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錄1】擴展人脈的原子技巧⑥向他人展現自己的專業能力
●具體的技巧是什麼?
讓人知道與你聯繫的價值所在。
瑞莎
我記得在廣播節目中有一次對話,讓我意識到我需要更刻意地讓別人了解我的專業知識。有兩位特別來賓來上我的節目,我們都是有主管經驗的醫師,其中一位來賓認識我,而另一位則是初次見面。在這一集之前,我以為來賓都會先上網搜尋,查閱我的相關資訊,或是想辦法了解我,但這次的情況並非如此。在開始的前二十分鐘裡,這位來賓表現得有點冷漠,說話的態度似乎表明她不知道我也是學者和醫生。在對話中,我提到了我們共同認識的人和地方,我注意到她的態度轉變,她放下了戒心,說話的語氣也改變了。對我來說這是個驚人的發現,從那次之後,除了在電子郵件中介紹我的背景外,我會確保在每次開始錄製節目時更刻意地重新介紹自己。如今的節目對話對所有人來說,都更友善、更順暢,也都更加安心。
●我們為何需要掌握這項技巧?
我們知道職場充滿偏見,世界並不平等,每個人並不是從同一起跑點開始的,因此,展示你的技能和優點會讓別人了解你,除非你分享一些關於你的背景、興趣、價值觀、和專業知識的資訊,否則沒有人會真正認識你。我們希望大家明白,分享個人的興趣和成就是正常的。事實上,這有助於別人也分享他們的成就。在「在社交媒體上推銷自己而不自誇的七種方法」這篇文章中,我們寫道:要明白你認為好像是在自我吹噓的事,對於另一個人來說(也許是長久以來沒有機會被看見的人),可能將之視為情報和指導。為他人提供資訊和支持,使世界變得更美好 。
●這項技巧為何難以達成?
‧你不知道如何在保持謙虛的同時展現專業知識。
‧遇到別人時,你不知道該從自己的履歷中強調哪些部分。
‧你以為別人都知道你的成就。
●培養這項原子技巧的關鍵行動是什麼?
練習自我介紹:練習在一、兩分鐘內完成自我介紹。可以請你信任的人協助進行角色扮演,找一位擅長提供回饋意見的人。建議你這樣開頭:「我可以向你介紹一下我自己嗎?」或「我想跟你多分享一些我的專業經歷,可以嗎?」。
提升自己的能見度:你的意見如果不表達出來,就不會有太多價值。當你就特定主題發表演講、寫作、或擔任相關的領導角色時,都有助於建立專業聲望。你不需要成為獲獎作家才能出版作品,也不需要成為 TED 演講嘉賓才能發表演講,你只需要有想法、和清楚表達的能力,為自己尋找或創造機會。
透過社群媒體彰顯自己:社群媒體是個不可或缺的平台,觀察別人是怎麼自我宣傳和表達意見,你可以從中了解如何自信地突顯自己的專業知識。如果你都不參與社群媒體,想要擴展人脈就會比較困難(但也不是不可能) 。分享獎項、演講機會、或其它的事。分享你正在進行的工作,例如:很高興和大家分享我的○○○○○,我想要感謝○○○。我們在開始宣傳、表達意見、和評論時,發現有更多人加入了我們的網路,主動聯繫我們、加我們為好友、並邀請我們參與演講和合作計畫。
準備不同版本的個人履歷:準備一份精簡的和一份較長的履歷以供分享。較短的履歷具體地突顯你是誰以及別人與你聯繫的價值所在。若在職業生涯早期,簡短的履歷可能就足夠了,隨著你獲得更多的經驗和機會後,考慮撰寫三到六句話的精簡版本、以及兩到四段的擴展版本。向朋友索取他們的簡歷範例,供你參考。積極主動將履歷發送給別人,以便對方在與你會面之前對你有所了解。
———————————————————————————————
【實例】
準備好一份精簡的個人履歷,用三至六句話具體地突顯你是誰、以及別人與你聯繫的價值所在。也準備一份較詳細的版本,用兩到四段話,更深入介紹個人經歷和機會。
‧精簡的履歷架構範本
第一句:姓名
第二句:目前職稱
第三句:相關培訓和之前主要的工作/職位
第四句:目前的職責
第五句:未來的抱負
‧詳細的履歷架構範本
第一段:姓名、目前職稱、學歷、和職責
第二段到第四段: 過去的經歷、現在的經歷、重要獎項、出版物、發表過的演講、未來目標
————————————————————————
建立個人網站:建立一個簡單的網站,包含你的姓名、照片、簡歷自傳、工作範例和聯絡資訊就夠了,在網站上清楚一致地展示你的專業知識,將之連結到社群媒體上。
參加研討會:研討會是讓有相同興趣和專業的人才聚集交流的地方。在會議開始之前(也包括線上會議),透過事先寫信自我介紹與人建立聯繫,例如:我看到你將在○○會議發表演講,我知道你會很忙,但我很想利用這個機會與你聯繫,不知你何時有空可以見面交流一下?」如果對方婉拒,不妨提議在演講結束後你會上前自我介紹,希望日後能有機會再聯絡。
【摘錄2】好好溝通的原子技巧③直接講重點,切忌拐彎抹角
●具體的技巧是什麼?
