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摘文一】
筋膜為什麼需要放鬆?
生活中姿勢不良、情緒緊張、生理受到刺激,或是過去的創傷紀錄、運動傷害,都可能造成筋膜微損傷、組織沾黏、結節硬化,進而引起發炎、腫脹,壓迫到穿梭其中的血管、神經和淋巴等組織,使得血液循環不順暢、神經傳遞不正常、代謝排毒功能減退,脊椎和骨骼也可能因為肌肉筋膜張力不均而歪斜,身體從局部到大區域的機能異常,都可能促使行動受限、痠痛、發麻、內臟失調、情緒不穩等問題產生。
由於筋膜無所不在,而且全身互相連結,問題會四處傳遞, 像骨牌一般的連帶影響,頭、肩、頸、手、上背、下背、腰、臀、腿,全身有肌肉、內臟、骨骼之處,都有可能出現筋膜問題。所以,我們的身體和心情都需要常常放鬆,即使是小小的「地雷」,也要儘早發現,及早除雷!

「放鬆」和「鬆弛」不一樣
人體隨時都存在著一定的張力和彈性,身心舒適自然、行動靈活,就代表你的筋膜系統整體上很平衡,沒有「地雷」,或是地雷還極為微小,所以身體的感受器尚未發出異常訊號。
平常要學會「放鬆」,避免身體緊繃,但並不是要讓身體「鬆弛」喔!正常狀態下,全身都應該維持在張力平衡的狀態,「放鬆」是針對發現異常的緊繃、攣縮、結節等部位,透過按摩或伸展予以鬆解、疏通,使該處恢復正常的張力水平,解除對人身整體平衡的破壞。
「鬆弛」是相對於緊繃的另一種危害!筋膜或肌肉因為缺乏運動或拉伸過度,喪失了原本正常的張力,變得無力、沒有彈性,這對全身的平衡來說,也是一種要積極處理的地雷,可以運用按摩的促進作用來強化改善。若是無力的原因,是因為身體某處緊繃縮短,造成其他部位肌肉筋膜的代償反應,因負荷過度、時間過久而變得無力鬆馳,那麼當緊繃的問題點獲得鬆解後,相對被迫拉長而變得無力的肌肉和筋膜,也能一併獲得調整和恢復。所以,不要弄錯了放鬆的真正意義,心理的放鬆也很重要,要以平和、無壓力、有愉悅感來衡量,絕對不是完全放空或精神渙散的狀態。

分辨「代償現象」,找出緊繃源點
人體活動所需的伸展和收縮,主要都來自肌肉與筋膜,當有一部分肌肉和筋膜因為受到刺激或傷害而緊繃時,這個部分會變得比平常縮短;相對的,會有對應的肌肉和筋膜因此被迫拉長開來;而身體的其他部位,則會因為要支援這些異常緊繃和無力的肌群,自動啟動「代償作用」,受牽連的各組肌肉和筋膜區域因而改變了原本應有的受力、形狀和位置,此時,全身的肌肉、筋膜和脊椎、骨骼系統,都會一起失去平衡。這種代償的情況若持續太久,一直沒有調整回來,身體就會發生痠痛、發炎、功能受損等「抗議」反應!找出問題的「源頭」非常重要!也就是一定要找出導致一連串代償發生的緊繃部位,從關鍵處著手,才能真正解除全身的失衡狀態。平常要有防範未然的警覺心,一旦感覺到自己的身體哪裡有點緊緊的或輕微痠痛,就可以試著自我按摩,及早把小徵兆化解,隨時維持全身的張力平衡。透過本書第四章身體各活動度自我測試,既是檢查身體活動度的方法,也可以當成平日肌筋膜靈活度的練習,跟著示範動作將全身各部位動一動、伸展一下,也許很快就能幫您找出長年痠痛的問題源頭。

