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作者序〉多做一點點帶來無限可能
離職那天,我獨自坐在車上四十分鐘,心情說不上來是難過還是開心,只覺得我的校園生活就這樣結束了。內心有些悶悶的,但那並不是不捨。
在公立學校,薪資職級最高是六五○,我辭職時是六二五,再多留一年就可以到頂。平平問我:「為什麼不再等一年?」但我知道,該離開的時候就應該離開,人生不該留有遺憾,追求到頂沒有太大意義。我還笑著告訴平平,我的生日是六月二十五日,跟生日同樣的數字挺好的。畢竟,我也不年輕了,辭職對我來說是個重大的決定。回想過去,我才發現,內心深處一直堅持的信念是,「不要有遺憾」。
我第一次去國教院,是幫校長班上課。面對二十多位校長,壓力大到我的手不自覺發抖。那天,平平陪我一起去,她坐在教室後方。下課後,我自豪地看著她,然而,她卻淡淡地說,教室後方的校長們熱情舉手,我卻沒有點他們回答,時間一長,他們便失去參與的動力。
我反思問題出在哪裡。作為一名高中老師,面對的學員全都是校長,求好心切的我過於緊張。當前排校長舉手時,我彷彿看到救世主般,立刻點名他們回答,卻忽視了後排的校長,讓有學習動機的學員失了學習興趣,實在罪過。難過解決不了問題,我得想辦法再多做一點點。
後來,不僅是校長班,所有的班級在每一次小組討論後,只能邀請部分組別發表,但我總會加上一句:「有沒有不講會覺得遺憾的答案?」安靜幾秒後,總會有人趁機分享最想說的話,讓課堂不留遺憾。有時,大家對看無語,我會笑著說:「人生沒有遺憾就好。」這樣一來,學員不會覺得自己辛苦討論出的答案被忽視,而是他們自主決定是否要分享。於是,「不要有遺憾」逐漸成為我做事的準則,我總想著怎麼樣能再多做一點點。
我曾經榮獲教育大愛菁師獎,從副總統手中接過獎項。也得過全國SUPER教師獎的殊榮,全國包含幼稚園、小學、國中、高中、大學加起來只有七個名額。我總會想,這麼多優秀的老師,為什麼是我得獎? 也許是因為我有兩個腦性麻痺的女兒,人生的際遇並不平順,挫折讓別人更容易看到我的努力。
當我的朋友們抱怨自己的孩子不好教,其他媽媽們總會笑著說:「看看仙女。」這時,大家似乎突然感到自己很幸福,負能量不見了。我不介意這樣的比較,如果能夠因此安慰到別人,或許就是我存在的價值和意義,這應該就是我在激勵講座中屢獲好評的原因。
常有人問我學校老師如何能到企業授課? 我總會回答,老師的價值是看到學員優勢,讓他們發揮所長,團隊合作,共創佳績,與其看到不同處,更要看到相同點。教育無他,唯愛與榜樣。
當職場工作者與母親的雙重角色相疊,再加上兩個孩子都是身心障礙,需要額外的關懷與支持,這讓我的生活更加忙碌與充實。我深切感悟到,雖然時間有限,但我願意「多做一點點」,往往為他人與自己帶來無限的可能。回首過去,那些曾讓我歇斯底里、崩潰痛哭的時刻,如今已轉化為內在的底氣。正是這股力量,讓我在面對困境時,依然能保持從容與堅定。
我希望我的故事,也能成為你前行路上的一縷光,給你帶來力量與勇氣。

〈一切的安排都是最好的安排〉
你事先規劃好自己的人生嗎?
每一步都如預期地往前進嗎?
不如預期時你如何調適自我?

二○二一年四月九日,我從公立學校辭職。
辭職後的第三年,也就是七百多天之後,我才感覺漸入佳境。漸入佳境的是我的心境,不會焦慮沒有工作進來,不會煩惱安安應該怎麼辦,不會匆匆忙忙地覺得什麼事非做不可,臣服於現狀,接納當下的自己,也就是享受生命帶給我的一切,可能是意料之外的驚喜,也可能不如我預期的美好。

用力活的日子
回想過去的自己,活得好用力。教甄連續兩年考不上,覺得自己很差勁,不適合當老師;孩子一出生因產程缺氧導致腦性麻痺,面對諸多無法想像的不公平對待;教學上,學生的芝麻小事都是我的大事,最消磨熱情的是學生與家長的投訴;日子好難熬,好多次幫自己喊話,跟自己說「我一定可以,沒有什麼事不能改變」。
我想要的超簡單,不過是平平安安順利平安、學生開心上學,看似平凡,我卻要拚盡所有力氣,張牙舞爪,才能得到我所要的,就像睡個好覺對某些人來說遙不可及。
我在二○一六年上TED前的文章,多半提的是我的教學工作,我用了哪些方法、我做了什麼事、如何帶領學生。有我在教學上的創新,更有學生們的質變,不論是成績、同儕互動與品格的提升。
外人看不到的是我怎麼帶孩子,在家時,孩子就是我的功課。我教平平寫作,包辦安安所有學科,國語、數學、職能治療、物理治療,任何能教的,我當仁不讓的搶著教,不會因為先生不教而引發爭執。
想要孩子進步,就自己教,沒有任何理由推卸責任。就算找到好老師,也是學方法,回家還是得自己反覆不斷的教,教到會想哭,為什麼怎麼教都教不會?

