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第二章 大唐建立與貞觀之治

●唐國公入關

時間回到隋煬帝的晚年。
有個方術士名叫安伽陀,據說身懷絕技,能預知未來,深得皇帝的信任。
沒有人知道,安伽陀的能力究竟是否屬實,但是,這個善於察言觀色的術士,很清楚該如何為自己開創美好的未來。
只要迎合皇帝的心思,就是飛黃騰達的開端。
這些年來,隋朝的國運江河日下,皇帝的位子越坐越不安穩,他對朝廷間各家貴族日漸猜忌,覺得他們總有一天會來搶自己的寶座。
安伽陀知道皇帝的想法,於是裝模作樣地占卜一番,然後把結果告訴隋煬帝:「桃李之子,當為天子。」
隋煬帝怔了一下:「這是什麼意思?」
「卜辭上的語句,是說將來有一天,姓李的會搶奪陛下的江山,成為天子。」
「哼,想來搶朕的天下,只怕沒那麼容易。」
「陛下,此乃天機……既然已有天機示警,還是早做防範為妙。」
「該如何防範?」
安伽陀壓低了嗓子:「殺光天下所有姓李的人,永絕後患!」
他之所以針對姓李的人,乃是因為他知道,隋煬帝最猜忌的對象,就是隋朝開國功臣李穆的孫子李渾、李敏,以及這個日漸興盛的大家族。
想要誅殺大臣,最直接也最有效的辦法,就是替他安排一個謀反的罪名。在宇文述的協助下,李渾、李敏「意圖謀反」的罪證確鑿,又有安伽陀的卜辭佐證,隋煬帝很輕鬆地將他們李姓宗族殺了三十二人,以為這樣,他的江山便可以坐穩了。
安伽陀的這番預言與建議,很可能只是後人為了凸顯隋煬帝的猜忌性格,所作的杜撰,因為天下姓李的人如此之多,隋煬帝不可能將他們殺光,他也並沒有這樣做。
不過,類似的預言情節一再上演,而預言的內容往往成讖,隋煬帝的江山,真的是被姓李的人所取而代之的。
大業十三年,公元六一七年,關東地區的三大義軍:竇建德山東軍、李密瓦崗軍、杜伏威江淮軍,如火如荼地攻城掠地;皇帝乘著龍舟,帶著後宮佳麗與文武百官,前去江都巡幸,沒有人知道他會不會回來;朝廷能夠掌握的地區,只剩下幾個零星的據點。
太原,是這些據點的其中之一,首府晉陽(今山西太原),乃是北方防禦突厥的軍事重鎮,戰略地位重要,糧草充足,據說可以支持十年。
被隋煬帝委任為太原留守的唐國公李淵,在這一年的七月初五,祭告天地,宣佈反對隋煬帝的暴政,自稱大將軍,開府置官,兵發三萬人,南下出擊,向長安進攻。
李淵比隋煬帝還大兩歲,有著顯赫的家世,他的祖父李虎、父親李昺,在北周年間,與隋文帝楊堅的家族地位相當,為八大柱國將軍之一,封為唐國公,後來楊堅成了皇帝,李家成了臣子,依舊高官厚祿。李昺早逝,李淵七歲就繼承了唐國公的爵位,由於他的母親獨孤氏和隋文帝的獨孤皇后是同胞姊妹,所以他的官運亨通,十五歲就成為隋文帝的貼身侍衛官,很快地出任各地刺史、太守,乃至朝廷中央的官員,仕途順遂。
在隋煬帝的光環底下,他選擇當個勤奮務實的角色,從不強出頭,卻總能順利完成任務,當然,這樣的角色,是無法引起隋煬帝注意的,很長一段時間裡,李淵沒有受到太大的重用。不過也正因為如此,許多由隋煬帝所犯下的過錯,必須由部下來承擔責任的,這樣的差事也總輪不到李淵。
少表現,少犯錯,似乎是李淵前半段政治生涯的寫照。
但他絕非泛泛之輩。楊玄感叛亂過後,李淵被任命為弘化(今甘肅慶陽)留守,兼知關右諸軍事,負責長安以西的防務,這段時間裡,他眼見天下紛亂,隋朝政局危機四伏,山雨欲來風滿樓,因此他廣泛結交英雄豪傑,並與關隴地區的貴族維持十分良好的關係,打算在即將到來的亂世中,嶄露頭角。
不過他的言行大體來說是相當謹慎的,他的妻兄竇抗看見楊玄感起兵時的聲勢浩大,似乎可以輕鬆推翻隋朝,便勸說李淵也起來反抗朝廷,李淵說道:「現在的時機還不成熟,別亂說話,以免招致殺身之禍。」
即使如此,隋煬帝的猜忌還是落到他的頭上。