【摘文二】
三要點讓你輕鬆上手

掌握身體連動:按摩一處,會同時牽動許多部位
身體的構造和組織都是相連、互通的,所以,當按摩施力在某一處時,會連帶作用到附近和遠端,影響層面很廣。按摩時,必須具備一個「全面性」的觀念:按摩並非局部的點狀效果,而是會從按壓點同時影響到許多層次和部位,包括:肌肉、肌腱、韌帶、筋膜、皮膚、血管、淋巴、神經等等。身體的每一個組織,其實都一起參與著人體的各種活動,也同時會受到按摩的作用,並且互相影響著後續活動的表現。
身體的同一個部位,若是以「不同的手法」和「不同的工具」來按摩,對應到各處的組織,也會產生不同的反應和效果,這正是自我按摩需要學習多種手法和工具技巧的原因。

喚醒本體感:同時打開生理、心理的神經通路
人的本體感,能讓我們無論在運動或靜止狀態,都能感覺到自己身體各部分的位置和狀態,以及正受到什麼樣的刺激與作用力。人體大多數的感受器分布於筋膜、肌肉、肌腱、關節上,位置較深層,又稱為「深部感覺」,其中筋膜上的感受器分布高達八成之多,因此按摩若能作用到此部位效果較好。
此外,在本體感覺傳導的通路中,也會傳遞皮膚的精細觸覺,像是能辨別出兩點之間的距離感、物品的紋理粗細等,也因此,身體對於按摩的手感或工具的觸感,都會有所感知和反應,所以,按摩的手技勁道、按摩工具表面的質地都會影響按摩效果。

讓短效變長效:按摩加上伸展與活動,效果翻倍!
每一次的按摩,效果是一時性的,單靠一次按摩無法在大腦建立出運動模式與運動功能,因為按摩只能短暫地影響到低階的本體感覺神經。低階的神經反應很快速,但「恢復原狀」也相對快速,所以,痠痛疲憊時,經過按摩或許可以獲得一時明顯的舒緩,但不良的生活型態
和錯誤姿勢如果沒有改變,隔天或不久後「老症頭」還是會找上身。
所以,「當自己的按摩師」這項任務很重要,除了隨時都能方便的為自己按摩,不再只是久久找人按摩一次,或是自己隨興的揉捏敲打身體。學習正確的手法,生活中大幅增加按摩的次數,按摩後再做一些運動或是伸展活動,使按摩後身體的改變能持續的讓大腦深刻記得,這樣就能提高按摩的效用,從短暫的效果變成更長效、深效。

【摘文三】
Q2 身體的任何部位都可以按摩嗎?
按摩應該針對身體的軟組織,如皮下淺筋膜、肌肉、深層肌筋膜等。在骨骼上直接加壓不會有任何放鬆的效果,尤其有骨質疏鬆的人要更加小心。肋骨、鎖骨等肌肉層較少的部位,過於強硬的施予壓力,很可能會壓裂或壓斷骨頭。
脊椎部位也不適合直接給予壓力,分段來看:胸椎至少還有肋骨的固定撐持,但頸椎與腰椎在沒有其他保護的情況下被按壓,一旦壓力太大,會影響到整體脊椎神經的傳遞,造成身體動作控制上出現問題。
關節也是人體結構上脆弱的一環,當關節產生活動度受限或疼痛問題時,如動過關節融合手術、關節炎、關節錯位、關節脫臼、關節固定手術、人工關節置換手術、關節粘黏等等,都不適合自我按摩。

Q4 「深層按摩」是指要很用力按壓、感覺會痛才有效嗎?
自我按摩的目標雖然要深入深層肌筋膜,但要注意操作的力道不要太大,過度的疼痛對一般人來說,反而可能會讓肌肉、筋膜更加緊繃。過度疼痛還會造成心跳與血壓飆高,對於患有高血壓、心臟病的人是一大風險,對於孕婦也會增加子宮收縮的危險。
如果人體持續在高壓力與疼痛中,除了心跳、血壓會升高之外,呼吸也會變得急促,這時候交感神經會亢奮起來,導致整個人處在備戰狀態,連帶會造成腸胃蠕動下降、胸悶、消化不良、血管收縮、四肢的血流減少而導致冰冷、發麻等現象。拿捏按摩的適度力道,必須經過正確的學習和多加練習與感受,觀察身體的反應來做適合個人的調整,以免造成更嚴重的傷害。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