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鼠寶的習性
‧倉鼠的習性
倉鼠為夜行性動物,夜間活動,白天休息。牠們在野外生活的環境較貧瘠,需要長途跋涉,用頰囊搬運食物及墊材回到巢穴,並且有儲存大量糧食的習性。倉鼠不喜歡牠們儲存的食物被清掃丟棄,因為將其視為財產。食物儲存時間過久可能產生細菌、發臭,飼主定期全部清空後將新的飼料交給倉鼠,牠們心情會比較平衡。
倉鼠熱愛大範圍奔跑、探險,喜歡收集食物及墊材。倉鼠是被獵食者,所以對環境警戒且膽小。野生倉鼠居住在地底洞穴,若在睡覺時被打擾,按照習性牠們會以為有天敵入侵而憤怒反擊,並且想要逃跑。如果用手指打擾牠們睡覺,會被咬傷喔!
倉鼠有許多品種, 老公公鼠、一線鼠、三線鼠在野外為家族性群居,能夠跟從小一起長大,相互熟悉的倉鼠組成家族。原則上任何倉鼠遇見不熟悉的鼠,會採取驅逐、攻擊動作喔!黃金鼠是獨行俠,成年黃金鼠只有交配期會短暫相處。
人為飼養環境能夠提供的空間有限,當倉鼠在空間有限的籠舍時,牠們常會認為資源及空間不足,進而對同伴產生敵意。以40×60公分底面積籠舍為例,最多僅能飼養2隻老公公鼠,其餘倉鼠類在這樣尺寸的環境中均會發生鬥爭。
國內外專家均建議:任何鼠類都可能跟同伴個性不合,嚴重鬥爭時需分籠飼養。倉鼠類僅有部分品種可在適當條件下少量合籠飼養。例40×60公分底面積籠舍合籠飼養2隻個性相合的老公公鼠;80×60公分底面積籠舍,可能飼養2隻個性相合的一線鼠。其他倉鼠則不建議合籠飼養,黃金鼠應禁止合籠飼養。
‧大小鼠的習性
馴化大小鼠的祖先跟隨著人類聚落而存在,牠們在人類居地環境適應良好,喜歡躲藏在地下、隱密遮蔽處。大小鼠為夜行性動物,十分聰明,有各種社群行為,是階級角色分明的群居動物。大小鼠都喜歡探險、玩耍、啃咬、享用各種各樣的食材。飼主需要提供豐富的環境變化,無論是玩具、遊戲間、同伴,還有主人的陪伴、美食都很重要。大小鼠常見肥胖問題,請為牠們規劃適當的飲食。大小鼠若未結紮,公鼠之間常打鬥爭奪主導權,需要密切關注,同時謹慎照護鼠身上打架造成的傷口,傷勢感染可能發展為嚴重的膿瘍,甚至引起敗血。打鬥情況無法緩解者需要隔離。
小鼠之間常見強制理毛(拔毛)行為,強勢鼠宣示主從關係的社交行為,弱勢方常被拔除嘴巴、臉頰附近的毛髮。可以適當增加鼠群數量,分擔此行為。時常撫摸每隻鼠,在牠們身上留下飼主氣味,重新確認主從關係。
請特別注意鼠類繁殖力強大,雖然牠們需要同伴,但請謹慎防範異性同籠或接觸,鼠類可在短時間內大量繁殖,數量驚人。
‧天竺鼠的習性
天竺鼠祖先生活在安地斯山脈草地上的岩縫、灌木叢、洞穴間,牠們不會挖掘自己的巢穴,而是成群結隊到處尋找隱密處躲藏。天竺鼠為晨昏行性動物,光線昏暗時會變得特別有精神。牠們在草地上沿著遮蔽物奔跑、覓食,但不會抓取食物、無法爬高。天竺鼠沒有頰囊,不會儲存食物。牠們是絕對意義的群居動物,也就是說,牠們非常重視同伴,若失去感情深厚的同伴可能會憂鬱。天竺鼠有較高的合群機率,但仍有個性不合大打出手的情況。如果家中無法飼養兩隻以上天竺鼠,孤單一隻天竺鼠就會需要飼主、家人較長時間的陪伴。天竺鼠有各種各樣的叫聲、肢體語言,用來表達自己的情緒,跟同伴互動溝通。牠們聚在一起的時候喜歡聊天,發出各種碎念、叫聲。太吵雜的環境會使牠們害怕、緊張,但如果環境一直太過安靜,天竺鼠也會緊張的唷!
天竺鼠記憶力相當好,只要一兩次經驗,牠們就可以記住人類餵食時的聲音、腳步聲、起床聲等等。若是天竺鼠認為人類要餵食,人類卻突然反悔,牠們可是會失望大叫的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