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人類是地球上唯一完全直立的生物,其支撐點主要是一 條彎彎曲曲的脊柱,然而它在延伸至臀部之前則向內彎曲, 此部位若是姿勢不良、肌肉長期緊張或突然的動作,或受到某些疾病、某些藥物副作用、意外碰撞、職 業傷害、環境潮溼、身體內部溼重、跌倒、車禍、閃腰、常吃冰飲、久坐、久站、提拿重物、手術後遺症等等影響,都可能引發腰腿疼痛。
雙腿就像人體的承重牆,含有身體最大、最結實的關節和骨頭。70%的活動和能量消耗都要由腿完成。科學家認為,從走路便可判斷人的健康狀況,七十多歲的人如果一口氣步行四百公尺,可推估他還能多活六年。老人每次走的 距離越長,速度越快,走得越輕鬆,那麼他的壽命就越長。
此外,腿部肌肉強勁的人必然有一顆強有力的心臟,因 為腰腿強、經絡傳導暢通,氣血就能順利送往各個器官,特別是心臟和消化系統。
97% 腰背痛是結構問題 腰痛背痛問題可分三大類:
第一類的結構問題佔 97%,是由動作或姿勢引發的疼痛,包含骨骼、肌肉、神經異常等。大多數的腰痛、背痛屬於這 類,醫學上又稱機械性疼痛。例如搬東西閃到腰,致使肌肉 拉傷導致的腰痛。
第二類發炎問題佔 1% ∼ 2%,起因是由感染、發炎、 免疫系統引發發炎性的疼痛,通常是在身體不動一段時間後 產生疼痛。例如早上睡醒後較為疼痛,活動後疼痛趨緩的僵 直性脊椎炎、發炎性關節炎等,癌症腫瘤的轉移痛也會有此現象。
第三類臟器問題佔 1% ∼ 2%,是由臟器引發的轉移痛, 如胃炎、腎結石,常伴隨者噁心、想吐、發燒等症狀。
但臨床上常常出現腰痛經過多次治療後又重複出現, 此時往往無法找到確切的原因。
早在兩千多年前,傳統中醫學對腰痛的治療就有豐富的臨床經驗,例如《黃帝內經》的「刺腰痛篇四十一」就討論十五種由各種經脈病變所引起的腰痛,以及內外統一的整體觀念。
人體經脈有如錯綜複雜的交通路線,但大半會經過腰腹,當局部氣血凝塞即產生循環不良,就會造成腰痛。
也就是說,腰痛與體內許多經脈中的某一段不通暢至為 密切,例如通行背部的足太陽經、走身體側面的足少陽經、走身體前中線兩側旁及腿部外側緣的足陽明經、走腹部一圈的帶脈、走腿部內側中線旁到達腰腹的足太陰脾經與足厥陰經等等。我們如果能將身體經絡所經過的「關鍵處」,也就是「穴位」,使其氣血暢通,往往對調治腰痛就能得心應手。
醫生多建議腰痛症狀較輕的人要常找空隙休息、常使用熱敷、先蹲低膝蓋再彎腰取物、仰臥時膝彎下要墊一個小枕頭或厚毛巾、洗碗時一腳踩著小板凳、開車一小時就要下車做伸展運動等等。
對於較嚴重的腰痛患者,醫生會給予鎮痛消炎藥、肌肉鬆弛劑、維他命補充劑,且施以物理治療,如熱療、牽引、背支架等,或以手術改善。並且建議患者每天至少散步 30 分鐘,走的時候雙手要擺動,如此可增強腹肌與背肌,減少腰椎的負荷。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