剎那證悟之法
鄭師聽說烹波伽山口處來了一位從印度剛到的格西真喀窩伽,就被覺謨(尼姑)迎請去了,那裡正在開法會,吃的和看的都有。
他第二天清晨到山口時,有一婦人對他說:「從這山旁上去,說是阿闍黎壩貢在那裡,大會堂中要給食物的。」說完就走了。因此他去那裡,由一批瑜伽修行者將剛來者即刻引入裡面,已在散發銅小勺。他們說:「那邊有湯匙和奶。」命他取一瓶水,放祀食朵瑪後,引他入內屋,盛來一碗山豆根菜給他。晚上又給食物,他們一起在岩下睡覺。當他想明晨起身走時,阿闍黎壩貢又給他食物並說道:「我有一青年僧侍者到索壙去取黃金,因雨大而未來。」他聽後就從森林中抱了一捆乾柴來,師大喜而將大手印示意傳授給他,並對他講授了大圓滿七法門。他知道這即是極為稀有的阿闍黎壩貢。
後來到許多地方去,如溫區及桑日等向準備秋收的人前募化財物。他買了一只皮袋和滿袋青稞等物,前來阿闍黎壩貢座前供獻。師說:「你已為我作僕役,以此不需對我這樣的供獻,此物你自己作口糧吧!我有一教授秘訣名金剛橋,能剎那證悟而一生成佛、身軀全無餘留的傳承至今未斷。這是以前我對誰也未說過的極密修法,現在我傳授給你。」他啟稟說:「這是阿闍黎對我做的迴向,教授請掛在師意中,口糧我能求得來。」阿闍黎用左手抓住他的頭頂,而以右手抬舉他的後頸窩說道:「有福氣!是一具有三昧耶的。以此教授能生利益。」就在那裡給這名青年密修士傳授了紅色閻摩修法,由此得到八克混合豌豆的青稞麥,附帶再做了一次葉衣母和勸請救護事業法後,學法口糧也就獲得滿足了。師說:「這下除金剛橋加持法外,金剛橋法類都傳授給你。」他稟師道:「在這樣做時,我還沒有任何合意之物以供師。」阿闍黎說:「現在應做加持,晚了將出災障。崗巴地方有一朋友那裡我寄有一頭花母牛。你去換成供品吧!」
到那邊覺謨哇議定給他僧裙一條。於是將裙拆作條幅而賣了,買了新酒和朵瑪及羊腿一條。師說,「就依於這些物質,燈以白晝來代替吧!」也就給他圓滿地授與解脫道四灌頂,傳授了所有教授秘訣。繼後復將加持法做了四次傳授。承事供養以青稞及黃金等物分五次寄供。在此之後,阿闍黎壩貢有一女僕名覺謨杠謨,阿闍黎對她說:「我感覺一切都非真實。」說後即以手在一水中所出大卵石上拍擊一下,手肘以下的手紋完全深刻印在石上;並身作後退姿勢使全身形跡深刻印在岩石上,印痕極為明顯。又從普穹絨那裡以禪定力搬運來許多柏木梁,據說即是支撐覺謨經堂的梁木。
──這則故事講述了鄭師遇上阿闍黎壩貢的經過及獲得剎那證悟之法等法門的過程。
關於活佛的轉世制度
關於活佛的轉世制度,發端於12世紀初。西元1193年,藏傳佛教噶瑪噶舉派的創始人都松欽巴(意指聖識三時,三時即過去、現在和將來)大師,臨終時口囑他將轉世,後人遵循大師遺言尋找並認定轉世靈童,進而開了藏傳佛教活佛轉世之先河。此後,活佛轉世這一新生的宗教制度相續被藏傳佛教各宗派所普遍採納,並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逐步形成了對於活佛轉世靈童的尋找、認定、教育等一整套嚴格而系統的制度。使活佛世系像雨後春筍般地在青藏高原出現。據估計,目前整個藏傳佛教活佛的總數可達近萬人。
