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文1】毀謗是比殺人還重的罪
猶太父母在子女上幼兒園時會說這樣的話:
你以後上幼兒園就會結交朋友,一定要記住兩件事,第一,你講話講了多久,就要花兩倍的時間認真聽朋友講話。每個人身上都有缺點,所以不要在意朋友的缺點,去找找朋友的優點吧!若要找出優點,就不能講話講得比對方更多,而是要多聽對方講話。人只有一張嘴,卻有兩隻耳朵,意思是說,比起說話,更要加倍聆聽。
第二,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要毀謗朋友。猶太經典《米德拉什》(Midrash)中有句話說:「誹謗他人的壞話比殺人還危險。殺人只會殺死一個人,但毀謗一定會殺死三個人。」那三個人,分別是毀謗的人、只聽卻不阻止的人,以及被毀謗的對象。
西元前六世紀,猶大國遭新巴比倫攻陷,底層居民被驅逐出境,上層人士被巴比倫俘虜,這些人被稱為巴比倫囚虜。從此之後,失去聖殿的猶太教從以聖殿為中心的宗教,轉變為「學習的宗教」。
50年後,在《聖經》中以普魯士之名出現的波斯居魯士王突發奇想,在河流的上游築堤改變水流,這戰略讓他奪下了位處河流中間、易守難攻的巴比倫。他在名為「居魯士文書」的泥製圓筒上,發表了世界上第一個人權宣言,無條件釋放被俘的猶太人,讓他們回到自己的國家。
這時,猶太人把居魯士王視為拯救自己的彌賽亞,猶太教也因此受到居魯士王信奉的祆教影響,加強了善惡二分法的概念,將猶太教從一神教進化成唯一神的宗教。後來,猶太人分三批回到迦南,重建聖殿和城牆;但是,有更多的猶太人留在巴比倫或分散到其他地區,形成離散共同體,也就是宗教共同體,如此開啟了猶太民族的流浪時代,被稱為第一次大流散。雖然有些猶太人已經趁這時回到迦南,但他們的後代卻因為反抗羅馬帝國起義失敗,使得國家在西元70年消失,猶太人再次紛紛四散至世界各地,此稱第二次大流散。
後來,離散的猶太人為了能在異國他鄉生存而團結起來。離散守則的要點是「所有猶太人都是守護兄弟的保護者,猶太人都是兄弟」,以這種兄弟之情為基礎的離散共同體,其經營方式以一思想為中心:盡你所能賺錢,再根據各自需要分享使用。
這裡的「盡你所能賺錢」,遵循現今重視賺錢效率的資本主義,「根據各自需要分享使用」則遵循重視分配的共產主義,這種方式的優點是完美地確立共同體內的各種福利制度。猶太人憑藉特有的離散共同體精神,得以在歷史的艱難曲折中生存下來;另外,這種共同體精神讓分散於世界各地的猶太人團結合一,發展出猶太社會。
以色列的集體農場奇布茲(Kibbutz)至今還保留這種生活方式,奇布茲成員不僅要捐出勞動所得,連個人在外賺的錢也要捐給共同體,作為共同經營費,不過能免費獲得村莊會館提供的一切,滿足包含三餐在內的食衣住等需求。簡單來說,這就是大家族的生活。共同體還負責育兒和教育,孩子出生滿3個月就開始實行合宿教育,持續到18歲。
對於自古以來就追求這種生活方式的猶太人來說,共同體成員的團結當然比什麼都重要,這就是猶太人的鏈條理論,是猶太信仰所強調的生活鐵則,讓每個人對彼此負責,強調「不只有自己一個人過得好,同胞都要一起過得好」,意味著猶太人即使分散在世界各地,所有人也都團結成為一個大家庭。
但《塔木德》警告:「無論鐵鏈有多長、多堅固,只要有一根斷裂,就沒有用了。」是什麼會打破離散共同體成員之間的連結──也就是打破信任?那就是毀謗。誹謗在希伯來語中是Lashon hara,字面解讀為「邪惡的舌頭」。誹謗會破壞人際關係,切斷共同體連結,因此猶太人對此高度警惕。
《舊約》〈利未記〉19章16節教導說:「不可在民中往來搬弄是非。」此外,《米德拉什》將Lashon hara視為比殺人更重的罪,因此嚴格禁止;還提到,違反這一規定的人,不僅汙穢了口,還汙穢了《妥拉》中的話語和祈禱的言語。猶太賢者相信痲瘋病是對Lashon hara的刑罰,就像痲瘋病患不能一起生活在共同體內那般,毀謗的人也不能一起生活在共同體內。天主教教宗方濟各也說:「光是不毀謗他人,就能成為大人。」
