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文試讀
◎你正在與九頭蛇搏鬥嗎?——難纏的腦神經功能失調
許多人都在與健康問題抗爭,不禁讓人聯想到希臘神話中,最強壯的男人海克力士與水妖九頭蛇之間的較量。海克力士是半神半人,他的父親是天空與雷霆之神──宙斯,統治著奧林匹斯山上的所有其他神祇。身為力量最大的英雄,海克力士被派去執行任務,要殺死一隻有許多頭的蛇形水妖,九頭蛇。
海克力士擁有雅典娜送給他的黃金劍。在希臘神話中,雅典娜是雅典城邦的守護神,是智慧、文明、正義之戰、力量、策略、女性藝術、工藝、正義和技法的女神,經常陪伴英雄參與戰鬥。
九頭蛇是連呼吸都有毒的危險對手。看似不死的九頭蛇,每被海克力士用劍砍下的一個頭,傷處都會再長出兩個新的頭。海克力士意識到無法靠著逐一砍下九頭蛇的頭來擊敗她,便召喚他的侄子伊奧拉斯來幫忙。伊奧拉斯想出一個主意——用火炬燒灼每次斬首後的脖子殘端,讓同一個地方無法再長出兩個頭。
幸運的是,九頭蛇有一個弱點:其中一個頭是凡人之首。當海克力士找到九頭蛇的凡人之首並砍下它,九頭蛇終於死了。
傳說中的九頭蛇是一個比喻,代表治好一個症狀之後卻又有一個或好幾個其他症狀接連冒出來的挫敗感。就像九頭蛇的多頭一樣,許多人被多種健康問題困擾著,一次又一次地追蹤症狀,針對每種症狀服藥或手術治療可能會暫時緩解,但並不一定能鏟除問題的根源。
我們可能為了某個健康問題吃一種藥,為了另一個問題吃另一種藥,再吃第三種藥來對抗前兩種藥物的副作用。然而,這些藥物通常只能帶來暫時性的幫助(如果有的話),有時我們甚至必須終生服藥。
我們的社會主要依賴兩種傳統醫療方法:生化療法(藥物)和手術。在某些情況下,這些強大的工具非常有價值,並且幫助了許多人,包括我自己。手術可以挽救生命,但即使是最好的手術也會留下疤痕組織,這可能會使運動受到限制,因為它使肌肉和結締組織的各層難以在相鄰的層面上自由滑動。
此外,許多症狀、病況和健康問題並未嚴重到致殘或威脅生命。然而,因為缺乏可行的替代方案,我們會嘗試用一般的醫療方法,即處方藥和/或手術進行治療。不過,這些方法或許並非最好的解決方案。更多時候是無法達到預期效果,而且常常產生不良副作用。
就像對抗九頭蛇一樣,我們壓制症狀往往只會導致更多症狀冒出來。為了達成持久的健康,我們可以藉由充分了解神經系統的運作方式,以全新的方式處理棘手的健康問題。簡單來說:如果迷走神經的腹側分支沒有正常運作,就讓它恢復正常運作。由於自律神經系統調節著身體的重要功能,例如循環、呼吸、消化和生殖,如果迷走神經和其他腦神經運作不正常,就會產生一連串嚴重後果。
以下是自律神經系統常見問題的部分列表。這些症狀影響了許多人,你是否曾經經歷過其中任何一種症狀,或認識有此類症狀困擾的人呢?如果是的話,請繼續閱讀,因為調理腦神經可以帶來緩解。
由於生活中所面臨的挑戰和壓力,我們時不時都會被其中一種或多種症狀所困擾。乍看之下,這份列表似乎列出了不相關的問題——我們可以將其中一部分歸類為「身體」問題,部分歸類為「心理」問題,另一些歸類為「情緒」問題,還有一些歸類為「行為」問題。然而,在這種情況下,按症狀分類並沒有幫助,反而會讓我們忽視:其根本的生理原因基本上是一樣的。
通常人們會同時出現複數症狀,科學術語稱為「合併症」。這些症狀會不規則地消失和復發,如果症狀很少發生且不會對生活造成嚴重影響,那便算不上什麼大問題。然而,如果問題經常或長時間存在,則建議處理。
與其將每個症狀都視為獨立問題,並針對每一個症狀服用藥物,不如找到它們之間的共通點。說不定能找到一種簡單且有效的治療方法,藉此減輕或解決這些看似各自獨立的問題——九頭蛇的致命之首。
這些問題之間的共通點可能相當簡單:列表中的所有問題至少有部分是來自背側迷走神經活躍或脊椎交感神經系統的啟動,可以透過恢復腹側迷走神經及其他社交參與所需神經的正常功能來解決。
當代醫學幾乎普遍忽視了腦神經在這些健康問題中所扮演的角色,大多數人對這些神經起源的腦幹及腦神經本身都知之甚少。
我相信,如果我們能讓支持社交參與的五對神經正常運作,那麼很有可能減輕或消除列表中的許多症狀。這種信念係根據我自己幾十年的臨床經驗,以及我在史丹利・羅森堡學院培訓的數百名治療師的經驗多次證實。
◎臉部觀察的簡單評估
根據史蒂芬.波吉斯的說法,社交參與需要具備看和聽的能力。當你與某人交談時,可以藉由對方眼神注意你、聆聽你以及理解你所說的話的程度,來判斷他是否投入社交參與。你可以藉著觀察他的臉部肌肉來確定這個人是否在看和聽。他是否看著你的臉,而且有時會和你有眼神接觸?他有在注意看嗎?他能聽懂你在說什麼嗎?
