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第一章 三皇五帝——禪讓、放伐
1 『三皇五帝』的故事與其虛構性

『三皇五帝』的故事
『三皇五帝』是中國廣為人知的神話。每一位帝王設定的時代都非常久遠,以西曆而言,可以追溯到西元前二○○○年之前。
當中被認為時代最古老的是『三皇』。《莊子》將三皇寫作『祝融、伏羲、神農』,而《列子》則寫作『庖犧(同伏羲)、女媧、神農』。由於是從古代中國各種神話當中挑出三人,因此有各種說法,不同的文獻有不同的挑選方式。
『三皇』之後是『五帝』。雖然同樣眾說紛紜,但一般而言指的是『黃帝、顓頊、帝嚳、堯、舜』五位帝王(《呂氏春秋》和《史記》等)。
關於『三皇五帝』,有許多超自然的故事和荒誕無稽的設定。例如,『伏羲和女媧是人面蛇身』(《史記索隱》)、『堯的時代出現十個太陽,草木枯死』(《淮南子》)(編按:原文:『堯之時,十日並出。焦禾稼,殺草木』),以及『舜的妻子羲和生了十二個月亮』(《山海經.大荒西經》)等。
然而,《史記》(西元前九○年左右完成)的作者司馬遷排除了不可能是事實的記述,甚至沒有編撰三皇本紀(帝王和王朝的年代記)。有些《史記》版本包含了「三皇本紀」,那是唐代中期(八世紀)追加的內容。
歷史研究在《史記》的階段尚未成熟,因此無法排除所有創作的故事。以下是有關『五帝』的記述,出自《史記》〈五帝本紀〉的摘要與概述。看起來像是實際發生過的事,但先說結論,全部都是後世的創作。

當時是神農氏後代治理的時代,已然勢微,發生諸侯(地方領主)內亂。軒轅(黃帝的名號)於是舉兵,征討不歸順的諸侯,最終打倒神農氏後代,被擁戴為天子。
黃帝治理整個中國,制定曆法,並依此教導農耕。因有土德之瑞,故號「黃帝」。黃帝有二十五個兒子,其中十四人是「姓」的始祖。
黃帝死後,其孫顓頊繼承帝位。顓頊死後,黃帝曾孫嚳繼承帝位。顓頊和嚳皆品德高尚,敬鬼神(死者的靈魂),天下無人不順從歸服。嚳死後,由長子摯接替,但由於他不甚優秀,於是其弟堯繼位。堯亦品德高尚,制定法令,教導農耕。
年老的堯任用女婿舜(顓頊的子孫)。舜制定曆法和祭祀儀式,巡視天下,天下人都心悅臣服。於是堯不傳位給自己的兒子,而是將帝位讓給了舜。舜起初擁立堯之子,但由於諸侯皆歸服舜,舜於是繼承帝位。
舜舉用禹(夏王朝第一任帝王)、契(殷王朝祖先)、后稷(周王朝始祖)等人,治理天下。舜同樣沒有將帝位讓給自己的兒子,而是讓給功勞最大的禹。

如同黃帝征討神農氏,驅逐或征討失德的帝王稱作「放伐」。此外,如同堯將帝位讓給舜、舜將帝位讓給禹,讓位給子或弟之外的人稱作「禪讓」(「禪」和「讓」都是謙退之意)。

時代的矛盾
五帝的故事主要在講述『品德高尚的執政者統治整個中國』。然而,西元前二○○○年之前的中國實際上處於新石器時代末期,各地才剛開始出現城邦(本章後述),當然尚未出現統治整個中國的王朝。不僅如此,無論是西元前二○○○至前一六○○年左右的二里頭文化,或是之後的殷王朝和西周王朝,都不曾佔有整個中國(本章第二至四章詳述)。
即使到了之後的春秋時代,南方(長江流域)的楚國和越國等,依舊維持不同於黃河流域的文化,直到戰國時期才逐漸同化(第六章詳述)。換言之,只有在進入文化逐漸整合的戰國時代之後才有可能創作出『統治整個中國』的故事。
此外,『天下』、『天子』等用語本身是基於西周時代之後普及的『天命思想』(第三章詳述),從這一點也可明顯看出是後世的創作。
正如本章末尾的專欄所述,『禪讓、放伐』的故事亦是後世的創作。首先,西元前二○○○年以前的遺址中沒有發現漢字資料,更遑論有關禪讓和放伐的詳細紀錄。關於漢字誕生的年代有各種不同的說法,但大約是在二里頭文化時期左右(高一九九六、落合二〇二二等)。
此外,〈五帝本紀〉中還有多處與實際歷史矛盾的記述。『黃帝的其中十四個兒子是「姓氏」的始祖』便是如此。所謂「姓氏」,形式上是父系血緣團體(由男性繼承家長),同時也是婚姻組織。同姓男女無法結婚,必須與異姓者結婚,這種制度一直持續到近代。
然而,從殷王朝的甲骨文(刻在龜殼或動物骨頭上的字文)資料當中,找不到「姓氏」作為婚姻組織的紀錄。當時,人們是用名字或出生地(或是加上女字邊的文字)稱呼女性。另一方面,從西周王朝的金文(青銅器的銘文)資料當中,很早就可以看到用「姓」來稱呼女性,顯示當時已經存在「姓」的制度。例如稱呼周王的配偶為「王姜」或「王娰」等,「姜」和「娰」就是「姓」。
西周王朝從西方舉兵推翻殷王朝後建國。換言之,「姓」是西方的部分地區在殷代實行的婚姻制度,此制度在周王朝建立之後,逐漸普及全中國(落合二○一二)。此外,王室與諸侯,或是諸侯之間、貴族之間的策略婚姻,同姓或異姓至關重要,因此原本沒有「姓」的土著勢力為了方便起見,也必須使用某種「姓」。
換言之,『黃帝的其中十四個兒子是「姓氏」的始祖』,這是在「姓氏」的制度普及全中國之後創作的故事。具體而言,戰國時期的文獻《國語》提到『黃帝有二十五個兒子,其中得姓者十四人,共十二姓(扣除重複的姓)』(晉語四),《史記.五帝本紀》便是根據此記述撰寫。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