直接清楚地表達你的重點,不要隱藏在枝微末節中。
瑞莎
我記得我第一次遇到一位因患有「腸道壞死」(也稱為腸缺血疾病)而進醫院的病人。這種緊急情況發生在病人的腸道血液供應中斷時,病情往往會非常嚴重,面臨生命危險。當時,我還是醫學生,那是我第一次看到病人經歷如此劇烈的疼痛:他真的不斷地哀求「求求你帶我去手術室」,奇怪的是,他沒有任何醫學背景或手術室經驗。幾年後,我在急診室輪班時,一位病人因類似的嚴重腹痛而入院,他不斷嘔吐,以為是食物中毒,在床上因疼痛而翻來覆去,再多止痛藥也無濟於事。我回想起了醫學院的經歷,知道應該直接聯繫普通外科醫生。我毫不猶豫地打電話告知:「我擔心這位病人患有腸缺血,需要立刻進行手術」。外科醫生取消了門診,將病人送到手術室,這個診斷是正確的,病人得以存活下來。當我們請專科醫師為急診的病人會診時,我們真的需要非常專注。急診醫師也許有個不公平的優勢,知道如何直接表達重點,不會含糊其辭。這對於我們的溝通效率來說,非常重要,絕對是個需要學習的技能。
●我們為何需要掌握這項技巧?
我們在表達主要訊息時加入太多枝微末節,想用迂迴或含糊的語言來減少衝擊,就會掩蓋了重點。或是我們一直叨叨絮絮,卻沒有察覺自己說得很含糊、毫無重點,主要訊息變得不清楚或是被隱藏得太深,以至於很難理解。這種行為無論是有意或無意的,都會使人一頭霧水,聽者可能會自行下結論、完全忽略評論、想深入探究、甚至尋求其它來源的專業知識。這種溝通不良可能造成錯誤或不信任感。無論語氣如何,我們繞著問題打轉時,就會開始懷疑對方是否隱瞞了什麼。我們想到人們常說的一句話:「清楚明確即為善意,含糊不清則屬不善」。順便一提,直接表達重點並不見得要與人對抗或帶有敵意,也不需要提高聲量,清楚的表達還是值得用尊重和禮貌的語言。
●這項技巧為何難以達成?
‧你的觀點還不夠成熟,因為你沒有足夠的時間或專業知識來形塑。
‧你有自己的觀點,但不太敢大聲表達出來,也缺乏自信。
‧你缺乏足夠情商或文化理解,無法以體貼細膩的方式分享個人觀點。
‧直接表達會讓你擔心訊息被接受的程度和對個人聲譽的影響。
●培養這項原子技巧的關鍵行動是什麼?
了解溝通的對象:溝通之前先思考訊息接收對象:在場的人、在電子郵件或簡訊的討論串上有誰?他們是高階利益相關者、客戶、還是同儕?如果你要分享的是保密資訊,你信任這些人嗎?你可以提供非正式的初步討論,還是對方需要你正式且明確的回應呢?
確定自己的溝通重點:在開始溝通之前,先確定你的立場以及該如何清楚地表達。最好在溝通之前先問問自己:我現在想傳達什麼訊息?。就算是你的「肺腑之言」,還是不妨停頓片刻,整理一下思緒,那個暫停時刻是準備發言內容的好時機,避免在說話當中思考和糾結。
謹慎思考:在發言或發送郵件之前,不妨三思而後行。在凌晨三點寄出的憤怒郵件,長篇大論解釋你的觀點,絕對不是個好主意。讓自己先了解情況:提問、評估各方面,然後再表態。衝動行為有很多壞處,例如訊息太複雜、郵件過長、給人粗暴的印象、犯錯誤、顯得無知等等。因此,如果你的回應不是迫在眉睫的,最好事先理清思路。
開門見山傳達重點:在任何溝通中,你都可以用「嗨」「謝謝你」「你好」等簡單的問候做開場白,甚至可以簡短說明你對情況的理解,然後就直接切入重點。要清楚明確,同時保持尊重態度。
———————————————————————————————
【實例】
‧不夠明確
1.我們可以見個面討論一些事情嗎?