臉部肌肉圍繞著眼睛、鼻孔和嘴巴。當這些扁平、環形的肌肉收緊時,它們會使圍繞著開口的皮膚閉合。扁平、矩形的肌肉附著在環形肌肉上,可以將它們拉得更開,讓更多的光線進入眼睛,更多的氣味進入鼻子,更多的空氣進入嘴巴。當我們有情緒反應時,我們的表情會隨著這些開口的開合而改變。
對方的眉毛是否微微上揚?眼睛是否放鬆且睜開?圍繞眼睛的扁平、環形肌肉稱為眼輪匝肌。收緊這塊肌肉,可以讓圍繞著眼睛的開口閉合,減少進入眼睛的光量,就像舊式反光相機的快門能減少經由鏡頭進入底片的光量一樣。
當暴露在強光下時、或在情感上不想看到某些東西時、或者想要脫離外部感官刺激而專注於思考時,我們會收眼輪匝肌來瞇起眼睛,以減少視覺輸入。收緊這塊肌肉時,會脫離目前的視覺刺激、脫離當下,我們可能會回憶起過去、想像未來的可能性,或者進入冥想狀態。
當眼輪匝肌上方和下方的扁平、矩形肌肉緊繃時,它們會將眼輪匝肌拉得更開,讓更多的光線進入眼睛。當我們遇到「讓人大開眼界」的事情時,這些肌肉會緊繃。這些扁平、矩形肌肉的緊繃,是表達驚訝情緒的重要部分。它能促進感官輸入,使我們能更專注於周遭正在發生的事。
奇妙的是,當眼睛睜得更開時,我們也能聽得更清楚——在視覺和聽覺的神經之間有一種神經聯繫。在演講進行中,有些聽眾會稍微睜大眼睛,以便將演講者所說的內容聽得更清楚。
當你與他人有眼神接觸時,請觀察對方臉部中央三分之一區域(從眼睛下方到嘴巴上方之間)的自然表情。這裡的細微動作是社交參與(或缺乏)和情感反應靈活性的指標。
臉部表情有兩種:一種是我們故意做出來給別人看的,以表達我們的感受;另一種則是在無意間自然的表現。後者根據其持續時間,可以區分為三類。
無意識表情的第一類,是長期緊繃模式,這種表情或多或少是永久性的,因日久而刻畫在臉上,形成深深的皺紋,顯示出特有的情緒狀態。
第二類也是情緒緊繃模式,但沒那麼持久,所表達的是當下的情緒。這種臉部緊繃模式會持續一段時間——隨著情緒持續下去——通常就足以讓他人感覺到我們的感受。
在第三類情緒表達中,位於眼睛和嘴巴之間的臉部肌肉會快速變化緊繃狀態,可達每秒數次。通常可以在嬰兒或孩子身上看到這些自發的微表情變化。在成人中則較為罕見,因為我們比較常困在自己的身分或情緒中。當觀察到這些快速變化時,由於變化速度太快,以至於無法用認知去判斷這些表情所代表的確切情緒,但這些自發的動作,仍然使我們感覺到這個人是坦率的,且未懷有恐懼。
當對彼此感到安全的兩個人進行眼神接觸、並看著對方,讓他們的感受自然流露而不壓抑或控制時,便可以看到這些快速變化的表情。
當臉部情感的表達像思緒一樣快速變化時,所反映出來的是十分率真的狀態,這與為了拍照而擺出的笑容是截然不同的。拍照時為了表現正面情緒而擠出來的笑容,與這種自然的表情有很大差別。
你能否看到他人臉上的情感流動——微妙、快速變化且多變臉部動作,顯示他感到快樂、滿足、憤怒、煩躁、害怕、焦慮、悲傷或沮喪——還是他的表情平淡無變化,只表現出一種情緒?當他說話時,他的聲音是否有跌宕起伏(語調)的變化,還是平平淡淡,以單調的語調說話?