【摘文2】PayPal 黑手黨:開啟金融科技時代
在矽谷,有位開發者的知名度被彼得.泰爾(Peter Thiel,前Paypal執行長)和伊隆.馬斯克(Elon Musk)的名聲掩蓋,沒能得到應有的評價──就是開啟金融科技時代的馬克斯.列夫琴(Max Levchin),同時他也是催生「PayPal黑手黨」的主角。
列夫琴在1975年出生於烏克蘭的猶太人家庭。1986年,發生車諾比核災後,他身為物理學家的母親很清楚災害的嚴重性,於是決定逃離烏克蘭,前往美國。列夫琴在伊利諾理工大學攻讀電腦安全系時,就已經累積了三次創業經驗,其中自動化的行銷軟體被微軟收購,因此比起讀研究所,他更想去更大的舞臺──矽谷,大展身手、好好創業。
1998年,史丹福大學暑期課程期間,列夫琴聽了對沖基金經理人泰爾的演講。由於泰爾是菜鳥講師,所以現場只有6名學生,後來列夫琴與泰爾共進午餐,談到他的創業計畫:在小型機器上儲存加密資訊的資安技術。泰爾聽完後表明投資意向,兩人便一起創業。
列夫琴負責開發,投資28萬美元的泰爾則負責經營。在經過6次失敗後,他們認為如果資訊能加密後發送,金錢也可以加密後匯款,這個想法成為PayPal的前身,後來,這個想法改變了世界。這是世上首次出現這種服務,只要知道電子信箱就可以匯款,Confinity就這樣誕生。
Confinity的出發點是提供方便又安全的網路帳戶,讓開發中國家的人能輕易兌換成已開發國家的貨幣,減少持有受通貨膨脹之苦的本國貨幣。他們對於創造出能取代美元的新全球
數位貨幣感到興奮。此外,Confinity的匯款方式相當創新,只要輸入一次信用卡資訊,就可以隨時透過電子信箱匯款,不需要再次輸入個人資訊,因此個人資訊沒有洩露,匯率的問題也自動解決了。結合金融和科技的金融科技(FinTech),就這樣揭開序幕。
列夫琴和泰爾在扶植公司的過程中,延攬人才的標準只有一個,也就是能一起愉快地工作,以及重視「我們」勝於「我」的團結力,為了達到這個目標,他們將大學時期的朋友拉進PayPal;現在投資新創公司時,他們也最優先考慮創業者的個性。
後來,競爭公司迅速出現,eBay推出了個人匯款服務Billpoint。除此之外,還有其他競爭對手,其中之一就是馬斯克的X.com,匯款方式跟Confinity一模一樣。兩家公司在激烈競爭後,於2000年3月正式合併,各占一半股份,PayPal就這麼誕生。當時,15位創業主力中有9位是猶太人。
這些年輕創業家在賣出PayPal、賺取天文數字的資金後,並沒有選擇安穩度日,而是重新投入新的創業計畫。列夫琴說,自己人生中最痛苦的時期就是出售PayPal、拿到鉅額資金後。起初,他想要尋找內在的自我,選擇在美麗的海邊和女朋友一起度假一年,但很快就失去了興致。要玩樂,他當時似乎還太年輕了,更何況,他無法擺脫猶太人既有的罪惡感──懶惰就是罪。最終,他在矽谷的一家創投公司就職,再次走上創業之路。
Paypal創業成員最後雖然各自走上各自的路,卻像兄弟一樣互相幫助。待過PayPal的人,在百忙之中還是會每週抽空聚會,針對彼此的點子互相提問和討論,只要點子夠好,他們當場就會決定投資並給予金援。PayPal的文化特色在於這種速戰速決的機動性:先做再說,如果覺得不行,就根據市場狀況迅速調整,然後再觀察結果;因為,如果要等一切完美後才開始,往往會錯過時機。
由於他們展現緊密的組織能力,2007年11月財經雜誌《財星》在報導PayPal創業成員時,稱他們為PayPal黑手黨,因為他們互相幫助、互相扶持的團結力就如同黑手黨一樣。
【摘文3】軍隊內,每個人都要學電腦
猶太人認為建國之前應該先設立大學,於是1912年,在港口城市海法奠定了以色列理工學院的基礎,1917年在耶路撒冷奠定了希伯來大學的基石。當時,巴勒斯坦國內的猶太人只有56,000人。愛因斯坦在建校前就在希伯來大學以希伯來語授課。
兩所大學於1925年同年竣工,開學後愛因斯坦還擔任了以色列理工學院的首任主席。在此之後,為了因應建國後可能發生的戰爭,以色列理工學院畢業生偷偷在家中和公司地下室製作武器,供應給奇布茲和莫沙夫。
