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作之合還是人間怨偶?
貓咪不是店裡買來的襯衫,不合身就退貨;也不是鞋子,不合腳就送人或扔掉。雖然這些比喻對你來說可能簡單到可笑的程度,但遺憾的是,的確有許多貓咪飼主用這種態度對待他們的貓咪。因此,有許多貓咪最後被送進收容所或直接遭到遺棄,因為她們沒有達到飼主的完美貓咪期望。
你為什麼想養貓?好好誠實地檢視自己的期望才能確保你能獲得一輩子的愛。選擇成為貓咪飼主當然是情感上的決定。但同時你也選擇承擔一項重大責任,因為貓咪的健康與幸福完全操之在你。
如果你認為養貓就是把貓咪的餐碗填滿,在閒置浴室裡放個貓砂盆,那麼你和貓咪不久後都會變得很不開心。雖然貓咪似乎比狗好照顧,但飼主一定要做好準備面對她的情感、醫療和生理需求。
身為貓咪飼主也牽涉到財務上的付出,有些人在這方面並沒有做好準備。免費領養的貓咪或幼貓和花大錢買來的純種貓咪一樣,都需要看獸醫和營養照護:初期需要注射疫苗和施行結紮或絕育手術,之後每年還要接種疫苗。
她也勢必會因為意外生病或受傷而需要定期醫療的照顧,而看獸醫並不便宜。這些年來我見過許多格外親密的貓咪/飼主情誼,也見過貓咪和飼主似乎只是同住在一個屋簷下,對彼此毫無感情。
這大多是因為飼主從一開始就對貓咪抱著錯誤的期待,現在你有機會透過本書建立一段親密的人貓感情。即使你已經養了貓(可能已經養了好多年),還是可以建立更親密的情誼─這就是重點,那的確是一段感情。
★謠言、諷刺與謊言
貓咪會造成嬰兒窒息? 懷孕了就必須把貓送走? 貓咪會破壞家具?
貓咪很冷漠? 貓砂盆總是臭氣熏天? 貓咪無法訓練?
如果上述種種都是事實,怎麼可能還有人想養貓?不幸的是,人們仍持續傳遞這些不正確也不公平的資訊。結果呢?許多原本可以成為貓咪飼主的人因此卻步。
真正苦的是貓咪,因為無辜的她們持續被冤枉。接下來我們要進一步檢視某些常見的誤解,讓讀者分辨真假,進而開始計畫與貓咪共同生活。
「貓咪很冷漠!」我們都聽過這種說法,其實如果要大家用一個詞來形容貓咪,冷漠很可能就是大家選擇的形容詞。而既然提到了冷漠,或許也可能想到獨立。我相信這些形容詞都出自於將貓狗做不恰當的比較。我們認為狗是合群的動物,貓咪則是不合群、孤僻又傲慢。事實上,貓咪也是合群的動物,她的社群結構奠基於領域感以及食物的可得性。
貓咪可以也確實會一起快樂生活,在開放式的環境中,母貓會養育和照顧彼此的幼貓。貓咪會被誤解為孤僻的原因之一,在於我們通常看到她們單獨獵食。貓咪會獵捕小獵物,通常只夠一隻貓享用。不過,有些貓咪也會合作獵食,因此這項規則總有例外。
貓咪對某些人而言也可能顯得冷漠,因為她們身為獵人,會觀察整個環境。有時貓咪可能會坐在你的腿上,享受你親密的撫摸,但有時則喜歡坐在旁邊,看起來放鬆但一有獵物出現便即刻行動。即使最輕微的動靜也會刺激貓咪,因為那可能表示有獵物出現。
幼貓長大後需要的私人空間大小,取決於她的社會化程度以及幼年時是否曾被人類溫柔抱過。每一隻貓咪的性格發展,以及將來會變得友善合群或是膽小、不友善,全都取決於你。
本書會教你如何理解貓咪的語言並和貓咪溝通,以建立起深厚、充滿愛的關係。如果你期望完全靠貓咪自己努力達成目標,那你最後就會養出冷漠、獨立、有戒心的貓咪。最重要的就是:不要再拿你的貓咪和狗做比較,你就會突然開始注意到她獨特又絕妙的特色。貓咪並非小型犬,意外的是,某些人很難接受這個概念。我們不應該在貓咪表現得「像狗」時才接納她們,認為她們合群親人。
「貓咪無法訓練!」錯!再次重申,只要你不再把貓咪當成狗,而把貓咪當成貓來看就行。我的訓練方法是以正強化為主,了解貓咪的需求以及她透過行為想傳達的訊息。如果我希望我的貓咪不要再做某件事,我會引導她去做其他更好的事情,然後在她做對的時候給予獎勵。
要運用這個像貓咪一樣思考的方法,必須先理解貓咪出現某種行為的理由,如此才能用我們雙方都能接受的方式滿足貓咪的需求。相較於在貓咪出於本能做出某些舉動(例如磨爪子)時不斷訓斥她,這種訓練方法比較輕鬆、人性化也更有效。所以拋開貓咪無法訓練的舊觀念吧!做起來其實比你想像得還簡單。