我們容易認為人的個性是固定不變的。然而,人們與他人的互動會受到情緒影響,而情緒又受到當時自律神經系統狀態的影響。
處於壓力狀態下的人可能會用威脅的方式看待對方,態度可能具有攻擊性。他們也許沒在聽我們說話,但容易對某個字或詞產生反應,突然發怒,並且打斷我們說話。我們常常需要糾正他們:「我不是那個意思!」
處於恐懼中的人會避免眼神接觸,或僅短暫地對視一下之後便立刻移開目光。他們的呼吸或許很淺,只抬起上胸部的肋骨,並且可能在吸氣後屏住呼吸。
處於憂鬱狀態的人會把頭向前傾或垂下,面無表情。他們動作緩慢,表示缺乏能量,而且沒有熱情,不願意交談。憂鬱的人在做事或說話之前,有時會先呼氣或嘆氣。
◎增強社交參與功能的基本練習
這項練習的目標是增強社交參與。它能幫助寰椎(C1,第一頸椎)和樞椎(C2)復位,並增加頸部和整個脊椎的活動性。它也能增加腦幹的血流量,腦幹是產生社交參與所需的五對腦神經的起源處。
這項練習可能對迷走神經腹側分支(第十對腦神經)以及第五、第七、第九和第十一對腦神經產生正面影響。
這項基本練習不但有效,而且容易上手實行,不到兩分鐘的時間就能完成。我通常在第一次療程中就教我的客戶做這項練習。
基本練習前後的評估
評估你頭部和頸部的相對活動自由度。將頭部向右轉到舒適範圍內的極限,然後回到中央,停頓一下,再把頭向左轉。每一側能轉多遠?是否有任何疼痛或僵硬感?
完成練習後,再做一遍相同的動作。你的活動範圍是否有所改善?如果你轉動頭部時會疼痛,這項練習是否減輕了疼痛的程度?
大多數我治療過的人在將頭部向左右轉動時,都會驚訝地發現活動範圍有所改善。頸部活動的改善,通常伴隨著腦幹血液循環的改善,進而改善迷走神經腹側分支的功能。
你或你的客戶視情況嚴重性,或許會需要重複這項練習。
基本練習說明
第一次做這項練習時,應該採仰臥姿勢。等到熟練之後,你可以坐在椅子上、站著或以仰臥姿勢進行。
1. 舒適地仰臥著,將雙手十指交叉。
2. 雙手置於後腦勺,讓頭部舒適地靠在交叉的手指上。你應該能用手指感受到顱骨的堅硬,也應該能感受到手指的骨頭接觸到後腦勺。如果你的肩膀僵硬,無法將雙手放到後腦勺,用一隻手也是可以的,讓手指和手掌接觸到後腦勺的兩側即可。
3. 頭部保持不動,眼睛盡量向右看。不要轉動頭部,只需移動眼睛。維持向右看的狀態。
4. 經過一小段時間——三十秒左右,最多六十秒——你會吞口水、打哈欠或嘆氣一口氣,這是自律神經系統放鬆的信號(正常的吸氣之後是吐氣,但嘆氣是不一樣的——吸第一口氣之後,會再吸第二口氣,再完整吐氣一次)。
5. 將視線轉回到正前方。
6. 雙手保持在原位,頭部不動。這次讓眼睛向左看。
7. 保持眼睛向左看,直到你出現嘆息、嘆氣打哈欠或吞口水的訊號。
現在你已經完成了基本練習,將雙手放下,坐起來或站起來。
評估你的感覺。頸部的活動性是否有所改善?呼吸有不同嗎?是否注意到其他變化?
