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序章 藤原氏為何能變成史上最強大的氏族?

望月之歌
  此世即吾世 望月滿無缺
這首象徵藤原道長掌控絕對權力之歌,是道長在一○一八年(寬仁二年)十月十六日,於他的三女威子成為後一條天皇中宮之日的酒席上所吟詠。就在同一天,道長嫁給三條天皇的次女妍子成為皇太后,當時後一條天皇與東宮敦良親王(後朱雀天皇)的母親是道長的長女彰子,已為太皇太后。在威子立后的同時,達成了前所未有的「一家三后」,藤原道長在這個站在榮華巔峰的宴席上,吟詠了這首史上著名的「望月之歌」。
當時,道長要求大納言藤原實質也吟詠一首回應,實質卻說,「此歌實為優美,無以回應。不如大家一同吟唱」,他並引用中國的故事,「聽說白居易因元稹的菊詩太過美好,無以回應,只能深深讚嘆整天反覆吟詠」,於是要在場所有人一同唱和。或許一方面是因為不想太露骨自吹自擂創作應和,但能夠在當下以絕妙回應來滿足道長的自尊心,也可說是頗有實資作風的處事方式,不愧之後獲得賢人右府的稱號。
上述內容是紀錄在實資日記《小右記》中的一段故事。當時貴族的日記並非個人生活紀錄,而是記述禮儀上的先例、儀式,為了將祖先功績流傳給子孫而寫。多虧了實質翔實的記述,能夠生動呈現道長站上權勢巔峰時的模樣。

天皇與藤原氏為命運共同體
藤原氏會被捧為史上最大氏族的主要原因是什麼呢?要回答這個問題,可以從前面提到的「望月之歌」這個小故事裡找到線索。
在實現一家三后時,道長已經辭去太政大臣,無官一身輕,但當時的天皇與東宮都是他的孫子,實際上他的地位等於是天皇家的大家長。由此可看出,在握有絕對權威下把女兒嫁給天皇,迎娶皇族女性為妻,與天皇家建立起命運共同體的姻親關係,就是藤原氏權力與威望的來源。
這種聯姻政策,被視為皇族以外的氏族掌握政權的常見手段,自古從五、六世紀的葛城氏、蘇我氏的時代就開始採用。只不過,古代朝廷中即使是臣子的女兒生下天皇,也因為身分不同而無法成為天皇正室,也就是不能登上皇后之位。但自從奈良時代中葉,藤原不比等之女光明子以臣子身分首次成為皇后之後,平安時代之後幾乎每一任天皇都是由藤原氏之女,或是賜姓皇族源氏所生。
或許,藤原氏畢竟只是臣子,其地位不會威脅到天皇,這一點也很重要。在天武天皇死後,繼任的妻子持統天皇一心一意要讓孫子輕皇子(文武天皇)繼位。這麼一來,對持統而言,其他有皇位繼承資格的皇族就成了單純的對手,而她能倚靠的只有天皇母親一方的親戚,也就是不具皇位繼承權的藤原氏。事實上,考量不比等接受持統的提拔,之後成為藤原氏發達的契機,可知道藤原氏以臣子身分成為天皇姻親的地位,正是能保有權力的一大重點。

實現攝政、關白世襲化
有了與天皇家的姻親關係為基礎,藤原氏打造了律令規定之外的「令外官」(律令制實施後才有的新設官職),也就是攝政、關白(統稱攝關)這個特殊的職位,藉此在制度上確保將其他氏族隔絕在外的特殊地位與權力。
情況之所以有了轉變,是因為出現年紀小的天皇,也就是幼帝。古代朝廷由於要求天皇必須要有處理政務的能力,習慣上必須到了能做政治判斷的年紀才即位。實際上,七世紀之前的天皇,除了文武天皇在十五歲上位外,其他天皇都在二十五、六歲到三十歲的年紀才登基。
然而,到了九世紀的藤原良房時,清和天皇於九歲即位,就需要有個職務代替年幼的天皇來處理政務。這個職位因為有「攝行天下之政」的意思,便稱為攝政,身為清和外祖父的良房即以臣子身分首次擔任這項職務。
另一方面,關白取「關白天下諸事」之意,這個職務主要是協助成年的天皇執行政務。首任關白就是良房的養子基經,在光孝天皇五十五歲即位時就任。在這之後,雖有像是宇多、醍醐兩天皇因為親政(由天皇自行執政)而不設攝關的時期,但十世紀中葉設置攝關已經成為常態。此外,除了近世初期豐臣氏成為關白的時期,直到幕末都由藤原氏持續世襲攝關職務。……(未完)

