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百萬年來的地殼運動,形成東邊的高山,高山受到侵蝕時,湍急的河流把泥巴和淤泥帶到海中,導致珊瑚窒息而死,把海床變成爛泥。新的三葉蟲物種在渾濁的水中欣欣向榮。這是第一道泥岩和頁岩,現在稱為霍普山谷。東邊的高山降低後,侵蝕程度減小,水變得淸澈,珊瑚重新生長。藉助肉柱固定在海床上的五房貝,在溫暖的淺水中輕輕擺動。第二層沉積物逐漸形成,這層沉積物將成為拉德洛石灰岩,或者艾米斯翠石灰岩。
這樣的模式不斷持續,硬的石灰岩和軟的頁岩交互形成。數億年後,進一步地殼運動使這些岩石升高並向東南傾斜,交替的硬質和軟質岩石因此受到侵蝕。
作家羅伯特•麥克法蘭(Robert Macfarlane)有個著名的說法:地質學讓我們戴上時光眼鏡,回到過去,看見「岩石是液態、海洋卻是固態,花崗岩像粥一樣四處流動,玄武岩像燉菜一樣冒著氣泡,一層層石灰岩像毯子一樣容易摺疊」。一九三七年戰雲籠罩歐洲時,英國地質學家亞瑟•杜魯門(Arthur Truman)也曾同樣敏銳的寫道:「鄉間不只是一群山峰和山谷。這些特徵的分布有計畫也有系統。地質學家若擁有觀看鄉間的眼睛,對自然的了解就不亞於藝術家或詩人。」
對莫奇森以及不知道這些特別故事的人而言,溫洛克斷崖周圍的地層全都同樣帶來興奮的時刻。前一年,上層雜砂岩包含一連串地層,而且能藉由化石指紋加以判別的說法還是全新的概念。現在他在日誌中寫下,他可以證實這個岩石型態,因為溫洛克斷崖和拉德洛層的許多細節已經了解。但未來還會出現更多細節。
前一年冬天,莫奇森已經研究過以往礦物學家調查這個地區的岩石時編製的地圖和紀錄。他對亞瑟•艾金(Arthur Aikin)的研究成果格外有興趣。艾金出身什魯斯伯里,曾是非英國國教的新教牧師,也是倫敦地質學會的創辦成員。二十年前,艾金寫下許多關於什羅普郡南部的紀錄,包括溫洛克斷崖的截面圖,畫出常見的石灰岩和頁岩帶。此外還有一道完全不同的岩石,從它們底下向西延伸,他描述這道岩石是可當成建材的紅棕色薄砂岩和砂岩。倫敦地質學會的主要成員力勸艾金發表他的發現,但努力籌錢給出版商六年之後,他放棄這個想法,改由自己印刷限量版的小冊子。其中有一本輾轉到了莫奇森手上,現在他開始偷偷跟著艾金的足跡,尋找紅棕色的板岩和砂岩。它們形成綠色、紫色和紅色砂岩,和斷續的石灰岩交織在一起。此外,山谷中的朗維爾(Longville-in-the-Dale)、希望的鮑德勒(Hope Bowdler)和當地其他名稱同樣有趣的村莊裡,房屋牆上也有這些岩石。對莫奇森而言,這顯然表示雜砂岩裡還有一層岩石,後來他稱這種岩石為貝殼砂岩(shelly sandstone)。他的上層雜砂岩地層表越
來越充實。除了石灰岩和頁岩,現在他可以加入新的區塊,一層很厚的砂岩位於它們下
方。莫奇森循著岩層,向西穿過什羅普郡南部,進入威爾斯,協助他的資料可能是英國軍需處(軍備測量局的前身)編製的一英寸對一英里地圖(比例尺為六萬三千三百六十分之一),這些地圖的邊緣附有這個區域的岩石的簡短說明。
一如往常,他再次運用他龐大的人脈,獲得當地地主和紳士十分周到的接待,
其中有些人是老朋友,他們還是喜歡取笑他不再追兔子,改追雜砂岩的熱情。他成了波伊斯城堡(Powis Castle)的常客,這座高大堅固的中世紀鄉間大宅矗立在紅砂岩和雜砂石灰岩露頭上。保守黨上議院議員,波伊斯伯爵(Earl of Powis)、愛德華•赫伯特(Edward Herbert)和太太、好幾個小孩一起住在這裡,還有個很大的書房。莫奇森也在奧克里莊園(Oakley Park)停留,這座大宅和土地位於拉德洛北邊,主人是羅伯特•亨利•克萊夫(Robert Henry Clive)。羅伯特是印度克萊夫(Clive of India)的後代,當年莫奇森短暫參與半島戰爭時認識了印度克萊夫。莫奇森慢慢朝南邊前進。七月底,莫奇森夫婦回到拉德諾郡的朋友路易斯爵士家,他們前一年也住在這裡。夏綠蒂有魅力又聰明,很受眾人歡迎。地質學和休閒娛樂在這裡互不衝突。當時一段記述提到:「他們分成槌球和射箭兩組。箭靶放在狹長的綠色草地上,草地一路通到河邊……一群群淑女穿著輕便洋裝來回走動,景象相當吸睛。到了六點鐘,茶、咖啡和蘋果酒杯擺了出來,而且已經射了三十幾支箭,所以我們暫停射箭,過去喝茶。」如果是下雨天,這些客人就在大廳玩板羽球(現代羽球的前身)。莫奇森後來表示「貴族豪宅的舒適生活對地質研究有害」。