2.我覺得我懂你的意思,但有些事情還是有點疑惑。
3.我不太確定我們是否應該這麼做。
‧比較明確
1.我想安排下週會面,希望能討論一下我的薪水和 每月的輪班次數。(試著預先提示別人,以便提前了解會議目的。)
2.我明白你郵件中的第一點,但是第二點和第三點令我有些困惑,你能說明一下嗎?因為我不太理解這個論點。(讓別人具體了解需要釐清的問題。)
3.由於我們預算有限,你的發展構想和計畫似乎不太可行。讓我們見個面,一起想辦法解決我所看到的問題。(直接表達你的疑慮。)
———————————————————————————————
提出證據支持個人論點:你不需要自我吹噓,也不需要反應過度;但是可以花點時間解釋你的理由。以和善的態度展現你的專業知識,分享你的邏輯和推理過程。
———————————————————————————————
【實例】
‧不夠明確
1.我們可以見個面討論一些事情嗎?
2.我覺得我懂你的意思,但有些事情還是有點疑惑。
3.我不太確定我們是否應該這麼做。
‧比較明確
1.我最近的病人評價和綜合評鑑結果都是正面的,也都超出了部門的績效目標。我們可以討論一下我的薪資,看看是否有加薪的可能呢?
2.你提到的第二點缺乏佐證,根據上個月的調查,我們觀察到的數據趨勢與你所寫的相反。
3.這個計畫需要一萬五千美元的資金,我們的預算只有兩千美元,我們沒有行政人員協助進行運作,因此需要想出填補差額的辦法。
———————————————————————————————
持續溝通:歡迎提問,請求回饋意見,保持開放態度,以促進更多討論,例如:你對我的要求覺得怎麼樣?有什麼想法嗎?」或是,「這樣的說明合理嗎?
●具體的技巧是什麼?
讓人知道與你聯繫的價值所在。
瑞莎
我記得在廣播節目中有一次對話,讓我意識到我需要更刻意地讓別人了解我的專業知識。有兩位特別來賓來上我的節目,我們都是有主管經驗的醫師,其中一位來賓認識我,而另一位則是初次見面。在這一集之前,我以為來賓都會先上網搜尋,查閱我的相關資訊,或是想辦法了解我,但這次的情況並非如此。在開始的前二十分鐘裡,這位來賓表現得有點冷漠,說話的態度似乎表明她不知道我也是學者和醫生。在對話中,我提到了我們共同認識的人和地方,我注意到她的態度轉變,她放下了戒心,說話的語氣也改變了。對我來說這是個驚人的發現,從那次之後,除了在電子郵件中介紹我的背景外,我會確保在每次開始錄製節目時更刻意地重新介紹自己。如今的節目對話對所有人來說,都更友善、更順暢,也都更加安心。
●我們為何需要掌握這項技巧?
我們知道職場充滿偏見,世界並不平等,每個人並不是從同一起跑點開始的,因此,展示你的技能和優點會讓別人了解你,除非你分享一些關於你的背景、興趣、價值觀、和專業知識的資訊,否則沒有人會真正認識你。我們希望大家明白,分享個人的興趣和成就是正常的。事實上,這有助於別人也分享他們的成就。在「在社交媒體上推銷自己而不自誇的七種方法」這篇文章中,我們寫道:要明白你認為好像是在自我吹噓的事,對於另一個人來說(也許是長久以來沒有機會被看見的人),可能將之視為情報和指導。為他人提供資訊和支持,使世界變得更美好 。
●這項技巧為何難以達成?
‧你不知道如何在保持謙虛的同時展現專業知識。
‧遇到別人時,你不知道該從自己的履歷中強調哪些部分。
‧你以為別人都知道你的成就。
●培養這項原子技巧的關鍵行動是什麼?
