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電子書】詩經

特價540
電子書
下次再買
周南
周,國名。后稷十三代的孫,名為古公亶父的,起初所居的地方,在禺貢雍州岐山的南面。後來武王得了天下,把這個地方分給他的兄弟周公旦做了采邑。但此時的周,卻是周初的地名,與旦毫不相干的。在這時候所採的歌謠,是從周地得來的,統稱為「周」。
但是十五國的歌謠。都叫做「風」,何以獨稱周為南呢?古序說:「化由北而南。」章自潢又以為是樂的名字。他所採的證據,有以雅以南的詩,和舜帝的《薰風歌》,又說八力以南為正,八風以南為和,所以詩的正風,就是稱為南。又有的說,周南就是周國以南的地方。大略所採的詩篇,總是周南的居多,故此稱為周南。

◎關雎
【原文】
關關1雎鳩2,在河之洲3。
窈窕4淑女5,君子6好逑7。
【今譯】
發出「關關」聲啼鳴應和的水鳥,停在水中央的小洲上。
幽靜而美麗的女子,是青年男子追求的對象。
【註釋】
興也。睢,音疽,《國語》、《史記》均音「雖」。窈,音「杳」。窕,徒了反。
1關關,是雌雄之鳥相和的鳴聲。2睢鳩是水鳥,同「凫鷖」一樣的。3河洲,是水邊的淺地。4窈窕是幽閒的樣子。5淑女,是未嫁的好女子。6君子,是指求配偶的人。7逑,是配偶。
【章旨】
這章詩,是詩人先說別種的物事,引起詠託的辭意。說是鳴聲相和的水鳥,同在河洲上面,那幽嫻的好女子,該君子是所求的佳偶了。
【集傳】
興也。關關,雌雄相應之和聲也。雎鳩,水鳥,一名王雎。狀類鳧鷖。今江淮閒有之。生有定偶,而不相亂,偶常並遊,而不相狎。故《毛傳》以為,摯而有別。《列女傳》以為,人未嘗見其乘居而匹處者,蓋其性然也。河,北方流水之通名;洲,水中可居之地也。窈窕,幽嫻之意。淑,善也。女者,未嫁之稱,蓋指文王之妃大姒為處子時而言也。君子,則指文王也。好,亦善也。逑,匹也。《毛傳》之「摯」字與「至」通,言其情意深至也。○興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詞也。周之文王生有聖德,又得聖女姒氏,以為之配,宮中之人,於其始至,見其有幽嫻貞靜之德,故作是詩,言彼關關然之雎鳩,則相與和鳴於河洲之上矣。此窈窕之淑女,則豈非君子之善匹乎?言其相與和樂而恭敬,亦若雎鳩之情摯而有別也。後凡言興者,其文意皆放此云。漢匡衡曰:「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言能致其貞淑,不貳其操。情欲之感,無介乎容儀。宴私之意,不形乎動靜。夫然後可以配至尊,而為宗廟主。」此綱紀之首,王化之端也,可謂善說詩矣。
【箋註】
牛震玉曰:先聲後地有情,若作河洲雎鳩,其鳴關關,意味便短。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不平對,錯綜得妙,若作淑女窈窕,君子好逑,便直致無味。
方玉潤曰:此詩佳處,全在首四句,多少和平中正之音,細味自見。取冠三百,真絕唱也。
程俊英曰:按鳩在國風中見過四次,都是比喻女性的,相傳這種鳥雌雄情意專一,和常鳥不同。
【原文】
參差1荇2菜,左右流之3。
窈窕淑女,寤寐4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5。
悠哉悠哉6,輾轉7反側8。
【今譯】
水裡生長著的或長或短的荇菜,或左或右的順水流動著。
幽靜而美麗的女子,無論是醒是睡都想追求她。
想追求她但追不上,無論是醒是睡都在思念著她。
想念她啊想念她,翻來覆去怎麼也睡不著。
【註解】
興也。參,初金反。差,初宜反。荇,音「杏」。輾,音「展」。