「貓咪會對孕婦造成危險,而且會造成嬰兒窒息。」我真的很討厭這種說法。首先,如果妳懷孕了,應該針對貓砂盆做一些預防措施。貓砂盆對於未出生的胎兒可能造成嚴重的健康危害,但這並不表示應該將貓咪丟棄。為了導正觀點,請參考本書末醫療附錄中的弓形蟲感染症(Toxoplasmosis)。
至於貓咪會造成嬰兒窒息的這個愚蠢說法則是毫無根據,但仍一再出現。貓咪專家推斷,可能是在很早以前人類尚未發現嬰兒猝死症(sudden infant death syndrome)之前,人們將嬰兒在睡眠中猝死的原因怪罪到貓咪身上。
「貓砂盆總是臭氣熏天!」嗯,你不清理貓砂盆當然就會臭氣熏天!只要你定期把貓砂盆清乾淨,別人就不需要再捏著鼻子走進你家。
「貓咪會破壞家具。」這句話多少包含了一些真相,但前提是沒有提供貓抓柱。我知道有些讀者看到這裡會想:嗯,我鄰居有準備貓抓柱,但貓咪還是破壞了家具。
我的看法是,他選錯了貓抓柱。第 9 章會教讀者如何第一次就選對貓抓柱,釐清了這點之後,想必已經來到成為貓咪飼主的門前,可以來養貓了對吧?還沒有。還有許多決定要做。你想養幼貓還是成貓?公貓還是母貓?要養在室內還是室外?要從哪裡取得貓咪?收容所?繁育場?隔壁鄰居?
★幼貓好還是成貓好?
幼貓很可愛,真的非常可愛,每次我帶幼貓上電視節目,幾乎在場所有人都會靠過來看。幼貓絕對能讓人綻放笑顏,但在愛上這個可愛的小毛球之前,請先了解成為幼貓飼主的必要條件。
如果決定養幼貓,家裡必須做好幼貓防護措施,要巡視家中是否有垂掛的電線、危險的清潔劑、有毒藥品等等(即使決定養成貓,也必須留意上述情況,做好安全防護,但幼貓天生就容易闖禍)。基本上,必須隨時知道自己的幼貓在哪裡,以避免她傷害自己。做好居家幼貓防護措施並不難,但有些人就是做不到。
舉例而言,我有一位藝術家朋友她想養貓作伴,但知道幼貓一定會打翻顏料。家裡不僅會因此搞得一團亂,還可能對好奇心旺盛的小貓咪造成重大健康危險。因此這位藝術家決定養隻個性文靜的成貓,除了有一次這隻貓不小心踩過她的調色盤,在地毯上留下一排吊鐘花形狀的貓腳印,她們相處得極為融洽。
家中有幼兒的家庭應該慎重考慮養極年幼小貓的決定,改選擇貓齡大一點的貓咪(至少 6 個月大)。幼貓十分脆弱,很容易被活潑的幼兒弄傷。年齡大一點的貓咪雖然也可能受傷,但至少較能逃離小朋友的魔爪。
如果自己或家中任何成員走路不太穩,那麼家裡有隻幼貓在腳邊鑽來鑽去可能會造成危險。想想自己必須在幼貓身上花多少時間,她們需要更多監督,不能像成貓那樣可以長時間獨處。
相較於領養成貓,領養幼貓的飼主較有機會對貓咪的性格塑造產生較大的影響力。讓貓咪接觸各種新刺激,透過這種方式調教出的貓咪,很可能在陌生人身邊依舊自在、不畏懼陌生環境,且能夠適應旅遊等情況。
因此為何要領養成貓,讓自己錯失這些樂趣呢?選擇領養成貓的最佳理由之一,就在於你已經很清楚自己將面對的情況。你可能也很了解她的脾氣,包括她是否活潑、神經質、溫馴、親人、愛叫、安靜等等。由於幼貓幾乎都像毛茸茸的小賽車,因此你無法確定哪些貓咪真的是這種個性,哪些將來會冷靜下來。如果希望貓咪已經具有某種脾氣或個性,最好領養成貓。
不過請記住,即使是膽小或神經質的成貓仍然可以訓練,有許多方法可以幫助成貓發展。此外,飼主也必須考量貓咪目前身處的環境、過去的經歷,以及在新環境裡可能產生的變化,同時搭配像貓咪一樣思考的訓練方法。
舉例而言,來自收容所的貓咪一開始在這種高壓環境中也許會極為膽怯或防衛心很重,然而一旦她適應了飼主的家庭環境與家人,便會開始展現真實個性,並有足夠的安全感開始相信人。
收容所裡的貓咪可能因行為問題而遭到前飼主棄養,但這並不表示這個行為問題無法解決,只不過新飼主必須做好準備面對接下來可能發生的情況。這種行為問題通常可能與先前的飼養環境有關,因此在新環境中可能不會延續。本章稍後會談到領養收容所貓咪的相關事項。
成貓不像幼貓一樣必須持續監督。如果真心愛貓、想和貓咪一起生活,領養成貓可以拯救她的生命。不論是被送進收容所、在後巷被人發現或是在雜貨店外送養的幼貓,都比成貓更有機會找到主人。領養 4 歲大的虎斑貓,或許可以讓她免於遭到囚禁的生活,或甚至能救她一命。
從財務的角度來看,成貓的開銷通常也低於幼貓。幼貓需要接種多項疫苗以及施行結紮或絕育手術。從另一個家庭或收容所領養成貓,通常表示那隻貓已經有完整的疫苗接種紀錄,或至少已經接種最初的幾劑疫苗,某些情況,這隻貓甚至已經接受過絕育或結紮手術。
★公貓好還是母貓好?
