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先做人:做事之前做好自己
「做事先做人」,做人是做事的基礎,做事是做人的價值體現。無論大事小事,只要找對方法,不但可以收穫多多,還能使你在人生的道路上闊步向前,無往不利。
1.認清你是誰比你能做什麼更重要
阿波羅神殿的大門上有一句富有哲理的話,那就是:「要認識你自己」。它是人類的最高智慧,也是做人做事的基礎。
有句古諺:「人貴有自知之明」,只有清楚自己長處和短處的人,才能有的放矢地處理問題,從而輕松搞定一切人和事。
這個道理雖然淺顯,但不一定每個人都清楚。我總能聽到朋友們的抱怨聲,有人抱怨同事太難纏,有人抱怨某件事很難搞定。每每耳邊響起這些話語,我都會問:「你搞定別人之前,認清自己了嗎?」
大衛是和我從小玩到大的好朋友,我們一直以兄弟相稱。
一天,大衛滿臉陰霾地走進我的辦公室。
「嗨,哥們,怎麼了?」看著他愁眉苦臉的樣子,我關切地問道。
「別提了,我最近倒楣透了。」大衛無精打埰地回答。
「發生了什麼事?和我說一說。」
我的話音剛落,大衛就把我當成了「情感垃圾桶」,將煩心事一股腦「倒」了出來。
原來,大衛的公司要提拔幾名中層管理人員,論資歷或者經驗,大衛都符合條件。可是,主管領導卻在無意中透露出來,大衛沒有提拔的可能。得知這個消息後,大衛抑鬱不已,十分煩悶。
「我就知道,這種好事落不到普通人頭上。據說這次提拔的幾名員工,在公司都有一定的根基和背景……」這個大男人一直在碎碎念,真是令人難以忍受。
「為什麼總是抱怨別人,你反省過自己沒有?」我打斷了大衛的牢騷。
「反省?」一時間,大衛停住了。
「不要一直抱怨,被提拔的員工自然有他過人之處,或是能力,或是閱歷。單憑私人關係,他們是不能服眾的,更別說擔當重任了。」
聽完我的話,大衛張口結舌地說:「我還真沒想過自己的問題。」
他撓了撓頭,若有所思地繼續說:「對了,由於我的粗心,最近有一筆大的訂單沒有談成,肯定就是這個原因。」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總是很清楚地看到別人的缺點,卻總是遺忘自己的短處。雖然認識自己不像照鏡子那樣簡單,但是我依然要教給讀者幾個認識自己的小招數:
1.認識自己需要一個瞭解和學習的過程,不可急功近利。因為人對自己的認識就如同對客觀世界的認知一樣,需要不斷地瞭解、接觸、思考。
2.認識自己需要用科學的態度理性分析,從而正確分清真正的「你」。
3.只有正確地認知自己,才能從生活和工作中汲取有益的營養豐富自己、完善自己,從而擁有自主的精神和獨立的人格。
從某種角度上講,能夠擺平難纏的人和棘手的事,體現了一個人駕馭全局、處理問題的能力。而正確地認識自己,是其中一個不可或缺的前提。
2.相信自己的能力,看得起當下的自己
通往成功的道路既有坦途也有荊棘小路,遇到困難和挫折時是勇往直前還是退縮逃避都出於你的選擇。但要記住,無論什麼時候都要對自己說:「我能行」,才會發現生命中的奇跡。
「不經歷風雨,怎麼見彩虹,沒有人能夠隨隨便便成功」,當這首歌風靡大江南北時,我的心如同一隻充滿氣的皮球,鼓鼓的、滿滿的,一種前所未有的信心和力量充斥著我的全身。
回頭看看走過的路,發現了自己經歷了這樣幾個階段:曾幾何時,我的志向高遠且不切實際,就好像一塊滿是棱角的石頭。慢慢地,經過時間打磨和沖刷,棱角被磨平了,成為了一顆絲毫不起眼的小沙粒,只不過這顆沙粒已經硌痛了我的心。
很長一段時間,我無精打埰地生活著,面對問題時,就像鴕鳥一樣將頭深深紮進沙子裏,妄圖蒙蔽內心。
後來,一個朋友的故事喚起了我內心的萌動,「我能行」的潛意識竟然是那麼的強烈。我終於明白,我從來沒比任何人差過,只是自己說服自己在妥協而已。
一天,我在街上偶遇到老同學王曉方,她的境遇讓我感受頗深。
讀書的時候,王曉方的成績總是名列前茅,寡言少語的她是老師眼中的好學生,家長口裏的乖孩子。一晃,十年過去了,我們已經年近三十。一番寒暄後,我和她來到一家咖啡廳敍舊。
