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作者序〕不要怕困難,跟著我一起做就對了!

 

致親愛的讀者:

感謝您翻開此書,我是兒童牙醫侯侯醫師(侯政廷牙醫師),在網路上、Facebook、IG、podcast 上,我是個樂於分享兒童牙科衛教知識,也樂於分享親子教養議題的牙醫師。但我還有另一個身分:我是個 BLW 的推廣者,研究推廣資歷已 8 年,我也是個將 BLW 實施在兩個兒子身上的爸爸,至截稿時,資歷已經 3 年多!

 

BLW,英文全名是 baby led weaning,譯為「寶寶主導式離乳法」,在嬰幼兒有主動抓取能力時,約出生 6 個月即可開始實施。與傳統給副食品的觀念不同,BLW 是訓練寶寶「自己主動吃固體食物」,而非被湯匙餵予泥狀食物,如此可訓練嬰兒的口腔肌肉功能,促進大腦發育、手腦協調性、感覺統合、促進牙齒正常發育。

 

您也許會問,為何一個牙醫師,還是一個爸爸,會出版一本關於「寶寶如何吃食物」的書?這不應該是營養師,或是一些網紅媽咪來分享的內容嗎?且慢,以下理由,容我細說:

 

我是個兒童牙科專科醫師

目前全台灣的兒童牙科專科醫師很少數(約莫 500 多名,相較於全台 15000 名牙醫而言)。因為我的身分,我執業 10 年來,已經看過數以萬計的孩童口腔有蛀牙與牙齒長歪等問題,當然孩童嘴巴的問題也牽扯到身體其他器官的健康,如腸胃、鼻子、皮膚、眼睛等,上述問題的都不是父母樂意遇見的,但仔細探究根本,我發現,這些竟然是從寶寶的「飲食問題」開始延伸的(後面章節會詳細說明)!從「兒童牙醫師」的角度來與你分享孩童的飲食,會讓你看到不一樣的世界!

 

我是個二個兒子都親身實踐 BLW 的爸爸

截稿時大兒子 3 歲,小兒子已滿 1 歲,我清楚感受到執行BLW 與沒執行 BLW 家庭餐桌氛圍的差異:讓自己孩子 BLW,我非常喜悅、也非常感激,因為這套飲食法不僅讓父母在餐桌上不用餵食小孩,我們還可以充分享受在餐桌聊天、互動的樂趣。

 

此外,我的大兒子與同年齡的孩子相比,在健康與行為反應上,有很顯著的差異(後面的章節會提到),這讓我又驚又喜!也更讓我確信:推廣 BLW 是正確、幸福的,是為人父母此生不會後悔的決定!

 

身為父親,我也充分可以同理:有些照顧者想要嘗試BLW,但卻遇到各種困境,諸如:長輩反對,擔心怕孩子噎到,煩惱小孩亂玩食物、弄髒等,我親身克服了起初執行 BLW 的困難,也克服了各式各樣的餐桌教養議題,現在的我,很樂意跟你分享我所知道的一切。

 

台灣是個醫療資源發達的國家,許多醫師都會出書、無私推廣健康知識,但目前鮮少有醫師出版關於 BLW 的專門書,或是分享自己孩子 BLW 的親身見證,那就由敝人在下我,成為先驅者,在兼具故事性與醫學論證的這本書裡,讓您徹底明白與放心,並與寶寶一起愉快用餐!

 

若您的孩子是介於0 ∼ 2歲,非常歡迎您閱讀,因為這正是讓孩子探索 BLW 的黃金階段。若您的孩子介於3 ∼ 8歲,但仍有困擾的飲食問題、口腔問題、過敏問題,相信閱讀這本書,也會帶給您很多啟發!

 

〔前言〕歡迎來到BLW 的世界

 

感謝您繼續閱讀,歡迎來到 BLW 的世界!

 

在進入正式的章節前,我想述說一個畫面,這是個真實的親子畫面:

 

緣起

我記得,某個早晨,我們全家在飯店的餐廳裡用早餐,這是間很棒的飯店,我們帶著昨晚愉快的記憶,吃著眼前的餐點,同時欣賞著窗外灑進來的陽光。

 

當時,二寶尚未出生,大寶(小湯圓)年紀約 9 個月而已,他已經上手了 BLW 的技能(可以自己好好抓東西吃)。我和太太面對面坐著,而桌子的另外一角,坐著可愛的小湯圓,因為是自助 buffet,所以我和太太唯一需要做的,就是將我們認為適合寶寶的食物,盛給小湯圓,接著我們只要看著他吃就行了!