關於這方面同樣有許多迷思與謠言亂傳,如果有朋友只養過公貓,他們一定可以滔滔不絕地細數公貓的各項優點以及母貓的無數缺點。他們會告訴你公貓遠比母貓聰明、外向,而長期飼養母貓的飼主則會馬上反駁這種說法,並補充說明公貓的領域性有多強。
事實上,一旦貓咪接受過絕育或結紮手術,性別的影響都不大了。貓咪的惹人厭行為,像是公貓噴尿或母貓發情叫春等,通常都是因為荷爾蒙作祟。只要讓貓咪接受絕育或結紮手術,就能加以控制。若不施行絕育手術,不論選擇公貓或母貓,最後都會淪為頭大的貓咪飼主。
未結紮的公貓具有領域性,因此會四處噴尿。如果將這些公貓放出門,他們會四處遊蕩,不斷打架,因此可能導致受傷或死亡。而未絕育的母貓在發情期間則會不停叫春以尋找公貓,而且一逮到機會就想偷溜出去。結紮或絕育的貓咪是更理想的寵物。她們不會一輩子活在挫折中,罹患某些癌症的風險會降低,而飼主也可免於懊惱擔憂。
純種貓
雖然多數貓咪飼主都會選擇非純種貓,但有些人或許鍾情於純種貓。喜歡純種貓的人可以舉出幾百個理由說明養純種貓優於混種貓,但我在此假設你是貓咪世界的新手,因此僅著眼於我認為對新手貓咪飼主最重要的事項。
若考慮養純種貓,請確認自己已經了解該特定品種可能出現的各種遺傳疾病。決定養純種貓之前請做好功課,包括閱讀該品種相關書籍,上網確認貓咪的註冊狀況。與獸醫、繁育者及已經飼養該品種貓咪的飼主談談。參加地方貓展以便進一步觀察。與帶貓參展的繁育者談談。
在狗的世界裡有大型犬、更大型犬、小型犬、更小型犬、獵犬、牧羊犬、陪獵犬、守衛犬、長毛、短毛、垂耳、豎耳、長鼻、短鼻、愛叫與安靜型的狗。種類如此繁多!而在貓咪的世界,最大的差異主要在於純種貓咪。
以體型為例,如果想養體型很大的貓咪,或許會對緬因貓(Maine Coon Cat)感興趣。如果喜歡好動的貓咪,有數個品種可供選擇,包括阿比西尼亞貓(Abyssinian)。因此,如果喜歡特定生理特徵或某種個性,純種貓比較可預期。
在做決定的過程中,這可能是一項重要的考量因素。在純種貓的世界裡有摺耳貓、短尾貓、無尾貓、捲毛貓、無毛貓或只有大自然中才能見到的毛色,也有多話貓或眾所周知的懶惰貓。
某些品種需要特別關照,但你可能沒有時間、動力或能力提供這種照顧。舉例而言,好幾種長毛品種,像是波斯貓及喜馬拉雅貓(Himalayan),都需要每天梳毛否則毛就會糾結。
你是否有時間妥善照顧這種貓?若考慮養純種貓,不防先上網做些功課,網路上有許多貓咪相關團體和名單。你也可以從已經飼養你中意的品種的飼主那裡獲得許多資訊。最後則是錢的問題。純種貓所費不貲。有些品種甚至遠比其他品種昂貴,因此請做好花大錢的準備。
★長毛好還是短毛好:毛的長度
一隻梳理整齊的長毛貓無疑能吸引眾人目光,波斯貓等貓咪在貓科動物世界裡擁有相當於好萊塢巨星的魅力。我們看到電視上的波斯貓戴著鑽石項圈倚著枕頭,用水晶餐碗吃飯。或許波斯貓正是因此成為最受歡迎的品種之一,我們對她們一見傾心,卻不明白「幕後」得花多少心力維護那一身漂亮的長毛。
許多長毛貓如果沒有每天梳理毛就會打結,在你還來不及說完「順毛噴霧劑」之前,那柔軟的長毛就已經打結了。撇開不雅觀的問題不談,糾結的長毛如果放任不管,也可能導致皮膚無法通風,進而造成健康問題,跳蚤也可能躲進糾結的毛中。而如果糾結的情況加重,可能拉扯到皮膚,導致貓咪走路時感到疼痛。
貓咪抓癢時指甲可能會卡在糾結的毛髮中,我曾經看過疏於照顧的波斯貓,在試圖抓搔糾結毛髮下的皮膚時造成皮膚撕裂。如果你喜歡貓咪一身長毛柔順的模樣,請慎重考慮照料的問題。