注意:如果你在起身坐或站起來時感到頭暈,可能是因為你在躺下時放鬆導致血壓下降。這是正常反應。通常需要一兩分鐘,血壓才能調整正常並將更多血液輸送到大腦。
◎你正在與九頭蛇搏鬥嗎?——難纏的腦神經功能失調
許多人都在與健康問題抗爭,不禁讓人聯想到希臘神話中,最強壯的男人海克力士與水妖九頭蛇之間的較量。海克力士是半神半人,他的父親是天空與雷霆之神──宙斯,統治著奧林匹斯山上的所有其他神祇。身為力量最大的英雄,海克力士被派去執行任務,要殺死一隻有許多頭的蛇形水妖,九頭蛇。
海克力士擁有雅典娜送給他的黃金劍。在希臘神話中,雅典娜是雅典城邦的守護神,是智慧、文明、正義之戰、力量、策略、女性藝術、工藝、正義和技法的女神,經常陪伴英雄參與戰鬥。
九頭蛇是連呼吸都有毒的危險對手。看似不死的九頭蛇,每被海克力士用劍砍下的一個頭,傷處都會再長出兩個新的頭。海克力士意識到無法靠著逐一砍下九頭蛇的頭來擊敗她,便召喚他的侄子伊奧拉斯來幫忙。伊奧拉斯想出一個主意——用火炬燒灼每次斬首後的脖子殘端,讓同一個地方無法再長出兩個頭。
幸運的是,九頭蛇有一個弱點:其中一個頭是凡人之首。當海克力士找到九頭蛇的凡人之首並砍下它,九頭蛇終於死了。
傳說中的九頭蛇是一個比喻,代表治好一個症狀之後卻又有一個或好幾個其他症狀接連冒出來的挫敗感。就像九頭蛇的多頭一樣,許多人被多種健康問題困擾著,一次又一次地追蹤症狀,針對每種症狀服藥或手術治療可能會暫時緩解,但並不一定能鏟除問題的根源。
我們可能為了某個健康問題吃一種藥,為了另一個問題吃另一種藥,再吃第三種藥來對抗前兩種藥物的副作用。然而,這些藥物通常只能帶來暫時性的幫助(如果有的話),有時我們甚至必須終生服藥。
我們的社會主要依賴兩種傳統醫療方法:生化療法(藥物)和手術。在某些情況下,這些強大的工具非常有價值,並且幫助了許多人,包括我自己。手術可以挽救生命,但即使是最好的手術也會留下疤痕組織,這可能會使運動受到限制,因為它使肌肉和結締組織的各層難以在相鄰的層面上自由滑動。
此外,許多症狀、病況和健康問題並未嚴重到致殘或威脅生命。然而,因為缺乏可行的替代方案,我們會嘗試用一般的醫療方法,即處方藥和/或手術進行治療。不過,這些方法或許並非最好的解決方案。更多時候是無法達到預期效果,而且常常產生不良副作用。
就像對抗九頭蛇一樣,我們壓制症狀往往只會導致更多症狀冒出來。為了達成持久的健康,我們可以藉由充分了解神經系統的運作方式,以全新的方式處理棘手的健康問題。簡單來說:如果迷走神經的腹側分支沒有正常運作,就讓它恢復正常運作。由於自律神經系統調節著身體的重要功能,例如循環、呼吸、消化和生殖,如果迷走神經和其他腦神經運作不正常,就會產生一連串嚴重後果。
以下是自律神經系統常見問題的部分列表。這些症狀影響了許多人,你是否曾經經歷過其中任何一種症狀,或認識有此類症狀困擾的人呢?如果是的話,請繼續閱讀,因為調理腦神經可以帶來緩解。
由於生活中所面臨的挑戰和壓力,我們時不時都會被其中一種或多種症狀所困擾。乍看之下,這份列表似乎列出了不相關的問題——我們可以將其中一部分歸類為「身體」問題,部分歸類為「心理」問題,另一些歸類為「情緒」問題,還有一些歸類為「行為」問題。然而,在這種情況下,按症狀分類並沒有幫助,反而會讓我們忽視:其根本的生理原因基本上是一樣的。
通常人們會同時出現複數症狀,科學術語稱為「合併症」。這些症狀會不規則地消失和復發,如果症狀很少發生且不會對生活造成嚴重影響,那便算不上什麼大問題。然而,如果問題經常或長時間存在,則建議處理。
與其將每個症狀都視為獨立問題,並針對每一個症狀服用藥物,不如找到它們之間的共通點。說不定能找到一種簡單且有效的治療方法,藉此減輕或解決這些看似各自獨立的問題——九頭蛇的致命之首。
這些問題之間的共通點可能相當簡單:列表中的所有問題至少有部分是來自背側迷走神經活躍或脊椎交感神經系統的啟動,可以透過恢復腹側迷走神經及其他社交參與所需神經的正常功能來解決。
當代醫學幾乎普遍忽視了腦神經在這些健康問題中所扮演的角色,大多數人對這些神經起源的腦幹及腦神經本身都知之甚少。
我相信,如果我們能讓支持社交參與的五對神經正常運作,那麼很有可能減輕或消除列表中的許多症狀。這種信念係根據我自己幾十年的臨床經驗,以及我在史丹利・羅森堡學院培訓的數百名治療師的經驗多次證實。
◎臉部觀察的簡單評估
根據史蒂芬.波吉斯的說法,社交參與需要具備看和聽的能力。當你與某人交談時,可以藉由對方眼神注意你、聆聽你以及理解你所說的話的程度,來判斷他是否投入社交參與。你可以藉著觀察他的臉部肌肉來確定這個人是否在看和聽。他是否看著你的臉,而且有時會和你有眼神接觸?他有在注意看嗎?他能聽懂你在說什麼嗎?
