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宿覺
絕學無為閒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無明實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
—唐.永嘉玄覺禪師
永嘉玄覺禪師,俗家姓戴,浙江永嘉人。他原本是一位精通天台止觀的秀才居士,後來讀《維摩詰經》開悟,遂出家參禪。他出家後,遍習三藏,與左溪玄朗交好。後來遇到六祖的弟子玄策,玄策忠告他說:「無師自悟是天然外道,你應該找名師指點才是。」
永嘉深受啟發,於是不遠千里來到曹溪,禮拜六祖。
當時六祖大師正在上堂說法,永嘉穿袍褡衣,手持錫杖,圍著法座繞了三匝,然後站在六祖大師的面前,振威大喝,既不問候,也不叩頭頂禮。
六祖大師說:「出家人要有禮貌,所謂禮儀三百、威儀三千,大德從哪裡來的,為何對我如此輕慢?」
永嘉說:「時間緊迫,用功修行要緊。生死之間只是剎那,哪裡還有時間顧及禮儀!」
六祖大師說:「你為什麼不求證無生法呢?你為什麼不去體悟無常迅速的道理呢?」
永嘉說:「你不用說求證,求證也沒有一個生死,體悟也沒有一個快慢。」
六祖大師聽後,連聲稱讚,並為其印可。
這時永嘉脫笠整衣,正式禮拜,然後就向六祖大師告辭欲去。
六祖大師說:「為什麼急著回去呢?」
永嘉回答道:「本來就沒有動,哪有什麼快慢的?」
六祖大師讚嘆道:「恭喜你真正體悟無生了。」
永嘉說:「無生豈有意耶?」
六祖大師道:「沒有意,誰當分別?」
永嘉說:「分別亦非意。」
六祖大師聽了這話,拍拍永嘉禪師的背說道:「住一宿再走吧!」
永嘉於是在南華寺住了一宿,所以禪宗史上稱「一宿覺」。
永嘉禪師參拜六祖大師時三十一歲,在四十九歲時圓寂。他留下了近兩千字的《證道歌》,不但是禪門文字的精華,更是明心見性的必讀佳作。永嘉禪師初次會見六祖,顯得十分自負,如果不是六祖,何來「一宿覺」的佳話美談?永嘉禪師辭別六祖時,剛行了十餘步,便振錫說道:「自從認得曹溪路,了知生死不相關。」可見兩位禪家惺惺相惜了。
禪宗六祖慧能
主張佛性人人皆有,創頓悟成佛說,一方面使繁瑣的佛教簡易化;一方面使印度傳入的佛教中國化。因此,他被視為禪宗的真正創始人,亦是真正的中國佛教的始祖。他所著的《壇經》,是中國禪宗歷史上唯一被尊為經的禪宗佛教經典。但是在《文殊般涅槃經》中,文殊菩薩與佛陀是同時代的人,於西元前六世紀出生在舍衛國,婆羅門種姓,父親名梵德,他從母親的右肋而生,通身紫金色,一出生就俱足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當時,他家裡出現十大祥瑞:天降甘露,地湧七珍,倉變金粟,庭生蓮花,光明滿室,雞生鳳子,馬產祥麟,牛生白犢,豬誕龍豚,六牙象現。院子裡蓮花盛開,光亮照耀屋內外。
在佛教「悲、智、願、行」四德之中,文殊菩薩彰顯般若大智,觀音、地藏、普賢分別代表「悲、願、行」。
文殊菩薩與普賢菩薩同為釋迦牟尼佛的左右侍從,而兩位菩薩其實都已成佛,但為眾生甘願成為菩薩,其心實在善良。
《寶積經》中說:文殊菩薩當來成佛,名普見如來。也就是說,當文殊菩薩涅槃後,他將繼承釋迦牟尼佛的位置,成為南方世界的主宰,佛號名普見如來。
別看文殊菩薩如今成為釋迦牟尼佛的肋侍,其實世尊在《放缽經》中說了:今我得以成佛,都是文殊菩薩的恩德!過去無數諸佛,也都是文殊師利弟子,未來當成佛者,也都是文殊菩薩威神力所致。
也就是說,文殊菩薩是眾佛之母。
那麼,他又是如何在前世教導世尊的呢?
【拈花解意】
什麼是「一生補處菩薩」?