1參差,長短不齊的樣子。2荇是水草,根生水底,它的莖和釵股差不多,上青下白,葉子是紫赤的顏色,有一寸多寬的直徑,浮在水面。3左右流之,是或左或右的流動,不易得著的意思。4寤是醒了,寐是睡著了。5服是中懷想著。6悠哉悠哉,是長久載繫念著。7輾是轉了一半;轉,是全都轉了。8反是覆過去,側是斜過半邊。
【章旨】
這章詩是說長短不齊的水草,在那裡左右的流動,不易得著的樣子。那幽嫻的好女子,我在睡著了或未睡著的時候,纔想去求他的。若是求她不得,未免令我常常的繫念,翻來覆去,長久的懷想。
【集傳】
興也。參差,長短不齊之貌。荇,接餘也,根生水底,莖如釵股,上青下白,葉紫赤,圓莖寸餘,浮在水面。或左或右,言無方也。流,順水之流而取之也。或寤或寐,言無時也。服,猶懷也。悠,長也。輾者,轉之半;轉者,輾之周。反者,輾之過;側者,轉之留,皆臥不安席之意。○此章本其未得而言。彼參差之荇菜,則當左右無方以流之矣,此窈窕之淑女,則當寤寐不忘以求之矣。蓋此人此德,世不常有,求之不得,則無以配君子,而成其內治之美。故其憂患之深,不能自已至於如此也。
【箋註】
李時珍曰:葉徑一二吋,有一缺口而形圓如馬蹄者,蓴也;葉似蓴而稍瑞長者,荇也。
竹添光鴻曰:無「求之不得」四句,則全詩平疊直敘,無復曲折,忽於窈窕淑女前後四疊之間,插此四句,遂覺滿篇悠衍生動矣。
方玉潤曰:跟上求字,忽生出不得一層,文心乃曲。忽轉繁絃促音,通篇精神扼要在此,不然前後皆平沓矣。
【原文】
參差荇菜,左右采1之。
窈窕淑女,琴瑟2友3之。
參差荇菜,左右芼4之。
窈窕淑女。鐘鼓5樂之。
【今譯】
水裡生長著的或長或短的荇菜,順著水流左採右採。
求得幽靜而美麗的女子,以琴瑟調和之音親近她。
水裡生長著的或長或短的荇菜,順著水流左摘右摘。
求得幽靜而美麗的女子,以鐘鼓之音令她感覺歡喜。
【註釋】
興也。采,此禮反,讀「再」。友,羽已反,讀「已」。芼,音「帽」。
1采是採取的意思。2琴有五弦的,有七弦的;瑟有二十五弦的,亦有五十弦,皆是絲類。3友是友愛。4芼,是拿來煮熟了,做享荐的物品。5鐘鼓是樂器的名字,鐘是金類,鼓是革類,是樂器大的一類。
【章旨】
這章詩是比較上章更進一層說。上章是說水草左右的流動,尚未得著,所以那幽嫻的好女,雖是寤寐中去求她,總未得著,因有輾轉的反側和長久的思念。這章是說水草若已經得著了,淑女已經求得了,好像琴瑟一般的調和。這水草應該煮熟了,做享薦的物品;要那幽嫻的好女,享受琴瑟的友愛和鐘鼓的樂趣了。
【集傳】
興也。采,取而擇之也。芼,熟而薦之也。琴,五弦或七弦;瑟,二十五弦。皆絲屬,樂之小者也。友者,親愛之意也。鐘,金屬;鼓,革屬,樂之大者也。樂,則和平之極也。○此章據今始得而言。彼參差之荇菜既得之,則當采擇而烹芼之矣。此窈窕之淑女,既得之,則當親愛而娛樂之矣。蓋此人此德,世不常有,幸而得之,則有以配君子而成內治,故其喜樂尊奉之意,不能自已,又如此云。
【箋註】
孔穎達曰:以琴瑟相和,似人情志,故以友言之;鐘鼓鏗宏,非情志可比,故以樂言之。
方玉潤曰:友字樂字,一層深一層,快足滿意而又不涉於侈靡,所謂樂而不淫也。


【原文】
關睢三章,一章四句,二章章八句。
【集傳】
孔子曰:「關睢樂而不淫,哀而不傷。」朱子謂:「此言為此詩者,得其性情之正,聲氣之和也。蓋德如睢鳩摯而有別,則后妃性情之正,固可以見其一端矣。至於寤寐反側、琴瑟鐘鼓,極其哀樂,而皆不過其則焉。則詩人性情之正,又可以見其全體也。獨其聲氣之和有不可得而聞者,雖若可恨,然學者姑即其辭而玩其理以養心焉,則亦可以得學季之本矣。匡衡曰:『妃匹之際生民之始,萬福之原,婚姻之禮正,然後品物遂而天命全。』孔子論詩以關睢為始,言君上者民之父母,后夫人之行,不侔乎天地,則無以奉神靈之統,而理萬物之宜。自上世以來,三代興廢,未有不理此者也。」