臉部肌肉圍繞著眼睛、鼻孔和嘴巴。當這些扁平、環形的肌肉收緊時,它們會使圍繞著開口的皮膚閉合。扁平、矩形的肌肉附著在環形肌肉上,可以將它們拉得更開,讓更多的光線進入眼睛,更多的氣味進入鼻子,更多的空氣進入嘴巴。當我們有情緒反應時,我們的表情會隨著這些開口的開合而改變。
對方的眉毛是否微微上揚?眼睛是否放鬆且睜開?圍繞眼睛的扁平、環形肌肉稱為眼輪匝肌。收緊這塊肌肉,可以讓圍繞著眼睛的開口閉合,減少進入眼睛的光量,就像舊式反光相機的快門能減少經由鏡頭進入底片的光量一樣。
當暴露在強光下時、或在情感上不想看到某些東西時、或者想要脫離外部感官刺激而專注於思考時,我們會收眼輪匝肌來瞇起眼睛,以減少視覺輸入。收緊這塊肌肉時,會脫離目前的視覺刺激、脫離當下,我們可能會回憶起過去、想像未來的可能性,或者進入冥想狀態。
當眼輪匝肌上方和下方的扁平、矩形肌肉緊繃時,它們會將眼輪匝肌拉得更開,讓更多的光線進入眼睛。當我們遇到「讓人大開眼界」的事情時,這些肌肉會緊繃。這些扁平、矩形肌肉的緊繃,是表達驚訝情緒的重要部分。它能促進感官輸入,使我們能更專注於周遭正在發生的事。
奇妙的是,當眼睛睜得更開時,我們也能聽得更清楚——在視覺和聽覺的神經之間有一種神經聯繫。在演講進行中,有些聽眾會稍微睜大眼睛,以便將演講者所說的內容聽得更清楚。
當你與他人有眼神接觸時,請觀察對方臉部中央三分之一區域(從眼睛下方到嘴巴上方之間)的自然表情。這裡的細微動作是社交參與(或缺乏)和情感反應靈活性的指標。
臉部表情有兩種:一種是我們故意做出來給別人看的,以表達我們的感受;另一種則是在無意間自然的表現。後者根據其持續時間,可以區分為三類。
無意識表情的第一類,是長期緊繃模式,這種表情或多或少是永久性的,因日久而刻畫在臉上,形成深深的皺紋,顯示出特有的情緒狀態。
第二類也是情緒緊繃模式,但沒那麼持久,所表達的是當下的情緒。這種臉部緊繃模式會持續一段時間——隨著情緒持續下去——通常就足以讓他人感覺到我們的感受。
在第三類情緒表達中,位於眼睛和嘴巴之間的臉部肌肉會快速變化緊繃狀態,可達每秒數次。通常可以在嬰兒或孩子身上看到這些自發的微表情變化。在成人中則較為罕見,因為我們比較常困在自己的身分或情緒中。當觀察到這些快速變化時,由於變化速度太快,以至於無法用認知去判斷這些表情所代表的確切情緒,但這些自發的動作,仍然使我們感覺到這個人是坦率的,且未懷有恐懼。
當對彼此感到安全的兩個人進行眼神接觸、並看著對方,讓他們的感受自然流露而不壓抑或控制時,便可以看到這些快速變化的表情。
當臉部情感的表達像思緒一樣快速變化時,所反映出來的是十分率真的狀態,這與為了拍照而擺出的笑容是截然不同的。拍照時為了表現正面情緒而擠出來的笑容,與這種自然的表情有很大差別。
你能否看到他人臉上的情感流動——微妙、快速變化且多變臉部動作,顯示他感到快樂、滿足、憤怒、煩躁、害怕、焦慮、悲傷或沮喪——還是他的表情平淡無變化,只表現出一種情緒?當他說話時,他的聲音是否有跌宕起伏(語調)的變化,還是平平淡淡,以單調的語調說話?