這是修行到最高位的菩薩,涅槃後,到下一世即可成佛,就如同佛陀的繼承人一樣。所以,若要以三尊的形式來表現佛陀時,佛陀的身邊必有兩位一生補處菩薩。可是富人平時嬌生慣養,哪裡能跑得過智者,很快,智者就拿著夜明珠不見了蹤影。
「天啊,這哪是什麼智者,明明是個強盜!」富人跑的氣喘吁吁,在心中暗自抱怨著自己:「都怪我,沒有打聽清楚就貿然跑來,居然還把夜明珠送到了他眼前。」想到夜明珠,富人傷心萬分,這可是他最珍惜的寶貝,平時都不肯拿出來給別人看,沒想到就這樣被這個謊稱智者的無賴給搶走了。
想到這裡,富人坐在一棵大樹下,大哭了起來,一邊哭,一邊口中抱怨著:「若是我不想著買什麼『好心情』就好了,這樣我就不會失去自己最珍惜的夜明珠了。可惜了這顆美麗的夜明珠,想當初我可是花了大價錢才把它從別人手中買來的。」
富人哭得傷心欲絕,不經意間,他一抬頭,卻看見自己的那顆夜明珠就放在頭頂的樹枝上。
富人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站起來仔細一看,那樹枝上放著的,分明就是自己的那顆晶瑩剔透的夜明珠。
富人喜出望外,立刻將夜明珠拿了下來。
「終於找到了!」富人激動地捧著夜明珠,喃喃自語道。
「現在,你的心情如何?」正在富人沉浸在失而復得的喜悅中時,智者從樹後走了出來。
「太高興了,太高興了。」富人興奮地說道。
「這不還是你帶來的那顆夜明珠嗎?為何你來時沒有如此高興呢?」智者接著問道。
富人這才從喜悅中冷靜了下來,他也問自己:「是啊,現在我並沒有多得到些什麼,為何會如此快樂呢?」
「若是你能早點發現自己如此在乎這顆夜明珠,也許早就擁有了好心情。」智者繼續說道。
「沒錯,沒錯,以前這夜明珠一直都放在家裡的時候我並沒有在意,但是現在我知道了,自己真的很在乎夜明珠。現在有了它,我就有了好心情了。」富人急忙答道。
「好,現在我已經把『好心情』賣給你,那麼這顆夜明珠就歸我了!」說著,智者又一把從富人手中拿走了夜明珠。
絕學無為閒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無明實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
—唐.永嘉玄覺禪師
永嘉玄覺禪師,俗家姓戴,浙江永嘉人。他原本是一位精通天台止觀的秀才居士,後來讀《維摩詰經》開悟,遂出家參禪。他出家後,遍習三藏,與左溪玄朗交好。後來遇到六祖的弟子玄策,玄策忠告他說:「無師自悟是天然外道,你應該找名師指點才是。」
永嘉深受啟發,於是不遠千里來到曹溪,禮拜六祖。
當時六祖大師正在上堂說法,永嘉穿袍褡衣,手持錫杖,圍著法座繞了三匝,然後站在六祖大師的面前,振威大喝,既不問候,也不叩頭頂禮。
六祖大師說:「出家人要有禮貌,所謂禮儀三百、威儀三千,大德從哪裡來的,為何對我如此輕慢?」
永嘉說:「時間緊迫,用功修行要緊。生死之間只是剎那,哪裡還有時間顧及禮儀!」
六祖大師說:「你為什麼不求證無生法呢?你為什麼不去體悟無常迅速的道理呢?」
永嘉說:「你不用說求證,求證也沒有一個生死,體悟也沒有一個快慢。」
六祖大師聽後,連聲稱讚,並為其印可。
這時永嘉脫笠整衣,正式禮拜,然後就向六祖大師告辭欲去。
六祖大師說:「為什麼急著回去呢?」
永嘉回答道:「本來就沒有動,哪有什麼快慢的?」
六祖大師讚嘆道:「恭喜你真正體悟無生了。」
永嘉說:「無生豈有意耶?」
六祖大師道:「沒有意,誰當分別?」
永嘉說:「分別亦非意。」
六祖大師聽了這話,拍拍永嘉禪師的背說道:「住一宿再走吧!」
永嘉於是在南華寺住了一宿,所以禪宗史上稱「一宿覺」。