並非所有長毛貓的毛都容易糾結,即使選擇毛不會糾結的品種,也要留意所有長毛品種都仍需要較頻繁的梳理。舉例而言,緬因貓及挪威森林貓(Norwegian Forest Cat)有濃密但不糾結的長毛。但她們仍需要照料才能讓毛保持光澤。長毛貓不論毛是否會糾結,在個別衛生方面偶爾都需要特殊協助。她們的長毛可能偶爾會沾到排泄物。如果長毛貓腹瀉,清理起來會比短毛貓麻煩。
你一定聽過毛球,甚至可能看過。雖然貓咪不論毛長毛短都可能有毛球,但長毛貓有毛球的機率較高。時常定期梳理貓毛、餵食貓咪去毛球配方貓食或零食,以及定期給予貓咪化毛膏都有幫助。如果無法照料貓咪的毛,可能導致貓咪容易產生毛球。某些品種較為脆弱。例如,斯芬克斯貓(Sphinx)─也就是無毛貓─便需要待在較溫暖的環境中,因此不適合喜歡低溫環境的人飼養。
★混種貓與異國品種貓
請勿單純因為貓咪的異國風情或特殊外表而選擇她,有些人沒有研究貓咪的脾氣、個性和訓練需求,只因為她們獨具魅力的生理特徵便花大錢買貓;孟加拉貓(Bengal)便是最佳實例。我遇過許多人因為喜歡孟加拉貓充滿野性的外表而購買這種貓,後來因為疏於訓練或對這個品種的活力與智力等級一無所知,導致貓咪出現行為問題,才開始覺得震驚。
如果對這些貓有興趣,請詳細研究並了解該品種的個性、照護需求及潛在健康風險。評估該品種是否適合自己的家庭,自己是否能為這隻貓創造合適的環境。
有些備受寵愛的貓咪都不是純種出身,而是在路旁、後門、鄰居車庫、當地收容所、在停車場裡發抖的迷路貓咪。有太多貓咪需要我們拯救。說真的,我相信有更多貓咪其實拯救了我們。除非你已經屬意特定品種,計畫讓自己的貓參加展覽(其實也有數個混種貓展),否則你應該考慮養混種貓。
什麼是混種貓?也就是不同品種或混種貓隨機交配的產物。有時可以看到貓咪身上具有某個可辨識的品種特徵,但通常多年隨機交配下產生的貓咪,身世都已經成謎。混種貓咪有各種外型、體型和毛色。從個性上而言,混種貓或許不像純種貓一般可預測,但一般而言,混種貓仍是健壯、適應力佳、可訓練的貓咪。
★新貓咪何處尋
既然你已經確定要與貓咪共同生活,現在便來討論取得新寵物─不論是幼貓、純種貓、混種貓、長毛貓、短毛貓、公貓或母貓的諸多管道。相信你也很清楚我們並不缺貓咪。說不定你打開自家後門,就能找到一隻貓咪在後院裡遊蕩。我住的地方約 3 千多坪,幾乎每天早上我都看到有不同貓咪穿過這片土地。
許多人透過救援行動找到自己理想中的貓咪,但這個方法並不適合所有人。你在路邊救起的受傷或飢餓貓咪,或是從收容所救出差點被安樂死的貓咪,可能會但也可能不會是你期望中友善、值得信任、親人的動物。
我當然贊成任何人給予貓咪第二次活命的機會,但你應該確認自己明白即將面臨何種情況。我希望你和你的貓咪一起快樂度過許多、許多年。請確認家中每個人對於要領養哪種貓咪的想法都和你一致,也都願意和你一樣投入時間與耐心幫助那隻貓咪擺脫黑暗的過去
貓咪不是店裡買來的襯衫,不合身就退貨;也不是鞋子,不合腳就送人或扔掉。雖然這些比喻對你來說可能簡單到可笑的程度,但遺憾的是,的確有許多貓咪飼主用這種態度對待他們的貓咪。因此,有許多貓咪最後被送進收容所或直接遭到遺棄,因為她們沒有達到飼主的完美貓咪期望。
你為什麼想養貓?好好誠實地檢視自己的期望才能確保你能獲得一輩子的愛。選擇成為貓咪飼主當然是情感上的決定。但同時你也選擇承擔一項重大責任,因為貓咪的健康與幸福完全操之在你。
如果你認為養貓就是把貓咪的餐碗填滿,在閒置浴室裡放個貓砂盆,那麼你和貓咪不久後都會變得很不開心。雖然貓咪似乎比狗好照顧,但飼主一定要做好準備面對她的情感、醫療和生理需求。
身為貓咪飼主也牽涉到財務上的付出,有些人在這方面並沒有做好準備。免費領養的貓咪或幼貓和花大錢買來的純種貓咪一樣,都需要看獸醫和營養照護:初期需要注射疫苗和施行結紮或絕育手術,之後每年還要接種疫苗。