我們容易認為人的個性是固定不變的。然而,人們與他人的互動會受到情緒影響,而情緒又受到當時自律神經系統狀態的影響。
處於壓力狀態下的人可能會用威脅的方式看待對方,態度可能具有攻擊性。他們也許沒在聽我們說話,但容易對某個字或詞產生反應,突然發怒,並且打斷我們說話。我們常常需要糾正他們:「我不是那個意思!」
處於恐懼中的人會避免眼神接觸,或僅短暫地對視一下之後便立刻移開目光。他們的呼吸或許很淺,只抬起上胸部的肋骨,並且可能在吸氣後屏住呼吸。
處於憂鬱狀態的人會把頭向前傾或垂下,面無表情。他們動作緩慢,表示缺乏能量,而且沒有熱情,不願意交談。憂鬱的人在做事或說話之前,有時會先呼氣或嘆氣。
◎增強社交參與功能的基本練習
這項練習的目標是增強社交參與。它能幫助寰椎(C1,第一頸椎)和樞椎(C2)復位,並增加頸部和整個脊椎的活動性。它也能增加腦幹的血流量,腦幹是產生社交參與所需的五對腦神經的起源處。
這項練習可能對迷走神經腹側分支(第十對腦神經)以及第五、第七、第九和第十一對腦神經產生正面影響。
這項基本練習不但有效,而且容易上手實行,不到兩分鐘的時間就能完成。我通常在第一次療程中就教我的客戶做這項練習。
基本練習前後的評估
評估你頭部和頸部的相對活動自由度。將頭部向右轉到舒適範圍內的極限,然後回到中央,停頓一下,再把頭向左轉。每一側能轉多遠?是否有任何疼痛或僵硬感?
完成練習後,再做一遍相同的動作。你的活動範圍是否有所改善?如果你轉動頭部時會疼痛,這項練習是否減輕了疼痛的程度?
大多數我治療過的人在將頭部向左右轉動時,都會驚訝地發現活動範圍有所改善。頸部活動的改善,通常伴隨著腦幹血液循環的改善,進而改善迷走神經腹側分支的功能。
你或你的客戶視情況嚴重性,或許會需要重複這項練習。
基本練習說明
第一次做這項練習時,應該採仰臥姿勢。等到熟練之後,你可以坐在椅子上、站著或以仰臥姿勢進行。
1. 舒適地仰臥著,將雙手十指交叉。
2. 雙手置於後腦勺,讓頭部舒適地靠在交叉的手指上。你應該能用手指感受到顱骨的堅硬,也應該能感受到手指的骨頭接觸到後腦勺。如果你的肩膀僵硬,無法將雙手放到後腦勺,用一隻手也是可以的,讓手指和手掌接觸到後腦勺的兩側即可。
3. 頭部保持不動,眼睛盡量向右看。不要轉動頭部,只需移動眼睛。維持向右看的狀態。
4. 經過一小段時間——三十秒左右,最多六十秒——你會吞口水、打哈欠或嘆氣一口氣,這是自律神經系統放鬆的信號(正常的吸氣之後是吐氣,但嘆氣是不一樣的——吸第一口氣之後,會再吸第二口氣,再完整吐氣一次)。
5. 將視線轉回到正前方。
6. 雙手保持在原位,頭部不動。這次讓眼睛向左看。
7. 保持眼睛向左看,直到你出現嘆息、嘆氣打哈欠或吞口水的訊號。
現在你已經完成了基本練習,將雙手放下,坐起來或站起來。
評估你的感覺。頸部的活動性是否有所改善?呼吸有不同嗎?是否注意到其他變化?
注意:如果你在起身坐或站起來時感到頭暈,可能是因為你在躺下時放鬆導致血壓下降。這是正常反應。通常需要一兩分鐘,血壓才能調整正常並將更多血液輸送到大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