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特別顯著的個性」是發展障礙的特性

活潑外向、怕生、冷靜、膽小、急性子、我行我素等,孩子有各種不同的類型。每個孩子在性格與行為上各有差異,接觸過孩子的人一定也有同感(即便是大人,性格與行為上也各有差異)。

這種性格或行為上的差異,一般稱為「個性」,沒有好壞之分。因為孩子的個性都不同,家人及校方(托兒所、幼稚園、小學等的教師)必須理解每個孩子的個性,好好想想怎麼做才是適合孩子的應對方式。

從「個性」的角度思考,具有發展障礙特性的孩子,個性格外強烈。因此,理解孩子的性格或行為必須付出更多心力與協助。

雖說是格外強烈的個性,也有無法理解的部分,這些需要仔細觀察或協助的孩子,其個性上的特性以醫學觀點分類,盡可能用簡單易懂的「個性」來說明,於是有了「發展障礙」這個名詞。

所以,發展障礙的特性只是個性的延伸,並非特殊的存在,後文將有更詳盡的說明。逐一了解每個特性,就會發現自己也有相同特性。有些孩子具有的特性非常強烈,或是擁有好幾個特性,為了讓他們快樂無憂地生活,理解孩子的特性,給予適當的對應及協助是必要之務。

◎發展障礙不是缺陷

對於有發展障礙特性的孩子,一般人總會關注在其他孩子做得到而他們做不到的事情上。但他們和其他孩子一樣,會做的事也很多,比起其他孩子,他們的表現也很出色。

例如,有發展障礙特性的人當中,有些記憶力極佳,能將所見所聞當作圖像或照片記住,或是擅長運用數字、音符思考,甚至靠自學方式學會電腦或鋼琴。具有發展障礙特性的人,常會像這樣以特殊的方法認知事物。他們不比別人差,只是在看、聽、觸摸或品嚐等感覺上的感受方式或感受力比較獨特,所以在擅長與不擅長的事有明顯的差異。

◆「普通」與「發展障礙」沒有明確界線

「普通」的孩子,有時也會表現出像發展障礙那樣的強烈個性,有發展障礙特性的孩子,也有著「普通」孩子的部分。發展障礙的特性只是個性的延伸,絕非特別的存在。除了泛自閉症、注意力缺陷過動症(ADHD)、學習障礙(LD),類似這些症狀的大腦功能障礙所引發的特性,常見於低齡兒童,必須有深入理解與協助時,統稱為「發展障礙」。但,個性強烈的程度要達多少才是發展障礙的狀態,或是大腦功能遇到怎樣的阻礙才能稱作發展障礙,實在難以界定。舉例來說,好比地圖上有「普通」與「發展障礙」2座小島。其實2座小島原為一體並未分開,只是為了方便區分才劃分界線。

◎重新思考「障礙」二字的意義
  
發展障礙因有「障礙」二字,使不少家長聽到就覺得心情沉重沮喪。可是,發展障礙並不是給孩子貼標籤,而是「特性的共有」,目的是為了減緩孩子生活痛苦,給予孩子協助。
  
當孩子付出努力卻未見成果時,原因不是孩子不夠努力,是特性所致,除了孩子,旁人也要察覺,這點很重要。然後,想想怎麼做才能讓孩子發揮能力獲得效果、減緩生活痛苦,提供妥善的環境或調整支援體制。

◆獨特的言行舉止是孩子傳達的訊息

有發展障礙特性的孩子當中,有些會出現獨特的舉動,例如「不擅與人眼神接觸」、「偏執」等。本章將介紹這些孩子的特徵。最常接觸孩子的父母,從每天的生活中或許能察覺到些許徵兆。

「發展障礙當中,有泛自閉症特性的孩子會出現○○的情況」,本章不會使用這樣的標題。只以言行舉止來區分障礙過於草率,了解有發展障礙特性的孩子會有怎樣的徵兆才是重點。

因此,本章內文不會出現「泛自閉症」、「注意力缺陷過動症」、「學習障礙」等名稱。各頁也會介紹該特性的相關內容,若想理解孩子的個性背景、應對方式,不妨參考看看。不過,如同第1章所述,泛自閉症、注意力缺陷過動症、學習障礙)等發展障礙的特性會重疊,相關內容僅供參考。

