的邏輯觀念中,以為舍利子是一種千錘 鍊下的結晶神奇物,更多以為是高僧在長久禁慾下,精髓飽滿的結果,但這與事實相差可能不止十萬八千里。
‧火葬場工作人員的舍利子印象?
十年前祖母的往生,是我第一次遭遇到親人死亡的經驗,記得在遺體送往火葬場準備火化之際,我曾好奇的問火葬場的工作人員,是否曾經看過舍利子?當時所得到的回答是很乾脆的兩個字:「沒有!」
去年我父親往生,我也在準備火化時問了工作人員有關舍利子的事,得到的回答是同樣簡單的否定。然而這並不能說服我,多年來在所涉獵的佛教書籍中,不少記錄著某高僧往生荼毗後燒得舍利子的事蹟,而且還有照片為憑,那與我仔細觀看父親火化後所得的骨灰截然不同。
而我心中之所以一直掛意著舍利子,其實還有一個原因。三年前有一位朋友從大陸回來後送了我一顆舍利子,裝在鉛質的小圓球中,鉛球外殼還鏤刻著佛像。對於這樣一個禮物,該是當一般的紀念品看待,還是以虔誠的心好好供養?既不願自己落入迷信,也不願因自己的無知而忽視,進而對一個可能的法寶產生不敬,兩者之間,我始終無法用一個很確定的態度去面對。所以我一直對舍利子的相關報導及文獻保持敏感,也幾次正式拜訪了火葬場的工作人員,心想他們在正式的採訪下會將多年的見聞相告,萬沒料到,所得的答案要不是「非常罕見」,就是「從來沒有見過!」幾乎和先前同出一轍。有時候他們見我一臉狐疑,一副失望的可憐樣,便趕緊跟我解釋,他們已具實以報,實無相瞞,並指出有許多出家師父往生後送來火葬,其同門師兄姊會提醒他們「注意舍利子。」一開始,他們也認真地期待,希望目睹只聞其名,未見其形的舍利子。
待火化爐的閘門一開,拉出火化後的骨灰一瞧,似乎和一般沒什麼兩樣,於是他們只好小心地將骨灰及骨灰粉末一併裝在容器中,請親人家屬在旁仔細挑選。工作一、二十年,處理遺體上千具,卻從未見到舍利子的大有人在。
‧堅固的骨灰就是舍利子?
從火葬場第一線工作人員口中得不到預期的資訊,有幾次,我當場轉而訪問了由家屬請來為亡者超度的法師。他們的答案往往和前者有著三 六十度的不同, 分之 地肯定舍利子的存在。法師們對火葬場工作人員沒見過舍利子並不為奇,認為他們不懂,而且因為沒見過舍利子,就算有,也不知道那就是舍利子。正如有人半開玩笑地說:「要內行人才看得懂。」
曾有一位師父還經驗老到地為我解說挑選舍利子的方法──要將骨灰拿回去,用篩麵粉的篩子加以篩選,發現許多顆粒狀的小石子,便是舍利子。並說分辨骨灰與舍利子的不同就是用手加以挫捏,不會被捏成粉末的便是舍利子,即所謂的「堅固子」,還表示只要有修行就一定會有舍利子。
如此聽來,舍利子又好像得來的太容易了些,事實上,也有不少修行高超的得道高僧在涅槃荼毗後並沒有留下任何的舍利子。
到底舍利子在什麼情形下會產生?而呈現什麼樣的質感才能稱做舍利子?為何舍利子單為佛教所重視?其背後是否隱藏了某種意義?⋯⋯說真的,要圓滿回答這些問題,絕不比成就一顆舍利子來的容易。‧舍利子也是人名嗎?
另一個疑問常發生在初入門的佛教徒身上,因為他們在看佛經時會常見到「舍利子」三字,但並不是所有人都清楚所指為何。
被視為佛教徒必修經典的《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中,一開始不久,即提及舍利子三字,從內文來看,它是針對舍利子說法的,「⋯⋯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就有很多人為此做了不同的解釋。
舍利子是意味著所有弟子?還是暗示所有人都具成就舍利子的條件?還是真有這麼一位弟子名為舍利子?
事實上,不論答案是那一個,都不影響經文內容所要傳達的要義。至於這個問題的正確答案,則是真有一個人名叫舍利子,他是佛陀成道後追隨佛陀的大弟子之一,其名在很多三藏經典中都可以見到,有時也被稱為「舍利弗」,所指乃為同一個人。
有心的人翻開佛學辭典即能找到完整的解釋,舍利弗初依印度教六道之刪闍耶修行,後歸依佛陀,為佛眾弟子中智慧第一。《阿羅漢具德經》中佛陀即曾言:「⋯⋯復有聲聞具大辯才,智慧第一,舍利弗苾芻是。」 舍利子常識
Q:女眾也能燒出舍利子嗎?
A:是的,1985年苗栗苑裡大興善寺比丘尼福慧法師入滅荼毘後即曾燒得舍利子。
Q:舍利子也是一個人的名字嗎?
