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電子書】銀行家選股法

7特價322
電子書
下次再買
看懂報表,成為人生勝利組

在前面,我曾提到卡債一族的故事,相信不少讀者可能也有過類似的經驗──繳交循環利息,永遠繳不完,最後變成惡性循環,並開始認為借錢是牛鬼蛇神。
其實,財報除了可以當投資工具,對於個人的理財規畫也很重要。比方說,透過財報的架構,我們可以藉由資產負債與現金流量,更清楚的掌握個人的收入與支出,並且找到最佳的資金配置方式。同時,也能培養有紀律的財務管理習慣,讓資產穩步增值。
而透過資產負債表,我們能對比資產(如現金、房產、股票)與負債(如房貸、信用卡欠款),如果發現負債偏高,就可以適時調整支出。
再來,現金流量表能幫助我們追蹤現金進出,例如記錄每月薪水、投資收益和必要支出。若現金流出現赤字,即可檢討是否需要削減非必要開銷或增加收入來源。
此外,損益表也能應用於日常生活,例如計算每月固定開銷與可自由支配的收入,進一步規畫每月可投入多少資金儲蓄或投資,確保穩健達成每年的財務目標。

面試前先看財報,薪水多三倍

如果很想去台積電(2330)上班,你會怎麼準備面試?
相信大部分讀者都會很疑惑:年報、財報跟面試找工作有什麼關係?其實,關係可大了!
我們都知道,在面試時,一定要把自己的大小能力通通盤點出來,然後再包裝成三頭六臂、無所不能,不論在學生時期或是出社會之後,所有的奇葩專案都做過,而且還做得很成功,每個主管都愛你愛不完,忠孝東路走九遍也找不到的人,公司還不hire嗎?
你講得天花亂墜,人資與面試主管也聽得花枝亂顫,恨不得馬上就讓你來上班,但他們也是有經驗的人,這時候就會強壓微微向上的嘴角問:「聽你說這麼多豐功偉業,那你了解我們公司嗎?」剛好,聰明如你,早就摸透台積電的財報與年報分析,因此你也帶著自信的笑容,侃侃而談台積電的市場策略。
儘管你是來應徵工程師主管的,但你的視野卻完勝其他應徵者。
最後,你離開面試場地不到30分鐘,台積電人資就call你說錄取了,年薪500萬元。真爽,人生勝利組!
以上故事聽起來很夢幻,現實有沒有可能發生?
就拿PaPa自己的故事來說,當年我在應徵澳盛銀行的信用分析師工作時,同樣的劇本就上演過一次。在面試前,我就把澳盛銀行的年報及在臺灣的子行公開資訊都讀過一遍,也背下一些關鍵資訊,像是澳盛銀行在臺策略、公司高層對於臺灣市場的看法、前三年的獲利狀況、資產品質狀況(Non Performing Loan,簡稱NPL;指金融不良債權)等,所以面試過程非常順利。
更重要的是,我才從澳盛銀行辦公室離開不到15分鐘,正走到Bellavita(信義區寶麗廣場)的時候,就接到錄取通知,簽核出來的薪水比我要求的還多出20%,證明好好看財報、年報,真的可以幫助自己的職涯發展!

股神巴菲特怎麼投資?看財報

華倫.巴菲特(Warren Edward Buffett)是全球著名的股神,他曾說:「有些男人看《花花公子》(Playboy),我看企業的年度報表。」由此可知,財報以及年報對於投資一家公司的股票有多重要。

找男朋友、找老公,同樣適用

不誇張,我多年前還真的因為分析財報,幫兩位女性友人找到好老公。當時她們說有喜歡的男生,但不確定是否要交往,我也只是半開玩笑的問對方在哪高就,如果是上市櫃公司,我可以用財報來分析值不值得當長期飯票。
沒想到,她們喜歡的對象都在上市科技公司上班,而且過去5年公司的財務數字都不錯。我就回覆她們,這兩間公司很穩,不用擔心另一半突然被裁員,當長期飯票基本上沒問題。結果,這兩對情侶最後還真的結婚了。
雖然是有點誤打誤撞,卻是真實發生的故事。


