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一個投機者的告白》摘錄】5股價有什麼道理

 

每天,股市名嘴都費盡心思解釋當天股價的變化,然而影響股價上揚或下跌的因素卻難以勝數。

利率提高,股價下跌;利潤高過預期,XY股的股價漲,而ABC股卻下跌,因為儘管利潤高過預期,專家卻看到該企業面臨艱困的未來。而下一份報紙的評論卻指出,同一檔股票股價下跌的原因在於獲利了結。另一天,美元堅挺是股價上揚的原因,但第二天,在同一份報紙的評論中,美元是股價下跌的關鍵。對投機者來說,這些評論完全多餘,而且毫無用處。專家都在尋找合乎邏輯的因素,但股票市場有自己的邏輯,和普通消費者的邏輯沒有什麼關係。

證券市場像美女或天氣一樣任性,擅長利用各種光怪陸離的魔術吸引獵物,在你最意想不到的時刻對你冷淡。我建議大家應該冷靜,不要在意證券市場喜怒無常的脾氣,尤其不要為此尋找合乎邏輯的解釋。

名嘴只能局限於三種解釋,因為供過於求,證券交易走勢疲軟;或因為需求大於供給,證券交易行情堅挺,或因為供需平衡,證券交易沒有變化。

從短期至中期來看,絕對不是好的股票一定看漲,不好的股票肯定下跌,情況可能完全相反。一家企業也許獲利豐厚,可以支付股利,還有良好的發展前景,但只有需求大於供給時,才會在證券市場中看漲,這是證券交易邏輯的唯一假設。

‧傻瓜、股票,哪個多?

直到今天,我還清楚記得第一次到巴黎證券交易所時的情景。一位老先生朝我走來:「年輕人,我沒見過你。你是誰?」我回答︰「我第一次到證券交易所,我是X公司的實習生。」「你老闆是我的朋友,我就教你一些非常重要的東西。你看看周圍,這裡的一切都取決於一件事,就看這裡的傻瓜比股票多,還是股票比傻瓜多。」

這條座右銘也成為我的信條,我們可以這樣解釋,行情趨勢要看賣方賣股票的情況,是否比買方買股票急迫。如果股票持有者迫於心理或物質上的壓力要出售股票,而資金所有者雖然想買,卻無購買壓力,行情就會下跌。

反之,如果資金所有者迫切尋找股票,而股票持有者並沒有物質或心理上的壓力要出售股票,行情就會上漲。我一直記住這條準則,一切取決於供給和需求。我全部的證券交易理論都以此為基礎。

每位證券交易人士都須銘記在心這個事實,否則就不會明白,為什麼有時股價會出現完全不合邏輯的波動。

分析發展趨勢時,應對各種影響因素進行評估,並要能看出未來的供需情況。

原本我還可以解釋一下股價的形成細節,以及經紀人或造市者如何訂定股價,以合理反映供需的情況。但我想把這件工作留給眾多證券交易的入門指南或是教學影片。

《金錢遊戲》【摘錄】給投機者的一席話

「投機者」不是一種普通的職業,更不保證能夠功成名就,卻是一種健康的職業。每個人都知道,腦力勞動是人類生理狀況的要素。所以老人喜歡玩填字遊戲、下下象棋或打打橋牌,因為這類活動要求腦力不斷運作。投機也是一種這樣的精神鍛鍊、一種體能運動、一件有趣的事。

對一個真正的投機者來說,重要的不僅僅是賺錢的快感,還要證明他有理。投機者的工作與記者相近,都是透過分析事件而得出結論;記者的結論是評論,投機者的結論則是行動。當然,記者分析錯了還可以繼續當記者,投機者一旦犯了錯,就必須立刻改行。

投機者是一種多麼高尚的職業。投機者不需要與大眾接觸,不必在塵土飛揚的大廳裡做粗活,不必弄髒自己的手;他也不必每天和其他生意人進行無聊的辯論。投機者生活得像哲學家一樣,儘管他只是個藉藉無名的哲學家。他沉浸在雪茄的煙霧中,忽略了日常生活的喧囂。赫拉斯(Horace)說:「遠離生意的人是幸福的。」投機者總是隨身帶著工具:一具電話、一台收音機,也許還有一份報紙。但他從不拘泥於文字,而是懂得從字裡行間讀出神韻。投機者沒有老闆、也沒有雇員,不像銀行家和經紀人那樣必須忍受神經質的顧客;而是一個貴族!

這個貴族可以隨心所欲地支配自己和時間,因此許多人羨慕他、效仿他,也就不足為奇。我不知聽了多少遍這樣的問題:如何才能成為成功的投機者?

投機者的大腦永不歇息,甚至在睡眠中也要和自己討論:「我應該買、應該賣,還是應該觀望?」他必須像個管風琴手一樣,用盡所有辦法,彈出所有音符;他也必須能預見事物的結果,以及可能出現的反應。這通常不是件簡單的事,一般人其實很難預測任何事件或股市的結果。但投機者不同:有時他的反應倒像是個酒鬼,聽到好消息哭,聽到壞消息笑。

作為投機者要具備什麼能力?法國一位偉大的作家赫里歐曾經說過:「文化是當人們忘記一切時,最後剩下的東西。」股市的道理也如出一轍。如果你能夠拋棄所有經濟學家死死盯住的資產負債表、匯率、統計數字和其他廢物;簡單地說,拋棄所有儲存在電腦和布滿灰塵的圖書館裡的資料,剩下的才是股市的知識。什麼都不知道,又什麼都懂,能聽到草木成長的聲音並富有想像力,這就是一個理想的投機者應具備的條件。