練習自我介紹:練習在一、兩分鐘內完成自我介紹。可以請你信任的人協助進行角色扮演,找一位擅長提供回饋意見的人。建議你這樣開頭:「我可以向你介紹一下我自己嗎?」或「我想跟你多分享一些我的專業經歷,可以嗎?」。
提升自己的能見度:你的意見如果不表達出來,就不會有太多價值。當你就特定主題發表演講、寫作、或擔任相關的領導角色時,都有助於建立專業聲望。你不需要成為獲獎作家才能出版作品,也不需要成為 TED 演講嘉賓才能發表演講,你只需要有想法、和清楚表達的能力,為自己尋找或創造機會。
透過社群媒體彰顯自己:社群媒體是個不可或缺的平台,觀察別人是怎麼自我宣傳和表達意見,你可以從中了解如何自信地突顯自己的專業知識。如果你都不參與社群媒體,想要擴展人脈就會比較困難(但也不是不可能) 。分享獎項、演講機會、或其它的事。分享你正在進行的工作,例如:很高興和大家分享我的○○○○○,我想要感謝○○○。我們在開始宣傳、表達意見、和評論時,發現有更多人加入了我們的網路,主動聯繫我們、加我們為好友、並邀請我們參與演講和合作計畫。
準備不同版本的個人履歷:準備一份精簡的和一份較長的履歷以供分享。較短的履歷具體地突顯你是誰以及別人與你聯繫的價值所在。若在職業生涯早期,簡短的履歷可能就足夠了,隨著你獲得更多的經驗和機會後,考慮撰寫三到六句話的精簡版本、以及兩到四段的擴展版本。向朋友索取他們的簡歷範例,供你參考。積極主動將履歷發送給別人,以便對方在與你會面之前對你有所了解。
———————————————————————————————
【實例】
準備好一份精簡的個人履歷,用三至六句話具體地突顯你是誰、以及別人與你聯繫的價值所在。也準備一份較詳細的版本,用兩到四段話,更深入介紹個人經歷和機會。
‧精簡的履歷架構範本
第一句:姓名
第二句:目前職稱
第三句:相關培訓和之前主要的工作/職位
第四句:目前的職責
第五句:未來的抱負
‧詳細的履歷架構範本
第一段:姓名、目前職稱、學歷、和職責
第二段到第四段: 過去的經歷、現在的經歷、重要獎項、出版物、發表過的演講、未來目標
————————————————————————
建立個人網站:建立一個簡單的網站,包含你的姓名、照片、簡歷自傳、工作範例和聯絡資訊就夠了,在網站上清楚一致地展示你的專業知識,將之連結到社群媒體上。
參加研討會:研討會是讓有相同興趣和專業的人才聚集交流的地方。在會議開始之前(也包括線上會議),透過事先寫信自我介紹與人建立聯繫,例如:我看到你將在○○會議發表演講,我知道你會很忙,但我很想利用這個機會與你聯繫,不知你何時有空可以見面交流一下?」如果對方婉拒,不妨提議在演講結束後你會上前自我介紹,希望日後能有機會再聯絡。
【摘錄2】好好溝通的原子技巧③直接講重點,切忌拐彎抹角
●具體的技巧是什麼?
直接清楚地表達你的重點,不要隱藏在枝微末節中。
瑞莎
我記得我第一次遇到一位因患有「腸道壞死」(也稱為腸缺血疾病)而進醫院的病人。這種緊急情況發生在病人的腸道血液供應中斷時,病情往往會非常嚴重,面臨生命危險。當時,我還是醫學生,那是我第一次看到病人經歷如此劇烈的疼痛:他真的不斷地哀求「求求你帶我去手術室」,奇怪的是,他沒有任何醫學背景或手術室經驗。幾年後,我在急診室輪班時,一位病人因類似的嚴重腹痛而入院,他不斷嘔吐,以為是食物中毒,在床上因疼痛而翻來覆去,再多止痛藥也無濟於事。我回想起了醫學院的經歷,知道應該直接聯繫普通外科醫生。我毫不猶豫地打電話告知:「我擔心這位病人患有腸缺血,需要立刻進行手術」。外科醫生取消了門診,將病人送到手術室,這個診斷是正確的,病人得以存活下來。當我們請專科醫師為急診的病人會診時,我們真的需要非常專注。急診醫師也許有個不公平的優勢,知道如何直接表達重點,不會含糊其辭。這對於我們的溝通效率來說,非常重要,絕對是個需要學習的技能。
●我們為何需要掌握這項技巧?