A:是的,釋迦牟尼佛的弟子中有一位即叫舍利子,又叫舍利弗,是佛陀認證為所有弟子中最有智慧的。
有一次在公車上赫然聽到「舍利子」三字從一位年約十五歲的高中生口中說出,我一心好奇,小小年紀竟已涉獵佛教文化?但是仔細一聽,他似乎正與同學在討論著一場戰役,他說:「佛子吃了極魔舍利子之後,一頁書跟他一對一兼用菩薩印第十式都打不贏⋯⋯」我方恍然大悟,原來他們正在討論布袋戲。
筆者也曾在一本電腦遊戲的攻略祕笈中看到:「回到大雄寶殿後,高僧又給了幾句五字箴言:『舍寒心不寒、利誘心不誘、子明心就明』;說完之後,五位高僧就揚長而去了!並說開啟藏經室的鑰匙(也就是「舍利子」),就在大雄寶殿內。」
從上面兩個例子,不難想像舍利子在這一代年輕人心目中的印象,不外乎來自布袋戲編劇對舍利子所下的定義,而這些編劇的編寫邏輯,又不外乎受到學校教育的影響,譬如達爾文的「物競天擇」論,再摻雜武俠小說中的奇特招術及練功祕訣,還有,自身對舍利子的想像(譬如會有魔舍利子的出現)。
對於舍利子,一般多停留在類似道家鍊丹的邏輯觀念中,以為舍利子是一種千錘 鍊下的結晶神奇物,更多以為是高僧在長久禁慾下,精髓飽滿的結果,但這與事實相差可能不止十萬八千里。
‧火葬場工作人員的舍利子印象?
十年前祖母的往生,是我第一次遭遇到親人死亡的經驗,記得在遺體送往火葬場準備火化之際,我曾好奇的問火葬場的工作人員,是否曾經看過舍利子?當時所得到的回答是很乾脆的兩個字:「沒有!」
去年我父親往生,我也在準備火化時問了工作人員有關舍利子的事,得到的回答是同樣簡單的否定。然而這並不能說服我,多年來在所涉獵的佛教書籍中,不少記錄著某高僧往生荼毗後燒得舍利子的事蹟,而且還有照片為憑,那與我仔細觀看父親火化後所得的骨灰截然不同。
而我心中之所以一直掛意著舍利子,其實還有一個原因。三年前有一位朋友從大陸回來後送了我一顆舍利子,裝在鉛質的小圓球中,鉛球外殼還鏤刻著佛像。對於這樣一個禮物,該是當一般的紀念品看待,還是以虔誠的心好好供養?既不願自己落入迷信,也不願因自己的無知而忽視,進而對一個可能的法寶產生不敬,兩者之間,我始終無法用一個很確定的態度去面對。所以我一直對舍利子的相關報導及文獻保持敏感,也幾次正式拜訪了火葬場的工作人員,心想他們在正式的採訪下會將多年的見聞相告,萬沒料到,所得的答案要不是「非常罕見」,就是「從來沒有見過!」幾乎和先前同出一轍。有時候他們見我一臉狐疑,一副失望的可憐樣,便趕緊跟我解釋,他們已具實以報,實無相瞞,並指出有許多出家師父往生後送來火葬,其同門師兄姊會提醒他們「注意舍利子。」一開始,他們也認真地期待,希望目睹只聞其名,未見其形的舍利子。
待火化爐的閘門一開,拉出火化後的骨灰一瞧,似乎和一般沒什麼兩樣,於是他們只好小心地將骨灰及骨灰粉末一併裝在容器中,請親人家屬在旁仔細挑選。工作一、二十年,處理遺體上千具,卻從未見到舍利子的大有人在。
‧堅固的骨灰就是舍利子?
從火葬場第一線工作人員口中得不到預期的資訊,有幾次,我當場轉而訪問了由家屬請來為亡者超度的法師。他們的答案往往和前者有著三 六十度的不同, 分之 地肯定舍利子的存在。法師們對火葬場工作人員沒見過舍利子並不為奇,認為他們不懂,而且因為沒見過舍利子,就算有,也不知道那就是舍利子。正如有人半開玩笑地說:「要內行人才看得懂。」
曾有一位師父還經驗老到地為我解說挑選舍利子的方法──要將骨灰拿回去,用篩麵粉的篩子加以篩選,發現許多顆粒狀的小石子,便是舍利子。並說分辨骨灰與舍利子的不同就是用手加以挫捏,不會被捏成粉末的便是舍利子,即所謂的「堅固子」,還表示只要有修行就一定會有舍利子。
如此聽來,舍利子又好像得來的太容易了些,事實上,也有不少修行高超的得道高僧在涅槃荼毗後並沒有留下任何的舍利子。
到底舍利子在什麼情形下會產生?而呈現什麼樣的質感才能稱做舍利子?為何舍利子單為佛教所重視?其背後是否隱藏了某種意義?⋯⋯說真的,要圓滿回答這些問題,絕不比成就一顆舍利子來的容易。‧舍利子也是人名嗎?
另一個疑問常發生在初入門的佛教徒身上,因為他們在看佛經時會常見到「舍利子」三字,但並不是所有人都清楚所指為何。
被視為佛教徒必修經典的《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中,一開始不久,即提及舍利子三字,從內文來看,它是針對舍利子說法的,「⋯⋯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就有很多人為此做了不同的解釋。
舍利子是意味著所有弟子?還是暗示所有人都具成就舍利子的條件?還是真有這麼一位弟子名為舍利子?
事實上,不論答案是那一個,都不影響經文內容所要傳達的要義。至於這個問題的正確答案,則是真有一個人名叫舍利子,他是佛陀成道後追隨佛陀的大弟子之一,其名在很多三藏經典中都可以見到,有時也被稱為「舍利弗」,所指乃為同一個人。
有心的人翻開佛學辭典即能找到完整的解釋,舍利弗初依印度教六道之刪闍耶修行,後歸依佛陀,為佛眾弟子中智慧第一。《阿羅漢具德經》中佛陀即曾言:「⋯⋯復有聲聞具大辯才,智慧第一,舍利弗苾芻是。」 舍利子常識
Q:女眾也能燒出舍利子嗎?
A:是的,1985年苗栗苑裡大興善寺比丘尼福慧法師入滅荼毘後即曾燒得舍利子。
Q:舍利子也是一個人的名字嗎?
A:是的,釋迦牟尼佛的弟子中有一位即叫舍利子,又叫舍利弗,是佛陀認證為所有弟子中最有智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