請不要混淆金融家和投機者這兩個概念,他們是來自兩個不同的世界。金融家總是全心全意投入他所設計的生意。金融家需要不斷為企業籌措資金,所以投入股市,希望能以此解除資金短缺的問題,他的目標當然總是某一樁股票交易,但是這個交易所引起的思考和行動會轉嫁到股市行情上去。但投機者不同,投機者喜歡做個旁觀者,冷靜分析並非由他所引起的事態發展,進而獲利。

是的,請容我再說一遍:「投機者真是一個美好的職業,富有想像力,也有風險。投機者可以造錢(不是掙錢),可以富有,但投機者也可能輸錢,輸得很慘,甚至在一夜之間破產。」

很久以前,大學裡一位求知欲極強的學生曾經問我:「您希望兒子也做投機者嗎?」我的回答是:「如果我只有一個兒子,他將成為音樂家;若有第二個兒子,我將培養他成為畫家,第三個兒子要當作家或至少應該成為記者,而第四個兒子一定要做投機者。因為總要有一個人養活他三個窮哥哥。」

如果這第四個小子聽我叔叔的話就糟了,他是個不折不扣的單身漢和投機者,喜歡如下理論:「有三種不同的方法可以賭上財產——最快的方法是賭輪盤;最愜意的方法是和女人廝混;最笨的方法是買股票。」

《證券心理學》摘錄】第6章群眾是無知的

‧數學邏輯不適用於股市

我認為,投資人不應該將一般的數學邏輯套用在股票市場上,股市行情不是用一把尺就能測量出來的,股市的未來走勢也不是用數學公式就可以計算出來的。在股市中,我只應用一個數學理論,為了詳細解釋,我想先敘述以下的小故事。

有一天,有個老朋友來拜訪我,雖然他是個非常優秀的投機者,但不知為何一副驚惶失措的樣子。他問我:「您可不可以幫我解釋最近發生的不尋常現象?我在同一時間內進行股票、債券及期貨的投機。這些交易市場彼此之間完全沒有任何關聯。

「我的操作如下:買進南非的礦產、美國汽車產業,放空法國公債及英國銀行股,同時,我看漲錫價,也放空燕麥以及可可豆,最後是買進石油股。您得承認,這些市場之間並沒有很大的關聯性。但是它們的走勢,不是全對我有利,就是全對我不利。行情可能和我們預期的一樣,但也有可能是原本該跌的卻漲了,該漲的反倒跌了。

「我真的很想知道,美國汽車股和可可豆行情之間有什麼關係,而倫敦的銀行股和溫尼伯(譯註:加拿大南部的燕麥集散地)的燕麥行情又有什麼關聯。我快要發瘋了,一夕之間,我所有的投資全部大亂。有時行情走勢完全合乎我的心意,但有時卻又唱反調,這其中到底隱藏著什麼樣的神秘力量?」

我發覺,很多投資人都有如此錯誤的想法。現在,讓我來解答這個疑問:「你們最常預測的是一種能用數學邏輯推算的股票,這種股票會在一瞬間暴跌,跌到谷底。我想,你們不外乎用公司資產負債表、盈虧的高低、分配股息的多寡來決定投資策略。在原料市場中,你們必定是先看產量及消費數量方面的統計結果,以及相關的貿易條件和與國內外有關的政策。從這些資料中,你們也許會赫然發現,有一段時期,股價表現似乎不合邏輯。也就是這樣,你們才會認為行情走勢根本不符合預期結果。這時請你們要發揮耐心,這些股票會再度攀升的,於是行情的發展也就符合所謂的『邏輯』了。

「你們一定知道:『二乘二等於五減一』。這就是我的信念。」

在生活中,或操作股票時,沒有任何事是簡單的,所有事物皆依據事實而發生或存在。經驗告訴我們:一定可以達成目標,只是中間的路程絕不是一條直線。

我的股市數學理論聽起來就像玄學,但在其他生活領域,如宗教或藝術,是可以講得通的。像音樂,把它化為最小的元素,就是由旋律的和緩和緊湊組合而成的。

《股市解答之書》【摘錄】第4篇∣股市週期的祕密

問:您如何看待流動性的重要性?

像已經說過的:起主導作用的還是流動性,因為股民的投資心理是善變的。他們可以在一秒鐘之內做出完全相反的決定,從一個極端竄向另一個極端。然而,流動性的發展是可以追蹤的——至少在一段時間內是這樣,長遠來看就沒辦法了。人們可以依照銀中央銀行的利率和各大銀行規定來做出自己的決策。不具流動性,股市就不可能上漲。就像是舊時代匈牙利的吉卜賽人唱的那樣:「沒有錢,就沒有音樂!」錢就是音樂!錢就是點燃股市之火的燃料。

我可以用下面這個例子來說清楚股票市場和資金市場的關係:想像一下,一個大浴缸和一個小浴缸並排擺著,我們把大浴缸看做是整個經濟體裡的資金,那個小浴缸就是股市。資金從各個管道如流水般注入大浴缸:有信貸政策帶來的、有存款的;外匯注入的;有貿易順差帶來的;有從境外流入的資本等。而從大浴缸裡往外流的卻很緩慢,較低的產業資本、國有或私人貿易需求,以及很低的稅收,致使大浴缸的水位上升。水愈積愈多,當水溢出大浴缸的時候才會流進小浴缸,也就是股票市場,股市行情便被推高。德國近三年的情況就是這樣的。

但與之相反的是:當大浴缸裡的水迅速流出,出的比進的快的話,大浴缸自身喝不飽,沒有多餘的水流向小浴缸,即股市,那麼,股市行情就會下跌。所以,人們必須密切關注大浴缸裡的水位的高低。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