她也勢必會因為意外生病或受傷而需要定期醫療的照顧,而看獸醫並不便宜。這些年來我見過許多格外親密的貓咪/飼主情誼,也見過貓咪和飼主似乎只是同住在一個屋簷下,對彼此毫無感情。
這大多是因為飼主從一開始就對貓咪抱著錯誤的期待,現在你有機會透過本書建立一段親密的人貓感情。即使你已經養了貓(可能已經養了好多年),還是可以建立更親密的情誼─這就是重點,那的確是一段感情。
★謠言、諷刺與謊言
貓咪會造成嬰兒窒息? 懷孕了就必須把貓送走? 貓咪會破壞家具?
貓咪很冷漠? 貓砂盆總是臭氣熏天? 貓咪無法訓練?
如果上述種種都是事實,怎麼可能還有人想養貓?不幸的是,人們仍持續傳遞這些不正確也不公平的資訊。結果呢?許多原本可以成為貓咪飼主的人因此卻步。
真正苦的是貓咪,因為無辜的她們持續被冤枉。接下來我們要進一步檢視某些常見的誤解,讓讀者分辨真假,進而開始計畫與貓咪共同生活。
「貓咪很冷漠!」我們都聽過這種說法,其實如果要大家用一個詞來形容貓咪,冷漠很可能就是大家選擇的形容詞。而既然提到了冷漠,或許也可能想到獨立。我相信這些形容詞都出自於將貓狗做不恰當的比較。我們認為狗是合群的動物,貓咪則是不合群、孤僻又傲慢。事實上,貓咪也是合群的動物,她的社群結構奠基於領域感以及食物的可得性。
貓咪可以也確實會一起快樂生活,在開放式的環境中,母貓會養育和照顧彼此的幼貓。貓咪會被誤解為孤僻的原因之一,在於我們通常看到她們單獨獵食。貓咪會獵捕小獵物,通常只夠一隻貓享用。不過,有些貓咪也會合作獵食,因此這項規則總有例外。
貓咪對某些人而言也可能顯得冷漠,因為她們身為獵人,會觀察整個環境。有時貓咪可能會坐在你的腿上,享受你親密的撫摸,但有時則喜歡坐在旁邊,看起來放鬆但一有獵物出現便即刻行動。即使最輕微的動靜也會刺激貓咪,因為那可能表示有獵物出現。
幼貓長大後需要的私人空間大小,取決於她的社會化程度以及幼年時是否曾被人類溫柔抱過。每一隻貓咪的性格發展,以及將來會變得友善合群或是膽小、不友善,全都取決於你。
本書會教你如何理解貓咪的語言並和貓咪溝通,以建立起深厚、充滿愛的關係。如果你期望完全靠貓咪自己努力達成目標,那你最後就會養出冷漠、獨立、有戒心的貓咪。最重要的就是:不要再拿你的貓咪和狗做比較,你就會突然開始注意到她獨特又絕妙的特色。貓咪並非小型犬,意外的是,某些人很難接受這個概念。我們不應該在貓咪表現得「像狗」時才接納她們,認為她們合群親人。
「貓咪無法訓練!」錯!再次重申,只要你不再把貓咪當成狗,而把貓咪當成貓來看就行。我的訓練方法是以正強化為主,了解貓咪的需求以及她透過行為想傳達的訊息。如果我希望我的貓咪不要再做某件事,我會引導她去做其他更好的事情,然後在她做對的時候給予獎勵。
要運用這個像貓咪一樣思考的方法,必須先理解貓咪出現某種行為的理由,如此才能用我們雙方都能接受的方式滿足貓咪的需求。相較於在貓咪出於本能做出某些舉動(例如磨爪子)時不斷訓斥她,這種訓練方法比較輕鬆、人性化也更有效。所以拋開貓咪無法訓練的舊觀念吧!做起來其實比你想像得還簡單。
「貓咪會對孕婦造成危險,而且會造成嬰兒窒息。」我真的很討厭這種說法。首先,如果妳懷孕了,應該針對貓砂盆做一些預防措施。貓砂盆對於未出生的胎兒可能造成嚴重的健康危害,但這並不表示應該將貓咪丟棄。為了導正觀點,請參考本書末醫療附錄中的弓形蟲感染症(Toxoplasmosis)。
至於貓咪會造成嬰兒窒息的這個愚蠢說法則是毫無根據,但仍一再出現。貓咪專家推斷,可能是在很早以前人類尚未發現嬰兒猝死症(sudden infant death syndrome)之前,人們將嬰兒在睡眠中猝死的原因怪罪到貓咪身上。
「貓砂盆總是臭氣熏天!」嗯,你不清理貓砂盆當然就會臭氣熏天!只要你定期把貓砂盆清乾淨,別人就不需要再捏著鼻子走進你家。
