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這是師父在三十出頭的年紀接觸佛法時的一段故事。

有一天他什麼也沒吃的在智異山走了一週,透過行禪,他細細地檢視自己的證悟,完全覺醒的觀察發生在心理和身體的一切,吸氣、呼氣,腳步的舉起與放下,手指的每個動作,一個也不放過的,他在寂靜中緩慢前進的走了一星期。

那條山路通常是一天可以走完,但師父走了一星期,可以想見當時他是如何的自覺觀察。在雨中步行,晚上在樹下靜坐,像這樣的他完全自覺覺醒的修行了一週。他就是用這些不一樣的方法來檢視自己的證悟。

結束一週的修行後,他問別人:「誰是韓國最偉大的大師?」聽說這位大師在海印寺白蓮庵裡,於是他動身前往。但當他抵達時,在門口看到一個「務必禁語」的牌子釘在松樹上,看到那個牌子,他改變主意,不去拜見大師了,而是在松樹下打坐一整個晚上,到天明時才走到海印寺的大殿。幸運的是,當時正好是結夏安居的最後一天,大殿上有很多人聚集聽聞法師說法,當他正要踏進大殿時,突然覺察到自己已經有一個星期沒有漱洗刮鬍了,於是趕快到附近的小巷子清洗一番,然後再進入大殿。

當時,慧庵禪師正在說法。師父對禪師的說法感到非常高興,想要和他單獨見面。他問別人「這是哪一位大師?」人家告訴他,這是願堂庵的慧庵禪師。於是師父前往願堂庵,在那兒等待。當禪師回來時,看到師父坐在門口,師父對禪師行了最恭敬的禮,接著說:

「我的心是清淨的,完全沒有一點塵勞;然而為了他人,我清洗我的身體以及更衣來到這裡。」

慧庵禪師露出大大的笑容說:「這是大乘的心」,然後他細心地寫了一些東西,放入一個信封,遞給師父,禪師說:「請好好地參究它!」

在回程的公車上,師父打開信封,上面寫著:「父母未生前,什麼是我的本來面目?」看到這裡,師父唇邊露出笑意。回去後,他馬上寫下答案,立刻將之寄出去,但之後他隨即想到,這樣做對禪師不夠尊敬,於是下班後立刻又趕回寺廟。當時他是公車司機,在晚上下班時,最後一班車只通往馬山市,而不是往海印寺,然而他還是坐上公車,接著在馬山市換車往高靈郡。抵達高靈郡時,天色已經完全漆黑,沒有任何車班了,他開始走路。在途中一個檢查哨遇見警察,師父告訴警察要到海印寺,他們就攔了一部車請司機順載一程,司機把他送到海印寺附近的一個小鎮,師父開始在黑暗中步行,到達寺院山門已經是凌晨兩點左右,他用最虔誠的心在地上跪拜,發了這樣的願──

諸佛菩薩啊,我見到父母未生前的本來面目,我個人虛假的生活已經在這時候結束了。從現在開始,每生每世,我只做回報佛陀恩德,以及救渡眾生脫離生死苦海的事情,諸佛菩薩啊,請證明我的願力是真誠的!

就在那時,前面一棵大樹突然開始放出亮光,當他走向大樹給它一個擁抱時,樹上一片枯掉的樹皮掉了下來,師父把它放進布包,然後向願堂庵走去。那是接近黎明的時刻,慧庵禪師已經在庵前的橋頭等待。師父向禪師說:「我讀完您所寫的以後,已經寄了一封信給您,但我覺得那樣對禪師不夠恭敬,所以親自來一趟,向您報告。」在他向禪師報告完他的證悟後,禪師說:「我給你印可,你將永不退轉。不過,這件事請你隱藏一段很長的時間。」

然後,慧庵禪師與師父一起在道場附近散步很久,互相交談,一直到過了早齋時間。大寮看到禪師很不尋常的情況,所以還特別幫他們兩人準備了早齋,禪師邀請師父同桌一起用餐,師父說:「謝謝,不用了,我已經飽足!」禪師就微笑的讓師父離開了。那是一九八六年的初秋。

永嘉禪師在獲得六祖惠能的印可後,雖然六祖希望他多留一些時間,但他只待了一個晚上,所以人們稱他為「一宿覺」。但,師父離開慧庵禪師時,不要說一個晚上,連一餐也沒有吃。他為什麼這樣做呢?我想他應該是對韓國的佛教有一些較長遠的看法。

回到家以後,他突然想到袋子裡還有一片樹皮,於是他叫太太過來,要給她看樹皮。令人驚訝的是,那片樹皮還在發光,但等她太太看到以後,光亮就消失了,好像是一直在等待她的樣子。太太感到神奇,也覺得害怕,在敬畏中,她決定讓先生走自己的路,於是很快的辦了離婚。終於,他可以昇華對菩薩的願力而出家。現在,二十年後,師父有時候會以這方便法門,向有因緣的人講述這一段故事,然而,有些人較難接受,像師父這樣平凡的人,既不是出家眾,也沒有受過什麼高等教育,只不過是個窮困的公車司機,竟然能夠了解沒有生死的偉大真理。這些人不了解的是,開悟是每個人都可能證得的,因為開悟是普遍與平等的。

在談到證悟以及獲得印可這一段故事時,師父總會說起這一段話──

這真是很不尋常!奇蹟發生在我身上,而我是一個沒有知識、沒有受教育,以及一無所有的人。如果這件事情發生在一個受過較好教育的人身上,那就更好了!從證悟那天以後,我所有的疑惑都消失了,我當時就領悟到,我將不會再度受生,我不會像眾生一樣死亡,我已經從生死獲得解脫了!

師父就像古代的居士大德,例如:寒山與拾得、元曉大師與大安大師,普化與岩頭,龐居士與浮雪居士、慧月禪師與水月禪師(註1)。他就在人們可以輕易接近的地方,和大家分享歡喜與哀傷,在每一個人的心田種下成佛的因。

註1:元曉大師、大安大師、浮雪居士、慧月禪師與水月禪師為韓國歷代的開悟者,其共同點為街頭行腳,隨緣教化渡眾。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