這樣的模式不斷持續,硬的石灰岩和軟的頁岩交互形成。數億年後,進一步地殼運動使這些岩石升高並向東南傾斜,交替的硬質和軟質岩石因此受到侵蝕。
作家羅伯特•麥克法蘭(Robert Macfarlane)有個著名的說法:地質學讓我們戴上時光眼鏡,回到過去,看見「岩石是液態、海洋卻是固態,花崗岩像粥一樣四處流動,玄武岩像燉菜一樣冒著氣泡,一層層石灰岩像毯子一樣容易摺疊」。一九三七年戰雲籠罩歐洲時,英國地質學家亞瑟•杜魯門(Arthur Truman)也曾同樣敏銳的寫道:「鄉間不只是一群山峰和山谷。這些特徵的分布有計畫也有系統。地質學家若擁有觀看鄉間的眼睛,對自然的了解就不亞於藝術家或詩人。」
對莫奇森以及不知道這些特別故事的人而言,溫洛克斷崖周圍的地層全都同樣帶來興奮的時刻。前一年,上層雜砂岩包含一連串地層,而且能藉由化石指紋加以判別的說法還是全新的概念。現在他在日誌中寫下,他可以證實這個岩石型態,因為溫洛克斷崖和拉德洛層的許多細節已經了解。但未來還會出現更多細節。
前一年冬天,莫奇森已經研究過以往礦物學家調查這個地區的岩石時編製的地圖和紀錄。他對亞瑟•艾金(Arthur Aikin)的研究成果格外有興趣。艾金出身什魯斯伯里,曾是非英國國教的新教牧師,也是倫敦地質學會的創辦成員。二十年前,艾金寫下許多關於什羅普郡南部的紀錄,包括溫洛克斷崖的截面圖,畫出常見的石灰岩和頁岩帶。此外還有一道完全不同的岩石,從它們底下向西延伸,他描述這道岩石是可當成建材的紅棕色薄砂岩和砂岩。倫敦地質學會的主要成員力勸艾金發表他的發現,但努力籌錢給出版商六年之後,他放棄這個想法,改由自己印刷限量版的小冊子。其中有一本輾轉到了莫奇森手上,現在他開始偷偷跟著艾金的足跡,尋找紅棕色的板岩和砂岩。它們形成綠色、紫色和紅色砂岩,和斷續的石灰岩交織在一起。此外,山谷中的朗維爾(Longville-in-the-Dale)、希望的鮑德勒(Hope Bowdler)和當地其他名稱同樣有趣的村莊裡,房屋牆上也有這些岩石。對莫奇森而言,這顯然表示雜砂岩裡還有一層岩石,後來他稱這種岩石為貝殼砂岩(shelly sandstone)。他的上層雜砂岩地層表越
來越充實。除了石灰岩和頁岩,現在他可以加入新的區塊,一層很厚的砂岩位於它們下
方。莫奇森循著岩層,向西穿過什羅普郡南部,進入威爾斯,協助他的資料可能是英國軍需處(軍備測量局的前身)編製的一英寸對一英里地圖(比例尺為六萬三千三百六十分之一),這些地圖的邊緣附有這個區域的岩石的簡短說明。
一如往常,他再次運用他龐大的人脈,獲得當地地主和紳士十分周到的接待,
其中有些人是老朋友,他們還是喜歡取笑他不再追兔子,改追雜砂岩的熱情。他成了波伊斯城堡(Powis Castle)的常客,這座高大堅固的中世紀鄉間大宅矗立在紅砂岩和雜砂石灰岩露頭上。保守黨上議院議員,波伊斯伯爵(Earl of Powis)、愛德華•赫伯特(Edward Herbert)和太太、好幾個小孩一起住在這裡,還有個很大的書房。莫奇森也在奧克里莊園(Oakley Park)停留,這座大宅和土地位於拉德洛北邊,主人是羅伯特•亨利•克萊夫(Robert Henry Clive)。羅伯特是印度克萊夫(Clive of India)的後代,當年莫奇森短暫參與半島戰爭時認識了印度克萊夫。莫奇森慢慢朝南邊前進。七月底,莫奇森夫婦回到拉德諾郡的朋友路易斯爵士家,他們前一年也住在這裡。夏綠蒂有魅力又聰明,很受眾人歡迎。地質學和休閒娛樂在這裡互不衝突。當時一段記述提到:「他們分成槌球和射箭兩組。箭靶放在狹長的綠色草地上,草地一路通到河邊……一群群淑女穿著輕便洋裝來回走動,景象相當吸睛。到了六點鐘,茶、咖啡和蘋果酒杯擺了出來,而且已經射了三十幾支箭,所以我們暫停射箭,過去喝茶。」如果是下雨天,這些客人就在大廳玩板羽球(現代羽球的前身)。莫奇森後來表示「貴族豪宅的舒適生活對地質研究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