皇帝聽說李淵在關中地區聲望頗高,想要徵召他進京,加以控制,李淵得到消息,十分擔憂,只好推說自己身體有病,不宜舟車勞頓,才未成行。幾天後,李淵有個在宮中侍奉的外甥女,託人把皇帝的心思轉告給李淵知道:「皇上懷疑唐國公您在此地,結交英雄豪傑,收買人心,擔心您會有不利於朝廷的舉動……唐公,最近京師總有謠言,傳說將來會有姓李的人出來奪取天下,這是針對李渾他們,但是,您也姓李,還是小心謹慎,方為上策。」
李淵嘆道:「本以為天高皇帝遠,想不到皇帝連我的心思都看透了!」他託來人帶回許多珍貴的禮品,賄賂朝廷近臣,請他們在皇帝面前說好話,自己又假裝沉湎於酒色當中,盡量擺出胸無大志的模樣,以去除隋煬帝對他的疑心。
這樣做果然奏效,沒多久,李淵被任命為河東撫慰大使,負責鎮壓山西一帶的民變,由於表現稱職,在當地也頗受好評,許多地方大員,如晉陽宮監裴寂、晉陽縣令劉文靜,都與他交情匪淺。
這時已是隋煬帝第三度大舉攻打高麗,全天下的局面已經亂成一團,有個善於相面的官員名叫夏侯端,是李淵的副手,再一次勸說李淵起兵反隋,他道:「閣下是平定天下大亂的不二人選!可是皇上絕對不放心把這樣的重任託付給您。他的性情猜忌,聽信術士之言,準備要誅殺姓李的人,最強的李渾已經死了,接下來不就輪到閣下了嗎?您還是早作準備,才是天下之福,否則坐以待斃,於事無補。」
李淵微微一笑,道:「現在還不是時機啊,高麗已經請降,遼東精兵,如今屯駐在涿郡,隨時可以南下掃蕩;長安、洛陽兩地,又有重兵把守,如果貿然起事,恐怕用不了多久,就會讓朝廷給鎮壓了,還是靜觀時變,方為萬全之策。」
他為人謹慎,絕對不作沒有把握的事,嘴上這麼說,透露出部分的意圖,已經是他最大的極限。事實上,他早已開始暗中佈置,積極蒐羅人才,讓他的長子李建成在河東結交地方豪傑,次子李世民負責組織與整合太原一帶的勢力,加緊準備舉事。
大業十二年,公元六一六年,北方的突厥已不再由當年那個順從隋朝的啟民可汗所領導,新任的始畢可汗對中原很有野心,局面有不穩的現象,為了抵禦,隋煬帝命李淵率領部分軍隊,坐鎮晉陽,防止突厥趁亂南下。
這道詔令發佈沒過多久,隋煬帝就領著禁軍沿著運河前往江都巡幸,順便避開中原的紛紛擾擾,同時讓李淵擔任太原留守,防衛邊疆。但他終究對李淵不大放心,所以派了親信王威、高君雅擔任副留守,監視李淵的一舉一動。
那年年底,山西的民變情況吃緊,李淵率領軍隊前往各地鎮壓,始畢可汗趁機領兵攻擊馬邑(今山西朔縣),馬邑太守王仁恭與副留守高君雅雙雙被擊敗,消息傳至南方,惹來隋煬帝大怒,派人把李淵和王仁恭逮捕下獄,準備把他們押往江都,親自審問。
次子李世民那時正在太原,知道父親被捕,甚為激憤,前往獄中探視,對父親說道:「兒子結交了一群死士,願意為兒子效忠,爹爹如今遭受皇上如此對待,實在令人難以忍受,不如讓我率領死士,衝入獄中,救出爹爹,並以這批死士舉兵,割據一方。」
「如此莽撞,怎成大事?」李淵道:「陛下抓我,只是一時氣憤,值此用人之際,他不會對我如何,就算他真有意,當初我買通的人,也會替我說話,不用多久,陛下便會將我釋放。」他嘆了一口氣:「你的才幹,不在你兄長之下,偏偏太過急躁,我也不知你會做出什麼事來。」
「我……」十七歲的李世民,被父親這番數落,覺得有些委屈。
「我的事你別煩心,到時候自有解決之道。」李淵頓了頓,又道:「你還是多結交一些智謀之士,像那晉陽縣令劉文靜,我瞧著他挺能出主意的,你應該向他多討教討教,別整天和那些不要命的傢伙鬼混。」
「……是。」李世民低著頭答應了。父親的威嚴讓他不敢多說話,其實,他早就和劉文靜成了忘年之交,年近六十的劉文靜,第一眼看見李世民,就十分欣賞他,還經常勸他多在父親面前表現自己,說不定有朝一日,能夠成為父親的繼承人。
這些,都是李淵後來才知道的事。
不出李淵所料,隋煬帝的氣消了之後,很快就把他給放了,而且官復原職,繼續當他的太原留守。不過這次入獄,倒是讓李淵鐵了心,決定要起兵反抗隋朝,出獄後不久,他便對身旁的一些親信們說道:「如今,隋朝的天下已經無可挽救,如果為了私利,就該想辦法自保;如果為了大義,則該救民於水火!」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