看懂應收帳款,持股不踩雷

在我還是社會菜雞時,曾在一家大型日系汽車公司,擔任總公司的總稽核,負責臺灣各地分公司與工廠的資金安排以及財務審查。
那家企業在臺灣中部設有一家分公司,不論是汽車銷售業績、還是維修廠的營收,每年成長都是double digits(按:指兩位數),生意好的不得了!因為做出口碑,也吸引很多簽約的月結客戶。
然後,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裡,分公司的經理因跟銀行申請增加貸款額度超出了分公司的權限,特地北上向總公司申請調整銀行額度。當時,基於工作上的本分,我必須詢問申請增加貸款額度的具體原因。
那個經理說:「因為我們分公司業績好,月結客戶越來越多,為了要好好服務他們,所以就常常和當地廠商進零件跟耗材,但這些廠商都是小公司,貨款沒辦法拖太久,要不然他們就要倒閉了,所以我們分公司常常不到1個月就要付錢,可是我們給客人的條件是3個月才要月結,等到客戶3個月後再付錢,我們就沒有多餘的現金買零件跟耗材。」
我很快就將該分公司經理說的所有內容,整理成公文給主管批核,結果因為公文寫太好,上面很快就過了這個案子。
大概半年後,那位經理突然通報一筆巨額虧損,幾乎吃掉分公司一整年的利潤。收到這個消息時,我和當時的老闆直接整個挫×!因為當初幫他們寫增加貸款公文的人是我,而核准這份公文的人就是我老闆。這導致總經理認為我們是助紂為虐,分析工作沒做好,才讓公司多背了這筆虧損。
在總經理的帶領下,我們才發現該分公司經理,為了衝業績,和一堆財務狀況不好的月結客戶簽約,而且還給了超優渥的條件。例如,付款期限改為6個月,有些甚至延長至9個月,但因為這些月結客戶的財務狀況出現問題,導致帳款全面逾期。那位經理礙於業績壓力,也選擇消極處理,最終才讓這些逾期的應收帳款全數成為呆帳。
就算後來一家一家的發存證信函,還是收不回這些錢,只好打消這些呆帳,變成虧損。因為這件事,很多人受到處分,包含我,3個月的年終獎金就這樣飛了。

應收帳款的兩個重點

應收帳款包含應收票據、應收帳款、應收帳款-關係人,分析時,這三項都要看。依照我血淋淋的經驗,分析一家公司的應收帳款,一定要看兩個重點:

1.公司把錢收回來的速度。
2.公司的預期心態。

大部分的公司會使用月結、季結的賒帳方式來做生意,因此會產生應收帳款,也就是「應該收回來、但還沒收回來的錢」。然而分析時,不能只看絕對數字的增減,更要分析把錢收回的速度。
但無形的速度是要怎麼看?就用「應收帳款天期(日數)」。
背公式很麻煩,有沒有更方便的方法?有,現在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稱AI)這麼發達,ChatGPT、Google隨便一查就有啦!台灣股市資訊網甚至直接都幫你算好了(按:輸入個股→左欄「財務比率表」→拉至下頁的「應收帳款付現日數〔日〕」)。

應收帳款天數 = 365 ÷ 應收帳款週轉率
應收帳款週轉率 = 營業收入 ÷ 平均應收帳款 × 100%

收錢速度快,代表市況佳

一般來說,公司賒帳條件多數設定在1個月到3個月。但若拉長到6個月到9個月,通常是因為產業特性較特殊,比如山林水這類工程承包商。由於工程本身耗時較長,加上完工後還要驗收,若驗收過不了關,還得花時間補強,等到客戶真正確認滿意,可能又再拖上3個月。因此,在分析應收帳款天數時,不能單純以天數越長越不好來判斷。相反的,公司應收帳款天數的趨勢與穩定性,才是需要關注的重點。讓我再用台塑舉例說明。
我們可以很清楚看到,從2012年到2021年,台塑的應收帳款天數明顯有縮短的趨勢,從平均77天縮短到39天。但是從2022年到2024年第1季,又加長到73天。應收帳款天數縮短,代表台塑向下游客戶收錢的速度越來越快,可以合理推測整體石化、塑膠業市況佳,上下游都賺得盆滿缽滿,因為不缺錢,所以償還貨款也就可以比較快。當然,也有可能是市況沒有太大變化,但台塑的經營管理能力佳,市場占有率越來越高,議價能力也變得更強,可以規範下游廠商提早還清貨款。
反之,如果應收帳款天數越來越長,對於台塑或整體市場就會變成一個負面指標。如果用股價的年K線圖來看,多少也可以比對出這樣的負面影響。由此可知,應收帳款天數的趨勢分析要很慎重才行。

銀行家選股法
應收帳款天數縮短,代表公司向客戶收錢的速度越來越快,可以合理推測該產業市況佳。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