如今,擁有高學歷的王曉方在廣告公司擔任策劃,這個職位和在事業上嶄露頭角的其他同學形成了鮮明對比。「走出校園後,我發現現實和想像中的差別如此之大。我沒有朋友,也做不好事情,被老總批評成了家常便飯。現在,我最害怕走進老總的辦公室。」說到這裏,王曉方偷偷抹了一把眼淚。
「可是你很優秀,當年你考的可是名牌大學。那時的你,讓我們著實羡慕了一番。」我對王曉方說。
「學生時代只是和書本打交道,現在可不一樣,我要和各種人和事打交道。我害怕犯錯誤,害怕被批評,可是越想努力做好,就越出錯。現在的我過得一塌糊塗,拒絕嘗試新事物,人際關係也出現了問題。」
看著王曉方滿臉愁容,我聯想到了自己。我何嘗不是這樣呢?多年來,我一直努力超越自己,卻被挫折弄得更加自卑。於是,我果斷地拉起了王曉方,走進一家心理診所尋求幫助。
醫生耐心聽完王曉方的敍述,給她開出了一劑藥方,內容如下:
藥品名稱:自我反省,超越自卑。
劑量:每日一次。
病情分析: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目標,可是實現目標卻不是一帆風順的。由於接連的打擊,很多人內心湧起自卑,不管事情成功與否,消極的自我評價依然被自卑所掩蓋,總是感覺自己不行。每日自省5分鐘,理性分析自己身上的閃光點和短處,這樣既可以完善自我,又可以增加自信心。
從那以後,我也按照醫生開出的「藥方」認真反省,效果果然不同凡響。
幾個月後的一天,我和王曉方通了電話。電話剛剛接通,她就興高采烈地告訴我:「我終於升職了,老總讓我做人事助理。雖然只是晉升了一小步,但是證明我是能行的!」聽著王曉方激動的話語,我衷心地對她表示了祝賀。
掛了電話,我審視了一下自己的變化,如今的我已經學會敞開心扉真誠與人交往和相處,尋求到了比以前更有建設性的人際關係。除此之外,我充分肯定了自己,做任何事情都信心十足。
想到這裏,我不由得笑了。當然,這發自肺腑的笑容很甜、很美。
「做事先做人」,做人是做事的基礎,做事是做人的價值體現。無論大事小事,只要找對方法,不但可以收穫多多,還能使你在人生的道路上闊步向前,無往不利。
1.認清你是誰比你能做什麼更重要
阿波羅神殿的大門上有一句富有哲理的話,那就是:「要認識你自己」。它是人類的最高智慧,也是做人做事的基礎。
有句古諺:「人貴有自知之明」,只有清楚自己長處和短處的人,才能有的放矢地處理問題,從而輕松搞定一切人和事。
這個道理雖然淺顯,但不一定每個人都清楚。我總能聽到朋友們的抱怨聲,有人抱怨同事太難纏,有人抱怨某件事很難搞定。每每耳邊響起這些話語,我都會問:「你搞定別人之前,認清自己了嗎?」
大衛是和我從小玩到大的好朋友,我們一直以兄弟相稱。
一天,大衛滿臉陰霾地走進我的辦公室。
「嗨,哥們,怎麼了?」看著他愁眉苦臉的樣子,我關切地問道。
「別提了,我最近倒楣透了。」大衛無精打埰地回答。
「發生了什麼事?和我說一說。」
我的話音剛落,大衛就把我當成了「情感垃圾桶」,將煩心事一股腦「倒」了出來。
原來,大衛的公司要提拔幾名中層管理人員,論資歷或者經驗,大衛都符合條件。可是,主管領導卻在無意中透露出來,大衛沒有提拔的可能。得知這個消息後,大衛抑鬱不已,十分煩悶。
「我就知道,這種好事落不到普通人頭上。據說這次提拔的幾名員工,在公司都有一定的根基和背景……」這個大男人一直在碎碎念,真是令人難以忍受。
「為什麼總是抱怨別人,你反省過自己沒有?」我打斷了大衛的牢騷。
「反省?」一時間,大衛停住了。
「不要一直抱怨,被提拔的員工自然有他過人之處,或是能力,或是閱歷。單憑私人關係,他們是不能服眾的,更別說擔當重任了。」
聽完我的話,大衛張口結舌地說:「我還真沒想過自己的問題。」
他撓了撓頭,若有所思地繼續說:「對了,由於我的粗心,最近有一筆大的訂單沒有談成,肯定就是這個原因。」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總是很清楚地看到別人的缺點,卻總是遺忘自己的短處。雖然認識自己不像照鏡子那樣簡單,但是我依然要教給讀者幾個認識自己的小招數:
1.認識自己需要一個瞭解和學習的過程,不可急功近利。因為人對自己的認識就如同對客觀世界的認知一樣,需要不斷地瞭解、接觸、思考。
2.認識自己需要用科學的態度理性分析,從而正確分清真正的「你」。
3.只有正確地認知自己,才能從生活和工作中汲取有益的營養豐富自己、完善自己,從而擁有自主的精神和獨立的人格。
從某種角度上講,能夠擺平難纏的人和棘手的事,體現了一個人駕馭全局、處理問題的能力。而正確地認識自己,是其中一個不可或缺的前提。
2.相信自己的能力,看得起當下的自己
通往成功的道路既有坦途也有荊棘小路,遇到困難和挫折時是勇往直前還是退縮逃避都出於你的選擇。但要記住,無論什麼時候都要對自己說:「我能行」,才會發現生命中的奇跡。
「不經歷風雨,怎麼見彩虹,沒有人能夠隨隨便便成功」,當這首歌風靡大江南北時,我的心如同一隻充滿氣的皮球,鼓鼓的、滿滿的,一種前所未有的信心和力量充斥著我的全身。
回頭看看走過的路,發現了自己經歷了這樣幾個階段:曾幾何時,我的志向高遠且不切實際,就好像一塊滿是棱角的石頭。慢慢地,經過時間打磨和沖刷,棱角被磨平了,成為了一顆絲毫不起眼的小沙粒,只不過這顆沙粒已經硌痛了我的心。
很長一段時間,我無精打埰地生活著,面對問題時,就像鴕鳥一樣將頭深深紮進沙子裏,妄圖蒙蔽內心。
後來,一個朋友的故事喚起了我內心的萌動,「我能行」的潛意識竟然是那麼的強烈。我終於明白,我從來沒比任何人差過,只是自己說服自己在妥協而已。
一天,我在街上偶遇到老同學王曉方,她的境遇讓我感受頗深。
讀書的時候,王曉方的成績總是名列前茅,寡言少語的她是老師眼中的好學生,家長口裏的乖孩子。一晃,十年過去了,我們已經年近三十。一番寒暄後,我和她來到一家咖啡廳敍舊。
如今,擁有高學歷的王曉方在廣告公司擔任策劃,這個職位和在事業上嶄露頭角的其他同學形成了鮮明對比。「走出校園後,我發現現實和想像中的差別如此之大。我沒有朋友,也做不好事情,被老總批評成了家常便飯。現在,我最害怕走進老總的辦公室。」說到這裏,王曉方偷偷抹了一把眼淚。
「可是你很優秀,當年你考的可是名牌大學。那時的你,讓我們著實羡慕了一番。」我對王曉方說。
「學生時代只是和書本打交道,現在可不一樣,我要和各種人和事打交道。我害怕犯錯誤,害怕被批評,可是越想努力做好,就越出錯。現在的我過得一塌糊塗,拒絕嘗試新事物,人際關係也出現了問題。」
看著王曉方滿臉愁容,我聯想到了自己。我何嘗不是這樣呢?多年來,我一直努力超越自己,卻被挫折弄得更加自卑。於是,我果斷地拉起了王曉方,走進一家心理診所尋求幫助。
醫生耐心聽完王曉方的敍述,給她開出了一劑藥方,內容如下:
藥品名稱:自我反省,超越自卑。
劑量:每日一次。
病情分析: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目標,可是實現目標卻不是一帆風順的。由於接連的打擊,很多人內心湧起自卑,不管事情成功與否,消極的自我評價依然被自卑所掩蓋,總是感覺自己不行。每日自省5分鐘,理性分析自己身上的閃光點和短處,這樣既可以完善自我,又可以增加自信心。
從那以後,我也按照醫生開出的「藥方」認真反省,效果果然不同凡響。
幾個月後的一天,我和王曉方通了電話。電話剛剛接通,她就興高采烈地告訴我:「我終於升職了,老總讓我做人事助理。雖然只是晉升了一小步,但是證明我是能行的!」聽著王曉方激動的話語,我衷心地對她表示了祝賀。
掛了電話,我審視了一下自己的變化,如今的我已經學會敞開心扉真誠與人交往和相處,尋求到了比以前更有建設性的人際關係。除此之外,我充分肯定了自己,做任何事情都信心十足。
想到這裏,我不由得笑了。當然,這發自肺腑的笑容很甜、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