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科學
第三章 揭開敬畏的面紗
‧浩瀚無垠:一種擴展的體驗
浩瀚無垠通常被用來描述某些廣闊或無邊無際的事物。但是,當談到敬畏的浩瀚無垠時,我們指的並不是敬畏的來源,而是敬畏讓我們置身於一種存在狀態。在敬畏的感受下,浩瀚無垠是指任何能讓我們感覺自己身處於某種比自我更偉大的事物之中──一種超越我們正常經驗範圍的體驗。
雖然廣闊、壯觀的景致可以讓我們產生敬畏感,但它並非感受浩瀚無垠這個情感音符的必要條件。敬畏的浩瀚無垠,是你內心所感受到的浩瀚無垠。
正如A.W.E.方法所呈現,我們的研究所取得的一項突破,就是可在平凡的日常事物中發現敬畏的浩瀚無垠。光是專注在一片楓葉的葉脈,或是觀看幼兒帶著童稚的驚奇感玩耍的簡單之舉,都能讓我們接上體驗敬畏的軌道,感受到自己是某種更偉大事物的一部分,並且擴展我們的意識──意識到成為這個世界的一部分意味著什麼。
體驗浩瀚無垠對我們極有助益,因為這項體驗可能會強大到改變我們個人的生活。感受到自己的渺小,我們的自我以一種好的方式減輕了些,也為其他觀點騰出了空間。
……
麥可講述了一個故事,有關他如何從地球上某些最微小的生物,獲取大劑量的謙卑。他曾經有一段職業倦怠期,當時,他與一群激流泛舟的朋友一起沿著科羅拉多河進入大峽谷深處。除了進行一場史詩般的十九天冒險活動之外,他們還有一個目標是參與公民科學,為氣候變遷的研究收集昆蟲。
每天晚上,這個小組都會點燃明亮的燈光來吸引昆蟲進入他們的收集工具箱。在這些時刻,整個昆蟲宇宙都活躍了起來;昆蟲的數量與種類令人詫異,所有不同形狀、顏色以及大小的昆蟲似乎都憑空出現了,而且都朝向一個共同的宇宙標記撲過來:光。
麥可原本預期,大峽谷十八億年前的層層疊疊的地質結構會讓他產生敬畏之情,但他從沒想到,一大群的小蟲竟讓他感覺與某種比自己更偉大的事物產生連結。麥可就在那裡,周遭有成千上萬他並未意識到的生物圍繞著他,直到他打開燈光才發現;因為在整趟旅程中,麥可一直沉浸在自己的思緒之中,並未注意到牠們的存在。當成群結隊的蟲兒彷彿從沉睡中甦醒過來時,麥可也甦醒了過來;他的自我感減輕,視野卻擴展了。他跟他的麻煩事並不如他所想像的那麼嚴重,他的生活也比他所想的更有意義、更令人滿意。
麥可在這趟旅行中努力工作(也盡情玩樂),因此回家時神清氣爽,感覺煥然一新。雖然他體驗到的浩瀚無垠(部分的敬畏)十分短暫,但他將自己深受啟發的視野,以及對那些令人深感敬畏與驚歎的昆蟲記憶,帶回到他的日常生活之中。
浩瀚無垠創造出以不同觀點看待事物所需的空間,我們可能會感到自己的感知受到了微妙的干擾,這就是所謂的認知調適;就像一盞燈泡被點亮了,激發出新的思考方式。
第五部 發現敬畏
第十二章 感知的敬畏
如禪僧一樣做飯
放鬆、靜默、有節奏。我剛好有機會潛心鑽研煮水、撒鹽、清洗羅勒葉、用手指撕碎新鮮多汁的莫札瑞拉起司球等工作。我心無二用,只專注於實現這項任務所需要的步驟。最後,就是那股衝動,渴望去探索餐盤上特定擺放的對比色彩之美。──《食物實踐》(Food Practice)
典座(Tenzo)是在禪修中心裡最令人羨慕的工作,也就是廚師。他或她得以在一天的絕大部分時間中實踐行動的禪修(meditation in action)。今天,你可以像一位典座般,將全副專注力放在一頓飯的準備工作上。運用你的感官,注意你的身體如何在廚房中移動以伸手取物。
注意你打開冰箱門時迎面而來的寒氣,並感受爐子傳來的熱氣。
注意你所做的每一個動作:測量與舉高、傾倒與攪拌,以及每種原料的顏色與香氣。
有意識地將一種原料歸位之後,再伸手去拿下一個。將食物舀到盤子上,彷彿是一份送給你自己的禮物──也的確是如此。
安靜地坐下,有意識地享用這頓飯。
全神貫注於過程中每個步驟所做的事,然後吸氣、等待,徹底呼氣並進入敬畏。
抬高你的視線
全世界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口,每天連一次都不曾將目光抬高至地平線以上。──查爾斯.達爾文(Charles Darwin)
為了準備迎接你的敬畏時刻,在樹林或公園中散個步。選一個安靜的所在,有相當平坦且毫無障礙的小路。
先慢慢走,將注意力集中於你雙腳所踏出的每一步。
當你感覺穩定、腳踏實地時,抬高你的視線,讓你的視線直接落在你的前方,而非落向地面。
如果腦海中思緒紛飛,你可能會發現自己的視線被吸往地面;發生這種情況時,請注意並再次將你的視線抬高。
當你抬高視線時,你會更專注於當下,感覺更有活力生氣,也更樂於擁抱敬畏。