「貓咪會破壞家具。」這句話多少包含了一些真相,但前提是沒有提供貓抓柱。我知道有些讀者看到這裡會想:嗯,我鄰居有準備貓抓柱,但貓咪還是破壞了家具。
我的看法是,他選錯了貓抓柱。第 9 章會教讀者如何第一次就選對貓抓柱,釐清了這點之後,想必已經來到成為貓咪飼主的門前,可以來養貓了對吧?還沒有。還有許多決定要做。你想養幼貓還是成貓?公貓還是母貓?要養在室內還是室外?要從哪裡取得貓咪?收容所?繁育場?隔壁鄰居?
★幼貓好還是成貓好?
幼貓很可愛,真的非常可愛,每次我帶幼貓上電視節目,幾乎在場所有人都會靠過來看。幼貓絕對能讓人綻放笑顏,但在愛上這個可愛的小毛球之前,請先了解成為幼貓飼主的必要條件。
如果決定養幼貓,家裡必須做好幼貓防護措施,要巡視家中是否有垂掛的電線、危險的清潔劑、有毒藥品等等(即使決定養成貓,也必須留意上述情況,做好安全防護,但幼貓天生就容易闖禍)。基本上,必須隨時知道自己的幼貓在哪裡,以避免她傷害自己。做好居家幼貓防護措施並不難,但有些人就是做不到。
舉例而言,我有一位藝術家朋友她想養貓作伴,但知道幼貓一定會打翻顏料。家裡不僅會因此搞得一團亂,還可能對好奇心旺盛的小貓咪造成重大健康危險。因此這位藝術家決定養隻個性文靜的成貓,除了有一次這隻貓不小心踩過她的調色盤,在地毯上留下一排吊鐘花形狀的貓腳印,她們相處得極為融洽。
家中有幼兒的家庭應該慎重考慮養極年幼小貓的決定,改選擇貓齡大一點的貓咪(至少 6 個月大)。幼貓十分脆弱,很容易被活潑的幼兒弄傷。年齡大一點的貓咪雖然也可能受傷,但至少較能逃離小朋友的魔爪。
如果自己或家中任何成員走路不太穩,那麼家裡有隻幼貓在腳邊鑽來鑽去可能會造成危險。想想自己必須在幼貓身上花多少時間,她們需要更多監督,不能像成貓那樣可以長時間獨處。
相較於領養成貓,領養幼貓的飼主較有機會對貓咪的性格塑造產生較大的影響力。讓貓咪接觸各種新刺激,透過這種方式調教出的貓咪,很可能在陌生人身邊依舊自在、不畏懼陌生環境,且能夠適應旅遊等情況。
因此為何要領養成貓,讓自己錯失這些樂趣呢?選擇領養成貓的最佳理由之一,就在於你已經很清楚自己將面對的情況。你可能也很了解她的脾氣,包括她是否活潑、神經質、溫馴、親人、愛叫、安靜等等。由於幼貓幾乎都像毛茸茸的小賽車,因此你無法確定哪些貓咪真的是這種個性,哪些將來會冷靜下來。如果希望貓咪已經具有某種脾氣或個性,最好領養成貓。
不過請記住,即使是膽小或神經質的成貓仍然可以訓練,有許多方法可以幫助成貓發展。此外,飼主也必須考量貓咪目前身處的環境、過去的經歷,以及在新環境裡可能產生的變化,同時搭配像貓咪一樣思考的訓練方法。
舉例而言,來自收容所的貓咪一開始在這種高壓環境中也許會極為膽怯或防衛心很重,然而一旦她適應了飼主的家庭環境與家人,便會開始展現真實個性,並有足夠的安全感開始相信人。
收容所裡的貓咪可能因行為問題而遭到前飼主棄養,但這並不表示這個行為問題無法解決,只不過新飼主必須做好準備面對接下來可能發生的情況。這種行為問題通常可能與先前的飼養環境有關,因此在新環境中可能不會延續。本章稍後會談到領養收容所貓咪的相關事項。
成貓不像幼貓一樣必須持續監督。如果真心愛貓、想和貓咪一起生活,領養成貓可以拯救她的生命。不論是被送進收容所、在後巷被人發現或是在雜貨店外送養的幼貓,都比成貓更有機會找到主人。領養 4 歲大的虎斑貓,或許可以讓她免於遭到囚禁的生活,或甚至能救她一命。
從財務的角度來看,成貓的開銷通常也低於幼貓。幼貓需要接種多項疫苗以及施行結紮或絕育手術。從另一個家庭或收容所領養成貓,通常表示那隻貓已經有完整的疫苗接種紀錄,或至少已經接種最初的幾劑疫苗,某些情況,這隻貓甚至已經接受過絕育或結紮手術。
★公貓好還是母貓好?
