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家庭事宜
家庭快樂的源泉,在於彼此都能夠尊重神聖的法則。
我們都相信一件事,即不論命運多麼不公,都能心甘情願地去接受,並將逆境視為鍛煉自己的品格力量,與提升為他人服務的能力的一個機會。所以,千萬不要將個人的負擔看作一種限制。我們深信,不論別人多麼不好、多麼不友善或是不公平,我們也不應該懷著主觀惡意的態度,去面對這些不公與不善,而是應該首先進行自我反省--審視別人對自己的批評是否恰如其分,看看批評者對我們所持的觀點是否正確。
不管別人對我們作出多麼不友善或不公正的評價,我們都只能埋怨自己。與此同時,我們對別人還必須嚴格堅持一種友善與公正的態度。當我們完全擺脫了憤怒與不滿的情緒之後,才能以一種客觀公正的態度,去看待事情的全貌。這樣做,有助於減輕批評者心中不滿的情緒或是不友善的行為。
我們相信一點,如果只是單純地控制外在舉止,卻沒有改變內在初衷的話,就只能演變成一種壓抑外在舉動的行為。真正的自我控制是控制內在的信念,不管是讚美還是反對。透過改變內在信念,我們就能在現實生活中,以一種自然的狀態,來控制自己的行為。
當我們出於一種發自內心去熱愛的心靈態度,而變得安靜、友善、慷慨與不加抱怨時,我們的行為就將依照一種比自身更為強大的法則來進行,並且遵循這樣一條唯一的、能讓我們獲得自由的法則。我們知道,這樣的自由是需要為之努力的,而且必須要經過艱苦與持久的努力才能獲得。我們深知,在這段充滿艱辛的旅程中,我們很可能會多次摔倒,但我們絕對不能沉湎於失敗之中,而是要爬起來,勇敢抬起腳步,滿懷自信地繼續向前。
一旦我們看到自己為之奮鬥的目標變得愈發清晰時,一切負擔就都不會顯得過於沉重,任何苦楚就都不會顯得難以承受,因為我們正在走向勝利、自由與幫助別人的道路上。本書所寫的一系列文章,就是闡述如何將這些原則,在現實生活中進行具體應用的。
處於「相愛」的狀態,與「愛」本身的區別是很大的,這種「相愛」的感覺,可能只是一種純粹的、自私的情感,與愛的真實含義截然相反。在不瞭解愛的真實含義的情況下去愛別人,其實是一種束縛--有時可能覺得愉快,有時則感覺痛苦--但不論怎樣,這都是一種束縛。真正的愛意味著自由--當我們真心愛某人的時候,我們會愛他的優點、他的能力,為他的幸福而感到幸福,而不是只考慮我們自身。所以,真愛才能帶給我們自由,賜予我們所愛之人以力量。
曾經,某個家庭的一位母親深深地「愛」著她的丈夫,但她的丈夫卻深深地愛著他自己。這位丈夫經常以自己是良好的自律者而驕傲,並為自己按照嚴謹的教育方式,將孩子撫養成人感到無比的自豪。但實際上,他只是完全按照自己的意願去教育孩子,並沒有根據孩子的潛能去因材施教。他努力地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培養孩子,卻忽視了孩子身上某些與他教育方式不相容的特點。因此,他的行為在不經意間,滋生了讓別人感到沉重壓力的「邪惡」。
家庭快樂的源泉,在於彼此都能夠尊重神聖的法則。
我們都相信一件事,即不論命運多麼不公,都能心甘情願地去接受,並將逆境視為鍛煉自己的品格力量,與提升為他人服務的能力的一個機會。所以,千萬不要將個人的負擔看作一種限制。我們深信,不論別人多麼不好、多麼不友善或是不公平,我們也不應該懷著主觀惡意的態度,去面對這些不公與不善,而是應該首先進行自我反省--審視別人對自己的批評是否恰如其分,看看批評者對我們所持的觀點是否正確。
不管別人對我們作出多麼不友善或不公正的評價,我們都只能埋怨自己。與此同時,我們對別人還必須嚴格堅持一種友善與公正的態度。當我們完全擺脫了憤怒與不滿的情緒之後,才能以一種客觀公正的態度,去看待事情的全貌。這樣做,有助於減輕批評者心中不滿的情緒或是不友善的行為。
我們相信一點,如果只是單純地控制外在舉止,卻沒有改變內在初衷的話,就只能演變成一種壓抑外在舉動的行為。真正的自我控制是控制內在的信念,不管是讚美還是反對。透過改變內在信念,我們就能在現實生活中,以一種自然的狀態,來控制自己的行為。
當我們出於一種發自內心去熱愛的心靈態度,而變得安靜、友善、慷慨與不加抱怨時,我們的行為就將依照一種比自身更為強大的法則來進行,並且遵循這樣一條唯一的、能讓我們獲得自由的法則。我們知道,這樣的自由是需要為之努力的,而且必須要經過艱苦與持久的努力才能獲得。我們深知,在這段充滿艱辛的旅程中,我們很可能會多次摔倒,但我們絕對不能沉湎於失敗之中,而是要爬起來,勇敢抬起腳步,滿懷自信地繼續向前。
一旦我們看到自己為之奮鬥的目標變得愈發清晰時,一切負擔就都不會顯得過於沉重,任何苦楚就都不會顯得難以承受,因為我們正在走向勝利、自由與幫助別人的道路上。本書所寫的一系列文章,就是闡述如何將這些原則,在現實生活中進行具體應用的。
處於「相愛」的狀態,與「愛」本身的區別是很大的,這種「相愛」的感覺,可能只是一種純粹的、自私的情感,與愛的真實含義截然相反。在不瞭解愛的真實含義的情況下去愛別人,其實是一種束縛--有時可能覺得愉快,有時則感覺痛苦--但不論怎樣,這都是一種束縛。真正的愛意味著自由--當我們真心愛某人的時候,我們會愛他的優點、他的能力,為他的幸福而感到幸福,而不是只考慮我們自身。所以,真愛才能帶給我們自由,賜予我們所愛之人以力量。
曾經,某個家庭的一位母親深深地「愛」著她的丈夫,但她的丈夫卻深深地愛著他自己。這位丈夫經常以自己是良好的自律者而驕傲,並為自己按照嚴謹的教育方式,將孩子撫養成人感到無比的自豪。但實際上,他只是完全按照自己的意願去教育孩子,並沒有根據孩子的潛能去因材施教。他努力地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培養孩子,卻忽視了孩子身上某些與他教育方式不相容的特點。因此,他的行為在不經意間,滋生了讓別人感到沉重壓力的「邪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