志同道合的夥伴激勵我
回想帶平平安安的歷程,就讀幼稚園和小學時,我還是懵懵懂懂搞不清楚狀況的家長,學校說助理員時數不夠,一週只有十個小時,我不能乾著急,趕緊自費請一個全天候陪伴的阿姨,協助安安從教室到廁所、外堂課的移行、上課時分神提醒她,跟我們說安安在學校的狀況。放學時,小姑送她們倆回阿嬤家。沒有安親班會想收安安,光是飲食和行動就讓老師一個頭兩個大。回到阿嬤家,阿嬤教她們寫功課,直到我們下班過去接她回家。她們倆是整家人悉心拉拔長大的。
那時候我已經是正式老師,但工作很不穩定,所謂的不穩定是我還不是很了解上課怎麼吸引學生注意,也不太會班級經營。偏偏我很喜歡當導師,要能夠生命影響生命,當導師更貼近學生,這是最有效的方法。也因此我每年自願擔任導師,這對很多老師來說是苦差事,對我來說反而是獎勵。
安安國中時,芳和國中的楊其諴老師和蕭秋寶老師都超棒,助理員到位,學校給支持,老師給讚美,那三年真是我的快樂時光。安安一進學校,我不用再煩惱她的事,就算前一天功課沒教好的挫敗,也忘得一乾二淨,我在教學中充電,我很珍惜也熱愛我的工作。
我的教學在班級經營成功後上了軌道,教學品質大幅提升,我開始參加教案比賽。得了些獎之後,陸續有其他學校邀約,每次出外的分享都讓我很期待看看外面的世界,認識像我一樣很認真的老師。我很需要朋友,很需要正向的回饋,支持我在孤單的教學之路繼續往前走,但學校的限制讓我不能常外出演講。直到我去上企業講師的公開班,遇到一群志同道合的夥伴,他們來自於不同的產業,我擁有不同的視野,見識到不管在哪裡,都會有一群為理想奮鬥的人們,我又活血了。

相信路在前方
安安的高中生涯是我的噩夢,沒有教育理念的學校,從安排行動不方便的她到二樓教室上課開始。她高二那年,我為了理念從公立學校辭職。高三,她因為在學校出事,我三不五時機動性的去學校接她,有時到學校不到兩小時,又得去學校接她;有時我內訓有課,她就去爸爸學校,爸爸的學生陪她說說話;我去學校演講,
就帶著她過去,讓她坐在一旁,寫寫字或畫畫;有時候分身乏術,小姑和小叔就要幫忙照顧安安;我會想,如果安安沒有去念那所高中該有多好。每當我這麼想的時候,就會告訴自己不要再想下去了,該想的是未來怎麼做會更好。
高中畢業,平平念大學,安安沒有升學。我從安安的啟蒙老師,成為她社會大學的老師。她走的路都不是我以前走過的,我不知道該怎麼走,我只是相信路在前方。在我很沮喪的時候,我總會想起典範怎麼做,想起蘇文鈺老師給我的鼓勵,老師能這麼大愛教這麼多特教的孩子,我怎麼可以連自己的孩子都教不好?
「你必須用盡全力,才能看起來毫不費力」,離職前的我就是這樣。

希望的種子萌芽了
二○二三年一月,迎來了希望。長庚醫院語言治療師楊若筠邀請安安到醫院講人文講座,我那時候還以為看錯了,怎麼會邀請安安,安安能講什麼呢? 我一點信心也沒有。
我是若筠的高中老師,她是109的學生。若筠希望讓治療師們看到安安的成長與進步,要相信特教孩子是可以教育的,她讓我看到當年我鼓勵她們的樣子,「不要放棄,試試看嘛!」這是我教出來的學生,我感動得哭了。當年種下的種子,若筠讓它萌芽,安安是果實。
不再是學校老師的我,去過台積電上課,到中華民國愛自造者學習協會PTWA演講,,也教身心障礙孩子表達和用AI生圖。不受限於時間和地點,我去到好多以前從未想像過的地方講課,就連安安也拿起麥克風開啟講師旅程。
我不再沮喪沒有接到的案子,祝福對方如願找到適合的講師;不會在意客戶貨比三家,代表他很在意課程;不會覺得天天上課才是厲害的講師,我有充裕的時間可以教安安。現在的自信與從容,是離開學校前的我所無法體會的。
我更清楚知道自己要什麼,營造愉快的課堂氛圍,著重人際之間的流動。我喜歡謙遜又有溫度的主管,喜歡有熱情有學習力的同仁,喜歡與我在講座中相遇的人們,喜歡與我擦肩而過轉身叫住我的人們,我感謝陪同我們前行的人們,我們共同打造彼此期望的世界,有人味、有情味,他們都是我眼中的神仙和仙女。
我不在學校任教,不用再綁手綁腳,處處都能打造有溫度的課堂。
安安沒有停止學習,她的教室更寬廣,更加友善,學習內容多元。
一切的安排都是最好的安排,我懂了。現在懂,剛剛好。

仙.女.老.師.的.砥.礪
面對未來的不確定,提供你五個順勢而為的方法:
一、離開負面的人和環境,離得愈遠愈好。
二、珍惜當下,意外可能比明天來得更快。
三、未來是由過去的努力和善意累積而成。
四、天使會一一的出現,路會愈走愈寬廣。
五、不設限的驚喜遠遠大過於自己嚇自己。

仙女老師的底氣
一切的安排會是最好的安排。
現在的你決定你未來的模樣。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