關於這方面同樣有許多迷思與謠言亂傳,如果有朋友只養過公貓,他們一定可以滔滔不絕地細數公貓的各項優點以及母貓的無數缺點。他們會告訴你公貓遠比母貓聰明、外向,而長期飼養母貓的飼主則會馬上反駁這種說法,並補充說明公貓的領域性有多強。
事實上,一旦貓咪接受過絕育或結紮手術,性別的影響都不大了。貓咪的惹人厭行為,像是公貓噴尿或母貓發情叫春等,通常都是因為荷爾蒙作祟。只要讓貓咪接受絕育或結紮手術,就能加以控制。若不施行絕育手術,不論選擇公貓或母貓,最後都會淪為頭大的貓咪飼主。
未結紮的公貓具有領域性,因此會四處噴尿。如果將這些公貓放出門,他們會四處遊蕩,不斷打架,因此可能導致受傷或死亡。而未絕育的母貓在發情期間則會不停叫春以尋找公貓,而且一逮到機會就想偷溜出去。結紮或絕育的貓咪是更理想的寵物。她們不會一輩子活在挫折中,罹患某些癌症的風險會降低,而飼主也可免於懊惱擔憂。
純種貓
雖然多數貓咪飼主都會選擇非純種貓,但有些人或許鍾情於純種貓。喜歡純種貓的人可以舉出幾百個理由說明養純種貓優於混種貓,但我在此假設你是貓咪世界的新手,因此僅著眼於我認為對新手貓咪飼主最重要的事項。
若考慮養純種貓,請確認自己已經了解該特定品種可能出現的各種遺傳疾病。決定養純種貓之前請做好功課,包括閱讀該品種相關書籍,上網確認貓咪的註冊狀況。與獸醫、繁育者及已經飼養該品種貓咪的飼主談談。參加地方貓展以便進一步觀察。與帶貓參展的繁育者談談。
在狗的世界裡有大型犬、更大型犬、小型犬、更小型犬、獵犬、牧羊犬、陪獵犬、守衛犬、長毛、短毛、垂耳、豎耳、長鼻、短鼻、愛叫與安靜型的狗。種類如此繁多!而在貓咪的世界,最大的差異主要在於純種貓咪。
以體型為例,如果想養體型很大的貓咪,或許會對緬因貓(Maine Coon Cat)感興趣。如果喜歡好動的貓咪,有數個品種可供選擇,包括阿比西尼亞貓(Abyssinian)。因此,如果喜歡特定生理特徵或某種個性,純種貓比較可預期。
在做決定的過程中,這可能是一項重要的考量因素。在純種貓的世界裡有摺耳貓、短尾貓、無尾貓、捲毛貓、無毛貓或只有大自然中才能見到的毛色,也有多話貓或眾所周知的懶惰貓。
某些品種需要特別關照,但你可能沒有時間、動力或能力提供這種照顧。舉例而言,好幾種長毛品種,像是波斯貓及喜馬拉雅貓(Himalayan),都需要每天梳毛否則毛就會糾結。
你是否有時間妥善照顧這種貓?若考慮養純種貓,不防先上網做些功課,網路上有許多貓咪相關團體和名單。你也可以從已經飼養你中意的品種的飼主那裡獲得許多資訊。最後則是錢的問題。純種貓所費不貲。有些品種甚至遠比其他品種昂貴,因此請做好花大錢的準備。
★長毛好還是短毛好:毛的長度
一隻梳理整齊的長毛貓無疑能吸引眾人目光,波斯貓等貓咪在貓科動物世界裡擁有相當於好萊塢巨星的魅力。我們看到電視上的波斯貓戴著鑽石項圈倚著枕頭,用水晶餐碗吃飯。或許波斯貓正是因此成為最受歡迎的品種之一,我們對她們一見傾心,卻不明白「幕後」得花多少心力維護那一身漂亮的長毛。
許多長毛貓如果沒有每天梳理毛就會打結,在你還來不及說完「順毛噴霧劑」之前,那柔軟的長毛就已經打結了。撇開不雅觀的問題不談,糾結的長毛如果放任不管,也可能導致皮膚無法通風,進而造成健康問題,跳蚤也可能躲進糾結的毛中。而如果糾結的情況加重,可能拉扯到皮膚,導致貓咪走路時感到疼痛。
