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球探的抉擇:經驗VS.數據
從前面談到的球探歷史,以及著名球探的故事,可以看到從古到今的球探工作,已經有相當大的轉變。尤其自從1980年代左右,所謂的「棒球分析員/賽伯計量學」(Baseball Analyst/Sabermetrics)完全跳脫傳統棒球運作模式(透過直覺和個人主觀意識為主),透過分析選手產出的數據來解釋和引導棒球各個不同領域的運作,徹底改變了一直以來以「經驗傳承」(old school baseball)為主導的傳統球探工作。
時至今日,運用日新月異的科技來分析選手技術的能力,發掘出對球團與球隊最有貢獻價值的球員能力,已經是一名專業球探必備的基本功。可是,傳統球探觀察球員的眼光和經驗是否就此一文不值,變成只需要整天盯著電腦數據的技術人員?這正是現代球探必須回答的課題與挑戰。
數據決定一切?
相信各位喜歡棒球的朋友們,對於改編自2003年麥可.路易士(Micheal Lewis)撰寫的同名小說的棒球電影《魔球》(Money Ball),肯定不陌生。當布萊德.彼特飾演的奧克蘭運動家隊總經理,與球探部門主管為是否採信數據來作為評估球員的標準而發生爭執時,後者憤憤不平地強烈質疑總經理的作法:「你想要用球員的數據來尋找新球季需要的選手名單,而忽視我們這些擁有三十年以上球探經驗的專業建議,你是給自己挖了一個不會受到大聯盟任何球團與球迷接受的無底洞。」總經理則反擊道:「不接受進步改變就只能被淘汰……當你們跟選手與他們家長們談話時所說的那些長篇理論,其實你們完全沒有把握和根據來支持自己的論點!」這兩句話相當發人深省。
近年來,由於愈來愈多球團在球員評估的運作上,都由數據分析和科技軟體輔助來主導,使得在球團辦公室內負責評估球員表現的工作人員,人數遠遠比實際在球場上觀察球員的球探多出很多。聽起來或許很難以置信,但現實的情況就是如此,與其他開始適應新時代技術的各行各業相比,沒有什麼太大的不同,可以想像這群在球場上奔波的球探,將會面臨失業的危機。
事實上,在2017年贏得世界大賽冠軍的休士頓太空人隊,該年賽季季末就解雇了球探部門的八名成員;前面章節提到過得美國職棒大聯盟球探局,則在2018年開除局內剩餘的五名球探。這些針對球探的縮編作業,為所有於職業、業餘和國際組工作的球探都拉響巨大的警報。
經驗v.s.數據
對於球探面臨的衝擊,我們應該要更深入去思考的地方是,當大數據分析成為主導球團和球隊運作的主要依據時,過去這一百多年為球團們提供球員評估資料的球探,會因為新思維和新作法的出現和盛行,失去原本一直以來自己最有把握的選手遴選、農場培養和比賽觀察等相對影響力了嗎?
傳說在1985年左右,一位嶄露頭角的棒球分析師拜訪了時任辛辛那提紅人隊的總教練皮特.羅斯(Pete Rose),他拿著一本書,裡面充滿電腦可以生成的每位大聯盟球員的數據,希望可以提供羅斯更多球員的資訊,兩人就此展開一場很有意思的對話:
「好吧,你要告訴我,什麼是我不知道的?」羅斯說。
「我們可以告訴你,大聯盟哪位球員比其他人擊出更多高飛球。」分析師回答。
「你是說蓋瑞.雷杜斯(Gary Redus)?」羅斯問道。
「是啊,你怎麼知道的?」分析師疑惑地回問羅斯。
「我只是看著他的揮棒。看看他的揮棒──這很明顯。」羅斯回答。
這則故事顯示今天每個大聯盟球隊的球員數據分析部門與球探部門之間,彼此存在的觀念分歧。分析部門相信他們使用電腦軟體所產出球員技巧指標,如投球角度、揮棒速度與投球旋轉率等等,是可以協助球隊獲勝的絕對可靠要素,對於那些不願意接受新思維的球探,光是用眼睛看就能決定某些選手具備相當程度的投資潛力,促使球團投入大量資源的老派作法不能苟同;而每天在球場上觀察選手的球探則認為,很多潛力球員的評估只能透過廣泛的觀察和資料彙整才能加以確定,那些完全沒有打過棒球、初出茅廬的分析人員, 一邊看著電腦螢幕,一邊敲擊鍵盤,就能找到對球員和球團有所幫助的所有答案,是難以接受的。
數據可以告訴我們光靠肉眼無法觀察到的細節,但相對而言,在數據分析產出對應資料之前,現場的實地觀察很多時候能直接發現一些事情,這就是數據無法提供的優勢。而且長久以來,球探的工作其實就包含大量「數據收集」和「分析」,我們熟悉的測速槍就是最直觀的例子。測速槍得出的球速本質上就是一種數據,球探依此對選手的資料進行量化分析,搭配上實地觀察場內、場外各種表現的「經驗」,評估未來可能的潛力與發展。
解開球員過去與未來的鑰匙
不可否認,經歷過去十五年的演進,許多不同運動領域的大大小小球團、職業或業餘球隊,已經將數據分析和科技輔助,視為取得進步與勝利的必備重點工作和技能之一。不過,棒球雜誌《美國棒球》(Baseball America)也曾經訪問球團辦公室的相關管理人員和球探,基本上雙方都有一個共通的認知,那就是如同球探在數十年來針對球員的潛力評估中犯下過大小不等的錯誤,資料庫所產出的數據和結論,偶爾也可能會將球團引導到錯誤的營運和決策方向。曾經擔任過多倫多藍鳥隊總經理的里卡亞多(J. P. Ricciardi)說過:「我認為當我們失去那些能夠帶來洞察力和很多好想法的球探,只盯著一堆數字時,將變得非常愚蠢。」
所以,更重要的是要認識到棒球運動已經進入一個不同的營運領域和階段。每個球團都在設法將先進的數據分析和科技輔佐,與傳統的球探眼光與經驗歸納,綜合兩者的特質來達到最大化的成果,轉換成球團和球隊的勝利。前任堪薩斯皇家隊總經理戴頓.摩爾(Dayton Moore)也談到:「球探工作人員必須要有願意適應不同改變的想法和能力。他們必須對新的、有創意的角色充滿熱情,而且總是需要付出努力去學習和適應。棒球這項運動有趣的地方,就在於如何運用不同的方式和觀點來對待它,尊重和享受來自比賽中不同經歷的其他人所分享的意見,藉此尋求更高的競爭力和進步。」
總結來說,我們從數據分析得到的成果,能夠呈現的是選手們過去的表現,而球探則是透過實地觀察選手的評估過程,預測選手未來的發展,因此 能充分兼顧兩者之間互助、互補作用,從長遠來看才是對球團、球隊、球員和球迷,以至於整體棒球環境來說,最好的平衡點,也是今天一個好的球探必不可少的觀念和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