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前言
稻盛和夫

  我於一九五九年創立京瓷,約莫過了半個世紀。第一年的營業額只有二千六百萬日圓左右,到了二○一二年三月結算卻直逼一兆二千億日圓。期間不僅年度結算沒出現過赤字,即便現在的年營業額超過一兆日圓,也幾乎都確保一○%的淨利率。像京瓷這樣,擁有高度的成長力和獲利能力、並且維持半個世紀不變的企業,就整體日本產業的發展史來看,也算是很稀有的吧?然而京瓷走過的,絕非平坦的路。受到美國水門案的影響,日本開始採行日圓浮動匯率制度,之後日本陸續受到石油危機影響,導致經濟非常不景氣;加上日本、美國在半導體和汽車產業間產生的劇烈貿易磨擦,廣場合議(譯註:Plaza Accord,一九八五年美國、日本、英國、法國、西德在美國紐約廣場飯店密會之後訂定合議,導致日圓大幅升值)日圓急速升值,日本泡沫經濟崩毀後景氣陷入長期低迷,雷曼兄弟事件引發世界金融的不安,以及最近歐洲各國的財政危機引起的景氣衰退,接踵而來的景氣變動浪潮席捲了日本的產業界。許多企業在這股激流中翻滾,因此走入衰退甚至被淘汰。然而我們所創的京瓷,即使受到不景氣的浪潮衝擊,業績仍然持續成長,獲利也持續增加。那是因為,我把自己從經營與人生的奮鬥中得到的思考方法,死命地貫徹在激烈變化的景氣漩渦中而已—無論它會如何發展。結果不僅讓京瓷成就了超乎想像的成長與發展,也讓自己的人生獲得根本沒想到的開展。
  此書的原版本是用我的經營哲學為緯、京瓷的歷史為經,在一九九七年以《敬天愛人》為書名發行書籍。循著京瓷發展的足跡,俯瞰我的思想、哲學與經營手法的這本書,擁有許多讀者。最近因為PHP研究所希望將舊書重新改裝再版,我試著再讀一次,發現如果依照書中所言進行經營企業或人生,公司一定能發展,個人也能度過美好的人生吧!我的內心重新燃起強烈的感覺。容我不畏懼誤解、大膽陳述的話,我想這本書記錄的「成功的方程式」,堪稱為經營與人生的聖經才對!我也趁此書新版發行前夕,閱讀並修潤全書內容和資訊,並添增幾筆「後來的足跡」。理由是因為《敬天愛人》出版之後十五年間,我又設立了KDDI,並且購併支援之前的三田工業,現在也盡全力在重建日本航空公司。甚至利用上述這些行程的空檔,組織運行稻盛財團的各種活動與盛和塾的活動。我想到,或許經由介紹我近年來的活動,應該可以讓讀者諸君更清楚了解「成功的方程式」才對。結果我卻把這本書一半以上的原稿都更新了,說它是變成另一本新書也不為過。因此我遵從編輯部的決定,把書名也改成《從零開始挑戰》。回首過去,我認為我的經營與人生的確似乎就該像是這樣。在高呼充滿閉塞與停滯感的現在,筆者由衷希望,就算增加一個人也好,若有更多人手中拿著這本倡導「從零開始挑戰」的新書,除了更加充實當事人的經營與人生,也希望對日本社會與經濟的復甦略盡棉薄之力。
二○一二年 盛暑


第一部 以「哲學」為基礎-稻盛和夫的經營

1「哲學」帶來發展

事業可以無限廣大
  一九五九年,二十七歲、身為陶瓷工程師的我,在各方支持下,和七位好友攜手創立了京都陶瓷(京瓷的前身)。至今四十年來,我把所有心力皆投注於經營以京瓷為中心的企業集團。
  我曾經參與經營的企業集團包括京瓷、KDDI(第二電信電話),這些企業都達到一定程度的成長與發展。
  京瓷以製造電視用的陶瓷絕緣零件創業,並且以陶瓷技術為核心、逐步朝多角化經營邁進。現在則是從運用精密陶瓷的各種零件、設備,到太陽能發電系統,甚至連行動電話或影印機等電子機器都在生產,已經成長為綜合製造業的廠商。
  另外,我也趁一九八四年日本執行通信自由政策之際,創立現在KDDI的前身、第二電電(DDI),開始涉足電器通訊產業。目前身居日本第二大通訊企業,不但維持高收益,也繼續成長與發展中。
  二○一○年二月,筆者進一步接受日本政府的邀請,就任代表國家航空事業的日本航空公司(JAL)的董事長,開始致力於重建該企業。到了二○一一年三月結算,重生的日本航空寫下創業以來的好業績,也拿下全世界所有航空公司中最高的業績。
  以「人到底該如何做才是正確」作為凡事的判斷基準,跟著員工一起拚命努力,結果就是我參與經營的企業集團,完成如此殊勝美好的發展。
  一九五九年白手創立京瓷的時候,誰也沒想到能有今天的成就。為何屬於中小企業的京瓷,能夠跨越困苦的經營環境及經濟蕭條,一路發展、擴大到今天的局面呢?

由實踐誕生的「哲學」
  面對經營與人生,碰到障礙,或與煩惱鬥爭感到痛苦時,我會退回「身為人該如何應對?」的原點去思考,遵從此原則展開行動。就這樣,日積月累,不知不覺就獲得令人無法置信的美好成果。
  為了讓集團發揮功能、產生成效,集團的目標方向必須非常明確,使全體員工的目標方向一致。就企業而言,所謂方向一致就是遵從經營理念與方針這些規範及其基礎,也就是精神骨幹的思維方式,或者哲學的存在也不可或缺。我從企業剛創立時,一有機會就將每天努力工作時學到的東西整理成「京瓷哲學」,並努力讓此哲學變成全體員工共有的思想。
  那是人類生存的基本思維方式,換句話說,就是以「站在人的立場,用正確的方式去追求正確的事物」作為基礎的思考方法。
  這種「哲學」,乍見之下或許無法反映出與企業經營的關係,我卻相信,藉由追求人類該有的姿態,企業賴以經營的座標軸也會更加明確。所謂的經營,正是經營者的人格投射。因此,經營者個人如果擁有人類應有的正確判斷基準,將此基準實踐在企業經營上,必定能有效發揮功能。
  以下的章節將詳述那些忙於經營的日子裡,其實踐的過程中,我認為最重要的事物。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