第三章 道長時代迎來全盛期的攝關政治

紫式部|創作《源氏物語》的天才女作家


丈夫先離世的悲痛
女房是服侍貴人的侍女,屬於能配給到房(房間),地位相對高的女性。許多志在成為外戚的高層貴族,送女兒進宮時都會挑選優秀的女房隨侍。由於天皇擁有眾多妃子,為了讓女兒順利生下皇子,必須要有吸引天皇的魅力。貴族父母挑選才女隨侍在側,提高女兒的素養,增加女兒身處的沙龍魅力,以討天皇歡心。
一條天皇的中宮彰子的沙龍有赤染衛門、和泉式部等當代一流歌人隨侍,但其中具備出眾文采及學識的女性當屬紫式部。她的父親是獲學者大江匡衡評為「未獲重用實為遺憾」的一流文人藤原為時,母親則是學者藤原為信之女。從父母雙方家族遺傳文藝天賦的式部,據說從小就展現才華洋溢的一面。父親為時教授嫡子帷規漢籍時,反倒是旁聽的式部學得很好,讓父親感到遺憾她不是男兒身,這段小插曲就紀錄在《紫式部日記》裡。
九九六年(長德二年),式部與成為國守的父親為時一同到了越前(福井縣)。返京後與山城守藤原宣孝(良門之子高藤的後裔)結婚,並於九九九年(長保元年)生下女兒賢子。然而,兩年後丈夫身亡,短短三年的婚姻生活就此劃下句點。接下來的幾年,式部過著幾近繭居的生活,經常發呆、沉思,靠著花色、鳥鳴、戶外的霜雪狀況才知曉四季變化。據說在式部這段沉潛的生活中,加強了書寫的意願,於是動手創作《源氏物語》。
由於《源氏物語》獲得極高評價,一○○五年(寬弘二年)左右,式部入宮服侍一條天皇的中宮彰子。至於個性內向的式部為何決定出仕,動機不明,但據說很可能一來希望父親為時能藉此仕途順遂,另一方面也能發揮自己的學識才華,並且入宮後能更生動描述《源氏物語》中的場景。
一開始她因為父親官職的關係被稱為藤式部,後來在《源氏物語》大受歡迎後,取了女主角紫之上的「紫」字,成了紫式部。至於她的本名則不詳,也有人認為與一○○七年(寬弘四年)女官除目成為掌侍的藤原香子是同一人。

與眾家公卿的交流
式部出仕時,《源氏物語》在宮中廣為流傳,一條天皇還曾評論,「作者一定讀過《日本書紀》」(為此她還被取了「日本紀御局」這個不光彩的綽號)。此外,藤原公任在宴會上,還半開玩笑問式部,「有看到若紫(紫之上年幼時的名字)嗎?」由此可知,《源氏物語》不僅是日本的史書,更和《白氏文集》、《文選》、《史記》、《論語》等著作同樣充滿了漢學知識,獲得當代傑出文化人士的青睞。
身為女房,和公卿交流的機會較多,《小右記》的作者藤原實資在出入彰子後宮之際,負責聯繫安排的就是式部。順帶一提,在《小右記》中,在一○一三(長和二年)五月二十五日有「越後守為時之女」的內容,這是紫式部出現在貴族日記中唯一真實的紀錄。此外,式部與彰子之父道長是一起創作和歌的交情,曾有道長在夜裡來到式部的房間,敲打窗戶的小插曲。甚至有兩人發展出男女關係的說法,但真相不明。……(未完)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