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編者序

最初動念編這本書,約在二十年前,一次十日課的慈悲日。

那天剛解除禁語,原本寂靜的中心四處歡聲笑語,個個都在認真傾訴或聆聽修行心路歷程及領悟。如果把這些「內觀故事」集結成書,應有助舊生持續精進,也能鼓勵更多人來體驗「新生」吧?

然而構想了一番,卻未能順利付諸執行。

過了十年,又有人做好相關企劃,那是結合語音影像的周全大計,希望盡量為內觀在台發展的軌跡留下一手資料。但是,內觀中心一貫作風嚴謹、崇尚無我,舊生們多低調謙讓、避談自己,以致這回仍「因緣不俱足」。

轉眼又過十年、到了去年(2023)春天,有一次和幾位舊生拜訪明迦法師葛內卡任命的台灣第一位內觀老師,法師聊到正讀完一位比丘的修行自傳,覺得很好看,也頗有啟發,回想內觀弘傳來台三十年了,有那麼多令人敬佩的內觀修行者,怎麼卻沒一本舊生故事書能分享大眾呢?

此問立即引發熱情討論,過往的兩回嘗試也再被提起。當場有人突然感慨:若再等十年,能敘說早期故事的舊生不會更少嗎?

本書就是在這般背景下出發的。

我們廣發徵稿啟事,並主動向資深舊生、前輩老師邀稿,但他們仍多辭謝,也有些基於謹慎,顧慮淺述可能讓人誤以為內觀法不過爾爾,言深卻又恐談論個別體證,無益他人禪修且徒增困擾。所以,最後延長了兩倍時間,才終於集稿完成。

本書集稿作業,若非承蒙許多舊生幫忙,特別是蕭集智老師、劉真老師、穆麗娟老師的鼓勵相助,這回只怕又是「不可能的任務」。在此特別致謝。

至於本書內容、編輯及發行,完全無關內觀基金會,也未經任何內觀老師審查,若有任何錯謬都是編者的疏失,敬請大家不吝指正(red0919@gmail.com;若您也樂於分享故事,可惜錯過這回徵稿,那麼,歡迎以上述信箱繼續投稿,以便來日進一步增修。

本書好比內觀禪修者的旅行隨筆,但留心避免講述所謂禪相,也無意教授任何禪法,惟願您讀了感到有趣,並對修行心嚮往之。

正如葛印卡老師在十日課中提到,佛陀對一位年輕求道者的開示――只有自己從頭到尾走完全程的那些人,才能抵達王舍城。――如果您想了解內觀,光看旅行隨筆可不行,歡迎親自上路吧!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