第三章 揭開敬畏的面紗
‧浩瀚無垠:一種擴展的體驗
浩瀚無垠通常被用來描述某些廣闊或無邊無際的事物。但是,當談到敬畏的浩瀚無垠時,我們指的並不是敬畏的來源,而是敬畏讓我們置身於一種存在狀態。在敬畏的感受下,浩瀚無垠是指任何能讓我們感覺自己身處於某種比自我更偉大的事物之中──一種超越我們正常經驗範圍的體驗。
雖然廣闊、壯觀的景致可以讓我們產生敬畏感,但它並非感受浩瀚無垠這個情感音符的必要條件。敬畏的浩瀚無垠,是你內心所感受到的浩瀚無垠。
正如A.W.E.方法所呈現,我們的研究所取得的一項突破,就是可在平凡的日常事物中發現敬畏的浩瀚無垠。光是專注在一片楓葉的葉脈,或是觀看幼兒帶著童稚的驚奇感玩耍的簡單之舉,都能讓我們接上體驗敬畏的軌道,感受到自己是某種更偉大事物的一部分,並且擴展我們的意識──意識到成為這個世界的一部分意味著什麼。
體驗浩瀚無垠對我們極有助益,因為這項體驗可能會強大到改變我們個人的生活。感受到自己的渺小,我們的自我以一種好的方式減輕了些,也為其他觀點騰出了空間。
……
麥可講述了一個故事,有關他如何從地球上某些最微小的生物,獲取大劑量的謙卑。他曾經有一段職業倦怠期,當時,他與一群激流泛舟的朋友一起沿著科羅拉多河進入大峽谷深處。除了進行一場史詩般的十九天冒險活動之外,他們還有一個目標是參與公民科學,為氣候變遷的研究收集昆蟲。
每天晚上,這個小組都會點燃明亮的燈光來吸引昆蟲進入他們的收集工具箱。在這些時刻,整個昆蟲宇宙都活躍了起來;昆蟲的數量與種類令人詫異,所有不同形狀、顏色以及大小的昆蟲似乎都憑空出現了,而且都朝向一個共同的宇宙標記撲過來:光。
麥可原本預期,大峽谷十八億年前的層層疊疊的地質結構會讓他產生敬畏之情,但他從沒想到,一大群的小蟲竟讓他感覺與某種比自己更偉大的事物產生連結。麥可就在那裡,周遭有成千上萬他並未意識到的生物圍繞著他,直到他打開燈光才發現;因為在整趟旅程中,麥可一直沉浸在自己的思緒之中,並未注意到牠們的存在。當成群結隊的蟲兒彷彿從沉睡中甦醒過來時,麥可也甦醒了過來;他的自我感減輕,視野卻擴展了。他跟他的麻煩事並不如他所想像的那麼嚴重,他的生活也比他所想的更有意義、更令人滿意。
麥可在這趟旅行中努力工作(也盡情玩樂),因此回家時神清氣爽,感覺煥然一新。雖然他體驗到的浩瀚無垠(部分的敬畏)十分短暫,但他將自己深受啟發的視野,以及對那些令人深感敬畏與驚歎的昆蟲記憶,帶回到他的日常生活之中。
浩瀚無垠創造出以不同觀點看待事物所需的空間,我們可能會感到自己的感知受到了微妙的干擾,這就是所謂的認知調適;就像一盞燈泡被點亮了,激發出新的思考方式。
第五部 發現敬畏
第十二章 感知的敬畏
如禪僧一樣做飯
放鬆、靜默、有節奏。我剛好有機會潛心鑽研煮水、撒鹽、清洗羅勒葉、用手指撕碎新鮮多汁的莫札瑞拉起司球等工作。我心無二用,只專注於實現這項任務所需要的步驟。最後,就是那股衝動,渴望去探索餐盤上特定擺放的對比色彩之美。──《食物實踐》(Food Practice)
典座(Tenzo)是在禪修中心裡最令人羨慕的工作,也就是廚師。他或她得以在一天的絕大部分時間中實踐行動的禪修(meditation in action)。今天,你可以像一位典座般,將全副專注力放在一頓飯的準備工作上。運用你的感官,注意你的身體如何在廚房中移動以伸手取物。
注意你打開冰箱門時迎面而來的寒氣,並感受爐子傳來的熱氣。
注意你所做的每一個動作:測量與舉高、傾倒與攪拌,以及每種原料的顏色與香氣。
有意識地將一種原料歸位之後,再伸手去拿下一個。將食物舀到盤子上,彷彿是一份送給你自己的禮物──也的確是如此。
安靜地坐下,有意識地享用這頓飯。
全神貫注於過程中每個步驟所做的事,然後吸氣、等待,徹底呼氣並進入敬畏。
抬高你的視線
全世界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口,每天連一次都不曾將目光抬高至地平線以上。──查爾斯.達爾文(Charles Darwin)
為了準備迎接你的敬畏時刻,在樹林或公園中散個步。選一個安靜的所在,有相當平坦且毫無障礙的小路。
先慢慢走,將注意力集中於你雙腳所踏出的每一步。
當你感覺穩定、腳踏實地時,抬高你的視線,讓你的視線直接落在你的前方,而非落向地面。
如果腦海中思緒紛飛,你可能會發現自己的視線被吸往地面;發生這種情況時,請注意並再次將你的視線抬高。
當你抬高視線時,你會更專注於當下,感覺更有活力生氣,也更樂於擁抱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