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精采節錄

祈求是一門藝術,需要不斷進行練習。

第一個要求是針對想像力的控制。
真正的祈求不應該只是表面的儀式,或重複無意義的話語。

祈求需要在寧靜且平和的心境中進行,
所以「不可……用許多重複話」(馬太福音 6:7);
祈求應該要私下進行,
因為「你父在暗中察看,必然報答你。」(馬太福音 6:4)

一般而言,用於祈求的儀式僅僅只是一種迷信,
之所以被發明,是為了賦予祈求一種莊嚴感。

那些實踐「祈求藝術」的人,
往往對掌控祈求的基本原則一無所知。
他們將獲得的結果歸因於儀式,
因此而混淆了祈求的表面形式與精神意義。

祈求的本質是信念;
然而,信念必須徹底地融入理解,
才能賦予它獨立存在時所不具備的積極特質。
「所以,要得智慧。在你一切所得之內必得聰明。」(箴言4:7)

***

在祈求時,
相信你早已擁有你所祈求的事物,
此做法是基於對逆向轉化法則(the law of inverse transformation)的理解。

在你的祈求實現之後,
你內心會產生一種特定明確的感覺或意識狀態,
那麼就讓它逆向而行,
這種特定的感覺或意識狀態必定會讓你的祈求實現。
由於所有力量轉化都可以逆向進行,
你應該一直假設並持續保有那種願望實現的感覺。

你應該在內心喚醒這種感覺,
認為你已成為曾經渴望成為的存在,
並且擁有了曾渴望擁有的東西。
這件事可以輕鬆達成,
方法則是,
想像你的目標實現後會感受到的喜悅,
一旦感受到這種喜悅,
就讓這種早已實現願望的感覺,
成為你生活和行動時的狀態。

如果你能夠假設並一直懷抱著已實現願望的感覺,
最終就能具體創造達成願望的狀態。

***

意識的基本法則之一,
是我們可以透過心靈感應,
立即與他人進行交流。

要與這個對象建立共鳴,
你需要在心中呼喚對方。
將注意力集中在他身上,
像呼喚任何人一樣,
心中大聲地呼喚他的名字。

想像他已經回應了你,
並在心中聽到他的聲音。
你要在心中將對方想像成你希望他達到的狀態。
接著,想像他用平時談話的語調和你交流,
說出你想聽見的內容。

在你的內心回應他,
告訴他,你見證了他的好運,
並因此感到高興。
在內心深處,
你清楚地聽見了自己想聽到的話,
並為了聽到的消息感到興奮愉快,
接著再回到現實意識中。

你的主觀對話必須要喚醒它所肯定的狀態。

***

他傳遞了健康的意識,
並喚醒了接受影響的對象身上與之相應的振動。
他在心中將對象描繪為健康的狀態,
並想像自己聽見對象對此狀態的肯定。

要成功有效地進行祈求,你必須要有明確的目標。
你必須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才能提出要求。
你必須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才能感覺到你已經擁有它,
而祈求的本質,在於感受到願望實現的狀態。

不管你在祈求中尋求的是什麼,
無論它在哪裡或它關於誰,都無關緊要。
你只需要說服自己,
堅信你所渴求的事物已經實現了。

當你完成祈求時,
你將不再需要繼續尋求,
因為如果你的祈求方式正確,
你會在潛意識中假設你所渴求的事物已經實現,
而根據可逆性法則,
你的潛意識假設會讓你肯定的事物在現實中實現。

要傳遞力量,
你必須要有一個導體。
你能使用的導體可以是電線、水流、氣流、光線,
或是任何的媒介物。
透過光波傳遞聲音的原理,
或是藉由光來傳遞聲音的技術,
都能有助於你理解思想的傳遞,
或將話語傳遞給他人以達到治癒的效果。

「口頭語音」(spoken voice)和「心理語音」(mental voice)
之間有很大的相似性。
口頭語音和心理語音之間有很大的類比關係,
思考就像是輕聲地說話,
而說話是大聲地表達思想。

透過光波傳遞聲音的原理是:
光束透過鏡子的反射,
並投射到遠處的接收裝置上。
鏡子的背後裝有一個話筒,
當你對著話筒講話時,
鏡子會因為你的聲音而振動。
振動的鏡子會改變反射在它上面的光線。
這些改變後的光線承載了你的語音,
以其機械性的變化形式進行傳遞,
而不是以語音的形式。
這些光線到達遠處的接收裝置,
撞擊了接收裝置中的一個圓盤,
並使圓盤根據光線的變化而進行振動,
進而重現了你的聲音。
「我是世界的光。」(約翰福音8:12)

我自身存在的知識,
就像一種光,
藉由它,我心中的思維變得可見。

記憶,或我能夠在心中看見那些不在眼前的事物,
證明了我的心靈如同一面鏡子,
而且是一面極其敏感並反映出思想的鏡子。
記憶中重現出一個形象,
相較於在鏡子中看見自己的形象,
在視覺上並沒有不同,
因為兩者都涉及相同的視覺原理。

你的意識如同反射在心靈鏡子上的光線,
並投射到你想到的人身上。

當你在心中對著自己想像中的主觀影像說話時,
這會使得你的心靈鏡子產生振動,
這些振動會改變反映在心智鏡面上的意識之光。

經由改變的意識之光觸及那個目標對象,
並對他的心靈之鏡產生影響的作用,
將使他的心靈根據光的變化而振動。
如此一來,這種光的影響將會重現你在心中肯定的事物。

你的信念和固有的心態會不斷地改變你的意識,
就像意識反映於你的心靈之鏡上一樣。
你的意識會受到信念所影響,
並在你的世界中具象地顯現出來。

所以要改變世界,你必須先改變你對世界的看法。

***

如果你難以理解「視覺圖像」、「內在之聲」和「內在行為」這些術語,
以下的例子可有助你理解它們的含義:

A想像自己看到了一段音樂,
但他對樂譜一無所知。
那麼在他心中留下的印象,
便是純粹的視覺圖像。

B想像自己看到了同一段音樂,
但他能看得懂樂譜,
也能想像它在鋼琴上演奏的聲音,
這種想像便是內在之聲。

C同樣看得懂樂譜,
並且是一位鋼琴家;
當他閱讀樂譜時,
也能想像自己彈奏著這首曲子。
這種想像中的行動就是內在行為。

視覺圖像、內在之聲和內在行為,
都是你想像力所創造的產物,
雖然它們看起來似乎來自外部,
實際上都是源自你內在的創造力。

它們表面上似乎是由外力所驅動,
但其實是由你自身靈魂的想像力魔法庫所啟動。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