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母
要獨自走進那座山,最難的不是體力,而是相信母親在山中的某個角落。
客廳那座魚缸的打氣機像從沒停下來的某種腳步。我正在房內準備行李:手電筒、毛巾、行動充電器等物品散落一地。撿拾這些東西時,容易錯覺自己其實捏起的是一片片拼圖。
耳邊,電視機恰好播放一則新聞:八旬老婦遭集團詐財……
母親比較年輕。腦袋也好,沒人能夠騙得了她。從小,她最愛告誡的都是:請你誠實、腳踏實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天底下沒有白吃的午餐。只是這些信條並沒有成功影響我的父親。他朝這些箴言的反面積極地出發,做一個釜底抽薪的夢,醒來後只留給他一筆咋舌欠款,將他火速燒回了家。
「看到了沒?這就是報應。」她說。
那年我高中畢業,考進一間分數不用很高的私立大學。那天下午剛辦好就學貸款,就錯愕地發現自己債務還沒開始償還,就已被加成追討。父親卑微地道歉,坦承戶頭餘額是碎掉的玻璃,拚不出一個能看的數字。滿桌子報紙,攤開的都是求職那一頁版面。從此之後,他攬下了所有家事,退化成一幀駝背的影子。家裡的話都是他在說,無論是笑話或是廢話。
也不至於此後家庭不幸,或者毫無快樂。只是房裡所有的光,從此進駐了一層灰灰的色彩。關係間那道口子從未真正結痂,遑論癒合的可能。
印象中,那時打氣機就已經馬不停蹄地,再再提醒我與母親跑起來。
「你爸弄來的魚缸很吵耶。」母親一面撒飼料,一面說。
她走後,沒人碎唸那座魚缸,上次聽見母親叨叨絮絮父親的不負責任,到底是什麼時候呢?每次想到這裡,我都會心跳得很快,充滿恐慌,畏懼自己也忘了任何一點點細節。記憶是水,時間是墨,往一盆清水開始滴墨汁,墨汁就會成為迅猛的牙尖,把水瞬間吃成整個深色的模樣。
*
母親消失前一個月,我看著冷冷的辦公室。廢棄場撿來的擋板銅製辦公桌組,上面一臺電腦與一只手機。手機震動著。Line、微信、探探與各種不知凡幾的交友軟體,訊息同時雪片般飛來。
想起初入行的時候他常跟我說,做人不能貪,天底下沒有白吃的午餐。我困惑地說,我們不是才是最貪的那個嗎?我們去騙,跟別人去騙,哪裡不一樣?老闆說,今天你不騙那人,這筆錢也會被別的同行騙走。那你想自己賺,還是想給別人賺?
我認為最早的錯誤,都是從這裡開始。
我打電話給老闆,跟他說,今天起我不幹了。
*
我轉乘顛簸的公車,逕自出發前往山腳。這時間點見到許多博愛座。那些博愛座都是空的,公車裡人不多,老人們並不太去坐,有一種禮貌的尷尬,更多是對於自己年紀與體力的隱藏性驕傲,無法令我不去想起馬太太。
馬太太有與母親相悖的本質:她脾氣不好、神經質、眼睛裡充滿著銳利的鋒光。不曉得她以前經歷過怎樣的事,但我更願意相信這是馬太太原始性格。
她第一次替我開門時,甫踏入玄關,我就見到她客廳裡有許多張便利貼黏在牆上,上頭寫著幾串電話與名字,還有每日必須做的事項。桌上充滿雜物,不知有沒有飯卻正在插電的大同電鍋、亂飛的全開報紙、已經過度氧化的半顆蘋果,唯一有在正常使用的,就是週次藥物收納格。
「這是你自己寫的嗎?」我問。
「那不是廢話,我還期望你來替我寫?」馬太太果然沒有好臉色。她眼袋很深,
內裡豢養著無盡的焦慮。
我走進公寓,坐在她的竹沙發上面。她行入廚房,腳步很碎,嘴巴一路叨叨絮絮,她與母親最大的不同是,她言詞裡的尖酸刻薄並不能用語氣裡的敵意直接解讀,畢竟這股敵意中裡面有一種尋求,尋求失落的感情,期待某個與愛相關的回應。有如球場上的盲投。
若非馬太太個性如此,我也沒有機會進到她家裡。
我聽見她開火,燒水,熱東西的聲音。竹沙發的右手邊有一只無線電話,後面的牆壁貼著一張黃色便條紙,寫著「兒子/許國基」,下面一串號碼。我斜眼看她毫無疑惑地背對我,我便扭頭伸手,瞬間扯掉便條紙,從桌上那一疊中,撕張新的,也寫兒子許國基,然後把電話改成我的工作AB機,貼回原位。
「養你這個王八蛋,電話打了也不接。」
馬太太做到一個階段,拿著鍋鏟出來指著我,眼睛有點紅潤,我分不清那是感動還是憤怒。