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建國,當時人口為806,000名。自西元前63年被羅馬帝國滅國後,他們時隔2,011年,重新找回國家,但喜悅也只是一時的。在發表建國宣言的當天晚上,埃及戰鬥機就轟炸以色列,隔天5個阿拉伯國家從四面八方進攻,27,000名以色列軍人和90,000名預備役軍人挺身而出,決一死戰,連女人也不例外。經過二十多天的作戰,猶太人最終保住了國家。
從此,以色列將國運寄託在培植國防產業上。1952年,首先設立諜報部隊,然後召集猶太科學家成立以色列軍事工業(Israel Military Industries,簡稱IMI),1953年成立以色列航太工業,6年後便生產飛機,從此,以色列的高科技產業與國防產業一起進步。以色列國防產業生產多種武器,也成功發射衛星,成為該國最頂尖的高科技產業,其中遠端遙控的小型無人飛機最為知名,超小型無人飛機甚至可以裝在背包裡,然後利用定位系統(GPS)遠端遙控。
以色列在跟埃及打完第二次中東戰爭後,讓軍隊轉變為「專業技術組織」,1959年開始培養電腦工程師,而以色列的大學是在10年後才設立資工系;由此可見,其軍隊已經走在時代的前端。1959年,武器研發機構拉斐爾(Rafael)開發出由戰鬥機發射的空對空飛彈;另一方面,在法國的幫助下,以色列於1963年以民間資本建設核電站,成為擁有核能技術的國家。
從1960年代中期開始,民間電腦公司便透過拉斐爾的飛彈製造技術,創造出世界最高水準的主動雷達導引、加密系統、駭客技術等,後來飛彈技術還被應用在多個領域上。例如,生技新創公司Galil Medical,開發出用微針瞬間完成前列腺癌手術的醫療產品,其核心技術源自飛彈發射後,使發射器急速冷卻的技術;後來,以色列認為戰爭的勝敗在於掌握制空權,結果他們成功開發出美國拒絕提供的慣性導航系統、大容量電腦和運載火箭。
猶太父母在子女上幼兒園時會說這樣的話:
你以後上幼兒園就會結交朋友,一定要記住兩件事,第一,你講話講了多久,就要花兩倍的時間認真聽朋友講話。每個人身上都有缺點,所以不要在意朋友的缺點,去找找朋友的優點吧!若要找出優點,就不能講話講得比對方更多,而是要多聽對方講話。人只有一張嘴,卻有兩隻耳朵,意思是說,比起說話,更要加倍聆聽。
第二,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要毀謗朋友。猶太經典《米德拉什》(Midrash)中有句話說:「誹謗他人的壞話比殺人還危險。殺人只會殺死一個人,但毀謗一定會殺死三個人。」那三個人,分別是毀謗的人、只聽卻不阻止的人,以及被毀謗的對象。
西元前六世紀,猶大國遭新巴比倫攻陷,底層居民被驅逐出境,上層人士被巴比倫俘虜,這些人被稱為巴比倫囚虜。從此之後,失去聖殿的猶太教從以聖殿為中心的宗教,轉變為「學習的宗教」。
50年後,在《聖經》中以普魯士之名出現的波斯居魯士王突發奇想,在河流的上游築堤改變水流,這戰略讓他奪下了位處河流中間、易守難攻的巴比倫。他在名為「居魯士文書」的泥製圓筒上,發表了世界上第一個人權宣言,無條件釋放被俘的猶太人,讓他們回到自己的國家。
這時,猶太人把居魯士王視為拯救自己的彌賽亞,猶太教也因此受到居魯士王信奉的祆教影響,加強了善惡二分法的概念,將猶太教從一神教進化成唯一神的宗教。後來,猶太人分三批回到迦南,重建聖殿和城牆;但是,有更多的猶太人留在巴比倫或分散到其他地區,形成離散共同體,也就是宗教共同體,如此開啟了猶太民族的流浪時代,被稱為第一次大流散。雖然有些猶太人已經趁這時回到迦南,但他們的後代卻因為反抗羅馬帝國起義失敗,使得國家在西元70年消失,猶太人再次紛紛四散至世界各地,此稱第二次大流散。
後來,離散的猶太人為了能在異國他鄉生存而團結起來。離散守則的要點是「所有猶太人都是守護兄弟的保護者,猶太人都是兄弟」,以這種兄弟之情為基礎的離散共同體,其經營方式以一思想為中心:盡你所能賺錢,再根據各自需要分享使用。