貓咪抓癢時指甲可能會卡在糾結的毛髮中,我曾經看過疏於照顧的波斯貓,在試圖抓搔糾結毛髮下的皮膚時造成皮膚撕裂。如果你喜歡貓咪一身長毛柔順的模樣,請慎重考慮照料的問題。
並非所有長毛貓的毛都容易糾結,即使選擇毛不會糾結的品種,也要留意所有長毛品種都仍需要較頻繁的梳理。舉例而言,緬因貓及挪威森林貓(Norwegian Forest Cat)有濃密但不糾結的長毛。但她們仍需要照料才能讓毛保持光澤。長毛貓不論毛是否會糾結,在個別衛生方面偶爾都需要特殊協助。她們的長毛可能偶爾會沾到排泄物。如果長毛貓腹瀉,清理起來會比短毛貓麻煩。
你一定聽過毛球,甚至可能看過。雖然貓咪不論毛長毛短都可能有毛球,但長毛貓有毛球的機率較高。時常定期梳理貓毛、餵食貓咪去毛球配方貓食或零食,以及定期給予貓咪化毛膏都有幫助。如果無法照料貓咪的毛,可能導致貓咪容易產生毛球。某些品種較為脆弱。例如,斯芬克斯貓(Sphinx)─也就是無毛貓─便需要待在較溫暖的環境中,因此不適合喜歡低溫環境的人飼養。
★混種貓與異國品種貓
請勿單純因為貓咪的異國風情或特殊外表而選擇她,有些人沒有研究貓咪的脾氣、個性和訓練需求,只因為她們獨具魅力的生理特徵便花大錢買貓;孟加拉貓(Bengal)便是最佳實例。我遇過許多人因為喜歡孟加拉貓充滿野性的外表而購買這種貓,後來因為疏於訓練或對這個品種的活力與智力等級一無所知,導致貓咪出現行為問題,才開始覺得震驚。
如果對這些貓有興趣,請詳細研究並了解該品種的個性、照護需求及潛在健康風險。評估該品種是否適合自己的家庭,自己是否能為這隻貓創造合適的環境。
有些備受寵愛的貓咪都不是純種出身,而是在路旁、後門、鄰居車庫、當地收容所、在停車場裡發抖的迷路貓咪。有太多貓咪需要我們拯救。說真的,我相信有更多貓咪其實拯救了我們。除非你已經屬意特定品種,計畫讓自己的貓參加展覽(其實也有數個混種貓展),否則你應該考慮養混種貓。
什麼是混種貓?也就是不同品種或混種貓隨機交配的產物。有時可以看到貓咪身上具有某個可辨識的品種特徵,但通常多年隨機交配下產生的貓咪,身世都已經成謎。混種貓咪有各種外型、體型和毛色。從個性上而言,混種貓或許不像純種貓一般可預測,但一般而言,混種貓仍是健壯、適應力佳、可訓練的貓咪。
★新貓咪何處尋
既然你已經確定要與貓咪共同生活,現在便來討論取得新寵物─不論是幼貓、純種貓、混種貓、長毛貓、短毛貓、公貓或母貓的諸多管道。相信你也很清楚我們並不缺貓咪。說不定你打開自家後門,就能找到一隻貓咪在後院裡遊蕩。我住的地方約 3 千多坪,幾乎每天早上我都看到有不同貓咪穿過這片土地。
許多人透過救援行動找到自己理想中的貓咪,但這個方法並不適合所有人。你在路邊救起的受傷或飢餓貓咪,或是從收容所救出差點被安樂死的貓咪,可能會但也可能不會是你期望中友善、值得信任、親人的動物。
我當然贊成任何人給予貓咪第二次活命的機會,但你應該確認自己明白即將面臨何種情況。我希望你和你的貓咪一起快樂度過許多、許多年。請確認家中每個人對於要領養哪種貓咪的想法都和你一致,也都願意和你一樣投入時間與耐心幫助那隻貓咪擺脫黑暗的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