我們在表達主要訊息時加入太多枝微末節,想用迂迴或含糊的語言來減少衝擊,就會掩蓋了重點。或是我們一直叨叨絮絮,卻沒有察覺自己說得很含糊、毫無重點,主要訊息變得不清楚或是被隱藏得太深,以至於很難理解。這種行為無論是有意或無意的,都會使人一頭霧水,聽者可能會自行下結論、完全忽略評論、想深入探究、甚至尋求其它來源的專業知識。這種溝通不良可能造成錯誤或不信任感。無論語氣如何,我們繞著問題打轉時,就會開始懷疑對方是否隱瞞了什麼。我們想到人們常說的一句話:「清楚明確即為善意,含糊不清則屬不善」。順便一提,直接表達重點並不見得要與人對抗或帶有敵意,也不需要提高聲量,清楚的表達還是值得用尊重和禮貌的語言。
●這項技巧為何難以達成?
‧你的觀點還不夠成熟,因為你沒有足夠的時間或專業知識來形塑。
‧你有自己的觀點,但不太敢大聲表達出來,也缺乏自信。
‧你缺乏足夠情商或文化理解,無法以體貼細膩的方式分享個人觀點。
‧直接表達會讓你擔心訊息被接受的程度和對個人聲譽的影響。
●培養這項原子技巧的關鍵行動是什麼?
了解溝通的對象:溝通之前先思考訊息接收對象:在場的人、在電子郵件或簡訊的討論串上有誰?他們是高階利益相關者、客戶、還是同儕?如果你要分享的是保密資訊,你信任這些人嗎?你可以提供非正式的初步討論,還是對方需要你正式且明確的回應呢?
確定自己的溝通重點:在開始溝通之前,先確定你的立場以及該如何清楚地表達。最好在溝通之前先問問自己:我現在想傳達什麼訊息?。就算是你的「肺腑之言」,還是不妨停頓片刻,整理一下思緒,那個暫停時刻是準備發言內容的好時機,避免在說話當中思考和糾結。
謹慎思考:在發言或發送郵件之前,不妨三思而後行。在凌晨三點寄出的憤怒郵件,長篇大論解釋你的觀點,絕對不是個好主意。讓自己先了解情況:提問、評估各方面,然後再表態。衝動行為有很多壞處,例如訊息太複雜、郵件過長、給人粗暴的印象、犯錯誤、顯得無知等等。因此,如果你的回應不是迫在眉睫的,最好事先理清思路。
開門見山傳達重點:在任何溝通中,你都可以用「嗨」「謝謝你」「你好」等簡單的問候做開場白,甚至可以簡短說明你對情況的理解,然後就直接切入重點。要清楚明確,同時保持尊重態度。
———————————————————————————————
【實例】
‧不夠明確
1.我們可以見個面討論一些事情嗎?
2.我覺得我懂你的意思,但有些事情還是有點疑惑。
3.我不太確定我們是否應該這麼做。
‧比較明確
1.我想安排下週會面,希望能討論一下我的薪水和 每月的輪班次數。(試著預先提示別人,以便提前了解會議目的。)
2.我明白你郵件中的第一點,但是第二點和第三點令我有些困惑,你能說明一下嗎?因為我不太理解這個論點。(讓別人具體了解需要釐清的問題。)
3.由於我們預算有限,你的發展構想和計畫似乎不太可行。讓我們見個面,一起想辦法解決我所看到的問題。(直接表達你的疑慮。)
———————————————————————————————
提出證據支持個人論點:你不需要自我吹噓,也不需要反應過度;但是可以花點時間解釋你的理由。以和善的態度展現你的專業知識,分享你的邏輯和推理過程。
———————————————————————————————
【實例】
‧不夠明確
1.我們可以見個面討論一些事情嗎?
2.我覺得我懂你的意思,但有些事情還是有點疑惑。
3.我不太確定我們是否應該這麼做。
‧比較明確
1.我最近的病人評價和綜合評鑑結果都是正面的,也都超出了部門的績效目標。我們可以討論一下我的薪資,看看是否有加薪的可能呢?
2.你提到的第二點缺乏佐證,根據上個月的調查,我們觀察到的數據趨勢與你所寫的相反。
3.這個計畫需要一萬五千美元的資金,我們的預算只有兩千美元,我們沒有行政人員協助進行運作,因此需要想出填補差額的辦法。
———————————————————————————————
持續溝通:歡迎提問,請求回饋意見,保持開放態度,以促進更多討論,例如:你對我的要求覺得怎麼樣?有什麼想法嗎?」或是,「這樣的說明合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