這裡的「盡你所能賺錢」,遵循現今重視賺錢效率的資本主義,「根據各自需要分享使用」則遵循重視分配的共產主義,這種方式的優點是完美地確立共同體內的各種福利制度。猶太人憑藉特有的離散共同體精神,得以在歷史的艱難曲折中生存下來;另外,這種共同體精神讓分散於世界各地的猶太人團結合一,發展出猶太社會。
以色列的集體農場奇布茲(Kibbutz)至今還保留這種生活方式,奇布茲成員不僅要捐出勞動所得,連個人在外賺的錢也要捐給共同體,作為共同經營費,不過能免費獲得村莊會館提供的一切,滿足包含三餐在內的食衣住等需求。簡單來說,這就是大家族的生活。共同體還負責育兒和教育,孩子出生滿3個月就開始實行合宿教育,持續到18歲。
對於自古以來就追求這種生活方式的猶太人來說,共同體成員的團結當然比什麼都重要,這就是猶太人的鏈條理論,是猶太信仰所強調的生活鐵則,讓每個人對彼此負責,強調「不只有自己一個人過得好,同胞都要一起過得好」,意味著猶太人即使分散在世界各地,所有人也都團結成為一個大家庭。
但《塔木德》警告:「無論鐵鏈有多長、多堅固,只要有一根斷裂,就沒有用了。」是什麼會打破離散共同體成員之間的連結──也就是打破信任?那就是毀謗。誹謗在希伯來語中是Lashon hara,字面解讀為「邪惡的舌頭」。誹謗會破壞人際關係,切斷共同體連結,因此猶太人對此高度警惕。
《舊約》〈利未記〉19章16節教導說:「不可在民中往來搬弄是非。」此外,《米德拉什》將Lashon hara視為比殺人更重的罪,因此嚴格禁止;還提到,違反這一規定的人,不僅汙穢了口,還汙穢了《妥拉》中的話語和祈禱的言語。猶太賢者相信痲瘋病是對Lashon hara的刑罰,就像痲瘋病患不能一起生活在共同體內那般,毀謗的人也不能一起生活在共同體內。天主教教宗方濟各也說:「光是不毀謗他人,就能成為大人。」
【摘文2】PayPal 黑手黨:開啟金融科技時代
在矽谷,有位開發者的知名度被彼得.泰爾(Peter Thiel,前Paypal執行長)和伊隆.馬斯克(Elon Musk)的名聲掩蓋,沒能得到應有的評價──就是開啟金融科技時代的馬克斯.列夫琴(Max Levchin),同時他也是催生「PayPal黑手黨」的主角。
列夫琴在1975年出生於烏克蘭的猶太人家庭。1986年,發生車諾比核災後,他身為物理學家的母親很清楚災害的嚴重性,於是決定逃離烏克蘭,前往美國。列夫琴在伊利諾理工大學攻讀電腦安全系時,就已經累積了三次創業經驗,其中自動化的行銷軟體被微軟收購,因此比起讀研究所,他更想去更大的舞臺──矽谷,大展身手、好好創業。
1998年,史丹福大學暑期課程期間,列夫琴聽了對沖基金經理人泰爾的演講。由於泰爾是菜鳥講師,所以現場只有6名學生,後來列夫琴與泰爾共進午餐,談到他的創業計畫:在小型機器上儲存加密資訊的資安技術。泰爾聽完後表明投資意向,兩人便一起創業。
列夫琴負責開發,投資28萬美元的泰爾則負責經營。在經過6次失敗後,他們認為如果資訊能加密後發送,金錢也可以加密後匯款,這個想法成為PayPal的前身,後來,這個想法改變了世界。這是世上首次出現這種服務,只要知道電子信箱就可以匯款,Confinity就這樣誕生。
Confinity的出發點是提供方便又安全的網路帳戶,讓開發中國家的人能輕易兌換成已開發國家的貨幣,減少持有受通貨膨脹之苦的本國貨幣。他們對於創造出能取代美元的新全球
數位貨幣感到興奮。此外,Confinity的匯款方式相當創新,只要輸入一次信用卡資訊,就可以隨時透過電子信箱匯款,不需要再次輸入個人資訊,因此個人資訊沒有洩露,匯率的問題也自動解決了。結合金融和科技的金融科技(FinTech),就這樣揭開序幕。
列夫琴和泰爾在扶植公司的過程中,延攬人才的標準只有一個,也就是能一起愉快地工作,以及重視「我們」勝於「我」的團結力,為了達到這個目標,他們將大學時期的朋友拉進PayPal;現在投資新創公司時,他們也最優先考慮創業者的個性。
