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新版序】
風土主義者(Terroirist)的食材書

「每顆芒果都是一部迷你的地方志,抄錄當地的土質、季風和水……除了香和甜,我還吞進各種經緯的熱帶陽光。」──蔡珠兒《紅燜廚娘》


雖是專以葡萄酒書寫為業的作家,但二十多年的寫作生涯中卻也常有不務正業的時候,例如在2003年出版了這本關於歐洲經典食材的圖文書。但有此插曲,實非意外。這本書裡談的每一樣食材都跟傳統風味的葡萄酒一樣,也都蘊藏著原產地的風土與人情之味,不單單只是美味好吃,更關鍵的是,這些食材也可以被當作是用味蕾與嗅覺來「 閱讀 」的文本。這本書最初的企圖便是想試著用我從葡萄酒習得的,或可稱為 「 風土主義 」的方法學來詮釋這些歐洲最珍貴的食材。

「Terroir」是一個源自法國的理念,我習慣將它翻成「 風土 」,或者更精確地說,是一個具特殊風土條件,可生產出特有地方名物的產區。跟terroir一樣,形塑風土特性的,除了自然環境,也包括地方的風俗與人情。雖然來自生產者個人的影響,也可能轉化這些傳統美食特產的樣貌,但放遠來看,在葡萄酒的世界中,即使是最特異獨行的釀造者,都很難完全斷開與原產土地的連結,更何況是這些依據傳統方法製作的歐洲美食特產。

經過二十多年的探索與不斷辯證的過程,我仍然願意相信在地的風土條件是認識一個地方特產的最佳方式,至少,在法定產區概念的發源地──歐洲,是如此。那是一種將傳統風土特產透過制度化的方式予以保護,除了防止冒名仿製,也在一定的程度上保證了傳統的風味與品質。

站在我自己的角度上看,1998年開始的《酒瓶裡的風景》寫作計畫,是這本食材書的前身,《酒瓶裡的風景》表面上是一本談論布根地葡萄酒的參考書,但真正的企圖卻是想要挖掘出所有可能影響葡萄酒風味的因素,爬梳各種風土條件對葡萄酒的影響。瞭解了這個最複雜難懂的葡萄酒產區,就更能輕易地從產自全球各地的葡萄酒中,探看出原產故鄉的風景。而這本《 歐陸傳奇食材》的本意則是用九個歐洲美食特產作為範例,以揭露風土條件與食材風味之間的美味連結。

風土也許珍貴,但並非遙不可及,在完成了《 歐陸傳奇食材 》之後,2003到2005年之間,挑選了9種台灣水果,試圖從風土條件的視角理解島上這些地方名果,為何長出這般驚奇的滋味。最後雖然沒有成書,但從兩年多的採訪歷程中,我仍然深刻體驗到沒有這樣的山水,沒有盤根錯雜的歷史發展,特別是沒有島上這些人面對自然與世局的奇特想法,是絕對結不出像屏南黑珍珠或麻豆文旦,這許許多多極為獨特的世界級珍果。

現在回頭再讀十餘年前的舊作,或有年輕懵懂之處,但卻也看到了如今已然消逝的赤子之心,在舊書新編的過程中,都僅止於修訂,盡可能地保留當年在探尋與發現之間,難掩激情的原貌。但不同於往年的是,這些來自歐洲的食材,已經從稀有少見,逐漸地以各式不同的樣態成為日常飲食的一環,在我們的飯桌上占著一個小角落,不只有撒上帕馬森乾酪的義大利麵,也有沾著黑松露醬的蘿蔔糕。但感念最深切的是,風土與人情之味也已經為本島在地食材故事提供了最肥美的養分。

在我們已經無力抵擋工業化食品滲透進日常生活的二十一世紀,能看見當年無意間播下的一兩顆小種子在我們自己的島上生根茁壯,雖是寫作生涯裡的小插曲,但無疑地卻是二十多年來最有價值的回報。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