◎孩子的舉動一定有其理由或意義
  
不光是發展障礙,孩子通常不太會用言語表達自己的心情,就連看似「奇怪」的舉動,其實多是他們為了擺脫現況,拼命努力的結果。在那些令人在意的舉動背後,一定都有其理由或意義。即使無法完全理解,「他那麼做,會不會是因為這樣?」就算只是推測,也能進一步了解孩子的心情。◎察覺、假設、對應的步驟很重要

例如,有個上課不專心的孩子,試著想像他為什麼會那樣(當然,我們無法成為那孩子,這只是假設)。也許是因為教室裡很吵,或是教室外有令他感興趣的事物……。將這樣的推測導向最有可能性的「假設」,依照假設做出「對應」。在這樣的過程中反覆摸索,出錯也沒關係。透過察覺、假設、對應的檢驗,找出最適當的對應。此時,解讀孩子舉動的指標「孩子的『心理觀點』與『大腦觀點』」這2種觀點很重要。

◆認識「泛自閉症」

泛自閉症是指,具有自閉症或類似自閉症特性的發展障礙。即便都是有自閉症特性的孩子,顯現方式仍有差異,其特性不會分開,而是有連續性。這被視為醫學檢查不易發現異常的大腦功能失衡所致。而且並非心理疾病,也不是孩子耍任性或缺乏管教造成的狀態。

泛自閉症在「社會互動」、「溝通」、「想像力」上感到棘手或有困難,這3項特性又被稱為「三重障礙」,最早是由精神科醫師羅娜溫恩(Lorna Wing)所提出。特性的顯現方式各有所異,亦會隨著孩子的年齡產生變化,不會全部都相同。

有時一種發展障礙特性也會與其他特性重疊。因此,理解泛自閉症的特性,有助於理解其他的發展障礙。基於這樣的觀點,本書在泛自閉症有較多的說明,請各位先詳讀關於泛自閉症的介紹。

◎泛自閉症的主要特性

1 社會互動障礙
與他人相處互動時,不知道如何表現合適的言行。

2 溝通障礙
不知道如何享受對話的樂趣,或是不懂得察覺氣氛,做出適當反應。

3 想像力障礙
面對未來的不安,無法發揮想像力,以靈活自在的心態去克服。

◎對不安感到恐懼

幾位媽媽曾經這麼說,「還不知道泛自閉症之前,我一直不明白孩子為什麼那麼在意聲音或氣味,只覺得他是故意找麻煩」、「每次只要我抱孩子,他就大哭。就算努力想讓他靜下來都沒辦法。和孩子對望,他也不會笑」。

被診斷出有泛自閉症的孩子,經常會感覺世界受到威脅,每天彷彿都過著被壓迫的生活。與孩子相處時,知道孩子有那樣的感受是非常重要的事。◎同時擁有出色的能力

儘管內心感到不安,覺得生活痛苦,不少孩子仍擁有優秀的能力。好比語言發展遲緩的孩子,會將看到的事物當成圖像記住,能夠熟記圖鑑等龐大的資料,只聽過一次的曲子馬上就能用鋼琴演奏,或是擅長操作電腦,在喜歡或拿手的事可以發揮出色的能力。

孩子執著於自己有才能或感興趣的事物,或許會成為他們將來的工作。大人要把孩子的興趣或強處當作出發點,盡力協助他們把拿手的事發展成工作,這點也很重要。「孩子喜歡什麼」、「做什麼會讓他感到開心」,以這般心態去面對孩子,自然能夠拉近彼此的距離。

◆給予孩子對應協助的重點

【重點】對話時,表達方式簡潔一致

常將聽到的話照字面解釋,對於拐彎抹角的表現或慣用句、代言詞等,容易感到混亂。所以要「慢慢地」、「用簡短的話」、「具體」傳達,若是重複相同的指示,表達方式必須一致。