後來,競爭公司迅速出現,eBay推出了個人匯款服務Billpoint。除此之外,還有其他競爭對手,其中之一就是馬斯克的X.com,匯款方式跟Confinity一模一樣。兩家公司在激烈競爭後,於2000年3月正式合併,各占一半股份,PayPal就這麼誕生。當時,15位創業主力中有9位是猶太人。
這些年輕創業家在賣出PayPal、賺取天文數字的資金後,並沒有選擇安穩度日,而是重新投入新的創業計畫。列夫琴說,自己人生中最痛苦的時期就是出售PayPal、拿到鉅額資金後。起初,他想要尋找內在的自我,選擇在美麗的海邊和女朋友一起度假一年,但很快就失去了興致。要玩樂,他當時似乎還太年輕了,更何況,他無法擺脫猶太人既有的罪惡感──懶惰就是罪。最終,他在矽谷的一家創投公司就職,再次走上創業之路。
Paypal創業成員最後雖然各自走上各自的路,卻像兄弟一樣互相幫助。待過PayPal的人,在百忙之中還是會每週抽空聚會,針對彼此的點子互相提問和討論,只要點子夠好,他們當場就會決定投資並給予金援。PayPal的文化特色在於這種速戰速決的機動性:先做再說,如果覺得不行,就根據市場狀況迅速調整,然後再觀察結果;因為,如果要等一切完美後才開始,往往會錯過時機。
由於他們展現緊密的組織能力,2007年11月財經雜誌《財星》在報導PayPal創業成員時,稱他們為PayPal黑手黨,因為他們互相幫助、互相扶持的團結力就如同黑手黨一樣。
【摘文3】軍隊內,每個人都要學電腦
猶太人認為建國之前應該先設立大學,於是1912年,在港口城市海法奠定了以色列理工學院的基礎,1917年在耶路撒冷奠定了希伯來大學的基石。當時,巴勒斯坦國內的猶太人只有56,000人。愛因斯坦在建校前就在希伯來大學以希伯來語授課。
兩所大學於1925年同年竣工,開學後愛因斯坦還擔任了以色列理工學院的首任主席。在此之後,為了因應建國後可能發生的戰爭,以色列理工學院畢業生偷偷在家中和公司地下室製作武器,供應給奇布茲和莫沙夫。
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建國,當時人口為806,000名。自西元前63年被羅馬帝國滅國後,他們時隔2,011年,重新找回國家,但喜悅也只是一時的。在發表建國宣言的當天晚上,埃及戰鬥機就轟炸以色列,隔天5個阿拉伯國家從四面八方進攻,27,000名以色列軍人和90,000名預備役軍人挺身而出,決一死戰,連女人也不例外。經過二十多天的作戰,猶太人最終保住了國家。
從此,以色列將國運寄託在培植國防產業上。1952年,首先設立諜報部隊,然後召集猶太科學家成立以色列軍事工業(Israel Military Industries,簡稱IMI),1953年成立以色列航太工業,6年後便生產飛機,從此,以色列的高科技產業與國防產業一起進步。以色列國防產業生產多種武器,也成功發射衛星,成為該國最頂尖的高科技產業,其中遠端遙控的小型無人飛機最為知名,超小型無人飛機甚至可以裝在背包裡,然後利用定位系統(GPS)遠端遙控。
以色列在跟埃及打完第二次中東戰爭後,讓軍隊轉變為「專業技術組織」,1959年開始培養電腦工程師,而以色列的大學是在10年後才設立資工系;由此可見,其軍隊已經走在時代的前端。1959年,武器研發機構拉斐爾(Rafael)開發出由戰鬥機發射的空對空飛彈;另一方面,在法國的幫助下,以色列於1963年以民間資本建設核電站,成為擁有核能技術的國家。
從1960年代中期開始,民間電腦公司便透過拉斐爾的飛彈製造技術,創造出世界最高水準的主動雷達導引、加密系統、駭客技術等,後來飛彈技術還被應用在多個領域上。例如,生技新創公司Galil Medical,開發出用微針瞬間完成前列腺癌手術的醫療產品,其核心技術源自飛彈發射後,使發射器急速冷卻的技術;後來,以色列認為戰爭的勝敗在於掌握制空權,結果他們成功開發出美國拒絕提供的慣性導航系統、大容量電腦和運載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