永嘉禪師參拜六祖大師時三十一歲,在四十九歲時圓寂。他留下了近兩千字的《證道歌》,不但是禪門文字的精華,更是明心見性的必讀佳作。永嘉禪師初次會見六祖,顯得十分自負,如果不是六祖,何來「一宿覺」的佳話美談?永嘉禪師辭別六祖時,剛行了十餘步,便振錫說道:「自從認得曹溪路,了知生死不相關。」可見兩位禪家惺惺相惜了。
禪宗六祖慧能
主張佛性人人皆有,創頓悟成佛說,一方面使繁瑣的佛教簡易化;一方面使印度傳入的佛教中國化。因此,他被視為禪宗的真正創始人,亦是真正的中國佛教的始祖。他所著的《壇經》,是中國禪宗歷史上唯一被尊為經的禪宗佛教經典。但是在《文殊般涅槃經》中,文殊菩薩與佛陀是同時代的人,於西元前六世紀出生在舍衛國,婆羅門種姓,父親名梵德,他從母親的右肋而生,通身紫金色,一出生就俱足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當時,他家裡出現十大祥瑞:天降甘露,地湧七珍,倉變金粟,庭生蓮花,光明滿室,雞生鳳子,馬產祥麟,牛生白犢,豬誕龍豚,六牙象現。院子裡蓮花盛開,光亮照耀屋內外。
在佛教「悲、智、願、行」四德之中,文殊菩薩彰顯般若大智,觀音、地藏、普賢分別代表「悲、願、行」。
文殊菩薩與普賢菩薩同為釋迦牟尼佛的左右侍從,而兩位菩薩其實都已成佛,但為眾生甘願成為菩薩,其心實在善良。
《寶積經》中說:文殊菩薩當來成佛,名普見如來。也就是說,當文殊菩薩涅槃後,他將繼承釋迦牟尼佛的位置,成為南方世界的主宰,佛號名普見如來。
別看文殊菩薩如今成為釋迦牟尼佛的肋侍,其實世尊在《放缽經》中說了:今我得以成佛,都是文殊菩薩的恩德!過去無數諸佛,也都是文殊師利弟子,未來當成佛者,也都是文殊菩薩威神力所致。
也就是說,文殊菩薩是眾佛之母。
那麼,他又是如何在前世教導世尊的呢?
【拈花解意】
什麼是「一生補處菩薩」?
這是修行到最高位的菩薩,涅槃後,到下一世即可成佛,就如同佛陀的繼承人一樣。所以,若要以三尊的形式來表現佛陀時,佛陀的身邊必有兩位一生補處菩薩。可是富人平時嬌生慣養,哪裡能跑得過智者,很快,智者就拿著夜明珠不見了蹤影。
「天啊,這哪是什麼智者,明明是個強盜!」富人跑的氣喘吁吁,在心中暗自抱怨著自己:「都怪我,沒有打聽清楚就貿然跑來,居然還把夜明珠送到了他眼前。」想到夜明珠,富人傷心萬分,這可是他最珍惜的寶貝,平時都不肯拿出來給別人看,沒想到就這樣被這個謊稱智者的無賴給搶走了。
想到這裡,富人坐在一棵大樹下,大哭了起來,一邊哭,一邊口中抱怨著:「若是我不想著買什麼『好心情』就好了,這樣我就不會失去自己最珍惜的夜明珠了。可惜了這顆美麗的夜明珠,想當初我可是花了大價錢才把它從別人手中買來的。」
富人哭得傷心欲絕,不經意間,他一抬頭,卻看見自己的那顆夜明珠就放在頭頂的樹枝上。
富人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站起來仔細一看,那樹枝上放著的,分明就是自己的那顆晶瑩剔透的夜明珠。
富人喜出望外,立刻將夜明珠拿了下來。
「終於找到了!」富人激動地捧著夜明珠,喃喃自語道。
「現在,你的心情如何?」正在富人沉浸在失而復得的喜悅中時,智者從樹後走了出來。
「太高興了,太高興了。」富人興奮地說道。
「這不還是你帶來的那顆夜明珠嗎?為何你來時沒有如此高興呢?」智者接著問道。
富人這才從喜悅中冷靜了下來,他也問自己:「是啊,現在我並沒有多得到些什麼,為何會如此快樂呢?」
「若是你能早點發現自己如此在乎這顆夜明珠,也許早就擁有了好心情。」智者繼續說道。
「沒錯,沒錯,以前這夜明珠一直都放在家裡的時候我並沒有在意,但是現在我知道了,自己真的很在乎夜明珠。現在有了它,我就有了好心情了。」富人急忙答道。
「好,現在我已經把『好心情』賣給你,那麼這顆夜明珠就歸我了!」說著,智者又一把從富人手中拿走了夜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