【重點】準備孩子能夠安心的環境

聽覺敏感的孩子,會一直被看得見或聽得見的事物影響。為避免分心,準備毫無裝飾的安靜空間,盡可能一個場所只用於單一用途。

【重點】透過視覺傳達活動的流程

若是些許變化就會感到不安的孩子,能夠預測會讓他們安心。此外,比起聲音,對文字或圖像比較容易理解,所以用圖畫或照片展示預定的活動,他們就會放心參與。

【重點】活動段落的明確化

缺乏時間概念的孩子,不懂時間的經過,知道「何時是結束」,他們就會安心。例如「寫完2張講義就結束了」,像這樣以看得見的方式傳達活動的結束。

【重點】讓孩子樂在其中

興趣、關心範圍小的孩子,利用其關心的事物也是方法之一。例如,喜歡電車的孩子,把電車結合數學題目讓他練習。逐項進行,「完成了!」的成就感會培養孩子的鬥志。

【重點】恐慌發作時,冷靜對應

孩子恐慌發作時,盡量別將注意力放在恐慌這件事上,帶他去安靜的場所,等他冷靜下來。等到恐慌停止,稱讚孩子「你很努力」,保持「不罵不妥協」的態度。

【重點】幫助孩子擴大興趣範圍

如果孩子總是玩相同的遊戲,不要制止他,而是當他在玩遊戲時,引導他去玩別的遊戲。假如孩子不願意,千萬別勉強他,這點很重要。慢慢擴大關心的範圍,幫助孩子能夠理解廣大的世界。認識「注意力缺陷過動症」

注意力缺陷過動症(ADHD)有3個主要特性,過動、不專心、衝動,因此孩子總是動來動去、靜不下來,一再提醒卻依然故我,有時突然做出衝動的行為。孩12歲前,如果在托兒所、幼稚園或學校、家中等2個以上的生活場所出現上述症狀達6個月以上,可能就是注意力缺陷過動症(ADHD)。不過,這3種症狀不會全部顯現。有時候是出現強烈的過動,或是數種症狀以差不多的程度顯現。

◎孩子的個性開朗活潑

具有注意力缺陷過動症(ADHD)特性的孩子,開朗活潑。易親近人、情緒亢奮,總是以積極的態度為周遭帶來愉快的氣氛。但是,那樣的優點一旦過了頭,孩子將難以適應學校的現況或社會制度。因為常被責罵,孩子會喪失自信,陷入孤立狀態。

◎孩子的內心也很難受
  
曾經有個小學3年級的女孩,因為注意力缺陷過動症的特性在班上受到霸凌。得知她的遭遇後,我說「他們真的好過份喔」,她卻笑咪咪地回道「我都不理他們」,但掛著笑容的臉上,滾落了豆大的淚珠。具有注意力缺陷過動症特性的孩子,有時會露出這種「含淚帶笑」的表情。

孩子會告訴自己要堅強。可是,怎麼做都沒辦法的時候……那種無奈的心情就會化作「含淚的笑」。

維持情緒穩定、時時刻刻留意、不要著急保持冷靜……。智力發展沒有遲緩的注意力缺陷過動症的孩子,對於這種生活方式很難適應。一般人常誤以為孩子是故意的,或者認為是缺乏管教、父母關愛不足所致。

其實,父母親也是屢屢遭受「用心對待卻苦無回應」的挫折。常與孩子接觸的老師等相關人士也承受著周圍的期望,被要求「更細心對待孩子」。

大人面對有注意力缺陷過動症特性的孩子也得不到回應,那樣的心情和有注意力缺陷過動症特性的孩子是相同的。

注意力缺陷過動症的特性無法靠努力或毅力獲得改善,更不是責怪某人就能解決。深入理解孩子,給予充分協助與關心的環境才是必要之務。

◆給予孩子應對協助的重點

◎注意力方面的協助

【重點】父母一起確認必要的物品

孩子很難主動想到「不要忘記帶東西」。父母和孩子一起確認課表或隨身攜帶物、連絡簿的記錄等,陪同整理準備。為避免孩子忘記帶東西,反覆且有耐心地告訴孩子也很重要。【重點】減少刺激