 

毫不意外,小湯圓吃得津津有味,而且吃得很逗趣!而我與太太,則是面對面笑著談昨天走過的每個風景與趣事。此時,另一對三口家庭也走進了餐廳,在隔壁桌坐了下來!我眼睛一瞥,發現對方也是年輕爸媽,小孩約莫 2 歲,爸爸面無表情,似乎還睡不太夠,而媽媽則是神色匆忙,因為孩子「要求很多」,一下這個不要,一下那個不要,但媽媽總是耐心地有求必應,「好∼等一下」「這個不要亂摸」「那待會吃飯飯好不好?」因為小孩與媽媽的聲響太過「尖銳」了,所以旁邊桌子的客人都不免投以好奇的眼光。

 

好不容易,他們一家三口終於坐下了!與我們類似的是,他們的孩子也坐上餐廳準備的嬰兒椅,並使用餐廳提供的兒童餐具,但接下來的場景,就與我們完全不同了─媽媽準備了食物剪!把盛來的食物,剪成細細碎碎,再用湯匙舀起來送進小孩嘴巴,可是,小孩卻完全不領情,一直喊,「我不要!」「我要玩!」那道尖銳的聲音又引起了我的關注,但媽媽非常有耐性,「你不要這個麵包嗎?那我們吃這個 Apple(蘋果)好不好?」緊接著就把原本的食物放回去,改剪起其他的食物,再度用湯匙把食物送進孩子的嘴巴裡。

 

就我的觀察,小孩有時會吃,但吃了三口,很快又「搗亂」起來,媽媽又必須用其他方式來「哄」小孩,讓他吃下湯匙的東西,而餐桌前的爸爸,則是面無表情,穩穩地吃著自己的早餐,只是三不五時的用嘴巴碎念 :「Michael,趕快吃飯!不要再玩了!」好不容易,孩子吃完了(事實上只吃了相較於小湯圓 1 / 3 的食物量)。

 

「他又沒有好好吃飯!吃這麼少!老公,請你幫忙餵點奶,我怕他長不高!」接著媽媽就請爸爸接手,用奶瓶幫孩子補充奶後,才起身去盛裝自己的食物。在一旁觀看的我產生了惻隱之心 :「好辛苦的媽媽,都 30 分鐘過去了啊!」那位媽媽起身的同時,看向了我們的餐桌,同時盯著吃得津津有味的小湯圓,投以疑惑的眼神,似乎很困惑 :「為什麼孩子會自己吃?我沒見過?!」

在上述場景裡,那個家庭沒有實質的親子對話,夫妻間也

 

沒有交談的心情,只有不斷地「執行任務」──執行一個「要讓孩子好好把飯吃完」的任務,旁人看來,很辛苦、很累人,絲毫無法享受美好飯店裡的美好早晨。

 

改變

這個畫面,一直留在我的回憶裡。因為它也正在我的親朋好友身上發生─不知看完上述的場景,您作何感想?也許您會說:「爸爸好過分,應該讓爸爸餵孩子,早點讓媽媽喘口氣。」或者您會說:「所以我才不想生小孩啊!光餵個飯就累死人了。」(筆者所在的台灣,目前是全球生育率倒數的國家。)

 

但如果,有一種飲食方式,能讓爸媽吃得輕鬆、小孩也吃得津津有味,讓親子可以充分享受餐桌上的時光,您想不想了解呢?那就是 BLW 了!(Baby Led Weaning)而且不只上述好處,在醫學上,我也支持它的優點─增進寶寶的感覺統合能力、增進手眼協調、促進口腔肌肉發展、牙床發育,歡迎正在閱讀這本書的您一起來了解。

 

歡迎進入 BLW 的世界

 什麼是 BLW 呢?

BLW,英文全名是 baby led weaning,譯為「寶寶主導式離乳法」,講白話就是讓孩子「自己抓東西吃」,在孩童有主動抓取能力時(約 6個月)即可開始實施,此時的孩子,在生理上,是要逐漸脫離純餵奶的階段,吃下副食品(食物),故會放上「離乳」一詞。與傳統給副食品的觀念不同,BLW 是訓練寶寶「自己主動吃固體食物」,而非被湯匙餵予泥狀食物,如此可促進嬰兒的口顎功能發展,促進大腦發育、手腦協調性等。

 

BLW 與傳統餵食法的不同

.BLW 是讓孩子主動抓取食物/傳統方法則是使用湯匙餵食

.BLW 鼓勵吃原型食物/傳統台灣餵食法摻雜很多加工品

.BLW 不剪碎食物/傳統餵食法常常剪碎食物

.BLW 鼓勵讓孩子飲食自己開始、自己結束/傳統餵食法常強迫孩子吃完食物

 

 兩種截然不同的育兒體驗

因為目前我的所在地是個 BLW 尚不盛行的國家,我發現還沒執行 BLW 的家長,充滿著許多的擔心與困擾,「弄髒怎麼辦?小朋友吃太少怎麼辦?噎到怎麼辦?沒空準備副食品怎麼辦?長輩反對怎麼辦?」但在已經成功執行 BLW 的家長間,卻是這樣說的,「很輕鬆啊!就讓孩子自己吃,弄髒就弄髒沒關係!其實現在讓孩子自己吃,蠻自然的!」上述兩者是截然不同的世界,希望這本書,能夠成為兩個世界的橋樑,讓更多家長可以更輕鬆、有自信、有陪伴地踏上這條幸福之路!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