鄭師聽說烹波伽山口處來了一位從印度剛到的格西真喀窩伽,就被覺謨(尼姑)迎請去了,那裡正在開法會,吃的和看的都有。
他第二天清晨到山口時,有一婦人對他說:「從這山旁上去,說是阿闍黎壩貢在那裡,大會堂中要給食物的。」說完就走了。因此他去那裡,由一批瑜伽修行者將剛來者即刻引入裡面,已在散發銅小勺。他們說:「那邊有湯匙和奶。」命他取一瓶水,放祀食朵瑪後,引他入內屋,盛來一碗山豆根菜給他。晚上又給食物,他們一起在岩下睡覺。當他想明晨起身走時,阿闍黎壩貢又給他食物並說道:「我有一青年僧侍者到索壙去取黃金,因雨大而未來。」他聽後就從森林中抱了一捆乾柴來,師大喜而將大手印示意傳授給他,並對他講授了大圓滿七法門。他知道這即是極為稀有的阿闍黎壩貢。
後來到許多地方去,如溫區及桑日等向準備秋收的人前募化財物。他買了一只皮袋和滿袋青稞等物,前來阿闍黎壩貢座前供獻。師說:「你已為我作僕役,以此不需對我這樣的供獻,此物你自己作口糧吧!我有一教授秘訣名金剛橋,能剎那證悟而一生成佛、身軀全無餘留的傳承至今未斷。這是以前我對誰也未說過的極密修法,現在我傳授給你。」他啟稟說:「這是阿闍黎對我做的迴向,教授請掛在師意中,口糧我能求得來。」阿闍黎用左手抓住他的頭頂,而以右手抬舉他的後頸窩說道:「有福氣!是一具有三昧耶的。以此教授能生利益。」就在那裡給這名青年密修士傳授了紅色閻摩修法,由此得到八克混合豌豆的青稞麥,附帶再做了一次葉衣母和勸請救護事業法後,學法口糧也就獲得滿足了。師說:「這下除金剛橋加持法外,金剛橋法類都傳授給你。」他稟師道:「在這樣做時,我還沒有任何合意之物以供師。」阿闍黎說:「現在應做加持,晚了將出災障。崗巴地方有一朋友那裡我寄有一頭花母牛。你去換成供品吧!」
到那邊覺謨哇議定給他僧裙一條。於是將裙拆作條幅而賣了,買了新酒和朵瑪及羊腿一條。師說,「就依於這些物質,燈以白晝來代替吧!」也就給他圓滿地授與解脫道四灌頂,傳授了所有教授秘訣。繼後復將加持法做了四次傳授。承事供養以青稞及黃金等物分五次寄供。在此之後,阿闍黎壩貢有一女僕名覺謨杠謨,阿闍黎對她說:「我感覺一切都非真實。」說後即以手在一水中所出大卵石上拍擊一下,手肘以下的手紋完全深刻印在石上;並身作後退姿勢使全身形跡深刻印在岩石上,印痕極為明顯。又從普穹絨那裡以禪定力搬運來許多柏木梁,據說即是支撐覺謨經堂的梁木。
──這則故事講述了鄭師遇上阿闍黎壩貢的經過及獲得剎那證悟之法等法門的過程。
關於活佛的轉世制度
關於活佛的轉世制度,發端於12世紀初。西元1193年,藏傳佛教噶瑪噶舉派的創始人都松欽巴(意指聖識三時,三時即過去、現在和將來)大師,臨終時口囑他將轉世,後人遵循大師遺言尋找並認定轉世靈童,進而開了藏傳佛教活佛轉世之先河。此後,活佛轉世這一新生的宗教制度相續被藏傳佛教各宗派所普遍採納,並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逐步形成了對於活佛轉世靈童的尋找、認定、教育等一整套嚴格而系統的制度。使活佛世系像雨後春筍般地在青藏高原出現。據估計,目前整個藏傳佛教活佛的總數可達近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