看得見或聽得見的事物時常刺激著孩子。為避免孩子分心,為他準備毫無裝飾的安靜空間。不讓孩子覺得膩也很重要,像是不保持相同坐姿,偶爾改變姿勢。

◎過動方面的協助

【重點】讓孩子負責某些工作

上課時讓孩子幫忙發講義,像這樣讓孩子負責可以活動身體的工作。為避免孩子擅自行動,移動時要團體移動,或是讓孩子負責確認人數。

【重點】設定自由活動的時間

因為靜不下來,與其壓抑孩子的過動特性,不如給他「可以活動的保證」。好比上課做練習題時,偶爾設定短暫的休息時間,或是「刻意安排事情」讓孩子離開教室。

◎衝動方面的協助

【重點】適時提醒孩子

因為缺乏自制力或感情控制力,孩子有時會「急踩煞車」。在孩子行動前,適時提醒他「要排隊喔」,像這樣傳達正確的行為,事先減少可能發生的混亂。

【重點】不焦躁,保持寬大的心

如果不是孩子或朋友會受傷、發生意外的行為,為了避免孩子失去自信,有時要試著忽略小事。深呼吸,以寬大的心守護孩子

◎情緒不穩方面的協助

【重點】增加成功體驗

孩子受到稱讚會成長進步。當他完成了某件事,或是有好的表現時,當場立刻在大家面前稱讚他。受到周遭認同,「我做到了!」的體驗成為自信,激發孩子做的意願。

【重點】告誡孩子時,以1對1的方式

有事告誡孩子時,盡可能在其他孩子看不到的地方,簡短告知。這麼做可以防止周遭對孩子產生負面評價,孩子也不會貶低自己。

◆認識「學習障礙」

部分有學習障礙特性的孩子,說話流暢卻讀不出教科書等印刷品的文字。閱讀力是指,「將文字轉換為聲音的能力」與「了解文字意思的能力」。假設看到「花開了」這個句子,我們可以順利地讀出來,也能立刻將「花開了」分成「花」和「開了」兩個單字。可是,部分有學習障礙特性的孩子沒辦法將句子分段,閱讀文章時有困難。

◎孩子並非不夠努力
  
目前學習障礙的原因尚未明確化,應該是大腦的功能障礙所致。學習障礙的特性在學習上會變得明顯,儘管幼兒期不易察覺,上小學後就會開始顯露。

有學習障礙特性的孩子,無法將所見所聞得到的資訊順利傳入大腦,因此會有「無法分辨教科書上的字」、「聽不懂老師的話」、「看到黑板的字卻不會抄下來」等情況。智力發展沒有遲緩,但再怎麼努力學習,在特定的學習上仍有困難,因此被周遭誤解為「障礙」。學習障礙(的孩子有著獨特的想法與觀點,不了解這一點而強迫其接受一般的學習方式,無法讓孩子充分發揮能力。

◎隨著年齡增長,孩子會越來越吃力
  
「某學科的進度慢了1~2年」是學習障礙的判斷基準之一。入學後若無法盡早接受適當協助,低年級時或許還勉強跟得上,但隨著年齡增長,孩子會覺得要跟上進度很吃力。
  
即便努力學習卻未見成效,不明白問題出在哪兒,孩子因而喪失自信。

自尊心受損或自我貶低讓孩子故意不念書,營造出我不是不會,只是「因為不念,所以成績差」的假象,或是因自卑感、挫折感變得自暴自棄,導致次發性障礙。

思考學習障礙時,重點在於捨棄「學習只要付出努力就能獲得相同成果」的誤解。而且,不少有學習障礙特性的孩子,除了學習上有困難,還有溝通困難、運動或手腳不靈活的問題。因此,了解孩子在學習上遇到怎樣的困難,針對孩子的特性給予適合的方法或協助很重要。

◆給予孩子對應協助的重點

【重點】盡早察覺孩子棘手的部分

孩子不會做功課,並非不夠努力,而是功課上有棘手的地方。盡早察覺孩子停頓的部分,為孩子思考適合的學習方法。

【重點】不要過度干涉,也別置之不理

對於孩子不擅長的部分,「要那樣做」、「要這樣做」不要過度出言干涉很重要。陪伴孩子,當他有問題時隨時給予協助,其實只要陪在孩子身邊,他就能放心地做功課。

【重點】使用適合孩子的教材

選擇適合孩子特性的教材。用不適合的教材學習,只會讓孩子的注意力容易中斷。

無法寫出間隔平均且工整的字時,建議使用空格大的筆記本。不太會筆算的話,可改用有輔助線的筆記本,方便孩子對齊位值。有閱讀困難時,使用可標示句子的墊板也是不錯的方法。

【重點】不要責罵,陪孩子一起思考

「你要更認真唸書」、「明明有心就做到」、「好好努力」、「連這點小事都不會嗎」別再用這些話責罵孩子,他們其實也很煩惱。陪孩子一起想想,如何學好不會的功課。

【重點】以文字或圖像傳達

「聽」話有困難的孩子,在吵鬧的場所會聽不到想聽的聲音。透過一對一的對話邊傳達邊確認,以文字或圖像說明,讓孩子容易理解。【重點】記住說話方式的規則

「說」話有困難的孩子,只要記住說話方式的規則,漏了主語、內容零散之類的問題就會變得不明顯。別否定孩子的說話方式,「你是說○○嗎?」、「你這樣說說看」像這樣邊確認邊傳達正確的說話方式。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