【箋註】
牛運震曰:孔子曰:〈關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二語已盡此詩之妙。不傷者,舒而不迫;不淫者,淡而不濃。細讀之,別有優柔中平之旨,潔淨希夷之神。
崔述曰:常女易得,賢女難求。深居幽邃之女,尤不易知。故有求之不得,輾轉反側之思。惟其求之也難,則其得之也喜。故有琴瑟之友,鐘鼓之樂,所謂陰陽和則萬物生,夫婦和則家道成者也。
聞一多曰:〈關雎〉,女子採荇於河濱,君子見而悅之。
屈萬里曰:此祝賀新婚之詩。
高亨曰:這首詩歌唱一個貴族愛上一個美麗的姑娘,最後和她結了婚。
程俊英曰:這是一個青年熱戀採集荇菜女子的詩……全詩集中描寫他「求之不得」的痛苦,只能在想像中和她親近、結婚。
馬持盈曰:這首詩,完全是愛情結合的詩。由追求、而戀愛而結合,感情的發展過程很明顯。這首詩明明是男子追求女子,求之不得,所以翻來覆去的睡不著,漢儒偏要把它牽扯到后妃之德上,怪不得七拉八扯,總是合不攏呢。
◎小標:葛蕈
【原文】
葛1之覃2兮,施3于中谷4,
維葉萋萋5。
黃鳥6于飛,集于灌木7,
其鳴喈喈8。
【今譯】
葛藤生長得那麼長,蔓延到山谷的中央,
葉子長得如此茂盛。
黃鸝飛舞,在矮樹叢上群集,
嘰嘰喳喳的鳴叫著。
【註釋】
賦也。施,音「異」。喈,之奚反。
1葛是蔓生的草,可以織布的。2覃是蔓延的意思。3施,就是移。4中谷,是山谷之中。5萋萋是茂盛的樣子。6黃鳥,是黃鸝。7灌木是叢木。8喈喈,是和聲從遠處聽來的。
【章旨】
這章詩是賦體。直說葛的蔓延,移滿了山谷之中,它的葉子茂盛極了;還有黃島飛集在灌木的上面,鳴聲從遠處聽來,很是和悅的。
【集傳】
賦也。葛,草名,蔓生可為絺綌者。覃,延。施,移也。中谷,谷中也。萋萋,盛貌。黃鳥,鸝也。灌木,叢木也。喈喈,和聲之遠聞也。○賦者,敷陳其事,而直言之者也。蓋后妃既成絺綌而賦其事,追敘初夏之時,葛葉方盛,而有黃鳥鳴於其上也。後凡言賦者,放此。
【箋註】
蘇轍曰:葛者,婦人之所有事也。詠歌其所有事,而又及其所聞見也。
牛運震曰:首三句寫葛幽蔚在目,後三句娟媚充悅。飛、集、鳴三項,略一點逗,物色節候宛然如畫。
方玉潤曰:追敘葛之初生,二句為一截,唐人多有此體。
高葆光曰:好一幅春深山野圖!
馬瑞辰曰:詩以葛之生此而延彼,興女之自母家而適夫家。


【原文】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
維葉莫莫1。
是刈是濩2,為絺為綌3,
服之無斁4。
【今譯】
葛藤生長得那麼長,蔓延到山谷的中央,
葉子長得如此茂盛。
將它割下,蒸煮它,分別織成粗葛布與細葛布,
穿在身上不覺得厭惡。
【註釋】
賦也。濩,音「鑊」。絺,音「癡」。綌,音「隙」。斁,音「亦」。
1莫莫,是茂盛的樣子。2刈是斬割;濩就是煮。3葛布可以做夏天的衣服,精的名「絺」,粗的名「綌」。4斁,是厭惡的意思。服之無斁,是穿了總不厭惡。
【章旨】
這章詩是說到了葛已長成的時候,就把它割了來、煮好了,織成粗細的葛布做成衣服,著在身上。雖是經久垢弊,終沒有絲毫的厭棄心。
【集傳】
賦也。莫莫,茂密貌。刈,斬;濩,煮也。精曰絺;粗曰綌。斁,厭也。
此言盛夏之時,葛既成矣。於是治以為布,而服之無厭。蓋親執其勞,而知其成之不易。所以心誠愛之,雖極垢弊,而不忍厭棄也。
【箋註】
陳鵬飛曰:以為衣服,而服之無厭斁之心,女功之勤者,身親嘗之,所以能儉。
陳傅良曰:知稼穡之勤者,飲食則念農功;知絲麻之勤者,衣服則思女功。親執其勞,所以心誠愛而不忍棄也。
朱善曰:刈而後濩,濩而後績,績而後成布,成布而後為衣。其為之也有序,其服之也不厭,此所以為勤且儉也。
