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認識出埃及記
【第二節】摩西前期40年的王子待遇生活
摩西誕生
摩西是利未支派人,生不逢時,出生時為埃及法老王敕令殺掉所有以色列男嬰的時期,其父母匿藏他三個月後,再也無法繼續隱暪下去,忍痛將他裝在蒲草箱裡,擱放在河邊,讓其聽天由命。
公主領養
埃及公主來到河邊沐浴,聽到嬰兒哭聲,打開一看,明知是以色列小孩,但出於惻隱之心,將其帶回宮中撫養,並幫其取名為摩西(意為從水中拉起)。
生母成奶媽
摩西姐姐米利暗自告奮勇向公主說要幫她找奶媽,得到公主允諾後,於是摩西的母親約基別化身成為他的奶媽(從此成為一個既有公主保護還有生母照顧的幸運兒)。
鶴立雞群
摩西在王宮中長大成人,受到良好的教育,並享受榮華富貴,與其他衣衫襤褸、蓬頭垢面的以色列民(奴隸)形成強列對比。
因故殺人
成年後的摩西目睹以色列族人遭到埃及人欺凌虐待,怒火中燒,失手殺死一名鞭打同胞的埃及人,只好逃到米甸地區避難。
第三節 摩西中期四十年的牧羊人生活
結婚生子
米甸祭司葉忒羅(忒音「特」)的女兒西坡拉來到井邊打水,遭到惡霸牧羊人的騷擾,摩西挺身而出化解危機,此事感動祭司,將女兒西坡拉許配給他(育有兩子),從此過著簡樸幸福的生活,逐漸淡忘遠在埃及過著水深火熱生活的同胞們。
上帝召喚
八十歲的摩西已在米甸幫岳父放牧度過四十年光景,有天追趕羊群來到何烈山(西奈山),神突然在燃燒荊棘火焰中顯現,摩西脫了鞋、摀著眼聆聽著神的指示,結果神要他回去埃及,把正在受盡折磨苦難的以色列子民,帶領他們返回到流著奶與蜜的應許之地(迦南地)。
擔負使命
但摩西認為自己口拙不清、能力不足而向神推辭,神便向他展現神蹟,將一根神奇木杖交給他,又差遣他辯才無礙的哥哥亞倫與他同行(被神說服擔負使命)。
與王談判
兩兄弟回到埃及後,立刻召集以色列長老們,傳達神的旨意,並代表族人去跟法老王談判,希望能讓以色列人領著自己財產全數離開埃及,回到上帝賜予的應許之地。
法老刁難
法老王以不認識你們的神為由而拒絕,於是摩西施展神蹟,將木杖變成一條蛇,結果法老王認為是雕蟲小技不屑一顧,並開始加重以色列人的勞役工作。
出爾反爾
以色列人民開始責怪摩西兄弟,因為他們觸怒法老王,害得大家工作更加嚴苛沉重,於是上帝在埃及降下十災。每次災難開始時,法老王就答應他們的請求,等災禍平息後,法老王又後悔改變主意,堅持不放人。
激怒上帝
因為法老王冥頑不靈,徹底激怒上帝,前九災是自然之災,而神決定親自執行第十災——取走埃及境內所有長子和長畜性命。
十災
1|血災
2|蛙災
3|蝨災
4|蠅災
5|瘟疫之災
6|瘡災
7|冰雹之災
8|蝗災
9|黑暗之災
10|長子之災
神降第十災
神曉諭以色列子民,在猶太曆正月十四日黃昏時,將公羔羊血塗抹在大門門楣上,束腰帶、穿著鞋、手拿杖,晚上吃無酵餅、苦菜、烤羊肉等……作為「免災記號」。
逾越節源由
當晚埃及遍地一片悲鳴哀嚎,只有以色列人家平安無恙(依神指示在門口作記號,滅命天使越過他們家門),成為猶太教三大節日之首「逾越節」的緣由。
第四節 摩西後期四十年的領導族人生活
出埃及
法老王最後終於屈服,答應以色列人帶著家產離開埃及。摩西引領著約六十萬男子,加上親族近百萬眾,聲勢浩大的從各地方會合到疏割城,集體啟程,離開寄居430年的埃及。
神指引路
神透過日間的雲柱、夜間的火光柱做為記號,引領以色列人民往目標前進。
大軍攔截
法老王放走以色列人後,埃及頓失大量的奴隸勞動力,於是又改變初衷,調派軍隊要將他們追趕回來,當以色列人來到蘆葦海(紅海)時,追兵逼近,眾人深感大難臨頭而驚慌失措。
大軍攔截
此時摩西展現神蹟,舉起木杖向海伸去,頓時海水分界,出現一條通道,讓以色列民通行,隨後合攏將追趕而來的埃及軍隊全部淹滅。
艱辛旅程
出埃及後神沒有引領他們抄近路、走捷徑(約十天路程就可抵達迦南美地),反而選擇一條艱辛漫長的歸途。
第十六章 猶太教事物解析
第一節 猶太教的習俗蘊涵
一│認識猶太教教徽
1.七臂燭台 又稱「米諾拉」,原為猶太人舉行宗教儀式時使用的聖物(最後成為教徽),七臂中的六支代表上帝耶和華創造天地的六天,中間一支代表神聖的安息日。
2.大衛之星 目前猶太教教徽已被代表猶太人精神的「大衛之星」取代(源於大衛王作戰時所持的盾牌徽章),一個正三角(表男生)倒三角型(表女生),兩個三角形交錯成為「六角星」,代表真理與心靈的結合,現已成為以色列國國徽(國旗)。
二│何謂散和都
羅馬人統治時期,猶太人的最高行政、宗教及司法機構(即議會),被稱為「散和都」(簡稱猶太公會)。
由兩大派系組成 該機構由法利賽派及撒都該派共同推舉71人所組成,每天都會在聖殿「祭司院」旁的「華石廳」聚會打屁聊八卦。
加害耶穌的團體 耶穌就是得罪「散和都」長老們(稱他們將聖殿弄成像賊窩),最後他們聯合起來共同誣陷耶穌,使其因而被加害(被釘十字架之刑)。
三│猶太教男童的成長過程
「出生8天後」行割禮;「出生40天後」要到聖殿行淨化禮儀式;「5歲」開始學習《妥拉》(律法);「10歲」研讀重要經文及聖賢註釋;「13歲」成年禮(男生出門時要開始在頭上戴著基帕小帽)。
★ 因猶太家庭重視教育及專心學習,故沒有文盲(大家都識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