要獨自走進那座山,最難的不是體力,而是相信母親在山中的某個角落。
客廳那座魚缸的打氣機像從沒停下來的某種腳步。我正在房內準備行李:手電筒、毛巾、行動充電器等物品散落一地。撿拾這些東西時,容易錯覺自己其實捏起的是一片片拼圖。
耳邊,電視機恰好播放一則新聞:八旬老婦遭集團詐財……
母親比較年輕。腦袋也好,沒人能夠騙得了她。從小,她最愛告誡的都是:請你誠實、腳踏實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天底下沒有白吃的午餐。只是這些信條並沒有成功影響我的父親。他朝這些箴言的反面積極地出發,做一個釜底抽薪的夢,醒來後只留給他一筆咋舌欠款,將他火速燒回了家。
「看到了沒?這就是報應。」她說。
那年我高中畢業,考進一間分數不用很高的私立大學。那天下午剛辦好就學貸款,就錯愕地發現自己債務還沒開始償還,就已被加成追討。父親卑微地道歉,坦承戶頭餘額是碎掉的玻璃,拚不出一個能看的數字。滿桌子報紙,攤開的都是求職那一頁版面。從此之後,他攬下了所有家事,退化成一幀駝背的影子。家裡的話都是他在說,無論是笑話或是廢話。
也不至於此後家庭不幸,或者毫無快樂。只是房裡所有的光,從此進駐了一層灰灰的色彩。關係間那道口子從未真正結痂,遑論癒合的可能。
印象中,那時打氣機就已經馬不停蹄地,再再提醒我與母親跑起來。
「你爸弄來的魚缸很吵耶。」母親一面撒飼料,一面說。
她走後,沒人碎唸那座魚缸,上次聽見母親叨叨絮絮父親的不負責任,到底是什麼時候呢?每次想到這裡,我都會心跳得很快,充滿恐慌,畏懼自己也忘了任何一點點細節。記憶是水,時間是墨,往一盆清水開始滴墨汁,墨汁就會成為迅猛的牙尖,把水瞬間吃成整個深色的模樣。
*
母親消失前一個月,我看著冷冷的辦公室。廢棄場撿來的擋板銅製辦公桌組,上面一臺電腦與一只手機。手機震動著。Line、微信、探探與各種不知凡幾的交友軟體,訊息同時雪片般飛來。
想起初入行的時候他常跟我說,做人不能貪,天底下沒有白吃的午餐。我困惑地說,我們不是才是最貪的那個嗎?我們去騙,跟別人去騙,哪裡不一樣?老闆說,今天你不騙那人,這筆錢也會被別的同行騙走。那你想自己賺,還是想給別人賺?
我認為最早的錯誤,都是從這裡開始。
我打電話給老闆,跟他說,今天起我不幹了。
*
我轉乘顛簸的公車,逕自出發前往山腳。這時間點見到許多博愛座。那些博愛座都是空的,公車裡人不多,老人們並不太去坐,有一種禮貌的尷尬,更多是對於自己年紀與體力的隱藏性驕傲,無法令我不去想起馬太太。
馬太太有與母親相悖的本質:她脾氣不好、神經質、眼睛裡充滿著銳利的鋒光。不曉得她以前經歷過怎樣的事,但我更願意相信這是馬太太原始性格。
她第一次替我開門時,甫踏入玄關,我就見到她客廳裡有許多張便利貼黏在牆上,上頭寫著幾串電話與名字,還有每日必須做的事項。桌上充滿雜物,不知有沒有飯卻正在插電的大同電鍋、亂飛的全開報紙、已經過度氧化的半顆蘋果,唯一有在正常使用的,就是週次藥物收納格。
「這是你自己寫的嗎?」我問。
「那不是廢話,我還期望你來替我寫?」馬太太果然沒有好臉色。她眼袋很深,
內裡豢養著無盡的焦慮。
我走進公寓,坐在她的竹沙發上面。她行入廚房,腳步很碎,嘴巴一路叨叨絮絮,她與母親最大的不同是,她言詞裡的尖酸刻薄並不能用語氣裡的敵意直接解讀,畢竟這股敵意中裡面有一種尋求,尋求失落的感情,期待某個與愛相關的回應。有如球場上的盲投。
若非馬太太個性如此,我也沒有機會進到她家裡。
我聽見她開火,燒水,熱東西的聲音。竹沙發的右手邊有一只無線電話,後面的牆壁貼著一張黃色便條紙,寫著「兒子/許國基」,下面一串號碼。我斜眼看她毫無疑惑地背對我,我便扭頭伸手,瞬間扯掉便條紙,從桌上那一疊中,撕張新的,也寫兒子許國基,然後把電話改成我的工作AB機,貼回原位。
「養你這個王八蛋,電話打了也不接。」
馬太太做到一個階段,拿著鍋鏟出來指著我,眼睛有點紅潤,我分不清那是感動還是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