牛運震曰:正寫治葛,只「是刈」二句。末句樸厚恬雅,一語中多少意思。
方玉潤曰:治葛既成以至服之無斁,起下汙澣。
【原文】
言1告2師氏3,言告言歸。
薄4汙5我私6,薄澣7我衣8。
害9澣害否,歸寧10父母。
【今譯】
告訴我的保母,我要返回娘家。
清洗我的褻衣,清洗我的禮服。
看哪一件要洗哪一件不洗,我將返回娘家探望爹娘。
【註釋】
賦也。澣,音「緩」。害,音「曷」。否,如字。
1言是言辭。2告是稟告。3師氏是女師。4薄是少的意思。5汙是衣上的汙穢。6私是小衣。7澣就是洗濯。8衣是禮服。9害當「何」字解。10寧是安寧,就是問安的意思。
【章旨】
上章是說把葛織成了粗、細的衣服。這章是說要稟告女師,使她告訴君子,將要歸甯的意思。並且把褻衣和禮衣,稍加洗滌。那一件要洗、那一件不用洗,我將穿了回家,問父母的安寧。
【集傳】
賦也。言,辭也。師,女師也。薄,猶少也。汙,煩撋之,以去其汙,猶治亂而曰亂也。澣,則濯之而已。私,燕服也。衣,禮服也。害,何也。寧,安也,謂問安也。○上章既成絺綌之服矣,此章遂告其師氏,使告於君子,以將歸寧之意。且曰:「盍治其私服之汙,而浣其禮服之衣乎。何者當浣?而何者可以未浣乎?我將服之以歸寧於父母矣。」
【箋註】
輔廣曰:薄汙薄澣者,不為甚飾之辭。害澣害否者,又見其不苟之意。
朱善曰:師氏,導我者也,則必每事而詢訪,見其不敢專也。父母,生我者也,則必及時而問安,見其不敢忘也。君子,宗主我者也,則必因師以致告,見其不敢褻也。
姚際恆曰:此言「汙」「澣」與上絺綌之服又不必相涉,然而映帶生情,在有意無意間。此風人之妙致也。此詩不重末章,而餘波若聯若斷,一篇精神生動處則在末章也。
牛運震曰:借澣衣歸寧作結,正為治葛點染生色,餘波迴照,有不即不離之妙。歸寧大禮,寫來極風韻,極興頭。津津妮妮,活是嬌女戀母情致。
方玉潤曰:三章歸寧正面。三言字,兩薄字,兩害字,說得何等從容不迫,的是大家閨範賢媛口吻。
聞一多曰:姆,即師氏論其性質,直今傭婦之事耳。


【原文】
葛覃三章,章六句。
【集傳】
此詩后妃所自作,故無贊美之解,然於此可以見其已貴而能勤,已富而能儉,已長而敬不弛於師傅,已嫁而孝不衰於父母,是皆德之厚而人所難也。小序以為后妃之本,庶幾近之。
【箋註】
輔廣曰:勤儉孝敬,固婦人之懿德,又能不以勢之貴富,時之久遠,而有所變遷焉,則尤見其德厚有常,而人所難及也。
朱善曰:即為絺為綌,而知其能勤;即澣濯無斁,而知其能儉;因其言告師氏,而知其能敬;因其歸寧父母,而知其能孝。〈關雎〉之所謂淑,指其德之全的言也。此所謂勤儉孝敬,又各就其一事言也。
牛運震曰:黃鳥鳴木,不必目睹其景,正好借作治葛以前襯托。澣衣歸寧,不必實有其事,恰好借作治葛以後烘染。即此可悟古人作詩參活不呆板處。
崔述曰:詩之體,多重末章,而前特為原起。此篇本為歸寧而作,然不遽言歸寧,先言葛葉之生,時鳥之變,感物思親,此其時矣。而仍不遽歸也,乃藉師氏以請於夫,而云害澣害否,猶為不敢必之詞焉。其敬事而不敢顧其私,尊夫而不敢擅自主,為何如哉?歸寧父母,孝也,人子之至情也,猶不敢專如此,況其他乎?
高葆光曰:在平淡的情況下,添人田野的美景,文情倍極幽倩,令人覺得絕不可枯燥。
程俊英曰:這是一首描寫女子準備回家探望爹娘的詩。詩人敘述在採葛製衣的時候,看見黃雀聚鳴,引起了她和父母團聚的希望。她得到公婆、丈夫的應允,就告訴了家裡的保姆,開始洗衣、整理行裝,準備回娘家。
屈萬里曰:此婦人自詠歸寧之詩。由「言告師氏」之語證之,此婦似非平民。
高亨曰:這首詩反應了貴族家中的女奴們給貴族割葛、煮葛、織布及告假洗衣回家等一段生活情況。
馬持盈曰:這是女子婚後回家省親之詩。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