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電子書】春琴抄

特價245
電子書
下次再買
春琴,本名鵙屋琴,生於大阪道修町某藥商家,明治十九年十月十四日歿,墳墓位於市內下寺町某淨土宗寺院。日前我行經此處,突發參拜之心,於是入內請求寺方人員帶路。
「鵙屋家的墓地往這邊走。」一名寺院男僕引我走向正殿後方。只見數座鵙屋家先人之墓並排於山茶花樹叢下,卻遍尋不著琴娘墳墓的蹤影。
我向男僕形容,鵙屋家之前有個女兒,是個怎樣的人物,不知她的墳位於何處?
男僕思索了一會兒,告訴我:「施主問的,或許是那座墳。」隨即領我走上東側陡峭坡道的台階。
眾所皆知,下寺町東側後方有片高地,生國魂神社矗立其上;腳下陡峭的坡道即寺院通往高地的斜坡。此處林蔭繁茂,在大阪市內實屬難得;琴娘的墓就建於斜坡半山腰處一塊平整窄小的空地上。墓碑正面的法名是「光譽春琴惠照禪定尼」,背面則是「俗名鵙屋琴,號春琴,明治十九年十月十四日歿,享年五十八歲」,側面刻著「門徒溫井佐助建之」幾個字。
琴娘終身未婚,但她與「門徒」溫井檢校多年來雖無夫妻之名,卻有夫妻之實;因此才擇了離鵙屋家墓地稍遠之處另立墳墓吧。據男僕所言,鵙屋家早已家道中落,近年偶有一、二名後人來上墳,卻從不曾造訪琴娘之墓,因此他從未想過此墓的主人也是鵙屋家的人。
我問男僕:「已經沒人來祭拜她了嗎?」
男僕說:「不,不能說沒人祭拜。有位住在萩之茶屋一帶的七旬老婦每年會來個一、兩次。那位總會來這座墳上香祭拜,然後,你看那裡還有座小墳吧?」他指著墳墓左側的另一座墳,「老婦人也一定會去那座墳上香、供上鮮花,誦經等費用也是她出的。」
我走到男僕手指的小墓前一瞧,碑石大小約是琴娘的一半。正面刻著「真譽琴台正道信士」,背面則是「俗名溫井佐助,號琴台,鵙屋春琴門徒,明治四十年十月十四日歿,享壽八十三歲」;正是溫井檢校之墓。
至於住在萩之茶屋的老婦人,後文會再提及,此處先暫且不提。
這座墓較春琴的小,且墓碑上明記「門徒」二字;死後仍恪守師徒之禮的做法,乃是檢校的遺願。
此時夕陽恰巧照亮墓碑正面,我佇立在小丘上,俯瞰腳下無邊無際、雄偉壯闊的大阪市景觀。這一帶遠從難波津時期就屬丘陵地帶,西向的高地由此往天王寺方向綿延不絕。而今,眼前被煤煙燻黑的草木枝葉,以及毫無生氣、覆滿塵埃的枯萎大樹,不免令人覺得殺風景;遙想當年修建這些墓時,應是一片鬱鬱蒼蒼吧?即便是現在,市內的墓地也屬這一帶最幽靜、視野最為開闊。師徒倆因命中註定的奇緣結合長眠於此,一同俯瞰這座東洋第一工業都市,看著無數高樓大廈屹立於夕暮霧靄之下。即使大阪已今非昔比,不再是檢校在世時的風貌,唯有這兩塊墓碑至今仍在訴說著師徒之間深厚的情緣。
溫井檢校老家原本信奉日蓮宗,除檢校之外,溫井家之墓均安置於檢校的故鄉江州日野町某寺廟。檢校之所以捨棄代代相傳的信仰,改入淨土宗,則是出於死後也不願離開春琴的拳拳深情。據說春琴尚在世時,檢校便已決定師徒兩人死後的法名、兩塊墓碑的位置及大小比例。據目測,春琴墓碑高約六尺,檢校的則不足四尺。兩塊墓碑並立在低矮的石壇上,春琴墓的右側種有一棵松樹,綠蔭如屋頂延伸至墓碑上方;其枝椏末梢無法遮蔽的左方兩、三尺處,檢校之墓則畢恭畢敬地隨侍在側。眼前兩塊碑石彷彿具有靈性,檢校生前事必躬親、如影隨形侍奉師父左右的情景躍然浮現眼前,時至今日仍沉浸在侍奉師父的幸福裡。我跪在春琴墓前恭敬行禮後,將手輕放在檢校墓碑上愛憐地輕撫著石碑頂部,在小丘上沉思良久,直至夕陽沉沒在大都市的彼方。



近來,我入手的書冊中有一本名為《鵙屋春琴傳》的小冊子,因此得知有春琴這號人物。本書以四號鉛字印刷在手抄和紙上,全書約三十頁。推測應是弟子溫井檢校於春琴逝世三週年時,請人編撰師父的傳記並分送四方。文體為文言文,關於檢校的敘述也使用第三人稱,然內容無疑來自檢校。因此,將檢校視為此書真正的作者也無妨。
據此傳記載:「春琴家代代以鵙屋安左衛門之號行商,長居大阪道修町經營藥業。至春琴之父已第七代。其母阿繁,出自京都麩屋町跡部氏,嫁安左衛門後育有兩男四女。春琴為次女,生於文政十二年五月二十四日。」
又曰:「春琴自幼天資穎悟,容姿端麗高雅,不可方物。四歲習舞,舉手投足優雅嫵媚,神韻天成,專業舞伎亦自愧不如。其師常望之興嘆:『此兒天資稟賦異於常人,本應風靡天下、芳名遠播。今世託生良家,未知是幸抑或不幸?』又,春琴開蒙極早,讀書習字進展神速,甚至凌駕二位兄長之上。」

這些記載若真出自對春琴奉若天神的檢校之口,其可信度不得而知。然而春琴天生容貌「端麗高雅」這一點,倒是有諸多事實佐證。當時的婦人身材普遍嬌小,據說春琴身高不足五尺,臉龐與四肢皆極為纖巧。從一張流傳至今、春琴三十七歲時的照片看來,她有一張五官端正秀麗的瓜子臉,眼鼻精緻小巧,輕柔得彷彿隨時都會消失。畢竟是拍攝於明治初年或慶應年間的照片,上頭隨處可見斑駁小點,猶如年代久遠逐漸模糊不清的古老記憶。那張朦朧的照片除了能夠一窺大阪富裕商家女眷雍容華貴的氣韻,總給人一種美則美矣卻缺乏個性,印象稍嫌淡薄之感。外表符合三十七歲的年齡,要說看起來只有二十七、八歲,倒也未嘗不可。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